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末三国的唯一完人,文韬武略天下敬重,韩国有其后裔三十万人

汉末三国的唯一完人,文韬武略天下敬重,韩国有其后裔三十万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725 更新时间:2024/1/16 9:45:09

各位朋友中午好!子渊之前曾给大家介绍了不少或知名或不知名的三国人物,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今天咱们既不谈文臣也不说武将,来说说三国时期顶级名士——卢植。卢植文武兼备,性格温厚,为人正直,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早期唯一的“完人”。相比之下,曹操太过自傲、孙权优柔寡断,刘备则仁慈过度。

[var1]

卢植,字子干,东汉末年经学家,汉昭烈帝刘备之师。卢植与刘备都是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不过家境比刘备要好上许多,出身范阳卢氏,祖上乃是五经博士,年幼之时就拜太尉陈球与经学大儒马融为师。卢植跟随这两位学识渊博、地位显赫的老师学习数年后,无论是学识还是人脉都收获颇多,再加上自身才智过人,很快就声名鹊起,为世人所称道。当时外戚窦武因拥立汉灵帝刘宏有功,汉灵帝意欲加封其爵位,卢植认为窦武功绩配不上如此重赏,便以布衣身份劝告窦武拒绝封赏。谁知好大喜功的窦武不仅没有接受卢植劝告,还对其大加讥讽嘲。窦武封侯不过两年,就因得罪宦官内侍而死于非命,此事也让卢植声名远扬。

[var1]

卢植征辟入仕后,先后出任九江和庐江两地太守,为政期间多施仁政,领兵平息蛮族叛乱,得到了当地百姓与朝廷的一致表彰。在此时期,同郡乡人刘备拜入卢植门下,跟随其学习经典。光和七年(公元184年)二月,钜鹿郡“太平道”创始人张角伙同信众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发动起义,很快就遍及北方。见事态紧急,汉灵帝连忙任命卢植为北中郎将,率领北军五校将士前往冀州平叛。文武双全的卢植面对黄巾军这一群乌合之众,自然是连战连胜,张角等人无奈退守广宗县。

[var1]

就在卢植率军包围广宗,准备挖掘壕沟大举攻城之时,黄门侍郎左丰奉皇命视察前线。左丰乃是内侍,贪婪成性,此次视察为的就是索要钱财、牟取私利,为人正直的卢植不肯行贿,左丰回宫后便连同其他内侍向汉灵帝进谗言诋毁。卢植很快就被撤职罢官,押送回京,黄巾军也因此获得喘息之机。灵帝刘宏随后擢升董卓为东中郎将,接替卢植负责平叛。谁知董卓接连战败还损兵折将,最后还是卢植好友——左中郎将皇甫嵩出马,才勉强剿灭黄巾主力。

[var1]

事后皇甫嵩以战功担保,卢植得以出狱官复原职。卢植经此一难,依然不变其正直性格,在董卓乱政扬言废黜少帝刘辩时,群臣不敢反对,只有卢植悍不畏死地辩驳,力保少帝皇位。董卓气急败坏,本想就此诛杀卢植,幸好李儒顾忌卢植是天下敬重的海内大儒,及时劝下董卓,若是卢植被骄横跋扈的董卓所杀,恐怕天下士人都会站出来反对董卓擅权。卢植虽然免去死罪,但也被董卓下令解职。被罢黜后,卢植连忙抄小路返回家乡,以此躲避董卓暗杀,晚年一直隐居于上谷军都山,过着不问世事的隐士生活。

[var1]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四世三公”的大诸侯袁绍曾拜卢植为师,希望卢植能够出山辅佐自己成就大业,卢植最终还是没有答应,继续隐居山林。两年后,卢植于家中逝世。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伐乌桓途中还专门为其扫墓,并以汉献帝刘协的名义下发通告予以褒扬,称赞他“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此后,统治者时常追封堪称一代完人的卢植。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唐太宗诏令历代先贤先儒二十二人配享孔子,其中就包括卢植;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宋真宗追封卢植为良乡伯,仍从祀孔庙。

[var1]

至于卢植的后裔,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其子卢毓官至司空(曹魏政权),封容城侯;其孙卢钦,西晋时期官至尚书仆射;其孙卢珽,曾任曹魏泰山太守;曾孙卢皓、卢志,都官拜尚书(西晋)。卢植所处的范阳卢氏,也是中国古代颇具影响力的名门望族,“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龄、“大历十大才子”之一的卢纶都是卢植后裔,唐代更有八位宰相出自范阳卢氏。值得一提的是,范阳卢氏在唐末动乱时有一部分族人远迁至半岛避难,后来发展成当地一大望族,如今人数超过三十万,在政军商界都有范阳卢氏后裔的身影,前总统卢武铉就是其中之一。

参考文献:

《后汉书·卷六十四·吴延史卢赵列传第五十四》《太平御览·卷五百八十九·文部五》

更多文章

  • 战国珍宝离奇失踪,半年后却现身美国拍卖行,历经艰辛已重归故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发现战国珍宝,被盗多次古墓发现一件过亿藏品,二战寻宝发现5万亿黄金

    1988年6月5日清晨,湖北省秭归县屈原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像往常一样打开大门,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一般说来,馆里一天的工作是从全场巡检开始的,然而当工作人员到达二楼的时候,却突然惊愕地发现二层的9件顶级文物全都没了![var1]由于修建葛洲坝工程,秭归县在搬迁屈原祠的基础上于县城东边建立了屈原纪念馆,

  • 此法师从战国活到唐朝,1072岁时圆寂,有科学依据吗?专家这样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禅师们各种奇特的圆寂方式,古代高僧是怎么圆寂的,唐代高僧治好太后眼病

    [var1]但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们今天所讲的就是一位有明确史书文献记载的千岁高僧——宝掌法师。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宝掌法师出生在我国战国时期的周威烈王时期。降生后的他相貌奇特,异于常人。眉毛高挑至额顶,两耳长长的耳垂一直垂坠至双肩,左手握着的拳头直到9岁都无法伸展开。后来他的父母经过高人指点后,

  • 秦庄襄王去世后,赵姬没为吕不韦生孩子,为何给嫪毐生了两个?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后与嫪毐,嫪毐先死的还是吕不韦先死的,战国时秦国嫪毐简介

    [var1]秦宣太后为义渠王生了两个孩子,却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在最恰当的时机将义渠王引来秦国,将其杀死,然后又灭了义渠,为秦国的开疆扩土立下了大功。而赵姬为嫪毐生下两个儿子,却给秦国王室的声誉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并且嫪毐和赵姬还有意让两人的儿子将来做秦王政的继承人,嫪毐甚至动了杀死秦王政的心思,

  • 长平之战赵国被杀40万人,第二年秦王想攻赵国,为何白起却说必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长平之战赵国和秦国各死了多少人,长平之战赵国败了会有多惨,长平之战白起坑杀的有40万赵军吗

    [var1] 白起剧照 但奇怪的是,赵国并没有马上灭亡,而是直到31年后,公元前229年,才被秦始皇派另一个名将王翦灭亡(赵王的儿子外逃建了一个代国,在公元前222年灭亡)。 在长平之战后的天赐良机里面,秦国为何不趁机灭掉赵国呢,是秦国不愿意吗?不是,秦王第二年派出重兵,围攻邯郸,想要灭亡赵国,要求

  • 长平之战40万赵军全军覆没,廉颇有没有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长平之战赵军有多惨,长平之战赵军真有45万吗,长平之战二十万赵军何去何从

    [var1] 本来,这次战争对于赵国来说,是或许可以避免的,当秦国进攻韩国的时候,其他的诸侯国采取作壁上观的态度。从这一点看,秦赵此后的战争也是不会有第三方加入。 但是,本来秦军已经攻占野王,把韩国本土和上党隔开,上党成了韩国的飞地,在求救无望的时候,为了避免更多的损失,韩国把上党割让给了秦国,至此

  • 同是四面迎敌,为何普鲁士能统一德国,而魏国却不能统一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普鲁士统一德国,17世纪普鲁士有可能统一德国吗,魏国有可能统一六国吗

    晋国被分裂之后,魏国的实力最为强大土地面积也占的最多。魏国曾一度发展强大虐遍了周边的国家,可是后来魏国却还是被秦国所灭。[var1]19世纪西欧的普鲁士也面临着一个类似的情况,当时普鲁士也就相当于是德意志帝国的一个诸侯国,可是后来普鲁士却成功的统一了德国北部,多次发动普法战争侵占法国比利时的国家的土

  • 战国时期秦国越来越强,而秦昭襄王、秦庄襄王、秦始皇都做过质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始皇做质子的地方,秦昭襄儿子做质子,秦始皇在哪国当质子

    [var1]说起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最著名的质子事件恐怕就是周郑交质了。当时郑庄公因为周平王要分他权的问题而质问周平王,周平王矢口否认,于是就有了这个周郑交质,周王朝的公子狐到郑国做质子,而郑国的公子忽到洛阳做质子。这是一件极为荒唐的事情,周天子和诸侯交换质子,这怎么看都不正常,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却

  • 历史上的张仪,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仪历史,在历史上张仪是好的坏的,张仪到底是干什么的

    在这里他认识了早他几年的师哥苏秦,虽然进入门户的时间短,但是张仪这人学习本领比苏秦强,连师哥也承认自己说不过他。[var1]苏秦先离开师门去了赵国,凭借一副伶牙俐齿,很快就成长为朝廷中的重要人物——宰相。张仪听说师哥混得这么好,想着自己有关系啊,可以前去投靠嘛,于是收拾一下,很开心的去了,想着当个副

  • 春秋战国时最悲催的国家,心向中原却被数次攻灭,最终彻底被同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春秋战国最短命的国家,战国剑指中原图片手绘,战国时中原气候

    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渊之前曾给大家介绍过许多东周时期各国争霸的故事,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春秋战国时期最悲剧的国家——中山国。[var1]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称霸兼并不断。在中原内乱的同时,四方夷狄逐渐兴起。对于这些蛮夷,中原各国基本都采取打压态度,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心

  • 赤壁之战中设计苦肉计的吴国大将黄盖,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赤壁之战黄盖苦肉计,黄盖苦肉计完整视频,苦肉计黄盖实际被打了多少棍

    所以《三国演义》也对这场大战进行了精彩的描写,不过在演义中,诸葛亮无疑是该战最大的功臣,再有就是周瑜,两人在火攻上不谋而合,然后周瑜和黄盖来了一个苦肉计,周瑜命人打了黄盖五十大板,让黄盖去诈降,取得曹操的信任,然后借机烧船。这场大战的精彩程度让人每次看了都热血沸腾,当然《三国演义》确实对这场大战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