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晋一统的总工程师,能否算是这混乱时期的贤臣?他用行动告诉你

西晋一统的总工程师,能否算是这混乱时期的贤臣?他用行动告诉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522 更新时间:2024/2/7 19:18:51

公元280年,西晋大军水陆两军齐头并进,一举灭亡了吴国,彻底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百年的割据,此时的西晋也算是一个统一的朝了,在西晋一统的路上,有一个人的作用是决不能忽视的,那就是羊祜羊太傅,虽然在西晋灭吴时羊祜早已经不再人世,但晋武帝在灭吴后专程前往祭拜,流泪道:“此羊太傅之功也。”

羊祜到底是谁呢?他都做了些什么呢?接下来就让搜史君来带你看看羊祜到底是何许人也?

姓名:羊祜

职位:西晋一统总工程师

背景:泰山南城人,出生于一个累代“二千石”的官僚世家,年轻时以“博学能属”“善谈论”引人注目,魏国时任秘书监等职,司马昭时代任中领军等职。

先不论整个西晋的官场风气怎样,就单说羊祜此人,对于晋朝来说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将“贤臣”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对晋朝来说,如果没有他,西晋灭吴可能就不会出现。身为贤臣羊祜身上自然有很多贤臣要素,那么搜史君就带你来看看吧!

一、唯才是举

《晋书·羊祜传》记载:祜女夫尝劝祜“有所营置,令有归戴者,可不美乎?”祜默然不应,退告诸子曰:“此可谓知其一不知其二。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汝宜识吾此意。”

这段史料记载的就是羊祜的女婿劝羊祜说:“岳父大人啊!您应该利用手中的权力多栽培亲信到各级岗位上去,让您的学生遍布天下,这样在朝堂就会有人拥戴,不是很好吗?”羊祜听了后什么都没说。后来他告诫后辈们说:“身为人臣在选人用人上如果光想着树立自己在其他官员心中的形象,这就必然要违背公义,恣意弄权是身败名裂的取祸之道啊。”

羊祜晚年病重,但是依旧没有忘记要帮助晋武帝统一大业,为了保证自己心中的蓝图可以得以实现,羊祜晋武帝推荐杜预接替自己攻吴总工程师的位子,完成统一的大业,之后就将推荐书烧掉了。

晋武帝问道:“举善荐贤是美事,你为何在朝堂上向我推荐人才,退朝后却自己焚毁奏章,不想让别人知道这件事呢?”

羊祜回答:“拜官公朝,谢恩私门,臣所不取也。”对此,清朝宗岗赞扬道:“如此则免朝廷朋党之疑,可为万世人臣之法。”公元278年,杜预被任命为镇南大将军,督荆州诸军事。

羊祜身为贤臣,他绝搞小圈子、一心为公的举动这才是千古贤臣的做法。贤臣举贤要的不是被举荐者对自己投桃报李,他要的是够尽忠职守、爱国爱民。身在官场一旦深陷小圈子,就会把德才标准置之脑后,把选人用人变成拉关系、卖人情、谋回报、售“私恩”。羊祜单从这一点上看就是值得被人们传颂千古的贤臣。

二、贤能实干

《晋书》记载泰山羊氏“世吏二千石,至祜九世,并以清德闻”羊祜的高祖羊侵,在汉安帝时期担任司隶校尉;曾祖羊儒,汉桓帝时期担任太常;祖父羊续,汉末是南阳太守;老爸担任上党太守。羊祜身为“官九代”,羊祜的身上没有一点官家子弟的不良嗜好,在他身上能看到的只有祖辈积累下的良好家风。羊祜“立身清俭,被服率素,禄俸所资,皆以赡给九族,赏赐军士,家无馀财。”

羊祜的《诫子书》也记载:

“恭为德首,慎为行基。愿汝等言则忠信,行则笃敬,无口许人以财,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闻人之过,耳可得受,口不得宣,思而后动。”

告诫自己的后辈们要出言谨慎,一诺千金,该说话时要敢讲真话,不信口雌黄;为人要有敬畏之心,坚守正道,明辨是非,;与人交往不轻易许诺,不给他人开“空头支票”;不以讹传讹,不在背后搬弄他人是非。

或许有人认为这和贤臣有什么关系?的确,这些和他身为人臣没有很大关系,但是你细细想来身为朝廷大员如果连自己的后辈都教育不好,如何在朝中为民请命呢?教会后辈为人的品格的同时,也在警醒着自己。

羊祜修身、齐家、理政过程中始终不忘正己洁身、重视家风培育、崇尚节俭反对奢侈、崇尚实干反对空谈的优良作风,把修身、齐家与治国理政统一起来,对于晋朝来说就是不可多得的治事能臣。

三、不图富贵但求问心无愧

面对金钱不知道有多少官员自愿沉沦于“孔方兄”家中,但是身为贤臣,在面对金钱时又当如何选择呢?

羊祜因有“佐命之勋”,被晋武帝封为郡公,邑三千户,但羊祜坚决不受封赏。后来,晋武帝割奉山郡的五个县为南城郡,封羊祜为南城侯,与郡公同等地位,羊祜还是“固执不受”。羊祜认为官职荣誉与责任使命是一体两面的,地位越高,责任越大,时常以荣为忧。

当晋武帝加封羊祜为车骑将军,让他可以自开幕府、自选幕僚、享受与三公(司空、司马、司徒)同等待遇时,他上表坚决辞让说:“品德不为世人信服而被赐予爵位,会使臣子失去追求更高节操的动力;功劳没有实至名归而被授予高官厚禄,则会使臣子丧失博取功名的壮志。我羊祜有何功劳让陛下厚爱,这让我情何以堪、心何以安?”

羊祜说:“陛下诚心求贤,不论贵贱,然而,臣还是不能多举荐有品德有功劳的能臣,使陛下知道德才胜过臣的人多、不如臣的人少。假如有高德的人被遗落在市井之间,有贤才的人隐居在江湖之内,而我朝廷却不以嘉奖臣为过错,臣受嘉奖而不觉得惭愧,那问题难道不是很严重吗?”羊祜推荐高风亮节、公私分明的李喜,洁身自好、和而不同的鲁芝,勤俭节约、一丝不苟的李撤,分别担任晋武帝新加给自己的官职。

晋武帝最终并没有接受羊祜“让贤”的请求。公元277年,吴夏口都督孙慎袭扰西晋,掠夺弋阳、江夏等地上千户人口后班师回营。晋武帝派人责问羊祜为何不追讨吴军。羊祜回答说:“江夏距离襄阳八百余里,等知道吴军动向时已经过去了一整天时间,派步卒长途跋涉施救不及。明知不可救而兴师动众,只为了做做样子免去自己的责任,这不是我会做的事情。”时人赞誉羊祜“执德清劭,忠亮纯茂”“志存公家,以死勤事”。

羊祜不贪图富贵、以荣为忧、志存公家的精神。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贤臣要知道进取之心,但更要明白,身为贤臣需要更高的品行修养和更高的贤臣能力作为保证。

贤臣要常怀对权力的敬畏之心,深知“德不称其位,其殃必大;才不称其位,其祸必烈”的古训,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行才华,补齐品德能力不足的短板,使之与自己担任的职位相匹配。羊祜宁可担失职之名被问责也不弄虚作假、因私废公的坦荡品格这才是贤臣应有的本色。

更多文章

  • 唐朝宋朝有多时尚?男人喜欢头戴鲜花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宋朝哪个早,宋朝男人戴鲜花,唐朝和宋朝女子地位

    后来那位嗜好曲乐的唐玄宗也偶尔赐花,唐人南卓《羯鼓录》有“(汝阳王李)琎常戴砑绢帽打曲,上(玄宗)自摘红槿花一朵,置于帽上笪处,二物皆极滑,久之方安,遂奏《舞山香》一曲,而花不坠落”。唐玄宗亲手摘了一朵红槿花,戴在侄子汝阳王的帽子上,汝阳王打了一曲羯鼓,花竟安然未落。这或许是玄宗以此来考量其打鼓技艺

  • 武则天封后了,就真的安心了吗?武则天:不,这才刚刚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则天秘史武则天姐姐和李治,武则天的封后大典记载,武则天封后那首纯音乐叫什么

    武则天深知要想自己的地位巩固,就必须做这三件事。一.稳定后宫唐太宗废王立武后,就一直感觉良心不安,毕竟一日夫妻百日恩,情绪一直很不稳定。有天,不知是旧情复燃,还是鬼使神差地,就迷迷糊糊走到了关押皇后和萧淑妃地方,黑色的小房子,环境十分恶劣,顿时泪流满面,产生了怜悯之情。王皇后则乘机请求皇上看在往日的

  • 此地为河北村庄,两座古墓牵出李唐王朝最大秘密,彻底颠覆史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唐王朝古墓图片,李唐的古墓在哪里,李唐王朝古墓完整视频

    各位朋友下午好!上周子渊为大家介绍了一座河北小城,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兴趣,今天就为大家揭秘一座河北村庄的秘密,在这里隐藏着李唐王室出身的重大秘密。▲位于河北隆尧县的唐祖陵按照《旧唐书》的说法,有胡人血统之嫌的李唐皇室为了坐稳江山,自称是出自名门——陇西李氏。这支李氏在秦汉时期乃是有名的将领世家,涌现出

  • 鲁迅曾为这个女明星打抱不平,其中提到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阮可以说是中国默片时代最优秀的女演员,被称为中国的“嘉宝”。1935年主演的《新女性》公映后,轰动影坛,但是也触怒了影片中所指的小报记者,他们把矛头指向阮玲玉,疯狂的抨击她人品和生活作风有问题,一时间流言诽谤,情人背弃,最终她吞服安眠药,自杀身亡。“救救我,我要活!”这是阮玲玉在影片《新女性》中的一

  • 专家偶然发现隋朝墓葬,珍宝众多造型古怪,石棺刻有四字令人心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隋朝墓葬经典传奇,草桥石棺,石棺批发价格表

    众所周知,古人素来都很看重身后之事,而且非常崇尚孝道。以汉晋时期为例,人们都崇尚事死如事生,追求厚葬以延续前世的富贵生活。在这种观念之下,墓主本人对于坟墓的建造工作非常重视,其子孙更是会准备大量财物用以陪葬,满足长辈的临终心愿。然而“财帛动人心”,这种厚葬风俗也使一些人渐渐有所想法,最终对金钱的渴望

  • 武则天晚年的时候,为什么还宠信张氏兄弟?她这样做其实很聪明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为何晚年武则天宠爱张氏兄弟,大唐情史李世民宠幸武则天,武则天时期张氏兄弟

    不过武则天虽然各方面做的都不错,但是有一点做的就比较出格。古代的皇帝都有三宫六院,众多的嫔妃。武则天也是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所以也在宫中纳了许多的嫔妃。只不过武则天的这个嫔妃不是女的,清一色的都是花样美男。这件事让后世的史学家们一直耿耿于怀,成了武则天人生中最大的污点。武则天刚当上皇帝那会,也

  • 杨贵妃在夏天是如何避暑的?冰块只是其中之一,另有一个奢侈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杨贵妃嘴里含什么避暑,杨贵妃高清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杨贵妃韩国

    第一个便是扇子,从古至今,扇子都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消暑利器,在古代,人们称之为“摇风”,再文雅一点便是“凉友”。有钱人家的公子小姐们可以雇佣下人在一旁摇扇子,摇上个一整天,管他们累不累,自己舒服了就行。不过,根据《西京杂记》记载,汉代的时候,已经有人改良了扇子,那便是叶轮拨风。叶轮拨风有7片扇叶,类

  • 李白诗中的鹦鹉杯是啥?直到一古代墓葬出土,谜底才被揭晓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白的墓葬,鹦鹉杯,李白喝酒的器皿

    关于李白的酒量,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略有提及,他曾在诗中说道:李白一斗诗百篇。“斗”是唐代的度量衡,分为大斗、小斗两种,大斗相当于现在12斤,小斗则约为4斤。就拿小斗来说,李白喝一斗酒,至少也能达到4斤。再者,即使李白喝的只是低度酒,那也比现在啤酒的度数高上不少,怎么也有个15度,喝4斤15度的酒

  • 此人本是陈后主伞奴,以日行五百里闻名,隋炀帝拜为大将追赠国公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陈后主杨勇,隋炀帝十大重臣,陈后主伞奴真实身份

    《水浒传》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剧情大家基本都不陌生。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书中不仅仅是啸聚山林的故事,甚至还出现了不少法术。比如“入云龙”公孙胜就能以风御敌,罗真人比前者更加神通广大,当然最常使用法术的恐怕还是人称“神行太保”的戴宗。在那个吃不饱饭的年代,他居然能日行八百里,比朝廷的八百里加急还厉害

  • 历史解析:从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的货币问题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东汉的货币制度,魏晋南北朝货币的特点,东汉魏晋时期的货币

    我国出现最早的货币就是贝壳,当使用金属铸造货币时都到了周朝时期,周景王铸造“大钱”,再到战国时期每个国家对货币形体和重量都有自己的标准,孟子受各国馈赠金,以镒来计算,发展到秦始皇一统六国,货币也统一成了“秦半两”,再到汉朝时期高祖用“三铢钱”,因百姓私造货币分量不足“三铢”武帝就将钱币规定为“五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