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我国从殷商开始设置闰月,祖冲之测定出更加准确的置闰法

我国从殷商开始设置闰月,祖冲之测定出更加准确的置闰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913 更新时间:2023/12/21 5:39:20

中国可实际考据的真实历法,从殷商甲骨卜辞的记录开始。

殷商置闰

盘庚迁殷到商纣亡国的二百七十三年中,有足够丰富的“殷历”资料。

殷历已实行“置闰”,一部分置于年末,称“十三月”;还有一部分置于年中,沿用上月的“月名”。但其中所体现的规律十分明确——即阴历的置闰,一般设置于三、六、九和十二月之后,基本是“等距”安排。

学者们认为,这一定与殷人观测星象和测量日影存在对应关系——冬至、春分、夏至、秋分一定出现于殷历的三、六、九和十二月。所以,殷人通过天文观象,在这几个月之后“置闰”,其所要取得的效果,就正如《尚书·典》所强调的“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原则一致,为了消除“岁差”。

西周置闰

西周置闰的资料,反而比殷商还少。通过金文看,当时置闰的方法,基本与殷商相同。

所置闰月,金文中都用“正”字,如“正二月”“正四月”“正六月”等等。过去,把“王正月”,一般皆为“周王在正月”,但如此解,便无法解读“王正九月”这样的记载。若皆为“王历闰九月”便能说通。但金文中,也有“十三月”之谓。

总之,西周置闰,仍基本属于未完全解开之谜。

春秋战国置闰

春秋时期的历法,显然已经进入“推步”阶段。这根源于当时对“冬至”的测定已很准确——即下一年冬至的太阳照影必定向后推迟四分之一日,由此产生了“四分历”。这个结论,是因为《春秋》准确记录了三十三次日食。

“四分历”太阳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5日,而朔望月的平均长度则为29.5306日,十二个月实为354到355日。照此计算,三年按朔望月计算,就少了33日,即便三年一闰,仍无法保证与太阳回归年“整齐划一”。

于是古人发现,十九个太阳回归年长度为6939.75日,这与235个朔望月长度几乎相等。

“四分历”的365又1/4,古人称为“岁实”;朔望月的29又499/940,古人称为“朔策”。古人把“岁实”和“朔策”统一起来的方法,就是十九年七闰。

“十九年七闰”,古人称之为“章”,或“太阴周”,19称“章岁”,7闰称“章闰”,235称“章月”。再进一步,四个“太阴周”或“章”,合共76年,古人称“蔀岁”,所含940个朔望月称“蔀月”,27759日称“蔀日”。

每经一“蔀”,同一历日可回到上一“蔀”同一日的同一时刻。不过,因为不能被60整除,时刻虽然相同,干支日却不相同。

古人接着计算,如果二十“蔀”,总共1520年,555180日,古人将之称为 “纪”;又称三“纪”为一“元”或“历元”,也就是4560年。因为可以被60整除,一“元”之后,年、月、日、节气和干支都讲回到原来的位置。

“纪元”一词,由此而来。“新纪元”,表示在原有基础上“新时代”的开始。

反映春秋这种“四分历”的资料,有属于战国时期的“古六历”,保存在《汉书·艺文志》中。所谓“古六历”,实际是各诸侯国强大之后,各自实行的不同“岁首”的历法,其本质上均属“四分历”毫无差别。

春秋战国,大致上是19年7闰,置闰的月份,是按照“二十四节气”在各月的分布,采取“无中置闰”。

许多学者认为,这个办法,其实是从殷商沿袭下来的。

汉代以后的置闰

太初元年(前104年),汉武帝张榜招募制历方案,最后在十八个历法中,钦定了邓平方案,就是《太初历》。

刘彻

《太初历》仍然是19年7闰。不过,邓平为了讨好武帝,将朔望月定位29又43/81日。这与当时星占、谶纬盛行可能有关,九九八十一被认识是“万数之本”。此方案遭到司马迁在内的许多天文学家的反对,但武帝一意孤行仍然执意颁行。

因为漏洞太大,到东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太初历》就被编䜣、李梵等重修的《四分历》代替了。

此后出现的重大进步,是南朝祖冲之制定的《大明历》。

他提出了391年144闰的“置闰”法。他这个方法,是以对精确测定“回归年”长度为基础的,其“月长”与真实长度误差不足一秒;“年长”与真实长度误差仅52秒。

可惜的是,祖冲之的《大明历》遭到了朝廷宠臣的激烈反对。直到他去世十年之后,才在他儿子祖暅再三请求下,得到梁武帝萧衍的准许,于梁天监九年(510年)实行。

唐代以后,天文学家已经不再继续讨论“置闰”的“闰周”问题。

所以,一直到现在,农历“置闰”,有两个大原则——一是“无中置闰”;二是“十九年七闰”。但是,因为从祖冲之开始,再到后世,对天象观测及计算更为精确,“置闰”也就更为精确了。

在历代历法中,《太初历》不管怎么说也是开创性的,但假托《周髀》。唐玄宗时期由僧一行编制的《大衍历》,已具有创建性的创新和崭新算法,却附会易象。

但最值得一提的是元代郭守敬的《授时历》,全凭实测,皆据晷影,完全依靠的是科学,而不掺任何杂意,也非常之精确了。

更多文章

  • 大禹治水到底有没有真实存在过,为何有学者认为“禹”是一条爬虫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禹是大禹吗,大禹治水的真实记载,历史上大禹治水是真实的吗

    这对于我们来说,非常倒三观,与我们从小建立起的禹伟岸的形象截然相反,一个猥琐的虫子何以能跟禹相提并论?与众人的想法相近,“禹是一条爬虫”在历史的发展和众人的误解中成了无情嘲笑疑古派学者的把柄,但禹真的是一条爬虫么?这个“虫”到底该如何理解?是谁把这条“虫”变成了猥琐的蠕虫?▲顾诵坤(1893.5.8

  • 姜子牙就是一个诸葛亮,为了掌权周文王没被纣王害死却让他吓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姜子牙72岁才下山辅佐周文王,姜子牙与周文王的故事100字,周文王与姜子牙的历史故事

    到达西岐之后的姜子牙,开始想办法上位,从之前他对马氏所说,他去西岐之前就已经知道要身居一品,位列公卿,那么子牙的自信是哪来的呢?必然是源于元始天尊所说的“人间富贵”,而姜子牙要达到这个目的,他一没文凭,二没推荐,只有自己想办法,首要一点就是营造舆论优势,从这开始,到拜为亚父,活脱脱就是《三国》中的诸

  • 封神演义又被翻拍,历史上纣王真那么昏庸、妲己真那么祸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纣王和妲己的第一次见面,妲己纣王吻戏完整,封神演义纣王简介

    借用一句名言“对名著的每一次翻拍都是名著的重生”——这部出自明代许仲琳之手的、号称中国“诸神之战”的《封神演义》如今又迎来了新的生命!一部《封神演义》,历史与神话交织,事实与传说并存。究竟熟真熟幻?今天,笔者就给大家谈谈!图1《封神演义》2019年王丽坤、罗晋主演电视剧纣王、妲己,真的很low么?妲

  • 纣王囚禁周文王一案相当诡异,真相并非《封神演义》里的那般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1.为何被囚?姬昌之所以被囚禁,《封神演义》的说法是,商纣王想要将姬昌在内的四镇大诸侯统统杀掉,但因为大臣们的求情而决定放他一马。岂料,有奸臣费仲、尤浑从中作梗,姬昌再次陷入生命危机,最后虽然因为非凡的占卜术而免于一死,但却失去了人身自由,被囚禁在了羑里。真实故事当然没有这么一波三折。根据《史记》记

  • 1976年安阳古墓挖掘,人殉数量惊人,墓主是商朝皇族的女版黑旋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河南挖出500年前古墓,河南安阳发现商代大墓,安阳古墓考古图

    这就是当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成果”之一的商周妇好墓,商朝皇族的女版黑旋风,也是殷墟科学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该墓南北长5.6米,东西宽4米,深7.5米。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堂。商朝如同现在的(阿联酋)阿拉伯联合酋长王国,部落首领集中制,贵为商王但权力松散,

  • 周朝时期,齐国公主为何备受欢迎,各国国君都愿意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朝齐国公主,齐国历代公主一览表,春秋时期的齐国公主

    除了上面所说的人物外,还有庄姜,她是齐国东宫太子得臣的妹妹,后来嫁给了卫庄公。哀姜、叔姜也是齐国的公主,他们都嫁给了鲁庄公。当然这些公主里面,地位最尊贵的当属邑姜,她是姜太公姜尚的女儿,嫁给了周武王,生下了周成王、唐叔虞。之所以齐国的公主受到诸侯国的欢迎,这里面是有着特殊原因的!一、同姓不婚在中国古

  • 连170万年前的人都被发现了,4000年前的夏朝,为啥一直没找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夏朝历史见证,国际史学界为何一直没有承认夏朝,有考古证明夏朝存在吗

    在夏朝建立之前,部落联盟内主要采用“禅让”的方式来推举联盟的共主,比如尧禅让给舜,舜又禅让给禹。禹即位后期,曾推举东方颇具威望的偃姓首领皋陶为继承人,但不料皋陶还没等到禅让,就怅然离世,死在了禹之前。禹又命东夷首领伯益为继承人。禹死后,伯益便将王位让给了禹的儿子启。从此之后,“公天下”便转而成为了“

  • 三门峡博物馆有件虢硕父簠,虢硕父是周朝奸臣,有句成语和他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一九九一年元旦,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公园里人山人海,他们来这里只有一个目的:修建了近三年的三门峡市博物馆终于要开放了。三门峡市位于豫西地区,由于靠近黄河流域,这里自古就有人类活动的古迹。博物馆是

  • 周朝如何打官司,古鼎上都写着呢,那时候打官司的程序比现代复杂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大古鼎,打官司程序,周朝打仗的规矩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西周的历史在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间,距今已有2789年的历史。因为时间漫长,今天,我们在史籍中,仅能知道一些西周时期较大的历史事迹,至于民间,普通人的事,则知道得很少。尤其是西周

  • 这座商代陵墓里,发现最早的古排箫,可以因三个问题已无法吹响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班得瑞排箫名曲,排箫远方,排箫比笛子容易吹响吗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专家们在研究音乐历史时,不免要翻阅大量的史料典籍,如《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记载,“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取竹于嶰(xie)谿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次制十二筒……以别十二律”。其中的伶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