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面对英法联军,咸丰拼死一搏,大清有没有胜算?

如果面对英法联军,咸丰拼死一搏,大清有没有胜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47 更新时间:2024/1/14 2:24:06

哪怕咸丰皇帝拼死一搏,也没有任何一点胜算可言,并且只会给大清带来更加难以惨痛的代价。

道光已经够平庸了,而咸丰之平庸更甚于道光。

关于道光为什么不选择能力更强的奕訢,反而选择能力平庸的咸丰,我在其他文章中也详细说过,在此就不作赘述了。

咸丰的平庸无能不仅害了他自己,更害了大清,害了同治,害了当时京城的数百万黎庶。

当然,也害了那座恢宏气派的皇家园林。

他作为一国之君,却在大敌当前而选择临阵脱逃,带着妻儿老小逃走,抛下京城数百万百姓,这就是昏君所为。

但凡他有一点骨气,也应该是在和敌人决一死战之后再逃,而不是这边一逃,那边就开始妥协。

咸丰在逃出京城之前,为什么特意把奕訢留在京城?

其实就是为了让奕訢帮他收拾烂摊子,而收拾烂摊子的办法就是向英法妥协,用更大的利益换取英法退军。

而咸丰在逃到了热河行宫之后,更是将他的无能和懦弱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奕訢和英法已经完成了谈判,并奏请咸丰回銮的时候,咸丰是什么反应?

他一听奕訢奏请回銮,立刻就否定了奕訢的请求,还要说一句“天气渐寒,暂缓回銮”。

完全就是一副被吓破了胆的模样,哪有一点一国之君的威严。

即便是1901年的慈禧,对于回銮这件事,也不像咸丰一般懦弱和恐惧。

咸丰的平庸无能和懦弱,也就注定了他永远不可能选择拼死一搏,只会选择在临危之际逃跑保命。

哪怕咸丰经历了1860年的逃跑,又活到了1900年,他在1900年面对气势汹汹而来的列国依然还是会逃。

既无能力,又无胆魄,除了逃跑,咸丰其实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那么为什么又说即便咸丰在1860年面对英法的时候,选择拼死一搏,也不会有一点胜算可言呢?

原因实际上也不复杂。

1860年的清朝并不是单线作战,而是多线作战。

清朝除了要应对气势汹汹的英法列强之外,还要应对占据了东南半壁的太平天国,以及稍弱一些的捻军。

当然,那些没有动手,但是却对清朝虎视眈眈的列强也不得不防。

太平天国运动自掀起之日开始,几乎可以说是龙卷风一样迅速地席卷了东南半壁。

如果说直隶之地是清朝的心脏的话,那么东南一带就是清朝的肺部。

此时清朝的肺部因为太平天国运动的掀起而遭受了重创,实力必然因此又一次大降。

如果不是洪秀全杨秀清等人贪恋“六朝古都”南京的繁华而选择了止步,太平军未必不能挥师北上改朝换代。

从这一点来说,也能够看得出太平天国运动对于清朝有着怎样的压力。

而且太平天国运动从1851年掀起到了1860年,已经过去了九年的时间,清朝却还是无法解决这桩麻烦。

不仅没能解决这桩麻烦,而且为了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清朝已经在东南投入了太多精力和兵力。

太平天国运动的出现也让清朝看到了一个可怕的现实,那就是曾经威风凛凛的八旗兵已经大多无用。

八旗兵是大清的根基所在,一旦八旗兵没了战力,大清还怎么维持统治?

对于这一点,大清统治者一清二楚。

而且到了那个时候,八旗之中,可用之人唯有一个僧格林沁而已!

然而僧格林沁在面对英法的时候,也败了。

僧格林沁的失败,也可以说是摧毁咸丰皇帝最后一道心理防线的关键。

僧格林沁一败,还有谁能够守护京城?

至少在咸丰看来,僧格林沁都不行,那么别人就更加不行。

除了僧格林沁之外,咸丰对八旗其实已经没有信心了。

即便事后僧格林沁遭到了弹劾,咸丰也不得不剥夺了他的爵位,可还是留了一定的余地,就是为了日后再一次重用。

当时在京畿一带抗击英法的多为八旗,而在东南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的则是一批新崛起的汉人将领。

虽然说曾国藩已经崛起,左宗棠等人也已经崭露头角,可是却根本腾不出手北上护卫京师。

曾国藩等人面对太平天国就已经够焦头烂额了,哪还有余力再分散兵力去抗击英法?

而八旗之中唯一一个可用之才,也就是僧格林沁,也惨败于英法之手。

八旗兵到了十九世纪中叶,或者说自从嘉庆以来,就已经逐渐地腐朽没落了,可用之兵寥寥无几。

所以,即便咸丰真有骨气和英法拼死一搏,也没有一点胜算,最后也仍然还是一败。

甚至不仅一败,还会带着大清一起提前走向覆灭之路。

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原本就已经够平庸,也已经够懦弱的咸丰,根本就没有一点办法应付这个局面。

既然不知道怎么应付,那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逃避。

至少他选择了逃避,还可以打出一个保存实力的旗号,并且在付出一定代价之后,还可以继续维持统治。

这对于咸丰而言,或者说对于大清而言,都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因为统治权还在,地位还在,权力就还在,利益就还在。

至于京城那数百万黎庶,又或者说整个天下的百姓受到怎样的伤害,咸丰和其余统治者其实都不关心。

而咸丰的无能和懦弱所导致的屈辱和伤害,也被他利用手中的统治权而转移到了天下人的头上。

如此昏庸无能之君,不死何为!

更多文章

  • 这个人武功高强,是清朝十虎之一,却因好勇斗狠被踢肛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津门十虎,清末恶虎事件,广东十虎之苏灿刘峰超

    当时比武的人很多,方世玉战胜很多竞争者之后,最终挺进决赛,正当方世玉要打赢未来的岳母李小环时,突然一阵狂风吹来,将台上坐着的小姐的盖头吹起,方世玉看到并不是一位貌若天仙的女子。于是,方世玉故意认输,溜之大吉。方世玉的母亲苗翠花听说武功高强的儿子竟然在擂台上败下阵来,自觉脸面无光,于是化身方世玉的哥哥

  • 大内侍卫用绝技折服法国上尉,西斯特酒后说出大清失败的最终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八国领军在北京城杀人放火,明抢横夺,可以说无恶不作,当时,八国领军的司令瓦德西向留在京城负责和谈的奕劻、李鸿章递交了《议和大纲》十二条。他们就和八国联军的代表,开始了艰难的谈判。奕劻和李鸿章负责谈判,而京城的治安也需要有人负责,八国联军的士兵手握着洋枪,远战还成,一旦近距离地负责治安,有很多洋兵都被

  • 我国从殷商开始设置闰月,祖冲之测定出更加准确的置闰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殷商设置闰月,古人是怎么样精确设置闰月的,古人采用设置闰月的方法

    中国可实际考据的真实历法,从殷商甲骨卜辞的记录开始。殷商置闰从盘庚迁殷到商纣亡国的二百七十三年中,有足够丰富的“殷历”资料。殷历已实行“置闰”,一部分置于年末,称“十三月”;还有一部分置于年中,沿用上月的“月名”。但其中所体现的规律十分明确——即阴历的置闰,一般设置于三、六、九和十二月之后,基本是“

  • 大禹治水到底有没有真实存在过,为何有学者认为“禹”是一条爬虫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禹是大禹吗,大禹治水的真实记载,历史上大禹治水是真实的吗

    这对于我们来说,非常倒三观,与我们从小建立起的禹伟岸的形象截然相反,一个猥琐的虫子何以能跟禹相提并论?与众人的想法相近,“禹是一条爬虫”在历史的发展和众人的误解中成了无情嘲笑疑古派学者的把柄,但禹真的是一条爬虫么?这个“虫”到底该如何理解?是谁把这条“虫”变成了猥琐的蠕虫?▲顾诵坤(1893.5.8

  • 姜子牙就是一个诸葛亮,为了掌权周文王没被纣王害死却让他吓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姜子牙72岁才下山辅佐周文王,姜子牙与周文王的故事100字,周文王与姜子牙的历史故事

    到达西岐之后的姜子牙,开始想办法上位,从之前他对马氏所说,他去西岐之前就已经知道要身居一品,位列公卿,那么子牙的自信是哪来的呢?必然是源于元始天尊所说的“人间富贵”,而姜子牙要达到这个目的,他一没文凭,二没推荐,只有自己想办法,首要一点就是营造舆论优势,从这开始,到拜为亚父,活脱脱就是《三国》中的诸

  • 封神演义又被翻拍,历史上纣王真那么昏庸、妲己真那么祸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纣王和妲己的第一次见面,妲己纣王吻戏完整,封神演义纣王简介

    借用一句名言“对名著的每一次翻拍都是名著的重生”——这部出自明代许仲琳之手的、号称中国“诸神之战”的《封神演义》如今又迎来了新的生命!一部《封神演义》,历史与神话交织,事实与传说并存。究竟熟真熟幻?今天,笔者就给大家谈谈!图1《封神演义》2019年王丽坤、罗晋主演电视剧纣王、妲己,真的很low么?妲

  • 纣王囚禁周文王一案相当诡异,真相并非《封神演义》里的那般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1.为何被囚?姬昌之所以被囚禁,《封神演义》的说法是,商纣王想要将姬昌在内的四镇大诸侯统统杀掉,但因为大臣们的求情而决定放他一马。岂料,有奸臣费仲、尤浑从中作梗,姬昌再次陷入生命危机,最后虽然因为非凡的占卜术而免于一死,但却失去了人身自由,被囚禁在了羑里。真实故事当然没有这么一波三折。根据《史记》记

  • 1976年安阳古墓挖掘,人殉数量惊人,墓主是商朝皇族的女版黑旋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河南挖出500年前古墓,河南安阳发现商代大墓,安阳古墓考古图

    这就是当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成果”之一的商周妇好墓,商朝皇族的女版黑旋风,也是殷墟科学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该墓南北长5.6米,东西宽4米,深7.5米。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堂。商朝如同现在的(阿联酋)阿拉伯联合酋长王国,部落首领集中制,贵为商王但权力松散,

  • 周朝时期,齐国公主为何备受欢迎,各国国君都愿意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朝齐国公主,齐国历代公主一览表,春秋时期的齐国公主

    除了上面所说的人物外,还有庄姜,她是齐国东宫太子得臣的妹妹,后来嫁给了卫庄公。哀姜、叔姜也是齐国的公主,他们都嫁给了鲁庄公。当然这些公主里面,地位最尊贵的当属邑姜,她是姜太公姜尚的女儿,嫁给了周武王,生下了周成王、唐叔虞。之所以齐国的公主受到诸侯国的欢迎,这里面是有着特殊原因的!一、同姓不婚在中国古

  • 连170万年前的人都被发现了,4000年前的夏朝,为啥一直没找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夏朝历史见证,国际史学界为何一直没有承认夏朝,有考古证明夏朝存在吗

    在夏朝建立之前,部落联盟内主要采用“禅让”的方式来推举联盟的共主,比如尧禅让给舜,舜又禅让给禹。禹即位后期,曾推举东方颇具威望的偃姓首领皋陶为继承人,但不料皋陶还没等到禅让,就怅然离世,死在了禹之前。禹又命东夷首领伯益为继承人。禹死后,伯益便将王位让给了禹的儿子启。从此之后,“公天下”便转而成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