可是,马谡在街亭之战中的表现,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功亏一篑,也即从结果上来看,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失败的,并没有完全诸葛亮之前制定的目标。不过,实际上,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还是获得了一定的战果。进一步来说,在笔者看来,甚至可以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看似失败,实际却是收获不小!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到底获得哪些收获呢?
一
首先,在笔者看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的收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诸葛亮从曹魏迁移了部分人口到蜀汉。根据《三国志》的记载:“亮拔西县千馀家,还于汉中” 。在得知马谡失守街亭的消息后,诸葛亮当机立断,从曹魏的郡县中带走千余家人口的,并迁移到了汉中。在汉末三国时期,一户大约有六七人,诸葛亮迁移的这一千多户人家,应该在7000人左右。
就现在来说,7000人口,只是一个村镇的规模。但是,在汉末三国时期,一些人口较少的县,也就只有数千规模的人口。从这一点来看,诸葛亮“拔西县千馀家,还于汉中”,自然是不小的收获了。特别是在魏蜀吴三国中,蜀汉本来就是人口最少的一方。在蜀汉灭亡时,其人口总数还不到100万人,这促使蜀汉的兵力只有10万人左右,也即受到人口规模的限制。
二
在此基础上,诸葛亮为蜀汉带来了7000规模的人口,可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了。并且,这7000人口基本上被充实到汉中之地。此前,在公元217年—219年的汉中之战,虽然刘备战胜了曹操,夺取了汉中之地,可是,曹操在撤退之前,几乎将汉中郡的人口迁移一空,再加上战争的影响,更导致汉中之地人口锐减。在此背景下,诸葛亮充实汉中之地的人口,自然有助于蜀汉在汉中一带的防御,比如这些人口在汉中种植粮食,自然有助于汉中地区的大军就地取粮。
另一方面,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虽然最终败北,却在撤退之前获得不少曹魏人才的归降。公元228年,诸葛亮大军出征,因为曹魏事前没有防备,所以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无力抵抗。其中,魏国天水守将姜维、梁绪、尹赏、上官雝等投降诸葛亮,雍州刺史郭淮则退往上邽固守待援。
三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诸葛亮从魏国获得了姜维、梁绪、梁虔、尹赏、上官雝等人才,这对于夷陵之战后人才凋零的蜀汉,自然是雪中送炭了。其中,就姜维来说,归降蜀汉后就获得了诸葛亮的器重和培养。公元234年,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开始崭露头角。延熙十七年(254年),拜大将军,执掌蜀汉兵权,继续北伐曹魏的事业,大战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互有胜负。
蜀汉灭亡前,姜维为躲避黄皓的加害,前往沓中屯田避祸。景耀七年(263年),魏国伐蜀,姜维摆脱邓艾等人,退守剑阁,阻挡钟会进军。可是,姜维的种种努力,还是没能阻挡蜀汉灭亡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在蜀汉灭亡后,姜维假意归降曹魏大将钟会,暗中试图恢复蜀汉,于公元264年事败被杀。
四
最后,除了姜维,梁绪、梁虔、尹赏、上官雝等人也继续在蜀汉为官。其中,梁绪、梁虔兄弟归降蜀汉后,梁绪官至大鸿胪,大鸿胪是九卿之一,协助朝廷掌管诸侯等事务,而梁虔官至大长秋,负责皇宫内的事务。尹赏在蜀汉官至执金吾,执金吾,古代保卫京城的官吏,公元前104年由中尉更名而来。至于上官雝,则在蜀汉官至行中典军、讨虏将军,也即成为了蜀汉的一员武将,在诸葛亮之后的数次北伐中,上官雝都有参与。
并且,建兴九年(231),诸葛亮率领上官雝等将北伐祁山,命骠骑将军李严总督粮草,但李严运粮失误,于是诸葛亮联合出征的将领们上书刘禅,罢黜李严,废李严为平民。在当时,上官雝时任行中典军讨虏将军,也一同上书后主刘禅,要求将刘备的托孤大臣李严废为平名。综上,对于姜维、梁绪、梁虔、尹赏、上官雝等出自魏国的人才,都在蜀汉得到了任用,也即在蜀汉人才因为夷陵之战出现断层的时候,从魏国招揽人才,无疑有助于缓解人才凋零的问题。所以,在笔者看来,从迁移曹魏人口,获得人才这两个角度来看,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的时候,虽然因为马谡失街亭而最终失败,却还是有所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