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人们为何热衷与三国而非春秋战国

人们为何热衷与三国而非春秋战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936 更新时间:2024/1/24 7:58:43

[var1]

首先,在笔者看来,对于任何一个历史阶段,如果只依赖史官惜墨如金的记载,其影响力和传播力度都是有限的。但是,如果配合上民间文学著作的宣传,其传播效果很可能达到妇孺皆知的效果。而对于描述三国时期的《三国演义》和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东周列国志》,不仅罗贯中名声要高过冯梦龙,三国演义的影响力,更是远超东周列国志。由此,在三国演义的渲染下,关羽赵云诸葛亮等三国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让人过目不忘,其辨识度和影响力更是春秋战国人物难以匹及的。

[var1]

对于春秋战国和三国时期,尽管都是分裂和割据战争的阶段,但是,三国时期的局势变化,相对更加精彩和激烈。一方面,就人口角度而言,春秋末期的人口约达到2000万,而战国则只有2500左右。至于三国初期,人口大约为5500万,而到了三国结束时,人口居然不到1000万。通过人口的剧烈变化,可以体现出三国战争的激烈程度之高。

另一方面,春秋战国的历史时期长达500多年,而三国前期加上后期,也不到100年。春秋战国的结果是秦朝统一,三国的最终则是晋国统一。同样是统一,春秋战国慢悠悠地走了500年,而三国则只用了100年。显而易见,在三国时期的社会动荡和局势变化上的激烈程度,要高于春秋战国时期的。

[var1]

再者,因为时间跨度比较短,相对于东周列国志,三国中的人物关系比较简单,促使人们比较理解曹操、孙权刘备三大政权及其所属人物的关系。而在春秋战国时期,长达数百年的历史跨度,上百个诸侯国家,不仅诞生了齐桓公等春秋五霸,也让太多的君主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转瞬即逝。进一步来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各个国家的文臣武将,之间的联系也没有三国紧密,导致人们难以形成深刻记忆,进而难以深入了解和探究。

[var1]

就中国古代历史而言,人们也有非常浓郁的英雄情结,尤其是对悲剧英雄的同情。在三国历史上,英雄关羽、孙策周瑜、诸葛亮等人悲情故事,成为人们和三国历史人物共鸣的基础。而就春秋战国历史上的人物,因为人物太多,单个人物的个人形象不够饱满,缺乏对英雄人物的描绘和渲染,从而削弱吸引力。在这一点上,白起伍子胥等人都可以称得上悲剧英雄人物,然而相关史料著作在刻画上,往往没有入目三木,导致这些人物淹没在滚滚的春秋战国历史中。

最后,不得不说是,尽管春秋战国在吸引力上比不上三国,但春秋战国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源,我们平时所说的成语俗语故事很多都来自这段历史,例如一鸣惊人、齐大非偶、卧薪尝胆、唇亡齿寒等等,只不过他们已经深深的融入了中国文化和语言中,被人们熟知而不被察觉。

更多文章

  • 欧冶子铸龙泉宝剑,成就千年不朽传奇:楚王一挥剑,晋国死伤无数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欧冶子八大名剑,欧冶子个人资料简介,欧冶子电视剧

    当黄河上中游最初以部落联盟存在,首先崛起的东进炎黄部落与西扩的蚩尤部族间发生了不可调和的激烈冲突后,双方在涿州爆发了激烈的武装冲动,黄帝九战九败始终不是兵强马壮的蚩尤部对手,后来黄帝部族在玄女族的帮助下制造了指南车,并及时抓住战机,一战定乾坤,砍下了蚩尤的头颅,至此以黄河流域为主题文化的华夏民族联盟

  • 白起活埋40万降卒,为何将240个小孩放归赵国?意义何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白起坑死40万赵军,白起坑杀40万赵军后赵国的反应,白起杀20万赵军之后还打仗了吗

    [var1]首先,白起之所以要坑杀40万赵国士兵,是因为自己军队之中并没有那么多粮食来养活这么多赵军俘虏,但是又不能轻易将这些士兵放走,因为他们日后必将成为秦国的心腹大患。因此白起只能选择活埋的方式处理这些赵国士兵,但是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让赵国知道自己做了这件事情呢?[var1]于是白

  • 秦王没有防备,为何荆轲还是失败,三个失败原因,值得学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荆轲为什么刺杀秦王,秦王对荆轲评价,历史上秦王是被荆轲杀死的吗

    [var1]但是他是一个失败者,专诸的名气虽然不如荆轲,但是专诸刺杀成功,改写了历史。关于专诸和荆轲的刺杀过程我们不难发现。荆轲杀的是没有防备的秦王嬴政,而专诸杀害的是有防备的吴王僚。那么专诸能够杀掉有防备的吴王僚,为和荆轲不能够杀掉没有防备的秦王?原因主要有三个。在说原因之前,先简单的介绍专诸和荆

  • 三国最厉害的名将,曹操将他视为韩信,诸葛亮都怕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与诸葛亮谁最厉害,新三国曹操问徐庶诸葛亮才华如何,韩信曹操

    [var1]初平二年即公元191年,韩馥出让冀州后,转投到袁绍帐下。被袁绍任命为校尉,常年率兵对抗总督北方四州的公孙瓒。初平四年即公元193年,袁绍截获公孙瓒和儿子公孙续密信后,设计大败公孙瓒。公孙瓒自认末日已到,遂杀妻儿、姊妹后,引火自焚,时北方最强大诸侯从此陨落。校尉张郃因在攻打公孙瓒时屡立战功

  • 曹操名言“生子当如孙仲谋”,其实还有下半句,骂此人儿子是猪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为什么说生子当如孙,仲谋是谁,吴桐和仲谋大结局

    相信非常喜爱三国这部名著的大家一定都听过曹操那句名言——生子当如孙仲谋,但不知大家知不知道这溢美之辞的后面还有半句骂人的话。说起这句话的出处,还要从曹操率军攻破孙权营寨的那次说起,当时他们各自率军,战况胶着了一个多月,曹操其实是一个挺客观的人,虽然是敌人,当他看见他们安排的训练有素的军队、战船,精良

  • 刘备死后,诸葛亮才是蜀汉实际掌权者,诸葛亮为何不自己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死后诸葛亮活了多久,刘备死后诸葛亮还有权力吗,梦想三国诸葛亮刘备

    1.合法性:刘备借自己是汉室后裔,以匡扶汉室之名,合法理由称帝。刘备死后蜀汉帝位的合法继承人就只能是刘备的后代,刘婵才是蜀汉帝位的合法继承人。《三国志·蜀·先主传》:伏惟大王出自孝景皇帝中山靖王之胄,本支百世,乾祗降祚,圣姿硕茂,神武在躬,仁覆积德,爱人好士,是以四方归心焉。考省《灵图》,启发谶、纬

  • 刘备进川为何弃用诸葛亮,却带着庞统?你看庞统对刘备说了句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进川为何带庞统,庞统和庞统,为何刘备入川只带庞统不带诸葛亮

    我们来看蜀中之妙:路有锦江之险,地连剑阁之雄。田肥地茂,岁无水旱之忧;国富民丰,时有管弦之乐。所产之物,阜如山积。蜀中人物文有相如之赋,武有伏波之才;医有仲景之能,卜有君平之隐。九流三教,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者,不可胜记。地形能守能功,民生富足和美,人才济济一堂,拿下蜀中,百利而无一害,因此刘备心动是

  • 刘禅已经登基多年,诸葛亮为什么不放权?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什么抄他的家,刘禅放权,阿斗刘禅诸葛亮

    第一个原因,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刘禅年龄还小,年仅17岁,虽然在古代来说,已经算很大了,但是刘禅的经验阅历很少,这也是刘备托孤的原因,刘禅目前还需要大臣辅佐,才能将治理国家这个重任给挑起来。而诸葛亮没有辜负刘备的托孤,指导着刘禅如何治理内政,亲贤臣,远小人。而此时的诸葛亮也不得不代替后主刘禅,掌握

  • 刘禅昏庸无能,诸葛亮去世后,为何没人出来夺取刘禅的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刘禅继位之后,诸葛亮全力辅佐后主。集蜀汉军政、财政大权于一身的丞相升级为“相父”!诸葛亮以“偏安一隅,不可久持”的理由,先后六出祁山,举兵伐魏。然人算不如天算,蜀汉丞相最终未能完成“中兴汉室”的宏愿,积劳成疾,五丈原回天乏术,一命归西!刘禅能够迅速掌权,也有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在于,此前蜀汉具备权臣潜力

  • 同样是强盛帝国,唐朝3年就复仇突厥,为何汉朝却要忍匈奴60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这两个王朝都是强大无比,可是在应对外敌上,他们却是表现不同,汉朝早期匈奴频繁入侵,面对这些凶恶的入侵者,汉朝统治者一度妥协,足足忍了他们六十年才终于到了汉武帝时期大爆发,将匈奴赶出边疆。至于唐朝却是血性的很,在面临突厥这一大敌的时候,李世民不过积蓄了三年时间,便大肆出兵攻伐突厥,最终,突厥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