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发现自己的衣服掉色,瞬间大怒:传内务府,结果曹家遭殃了

雍正发现自己的衣服掉色,瞬间大怒:传内务府,结果曹家遭殃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551 更新时间:2024/1/14 6:29:42

雍正之所以这样火大,是因为他的脖子被这件新做的石青缎团龙袍,染得一片漆黑,他穿了一天,竟全然不知。

他倒是想看一看,到底是谁如此胆大包天,敢在皇帝穿的衣服上动歪心思。

于是,雍正喝令内务府,务必彻查此衣服布料的来源。

其实,真要查起来,也很简单。毕竟,布料在进宫、入库房前,都会有专人验收,并做记录。在这个过程中,如若查验出布料褪色,就会第一时间通相应知织造局,责令整改。

但这次查出的结果却十分蹊跷,这批来自江宁织造的布料不是某一匹有问题,而是所有的石青色绸缎全都掉色。

这不免让人心生疑惑,是宫中验货之人被收买了,还是内务府有意为之?

要说再借几颗头给库房小管事,他们也没那胆,敢对皇帝的衣服下手吧!

那极有可能是内务府还没揣摩清楚圣意,就只能说每一匹都掉色,还顺道查出了苏州织造的布料也掉色。

最后,机智地丢回给雍正定夺,看看他想要处置哪个。

众所周知,江宁织造是内务府设在南京,负责丝织丝绸、采办御用物品的机构。自康熙亲政起,便由《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父伯先后担任,长达60年之久。

这个表面上是个肥差,实则是充当天子耳目,地位上仅次于两江总督,之所以能落到曹家,主要是因为曹雪芹太祖母曾是康熙幼时奶妈,而他祖父还做过康熙的侍读,深得康熙信任。

因此,康熙6次南巡,有4次是住在曹家。为迎接圣驾,做足排场,曹家不仅搬空了3代60年所积攒的财富,甚至挪用了江宁织造局库中几十万两白银。

康熙自然是心里有数的,当有人举报曹家时,他不以为意,反而为曹家开脱:“曹寅李煦用银之处甚多,朕知其中情由。”

但等到康熙死后,素以“冷面铁腕”著称的雍正成功上位,对于曹家,他可没半点感情可言,更谈不上康熙临终嘱托的关照曹家。

这不,等着雍正定夺的内务府,得到了指示:江宁织造员外郎曹,罚俸一年。苏州织造郎中高斌,罚俸半年。

除此,雍正还不忘在朱批中,给曹雪芹的叔父记上大过,写道:“下不为例,再有此事,必定重处。”

但凡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雍正这是在区别对待啊。

只是罚高斌半年俸就算了,之后还和高家结了亲,钦点高斌的女儿为四阿哥弘历的侍妾。

不得不让人怀疑布料一事,正是雍正逮到了整治曹家的借口,也是在给曹家敲警钟。

然而,平日里嚣张跋扈,办事不利索的曹又往枪口上撞了。

因有人说上批石青缎子会掉色,主要是受了潮,倘若往后运送布料不走水路,定会无事。

没脑的曹想都不想一下,过去数十年走水路,咋就没事儿,竟听信了,直接改走旱路。

但古代旱路本就不如水路便捷,为了布料准时到京,曹不得不向沿途各驿站索要快马与钱粮等。

很快,曹剥削地方官一事,传到一直标榜“节俭”的雍正耳中,他大怒,这曹简直把自己上台时规定的“哪怕为皇帝办差,也不得勒索地方官员”,当作了耳旁风。

雍正一生气,后果很严重,咬牙切齿地下令:缉拿曹,革职抄家!

之后,还翻起了旧账,将原本被康熙搁置的“府库亏空”之事,又提了出来。

对此,有两种声音,一种是说在九王夺嫡中,曹家始终站在雍正的对立面,要么亲近太子胤礽,要么攀附八爷胤禩,结果雍正成了杀出重围的黑马,自然要报复曹家。

另一种说法是,如果曹家不可能参与皇子争储,不然以雍正的行事风格,不等到雍正5年,就办了曹家。

曹家是在康熙的盛宠之下,一直自我放纵,数十年无显赫政绩,还总是惹毛雍正。

这致命的最后一次是因为雍正的宠信,严谨负责的两淮巡察御史噶尔泰参劾曹,说他与两淮盐商暗中勾结,不足以担当大任。

这样平庸无才的奴才,雍正还要留他过年吗?

于是,雍正6年,曹家因巨大亏空、骚扰驿站、转移家产等,被雍正下令彻底查抄,但恩赐保留曹家京城房产。

可以看出,雍正是网开一面的,这也侧面证实煊赫一时的曹家败落,确实与站队无关!

而开头一幕中的石青缎子掉色,只是雍正以曹家为靶,惩治贪腐而已。

因此,曹家“富不过三代”归根结底,并非“一朝天子一朝臣”所致,得归咎于曹家后世子孙的无为。

他们非但未传承曾祖父曹玺勤恳踏实、办事麻利的良好家风,而是自祖父曹寅起,就开始倚仗康熙的关系搞贪腐、贪图享乐,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曹家能不败落吗?!

作者:吃鱼的老龙猫

更多文章

  • 雍正即位后,为何宁愿善待废太子,也不愿放过老八胤禩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胤禩害过雍正吗,雍正与胤禩的关系,老八胤禩临死前给雍正的信

    不管胤禩是怎么死的,总之可以看出来,雍正对待兄弟的态度是有区别的。按理来说,胤礽曾深受康熙喜爱,又是康熙嫡子,还两度被立为皇太子,他对雍正的威胁是很大的。而胤禩生母出身不高,还被康熙斥责过:“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 两者相比,似乎雍正更应该苛待胤礽才对,可为何他宁愿善待废太子,也不愿放过

  • 雍正出生时啼哭不止,太医:快去找“手托玉印,脚踩青龙”的妇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这些皇子出生后一直由奶娘抚养长大,可以说与她们关系十分的亲密,一旦哪个皇子做了皇帝,那这个奶妈也就一辈子荣华富贵了。可奶妈入宫抚养皇子,就必须抛弃自己家中的孩子,很多奶妈的孩子没有吃的,最后只能饿死,可以说十分的凄凉。 在现在的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黄各庄村东北村边,有一处十分有规模的墓地。虽然多次遭

  • 雍正作为一个性情中人的皇帝,为什么唯独对不起邬思道?有三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邬思道为雍正分析形势,邬思道为什么不见雍正,雍正和邬思道关系好吗

    邬思道是电视剧《雍正王朝》里四阿哥胤禛争夺皇位的第一谋士。由于他足智多谋,算无遗策,甚至能准确地预测到胤禛才是皇位继承人,而被称之为《雍正王朝》的大BUG。这样一个“至今狐妖”的人物,堪比《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前秦苻坚的第一谋士王猛。然而他的结局是平淡的,大隐隐于江湖。九子夺嫡中,邬思道功劳那么

  • 隆裕皇后沉默寡言却很有学识,大学士对他佩服不已,慈禧很欣赏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隆裕从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她沉默寡言、不善交际,所以慈禧起初对她并不满意,态度格外冷淡。一天,光绪过来给慈禧汇报变法的事。此时慈禧也看到了大清没落的局面,所以并不抵触变法,甚至试图通过变法让大清再多喘几年气。可光绪汇报的内容非常杂乱,她越听越烦躁,感觉变法的不可控因素太多了,于是犹豫不决。 这时

  • 除慈禧以外,还有一个女人能跟武则天媲美,堪称“千古一后”!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则天慈禧对比,历史上唯一能和武则天相提的女人,历史上像武则天一样的女人

    或许大家对这位女子并不是太熟悉,的确,我们熟知的专权女子多半是慈禧,吕后之类,或许这些女子是以恶名出名,像冯太后这样的女子反而是不那么出名,而是默默的隐藏在背后执掌政权。冯太后出身北燕皇族长乐冯氏,历史上并没有记录她的名字,只以冯氏来称呼她。冯太后是历史上杰出的女性政治家,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祖母,

  • 除了咸丰,无人亲密慈禧,但此人获准,可以公开将手放入慈禧被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李莲英的第一手绝活是善梳各式新型发髻。当时,为了给慈禧梳头,不少宫女与太监屡遭责罚。只要梳落的头发稍多,轻则被责打,重则被处以极刑。所以,宫中内侍们一轮到为慈禧梳头,就有谈发色变的恐惧。 而李莲英却认为这是讨好主子向上爬的好机会,他暗自拜师求艺学各种发式,并很快掌握了一套独特的梳头功夫,然后就主动

  • 除了咸丰皇帝外,还有一个男人跟慈禧的关系不一般,至今众说纷纭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面临如此危急的形势,咸丰皇帝在上台的时候就立志要锐意革新,重振国威。可是,朝政积弊已久,官场的风气,早已江河日下。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官员贪腐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咸丰皇帝的雄心壮志已所剩无几。 咸丰皇帝在执政后期的时候,被英法联军逼得无路可走,只得逃亡承德避难。此时,咸丰皇帝已

  • 陕西老照片:民国初期的西安古城、灞桥、钟楼以及华阴庙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从前有座华阴庙知乎,70年代西安钟楼老照片,西安南门钟楼老照片

    ,“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此建都。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秦时称“咸阳”,汉至北周时期称“长安”,短暂的新朝(王莽)曾改为“常安”,隋朝称“大兴”,唐朝又改为“长安”,直到明代,才大致形成如今西安的格局,西安的名称也源于明代

  • 陈圆圆几经辗转,最后落到吴三桂手里,吴三桂死后她去向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陈圆圆剧照) 一出《西厢记》让台下看客不仅听得如痴如醉,看得也着迷入魔,自此陈圆圆名动天下。 然而,名声再大,陈圆圆也不过是个身份卑贱的梨园女妓,尽管爱慕者众多,且不乏官家子弟和富贵公子,但在陈圆圆看来,都不是她能托付终身的良人。 1642年,陈圆圆遇到一个劫。 劫她的人是国丈爷田弘遇。 田弘遇

  • 陆氏一生无子嗣,出身也不高,为何能成为乾隆的皇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后妃陆氏有孩子吗,乾隆陆氏,乾隆皇后陆氏后代

    我们知道汉人女子,在清朝后宫一般都得不到特别高的位分,但在乾隆朝是个例外。乾隆有许多汉人妃子,在后宫的地位都挺高的,比如孝仪纯皇后,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令妃,还有慧贤皇贵妃、纯惠皇贵妃,以及今天的主人公,最终谥号为“庆恭皇贵妃”的陆氏。 不过其他几人倒是好理解,其中慧贤皇贵妃、纯惠皇贵妃,本身就是乾隆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