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比干到底怎么死的,真相居然是这个

揭秘:比干到底怎么死的,真相居然是这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819 更新时间:2024/1/22 23:40:04

时期,到处征战,每打下一座城池,纣王就留下一部分比例来驻守,打下的城池多了,兵力都分散了。最终连驻守皇城朝歌的兵力都寥寥无几。周武王起兵造反,一路打到朝歌时,纣王大惊,因为没有兵啊,能不着急吗?纣王也是一个急脾气的人,不肯防守等援军,觉得面子上过意不去。但是又没有兵怎么办呢?

纣王就想了个办法,监狱里关了很多死刑犯,于是纣王把他们放出来,说:“我可以免你们的死刑,但是必须跟我征战,胜利了你们也就获得生命和自由了。”于是纣王就带着这群死刑犯和朝歌的残兵力,御驾亲征!

当时比干知道了,一看这是一群乌合之众啊,这怎么能打仗?他们肯定早就怨恨纣王,不等打仗,他们就得先把纣王弄死啊。于是比干急忙赶赴卫辉,劝解纣王不要硬来,要固守等待援军。可是这比干也是不懂事,守着士兵就把话说出来了。大家都知道御驾亲征打的就是一口气,这还没打比干就扰乱军心,纣王一听大怒“比干临阵扰乱军心,当斩立决!”比干就这样憋屈的死在了卫辉,死后直接葬在了卫辉,临死朝歌都没去成。

这事,说不上怪谁,比干好心提醒纣王,但也是扰乱了军心,放在古代这种事情必须杀。事情看起来纣王也没有什么昏庸的事迹,但是怎么后人都评价纣王是残暴、昏庸、无能的呢?为什么所有的坏话都用在他身上呢?

谁让他被灭国了呢,谁让他战败了呢,历代都是成王败寇。周武王胜利了,为了安抚天下,为了树立自己伟大的形象,当然狠狠地去污蔑纣王,有的没得脏水都泼在了纣王身上。周武王不能天下说:“我是以下犯上,谋权篡位”吧,罗列纣王的残暴,才能彰显武王的英明,是替天行道,要不怎么让天下人信服?

所以,历史上的纣王并非是被妲己蛊惑,挖了比干的心,看看是不是七窍玲珑心,那只是神话故事。比干只是没有看清形势,被所谓的直言进谏害死了,当然也有他糊涂的成分,并非纣王害死的。

真实的历史中,纣王的贡献还是很大的,他重视扩领土,曾经出兵攻打东夷的很多部落,把中国的疆土范围扩展到了江淮一带,一直到今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可谓成就颇大,影响深远,只是用兵不利,被周武王有机可趁,成了亡国之君。

小编认为,成王败寇,历史长河中,那哪一代新主不是使劲的污蔑亡国之君,这才能体现新皇帝的英明,并且是替天行道。我们要正确认识历史,正确认识历史人物,还原历史本质。大家觉得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因爆破声专家发现西周诸侯墓,其规模庞大,后与秦始皇陵共获一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经典考古西周古墓,西安发现西周王墓了吗,诸侯王墓发掘全过程

    自我国的封建社会以来,各大势力都在为了最高的权力而相互争抢,建立政权,周而复始地在吞并与被吞并之间循环。新登基的帝王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不让手下的诸臣有其他心思,自然需要付出一定程度的权力等价交换,于是这些同姓子弟和有功之臣便都有了自己的封地,诸侯国也因此应运而生。只是这些地方作为最高权力的分支,大

  • 鸣条之战的背景简介:鸣条之战背景和战争起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鸣条之战是什么,鸣条之战是萌芽战争吗,鸣条之战简介120字

    在约公元前16世纪,夏王桀的统治出现了危机。夏朝在东方的属国商,乘机先征服邻近的夏属葛国(今河南宁陵北),保障商都南亳(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南)的安全。又派重臣伊尹至夏王都城探测虚实。再采取分别翦除夏朝羽翼的策略,各个击破了位于夏、商之间的豕韦(今河南滑县东南)、顾国(今河南范县东南)、昆吾(今河南许昌

  • 挡在秦穆公之前的庞然大物,秦穆公和晋国的那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穆公三救晋国,秦穆公打晋国的理由,秦穆公两次帮助晋国

    这三家后来都在战国时代称霸一时,虽然最终都为秦所灭,但在历史上也终究留下过其辉煌足迹。一分三还能如此强大,那么曾经的晋国究竟有多强大呢?现在很多人都认为,若不是三家分晋到最后统一天下的可能就是晋国。晋国的崛起其实应该是从晋献公时代开始的,他是晋文公的父亲。这个人的评价在历史上褒贬不一。他首先对晋国是

  •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异族入侵我华夏大地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国为什么没有异族入侵,春秋为什么没有异族入侵华夏,异族入侵华夏

    第一个原因就是文化落后当时中原周围都是一些小的游牧民族,不成气候。他们自己的生活条件都是非常困难。而中原地区无论科技水平、文化水平、军事水平都领先少数民族很多倍,即使动乱的中原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比少数民族高很多倍。所以对中原就形不成威胁。[var1]第二个原因就是异族同化春秋时期在中原正统看来,

  • 春秋五霸的宋襄公的仁义真的是愚蠢的行为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迁版《史记》列出的春秋五霸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这五位。这里面最弱的就是宋襄公的,不是以实力成为春秋五霸的,而是以仁义成为的。我们之所以知道宋襄公这个人多数是因为泓水之战,当时的宋襄公因为自己的仁义导致自己不不但输了这场战役,腿还中箭了。当时学到这个就一直嘲笑这个人比较蠢,是活

  • 风投“鼻祖”吕不韦:这个投资一般人干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风投之神吕不韦的人生与投资智慧,吕不韦投资,吕不韦的创业经历

    [var1]一开始的吕不韦就一个两地倒货卖货的商人,凭借着自己的头脑积攒了千金的家产。总不能一直做一个身份“卑微”的商人,吕不韦也开始纵观当时的局势以及适合自己的机会。[var1]秦昭襄王时期,秦国运气比较差,被赵国的廉颇两次打败,不能也不敢再打下去了,所以就把当时太子(安国君)的一个儿子异人押给赵

  • 凭什么说赵括只会纸上谈兵,难道他就真的一点真才实学都没有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括真的纸上谈兵吗,赵括是否只会纸上谈兵,纸上谈兵的赵括到底冤不冤

    长平之战大概就是这样的,先是赵国接受韩国上党,秦国不服派军出征赵国。当时廉颇只守不战把粮草耗的差不多了,赵国不得已换赵括为将(史记上记载赵王是受了反间计)赵括出战前其母亲和赵王说他儿子没有实战经验,想让赵王更换将领,但是赵王执意让他出战并且下令就算赵括军败也绝不连累其家族。所以就派赵括代替廉颇这段事

  • 战国打了几百年都不缺粮食,三国时蜀国北伐为什么经常缺粮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其实之所以出现战国不缺粮,三国经常缺粮的现象很容易理解。根本的就是时代不一样了。我们看一下具体的原因。首先就是兵制不一样了。战国的时期国家的士兵之所以比较多,动辄就是几十万当时是义务兵役。就是这些人平常都是百姓,一旦发生战争大家都是一起上的。而三国时期都算是职业兵了。这些人平时也都是当兵

  • 晋国为什么会被三家瓜分?二百年前的这次事件,注定了晋国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三百年时间,人们常说是春秋五霸,但小编窃以为用“晋楚争霸”更合适,因为在这三百多年的时间里,有一二百年的时候是围绕着晋楚两国展开的,而晋文公之后晋国的霸业并未随之消失,在这之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晋国还是当之无愧的霸主,而当时的楚国虽然也是公认的巨无霸,可是在和晋国的较量之中逐渐落了下风。[var

  • 历史三大未解之谜,战国的青铜剑为什么能千年不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春秋战国青铜剑资料图,十大未解之谜青铜剑,战国最好的青铜剑

    三星堆文明距今有着4000多年的历史,而三星堆文明也应该是成都古蜀国的忠心,它是可以改变人们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重大发现,其影响不亚于德国的特洛伊古城的发现。但是三星堆出土文物上面的古蜀文字却是未被破译的古文字,甚至有些文物在考古界都不曾出现过,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翘尾卷角势欲腾飞的夔龙。[var1]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