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纵观长平之战,廉颇方式也是有问题的,但比赵括好

纵观长平之战,廉颇方式也是有问题的,但比赵括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786 更新时间:2024/1/26 14:16:03

[var1]

赵国没粮了,外交上又面临失败,得不到齐,魏和楚的援助。在比拼国力上赵国已经输了,说已经坚持三年为什么不再坚持三年的话倒是真的纸上谈兵。没粮意味着哗变,一触即溃,那在这之前用力赌一把也是无可奈何之事。赵括在被围后依然能够阻止突围,并且死于突围之中也表明他还是有统军能力的。在面对强大的秦国面前经济比不过,外交上的失败才是主因。非战之罪,换谁都做不好。另一种情况的倒推就是司马懿面对诸葛亮的进攻知道打不过,就死守不出,等诸葛亮粮食耗尽自然退兵就是长平的另一种结局。战争是政治和经济的延续,忽略这点都是纸上谈兵。

[var1]

赵括被围也没有兵变,后来邯郸被围也没有兵变,这两次都是到吃人的程度了。而且邯郸吃人的时候都能打出防守反击击退秦军,所以国力上输了,不代表战争就会输。邯郸之战是因为齐魏楚对赵的援助,而秦也在经历长平之战国力耗尽,对于齐魏楚来说此时对赵和秦的削弱目的已经达到了,赵被秦灭已经不合他们的利益所在了,所以趁机下手。按之前白起所说,此时已经错过灭赵的时机了。此时的秦国国力已经支持不了灭赵之战。整个长平之战,秦为最大赢家得到上党之地,在以后的对赵战斗中都占据地理优势,魏齐楚则得到被削弱赵和秦,而赵是最大输家。

[var1]

不过赵军粮草告急,赵王没有秦王那种亲自征集全国粮食的魄力和决心,赵王让赵括代颇意思很明显马上出击和秦军开战,国家拖不住了!当时秦国是全国之力在支持白起这一仗!谁输了都是万劫不复,责任不全是在执行者,赵括再无能可以在到达前线后短时间内管理好几十万之种,做到46天断粮无人投降,直到自己突围身死,一般人也没这种能力,只怪他遇到白起,遇到昭襄王这种有远见的秦王!廉颇的防守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赵军固然可能饿死,但总比被杀几十万士卒好。

[var1]

更何况,秦军难道就不会被饿死么。官渡之战许攸反水的时候,曹操的军粮连一个月都撑不住了,但是他知道不能放弃,因为只有不放弃,才有机会抓到对面漏洞。双方都临近崩溃的战役后期,任何一个小失误都可能会被抓住大做文章。而廉颇的防守固然艰苦,但他也只有死抗,这样到后期他才有一丝丝打赢的可能。如果赵王不换下廉颇,后期赵军完全有可能抓住机会,把秦军打回家去。像曹操那样反吃袁绍不太现实,彻底解围还是很大可能的。

[var1]

玩网络游戏团战的时候,我们大多都知道,如果不清楚局势,那就跟着大佬走吧。纵然可能会输,但自以为是只会更可能输。而廉颇正是当年大佬,经验丰富,战绩赫赫。放心让他带飞才是靠谱的策略。否则自己各种不懂,还半路进场,想要搞懂局势都要好久的情况下,想要逆转原本毫无优势的局面,简直异想天开。不过,大多数人都容易陷入“自己与众不同”的幻想之中,觉得自己肯定不会“中招”也算是人之常情。战场如此,商场、情场难道不也是这样?

[var1]

所以说,年轻的赵括犯这样的问题,实在是在正常不过。只不过他机会太少,责任却太重,不能像现代社会的多数年轻人那样,有很多从失败中学习的机会。但是不是年轻人就只能犯这种错误呢?那可不见得,不说别的,当年赤壁之战的时候,诸葛、孔明也不是什么老司机,在这么大的历史舞台上,也算是他的处女秀了。从劝说孙吴结盟,到火烧赤壁,诸葛亮并没有让人失望。所以,仅凭最后的惨败就定性赵括无能是不合适的。但除非他自己原本就想输,否则,其能力未能担此大任,确也是事实。

更多文章

  • 战国七雄为何实现统一的是秦国,它到底有着怎样不同常人的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战国秦国历史,秦国的七雄争霸,秦国七雄图片大全

    [var1]但是我想说,像战国这种群雄并立的局面,最终决定胜负一定是通过战争的方式来解决(因为没有哪个国家或割据势力会轻易的将自己的既得利益拱手相让,除非有哪一方已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那么这种统一全国的战争最终又要依靠什么来赢的胜利呢,不是强大的军队,不是优越的文化,不是英明的君主,不是杰出的将领

  • 战国七雄的争霸的顺序,此国最弱,只因两个秘密武器名列七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国七雄的出现史,战国七雄各国实力,战国七雄各国巅峰时期

    公元前342年,魏国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再次出兵,依然是孙膑对庞涓。孙膑这次采取“减灶计”,诱敌于马陵,杀庞涓,大败魏军。魏国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霸主地位。[var1]魏国衰落以后,齐国和秦国成为东西对峙的两个大国。双方旗鼓相当,不断兼并小国,扩大领土面积。同时,双方都在拉拢楚国,为什么呢

  • 一荐成名,一战死去,毛遂的一生挺憋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毛遂为什么成名,毛遂死时的原话,毛遂的简介

    适逢秦国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而且很快就要得手。作为臣子的平原君想替主上分忧,决定挑选20个能言善辩的门客,和他一同出使楚国,联合楚王抗秦。让他想不到的是,挑来挑去,只有19个人让他比较满意。面对既成事实,平原君纵然心有不甘,却暂时想不出别的好办法。关键时刻,沉寂3年的毛遂勇敢地站了出来,要求和大家一

  • 春秋战国代表相应贵贱等级的饪食器,你见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国食器,春秋战国贵族用什么器皿做饭,战国贵族饮食器具

    饪食器,作为礼仪重器,不同规格大小的青铜器皿盛煮食物可以代表相应的贵贱等级。饪食器主要包括鼎、鬲、甗三种。青铜饪食器是古代王公贵族在进行祭祀、丧葬、朝聘、征伐和宴享、婚冠时举行礼仪所使用的器物。以下两个饪食器分别是“错金银铜鼎”和“仲滋铜鼎”[var1]这是一个战国时期的“错金银铜鼎”。[var1]

  • 廉颇、李牧两位超级将战,真的是毁在此小人手中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牧与廉颇有交集吗,廉颇和李牧的下场,赵雍廉颇李牧谁更厉害

    这不,当看到战国末期赵国这段历史时,有一个人物郭开,进入了我的视线。他被史家们记载为嬖臣,溜须拍马,贪财小人,深得几届赵王的信任,虽然在个人功业方面没有建树,但在赵国几个重大人物的命运走向上,却是发挥了不小的作用,特别是在廉颇和李牧这两个超级名将的去留被杀上,主流说法说是他影响和左右了赵王。开始时,

  • 战国墓葬发现了现代同款玻璃杯,是穿越者带过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国时玻璃杯图片,古墓出土战国玻璃杯,战国时期的透明玻璃杯

    那么,类似的问题,战国墓葬发现了现代同款玻璃杯,究竟是不是穿越者带过去的呢?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呢,我们一起揭秘。[var1]战国墓葬中的玻璃杯发现过程吴山脚下,老杭州城最繁华的地方,这里不仅有古色古香的南宋御街,而且还坐落着一座拥有杭州历史文脉的博物馆,也就是杭州博物馆。进入博物馆中,很多人第一次看

  • 荆轲刺秦王,失败原因很多,一个隐藏最“深”的原因专家都没想到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荆轲为赵女杀秦王,荆轲刺秦王历史背景与评价,历史上荆轲刺秦王是怎么回事

    可是后来,随着小编年纪的增加,就开始对这件事儿展开了独立思考:荆轲刺杀秦王不成功,就怪那个助手秦舞阳,这个秦舞阳十三岁就开始杀人,可是一到秦朝的皇宫中,他看到威严的秦王,高大的殿宇,还有卫士们手中闪闪发光的利刃,当时就吓得双腿打战,不敢上前了。[var1]如果秦舞阳是条汉子,他能帮荆轲截住逃跑的秦王

  • 越王勾践剑出土后光洁如新,真的一次可划破18层纸?什么材料?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越王勾践剑破损图片,越王勾践剑是在哪个地方出土的,越王勾践剑为何能保存到现在

    [var1]可以说,这把宝剑的穿透力过了2000多年,依然是天下无双。而这把宝剑被发现时就更加奇特了,历经千年风霜,居然没有一点点锈迹,光洁如新,就像是一把刚刚造好的剑。越王勾践剑制作十分精美,堪称国之瑰宝,那么一把历经了2000多年时间磨蚀的剑,是如何保持如此锋利的呢?说起来有些令人不可思议,通过

  • 为什么章邯当将军的时候横扫六国,当雍王的时候连刘邦都打不过?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章邯为什么不投降刘邦,章邯和刘邦的关系,章邯刘邦

    [var1]如果从战功上来看,如果李信不是因为攻打楚国惨败,无法进入中央行列,只能屈尊称为陇西将军。恐怕章邯还进不了九卿之列。其实,从战绩中看,说章邯横扫六国,是有很大水分的。在秦国的统一战争中,功劳最大的武将,是王氏父子,也就是王翦和王贲。史料记载,除了韩国是被太史腾带兵攻灭的,灭亡其他五大国家的

  • 从孤悬海外,到战国七雄,800年老燕国是如何纵横捭阖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国七雄燕国历史,战国七雄燕国图片大全,战国七雄之燕国的发展史

    经过春秋战国550多年的大浪淘沙,这些诸侯国大多数都已经被淘汰了,只剩下一个国家非但没有死掉,反而混进了战国七雄的队伍里,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说的燕国。[var1]海外孤子燕国是根正苗红的姬姓诸侯,他的开国君主就是当年跟周公共治天下的召公。当年周王朝为什么要分封这么一个诸侯国呢?那是因为燕国的地理位置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