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最后的名师:弟子成为秦朝、西汉丞相,门下名家辈出

战国最后的名师:弟子成为秦朝、西汉丞相,门下名家辈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205 更新时间:2024/1/19 10:09:40

此人就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荀子!荀子名况,字卿,是战国时期的赵国人。荀子来到了齐国,因为这里有着天下最具影响力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由于荀子学问渊博,他先后三次成为稷下学宫的祭酒,主持学宫的工作。可是后来荀子受到了别人的诬陷,他于是来到了楚国。随着楚国的春申君被杀,荀子定居兰陵,最后终老于此。

[var1]

荀子不仅是儒家的代表人物,还是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荀子在继承儒学的同时,还吸收了法家的一些积极因素,比如他提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认为应该礼法并举,实现王霸统一。他一生之中也收了不少弟子,而这些弟子们的表现也非常出色,可是说是荀子门下名家辈出。在荀子的这些弟子中,主要有六位人物非常厉害。

第一位就是韩非子!前面说了,荀子吸收了法家的思想,所以他的弟子中出现了两位法家的人物,其中就包括韩非。韩非出身韩国王室,当时韩国面临危局,于是韩非研读各种书籍,想解救自己的国家。后来,韩非拜入荀子的门下,不过他所学的并不是儒家的思想,而是法家的帝王之术。

[var1]

韩非虽然口齿有些问题,但他的思想非常活跃,后来他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集于一身,成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传到了秦国,秦王嬴政非常赞赏,将韩非请到了韩国。可是韩非却遭到了同门师兄弟李斯的陷害,最后死在秦国的监狱之中,不过韩非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

第二位就是李斯!李斯是楚国人,早年间是郡里面的小吏。当时荀子正在楚国,所以李斯也拜荀子为师,“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成之后,李斯认为楚王不足以成事,于是离开楚国,来到了秦国。李斯最初的时候在吕不韦手下做官,后来得到了秦王嬴政的重用,先后担任廷尉、丞相之职。在李斯的建议下,秦始皇实行郡县制,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

[var1]

第三位是张苍!张苍是阳武县人,早年间也拜荀子为师,他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春秋》。秦朝时期,张苍担任过御史,后因犯罪而逃亡。刘邦率兵经过阳武时,张苍也参加了义军。西汉建立后,张苍先后担任过代相、赵相、御史大夫等职。公元前176年,汉文帝任命张苍为丞相,长达十五年的时间。

第四位是毛亨,他向荀子学习《诗经》,开创了“毛诗”,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诗经》就是由毛诗流传而来。第五位是浮丘伯,他也精于治《诗》,在西汉初年成为楚元王刘交的老师。第六位是陆贾!人称“陆贾之学,盖出于荀子”,由于陆贾能言善辩,所以刘邦经常让他担任使者,他先后两次出使南越,凭借一张嘴,让南越归附于汉朝

参考资料:1.《史记》;2.《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纸上谈兵-赵括?事实上长平之战并没有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var1]最开始,秦国没打算跟赵国过不去,它的主要目标是韩国。论实力,韩国在当时已经是二三流国家了,所以连战连败,放弃了大片的土地。最可怕的后果是,秦军把韩国切断,把一个叫上党的地方给孤立了。上党是韩国的一个边郡,在今天山西省的东南一带。因为上党这个地方地势很高,所以战略位置重要,号称“天下之脊”

  • 纵观长平之战,廉颇方式也是有问题的,但比赵括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廉颇守长平,赵括兵败长平完整版,廉颇怎么评价长平之战

    [var1]赵国没粮了,外交上又面临失败,得不到齐,魏和楚的援助。在比拼国力上赵国已经输了,说已经坚持三年为什么不再坚持三年的话倒是真的纸上谈兵。没粮意味着哗变,一触即溃,那在这之前用力赌一把也是无可奈何之事。赵括在被围后依然能够阻止突围,并且死于突围之中也表明他还是有统军能力的。在面对强大的秦国面

  • 战国七雄为何实现统一的是秦国,它到底有着怎样不同常人的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战国秦国历史,秦国的七雄争霸,秦国七雄图片大全

    [var1]但是我想说,像战国这种群雄并立的局面,最终决定胜负一定是通过战争的方式来解决(因为没有哪个国家或割据势力会轻易的将自己的既得利益拱手相让,除非有哪一方已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那么这种统一全国的战争最终又要依靠什么来赢的胜利呢,不是强大的军队,不是优越的文化,不是英明的君主,不是杰出的将领

  • 战国七雄的争霸的顺序,此国最弱,只因两个秘密武器名列七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国七雄的出现史,战国七雄各国实力,战国七雄各国巅峰时期

    公元前342年,魏国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再次出兵,依然是孙膑对庞涓。孙膑这次采取“减灶计”,诱敌于马陵,杀庞涓,大败魏军。魏国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霸主地位。[var1]魏国衰落以后,齐国和秦国成为东西对峙的两个大国。双方旗鼓相当,不断兼并小国,扩大领土面积。同时,双方都在拉拢楚国,为什么呢

  • 一荐成名,一战死去,毛遂的一生挺憋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毛遂为什么成名,毛遂死时的原话,毛遂的简介

    适逢秦国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而且很快就要得手。作为臣子的平原君想替主上分忧,决定挑选20个能言善辩的门客,和他一同出使楚国,联合楚王抗秦。让他想不到的是,挑来挑去,只有19个人让他比较满意。面对既成事实,平原君纵然心有不甘,却暂时想不出别的好办法。关键时刻,沉寂3年的毛遂勇敢地站了出来,要求和大家一

  • 春秋战国代表相应贵贱等级的饪食器,你见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国食器,春秋战国贵族用什么器皿做饭,战国贵族饮食器具

    饪食器,作为礼仪重器,不同规格大小的青铜器皿盛煮食物可以代表相应的贵贱等级。饪食器主要包括鼎、鬲、甗三种。青铜饪食器是古代王公贵族在进行祭祀、丧葬、朝聘、征伐和宴享、婚冠时举行礼仪所使用的器物。以下两个饪食器分别是“错金银铜鼎”和“仲滋铜鼎”[var1]这是一个战国时期的“错金银铜鼎”。[var1]

  • 廉颇、李牧两位超级将战,真的是毁在此小人手中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牧与廉颇有交集吗,廉颇和李牧的下场,赵雍廉颇李牧谁更厉害

    这不,当看到战国末期赵国这段历史时,有一个人物郭开,进入了我的视线。他被史家们记载为嬖臣,溜须拍马,贪财小人,深得几届赵王的信任,虽然在个人功业方面没有建树,但在赵国几个重大人物的命运走向上,却是发挥了不小的作用,特别是在廉颇和李牧这两个超级名将的去留被杀上,主流说法说是他影响和左右了赵王。开始时,

  • 战国墓葬发现了现代同款玻璃杯,是穿越者带过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国时玻璃杯图片,古墓出土战国玻璃杯,战国时期的透明玻璃杯

    那么,类似的问题,战国墓葬发现了现代同款玻璃杯,究竟是不是穿越者带过去的呢?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呢,我们一起揭秘。[var1]战国墓葬中的玻璃杯发现过程吴山脚下,老杭州城最繁华的地方,这里不仅有古色古香的南宋御街,而且还坐落着一座拥有杭州历史文脉的博物馆,也就是杭州博物馆。进入博物馆中,很多人第一次看

  • 荆轲刺秦王,失败原因很多,一个隐藏最“深”的原因专家都没想到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荆轲为赵女杀秦王,荆轲刺秦王历史背景与评价,历史上荆轲刺秦王是怎么回事

    可是后来,随着小编年纪的增加,就开始对这件事儿展开了独立思考:荆轲刺杀秦王不成功,就怪那个助手秦舞阳,这个秦舞阳十三岁就开始杀人,可是一到秦朝的皇宫中,他看到威严的秦王,高大的殿宇,还有卫士们手中闪闪发光的利刃,当时就吓得双腿打战,不敢上前了。[var1]如果秦舞阳是条汉子,他能帮荆轲截住逃跑的秦王

  • 越王勾践剑出土后光洁如新,真的一次可划破18层纸?什么材料?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越王勾践剑破损图片,越王勾践剑是在哪个地方出土的,越王勾践剑为何能保存到现在

    [var1]可以说,这把宝剑的穿透力过了2000多年,依然是天下无双。而这把宝剑被发现时就更加奇特了,历经千年风霜,居然没有一点点锈迹,光洁如新,就像是一把刚刚造好的剑。越王勾践剑制作十分精美,堪称国之瑰宝,那么一把历经了2000多年时间磨蚀的剑,是如何保持如此锋利的呢?说起来有些令人不可思议,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