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辛苦打下的帝都,为何朱棣要执意迁到北方?原因在此

朱元璋辛苦打下的帝都,为何朱棣要执意迁到北方?原因在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601 更新时间:2024/2/5 13:41:42

此时就算再想培养新储君,朱元璋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矣,唯有草草将东宫之位交由朱标之子朱允炆,几年后朱元璋郁郁而终,朱允炆登基是谓建文帝。朱允炆皇位还没坐热,便听从文臣进谏,大行削藩之道,以此彰显手腕强硬之姿。怎料削藩政策逼急了燕王朱棣,后者得病虎姚广孝相助,掀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叔侄皇位之争。不过几年,朱棣便身披战袍入主南京,朱允炆下落不明,这场战役由朱棣笑到最后。朱棣继位不过半年,他便急不可耐的生出迁都之心,后来更是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以铁血手段排除众异,于永乐十八年正式将都城由南京迁至北京。翻阅古代各开国帝王发迹史,他们几乎都是占领北方之后,再顺势一同吞并南方,从而成就大一统王朝。但朱元璋是个例外,他起兵之初便定下“南略”,先将整片南方尽收囊中,之后方才挥师北伐,成就大明的一统江山。所以说南方才是整个朱家的发家之地,明朝最开始的都城也定于南京,为何朱棣登基之后却要迁都北京呢?

此问题会引来诸多不同的声音,有“天子守国门”之说;也有“龙脉风水流”之说;更有“南北派争权”之说,但其实将这些观点抽丝剥茧,抓住最本源的理由,明成祖朱棣执意迁都北京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巩固己权。一个王朝开始崩塌之际,往往会身处一段风雨飘摇、内忧外患谣言起之秋。而明成祖朱棣以血腥手段篡位,当时外有元朝余孽蒙古军大肆侵犯北方,企图卷土重来;内有诸多大臣激烈反对朱棣继位,不惜以死相逼;民间说朱棣“弑亲夺位”的风声四起,谣言愈演愈烈,正中内忧、外患、谣言起三点,让明成祖朱棣也是颇为头疼。他非常清楚的明白,若无法以雷霆之势镇压眼下蠢蠢欲动的局面,他日莫说皇位难保,就是自己的人头都有可能要落地。而将都城迁至北京,便可将这三个问题迎刃而解,何出此言?且听细细道来。

首先,迁都北京可平复内忧。但方孝孺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不但对朱棣嗤之以鼻,而且还拒绝为他撰写即位诏书,哪怕朱棣以定罪要挟,方孝孺依旧铁骨铮铮、宁死不屈。朱棣将朱元璋的杀伐果断继承得淋漓尽致,暴怒之下株连方孝孺十族、共处斩近九百人、发配充军千余人。虽以此暂时堵住了其余大臣之口,但风平浪静的背后另有汹涌,朱棣和南方出身的大臣们矛盾愈演愈烈。

谣言猛如虎,民间流言四起绝对不利于自己的统治,朱棣很清楚这个道理,如果再被有心人推波助澜,很有可能发酵成一场大乱。而北京曾为辽、金、元三朝古都,传闻更是龙脉所在,而朱棣自己又发迹于此,所以北京可称为“龙兴之地”。于情于理上朱棣都对北京更有感情,所以迁都之举他势在必行,永乐十八年,朱棣以铁血手腕镇压反对之声,强硬下诏迁都北京,正式确立了北京的京都之位。综上所述,朱棣之所以执意迁都北京,首先是想借此打击南儒势大的局面;其次是想背靠北京的地理优势镇守国门,将对蒙古的主动权掌握于手中;最后就是想以风水学扭转民间谣言,回到自己的地盘之上。所以朱棣迁都北京的目的非常明确,他是为了平复内忧外患谣言起的糟糕局面,而最终目的便是巩固己权。

更多文章

  • 朱标不死,若果坐上皇位,会是朱棣的对手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标不死朱棣反吗,朱标如果不死朱棣还会造反吗,朱标不死朱棣会不会造反

    对于这位太子,朱元璋有多重视呢?在太子还不是太子,皇帝也还不是皇帝的时候,那时候朱标是朱元璋和后来马皇后的爱情结晶,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早年与马皇后的情感是非常深厚的,对于这么个长子,自然是特别重视,而且由于朱元璋早年实在太惨了,父母死绝的他过早品尝到了人情冷暖,缺少亲情的他对于自己的儿子那是有名的好

  • 朱标如果活着,朱元璋会让他顺利继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标死时朱元璋多大,朱标朱元璋搞笑对话,朱标和朱元璋谁死得早

    在古代,上到帝位的继承,小到贫民家庭的家产的继承,都是老大得最多最好。而且封建社会一直奉行的是儒家思想,自古就有“立长不立贤”的祖制。看以往的那些朝代,皇上立储哪个最先考虑的不是长子。那些立其他皇子为太子的,都会产生混乱,严重直接就灭国。朱标,在朱元璋还是吴王时就已经被立为世子,自幼受到悉心教导,朱

  • 朱元璋宴请功臣,刘伯温看到菜后惊出一身冷汗,说:我们必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宴请刘伯温,朱元璋宴请功臣刘伯温说众人必死,朱元璋与刘伯温微服私访全集

    明朝的建立,给汉人的一雪前耻,结束了那些频频向北方狄人进贡的屈辱,并且还有不少的其他国家向我国进贡。在明朝时期,在文化方面也与各个国家得到了充分的交流。取得的这些成就,不仅要靠朱元璋的雄才大略,和手下的谋士与将士也是离不开的。但是国家安定之后,常有一些有功之人倚老卖老,在朱元璋面前还比较恭敬,但是对

  • 朱元璋探望患病徐达,发现一本兵书,连忙质问:你想干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而徐达,朱元璋其实也不是没有动过念头,早年徐达因为随朱元璋征讨陈友谅,在攻城的时候,被箭镞射到了脊柱,后来处置不当,感染成了一个大瘤,徐达当年就是以这个大瘤为借口,才能全身而退,回老家安心养病。而告老还乡的徐达在朱元璋看来,依旧不放心,他一直在犹豫要不要除了他。于是有一次,他准备到徐达府上,借探望之

  • 岳飞麾下有八大锤,岳云居于榜首当之无愧,哪一位排名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岳飞后人夸奖岳云,岳飞比岳云大多少,岳云和岳飞谁最强

    首先来说说何元庆。何元庆原是汝南水寇集团中的一员猛将,带领着喽啰驻扎栖梧山中。他惯使两柄银锤,头戴银盔、身披金甲,胯下的一匹嘶风马,气势雄浑、威风凛凛。岳飞奉命进入汝南剿寇时,从茶陵关降将张用口中得知了何元庆的基本情况,不禁心生欢喜,当即决定要亲征栖梧山,要将其收为己用。二人在山下见面后,岳飞晓之以

  • 朱棣文韬武略,朱元璋为何非传位仁弱的孙儿?史书解开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皇四子朱棣,朱棣和朱元璋的一生,朱棣死后朱元璋最后去哪了

    可惜天不遂人愿,正值壮年的朱标自陕西回宫后,竟然患上风寒,不治离世,细心安排的一切在这一瞬间崩塌,朱元璋连夜痛哭,他年老将死,江山社稷该交给何人继承?事实上朱元璋子嗣颇多,所以他担心的并非后继无人,而是传给谁更妥当?可以想象,为人处世很像自己的四子朱棣绝对是第一人选,如果单纯从文韬武略来看。然而,朱

  • 朱棣称帝后,为啥把亲妹妹嫁给了梅殷,再将妹夫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梅殷与朱棣关系,朱棣和梅殷哪个厉害,梅殷妹夫

    其实朱棣发动这起叛乱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样一帆风顺,反抗的大有人在,其中抵抗的最为坚决的就是当时驻守淮安的妹婿梅殷。至于梅殷为何如此与朱棣过不去,这还要从朱元璋的嘱托说起。朱元璋在驾崩之前,曾经把朱允炆以及梅殷传到自己的身边,对着朱允炆自然是说要勤勤恳恳处理朝政,做一个好皇帝。而对梅殷则是这样说道,

  • 因为两个原因,屠杀更多的朱元璋没有成为暴君,秦始皇成了暴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跟秦始皇谁在前,朱元璋对比秦始皇,朱元璋与秦始皇是什么关系

    秦始皇在位时间死了很多人,吞并六国的战争中六国士兵死伤无数,但在秦朝统一之后对待百姓官员并没有大肆屠杀,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燕国太子丹找荆轲刺杀秦王,刺杀失败之后燕国也被秦国覆灭,但秦始皇被没有对燕国百姓动手报被刺杀的仇,而是将燕国并入版图,实行很多政策加速民族融合,这样的举动完全不像暴君。但朱元璋的表

  • 岳飞率岳家军抵抗金人,传闻他的妻子跟人跑了,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岳飞率领岳家军,一直坚持抵抗金人,收复河山。岳飞和金人打了无数场战役,可以说是百战百胜,岳家军令金人闻风丧胆。就在岳飞的岳家军将获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候,南宋朝廷在秦桧等奸臣的怂恿下,要和金人议和。岳飞被秦桧诬陷,最终顶着莫须有的罪名含冤而死。岳飞在大理寺狱中被杀害,时年三十九岁。岳飞家里从来没有收过小

  • 张俊立下一个奇怪的誓言,伙同秦桧陷害岳飞,最终誓言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书中的描述,张俊虽为当朝重臣,但为人奸诈、品行低劣。他在朝廷任职期间,先后与张邦昌、秦桧等巨奸大恶狼狈为奸,排挤忠良、疯狂敛财,侵占田产、诈害良民,坏事做尽、恶行累累。他首次出场是在该书的第十一回。时任右军都督的张俊,也是武状元选拔的四大主考官之一。正式开考当天,宗泽、张邦昌、王铎三人先后对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