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人历经曹魏四朝,功绩赫赫地位堪比郭嘉,晚年无心之失葬送魏国

此人历经曹魏四朝,功绩赫赫地位堪比郭嘉,晚年无心之失葬送魏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203 更新时间:2024/1/17 14:16:24

纵观三国人物,曾有无数英雄豪杰在史书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人中有许多是闻名后世的谋士将领,比如关羽、张飞、周瑜、贾诩郭嘉等等。然而我们也不应忽视,还有一些人其名声虽不显于当世,但他们同样有着不输于他人的才干。子渊之前给大家介绍了许多蜀汉及孙吴政权的冷门人物,今天咱们就来说说魏国的蒋济

[var1]

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今安徽怀远县孔岗)人,曹魏后期名臣。蒋济年轻之时在江淮一带声名远播,曾任楚国计吏。在他和刘晔同往投效曹操之时,蒋济因为急于表现,对着曹操就是一番高谈论阔,反倒让曹操觉得他有些夸夸其谈。因此蒋济最初并未得到重用,反而被曹操外放,后来做了扬州别驾。

[var1]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经赤壁一役大败而回,孙权借此良机亲率大军攻打扬州重镇合肥。曹操已经损兵折将,哪有能力进行救援?在此紧要关头,蒋济展现出了他的高超才干。原来,蒋济特地派出三位使者前往合肥送信,故意让其中两人落入孙权手中。孙权得到使者的密信后,发现曹操已令大将张喜带领四万大军前往合肥支援。惊慌失措之下,孙权也顾不上核实消息的真假,连夜撤军返回江东,合肥之围也因此而解。事实上,曹操虽然也曾派出张喜,但他身边只有一千残兵,又如何能解合肥之围?经此一事,曹操发现蒋济确有本领,便将他召回邺城,并拜为丹阳太守,后擢升为丞相主簿兼西曹属,与担任丞相主簿兼东曹属的司马懿同为丞相府属官。

[var1]

除此之外,蒋济还曾有多数次亮眼表现,这也是他能一直深受曹操信任的原因。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亲率大军围攻樊城,不仅水淹七军,还活捉魏国上将于禁。消息传回许都,满朝震动,曹操也生出迁都之意。这时蒋济却出面劝谏道:“于禁只是一员武将,他之得失对国家并无太大影响。孙刘联盟虽然看似亲密,但都是各怀心思。丞相不如对孙权许以重利,令其出兵夹击关羽,樊城之围必定可解。”曹操采纳蒋济的办法之后,事情确如后者所料,关羽兵败被杀,樊城之围也因此而解。

[var1]

由于能力出众又忠心耿耿,蒋济历仕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四朝,但没想到他在晚年时却因一次无心之举,间接葬送了曹魏政权。在魏少帝曹芳当政时期,大将军曹爽受命辅政,权倾朝野。正始十年(公元249年),为遏制曹爽之势,蒋济听从司马懿建议,配合后者发动“高平陵之变”,软禁了曹爽等曹氏宗亲。在此期间,蒋济还写信给曹爽,劝其交出兵权,称此举只是为平衡朝政所为,断不会害其性命。不料在曹爽交出兵权之后,司马懿却以曹爽谋反为由将其三族尽皆除去。蒋济为此自责不已,事后司马懿欲封赏于他,也被他婉言相拒。不久,蒋济忧愤去世,司马氏则彻底揽权,曹魏政权不久便走向灭亡。

[var1]

纵观蒋济一生,他胸怀韬略又擅长审时度势,为曹魏政权可谓奉献一生心血。不曾想蒋济晚年关心则乱,因此受司马懿蒙蔽,这个无心之失最终给曹魏政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不过客观地说,蒋济一生功大于过,而且“素有众望,不在陈群之下”,晋人陈寿在撰写《三国志》时特意把蒋济和郭嘉等人放在一起作传,可谓是予以高度评价。

参考文献:

《三国志·卷十四·魏书十四·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更多文章

  • 汉末三国的唯一完人,文韬武略天下敬重,韩国有其后裔三十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末三国唯一的完人,文韬武略震九州,曹操文韬武略的例子

    各位朋友中午好!子渊之前曾给大家介绍了不少或知名或不知名的三国人物,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今天咱们既不谈文臣也不说武将,来说说三国时期顶级名士——卢植。卢植文武兼备,性格温厚,为人正直,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早期唯一的“完人”。相比之下,曹操太过自傲、孙权优柔寡断,刘备则仁慈过度。[var1]卢植,字子干

  • 战国珍宝离奇失踪,半年后却现身美国拍卖行,历经艰辛已重归故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发现战国珍宝,被盗多次古墓发现一件过亿藏品,二战寻宝发现5万亿黄金

    1988年6月5日清晨,湖北省秭归县屈原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像往常一样打开大门,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一般说来,馆里一天的工作是从全场巡检开始的,然而当工作人员到达二楼的时候,却突然惊愕地发现二层的9件顶级文物全都没了![var1]由于修建葛洲坝工程,秭归县在搬迁屈原祠的基础上于县城东边建立了屈原纪念馆,

  • 此法师从战国活到唐朝,1072岁时圆寂,有科学依据吗?专家这样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禅师们各种奇特的圆寂方式,古代高僧是怎么圆寂的,唐代高僧治好太后眼病

    [var1]但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们今天所讲的就是一位有明确史书文献记载的千岁高僧——宝掌法师。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宝掌法师出生在我国战国时期的周威烈王时期。降生后的他相貌奇特,异于常人。眉毛高挑至额顶,两耳长长的耳垂一直垂坠至双肩,左手握着的拳头直到9岁都无法伸展开。后来他的父母经过高人指点后,

  • 秦庄襄王去世后,赵姬没为吕不韦生孩子,为何给嫪毐生了两个?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后与嫪毐,嫪毐先死的还是吕不韦先死的,战国时秦国嫪毐简介

    [var1]秦宣太后为义渠王生了两个孩子,却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在最恰当的时机将义渠王引来秦国,将其杀死,然后又灭了义渠,为秦国的开疆扩土立下了大功。而赵姬为嫪毐生下两个儿子,却给秦国王室的声誉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并且嫪毐和赵姬还有意让两人的儿子将来做秦王政的继承人,嫪毐甚至动了杀死秦王政的心思,

  • 长平之战赵国被杀40万人,第二年秦王想攻赵国,为何白起却说必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长平之战赵国和秦国各死了多少人,长平之战赵国败了会有多惨,长平之战白起坑杀的有40万赵军吗

    [var1] 白起剧照 但奇怪的是,赵国并没有马上灭亡,而是直到31年后,公元前229年,才被秦始皇派另一个名将王翦灭亡(赵王的儿子外逃建了一个代国,在公元前222年灭亡)。 在长平之战后的天赐良机里面,秦国为何不趁机灭掉赵国呢,是秦国不愿意吗?不是,秦王第二年派出重兵,围攻邯郸,想要灭亡赵国,要求

  • 长平之战40万赵军全军覆没,廉颇有没有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长平之战赵军有多惨,长平之战赵军真有45万吗,长平之战二十万赵军何去何从

    [var1] 本来,这次战争对于赵国来说,是或许可以避免的,当秦国进攻韩国的时候,其他的诸侯国采取作壁上观的态度。从这一点看,秦赵此后的战争也是不会有第三方加入。 但是,本来秦军已经攻占野王,把韩国本土和上党隔开,上党成了韩国的飞地,在求救无望的时候,为了避免更多的损失,韩国把上党割让给了秦国,至此

  • 同是四面迎敌,为何普鲁士能统一德国,而魏国却不能统一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普鲁士统一德国,17世纪普鲁士有可能统一德国吗,魏国有可能统一六国吗

    晋国被分裂之后,魏国的实力最为强大土地面积也占的最多。魏国曾一度发展强大虐遍了周边的国家,可是后来魏国却还是被秦国所灭。[var1]19世纪西欧的普鲁士也面临着一个类似的情况,当时普鲁士也就相当于是德意志帝国的一个诸侯国,可是后来普鲁士却成功的统一了德国北部,多次发动普法战争侵占法国比利时的国家的土

  • 战国时期秦国越来越强,而秦昭襄王、秦庄襄王、秦始皇都做过质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始皇做质子的地方,秦昭襄儿子做质子,秦始皇在哪国当质子

    [var1]说起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最著名的质子事件恐怕就是周郑交质了。当时郑庄公因为周平王要分他权的问题而质问周平王,周平王矢口否认,于是就有了这个周郑交质,周王朝的公子狐到郑国做质子,而郑国的公子忽到洛阳做质子。这是一件极为荒唐的事情,周天子和诸侯交换质子,这怎么看都不正常,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却

  • 历史上的张仪,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仪历史,在历史上张仪是好的坏的,张仪到底是干什么的

    在这里他认识了早他几年的师哥苏秦,虽然进入门户的时间短,但是张仪这人学习本领比苏秦强,连师哥也承认自己说不过他。[var1]苏秦先离开师门去了赵国,凭借一副伶牙俐齿,很快就成长为朝廷中的重要人物——宰相。张仪听说师哥混得这么好,想着自己有关系啊,可以前去投靠嘛,于是收拾一下,很开心的去了,想着当个副

  • 春秋战国时最悲催的国家,心向中原却被数次攻灭,最终彻底被同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春秋战国最短命的国家,战国剑指中原图片手绘,战国时中原气候

    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渊之前曾给大家介绍过许多东周时期各国争霸的故事,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春秋战国时期最悲剧的国家——中山国。[var1]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称霸兼并不断。在中原内乱的同时,四方夷狄逐渐兴起。对于这些蛮夷,中原各国基本都采取打压态度,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