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在平定三藩之乱时,为何不御驾亲征?

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在平定三藩之乱时,为何不御驾亲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268 更新时间:2024/1/15 17:40:29

第一,朝中分歧严重,无可替其坐镇京师之人

吴三桂最早是没有反清的念头的,只是想世守云南,而且其子吴应熊也在京城为人质,所以更是不敢贸然起兵。而之所以起兵,主要在于康熙皇帝撤藩的决定。吴三桂起兵发生于康熙十二年,当时康熙皇帝亲政不久,对于这个年轻气盛的皇帝,朝中元老大臣多有不服。

况且面对三藩这一庞大的势力,朝廷是难以抵抗的,所以纷纷反对撤藩。康熙十二年吴三桂起兵之初,朝中更是分为主撤派和反对派,意见不一,且反对者占多数,并将康熙皇帝的决策视为一意孤行,所以康熙帝一旦御驾亲征,势必会导致朝野动乱。

而当时没有一个皇帝可以依靠的皇子或者值得信赖之人坐镇,这也是不能御驾亲征的主要原因之人。

第二,撤藩之举是一次冒险行为。

当时三藩势力十分强大,可以说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之所以能够坐镇南方,威震八面,是有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的。而且朝廷养活他们也是耗费了大量的财力,这也是康熙皇帝为什么撤藩的重要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清廷的势力与三藩实力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这也是为什么朝中人闻三藩而丧胆的原因。

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但当时换作其他皇帝,是断然不敢尝试的。康熙皇帝与吴交战,获胜的概率也只不过占有五成。说的好听点,康熙皇帝雄才大略,高瞻远瞩,这都是打胜仗之后的话了;至于交战之前,对于决策者而言实则是一场冒险的战争,一不留神,结局就会大变。而且当时吴三桂已经建立其他年号了,也就标志着肯定要与朝廷为敌了,所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了。面对一场没有把握的仗,康熙皇帝勤政岂不是自投罗网。

第三,最初对形势估计有误,没有御驾亲征

虽然前文也已经提到朝中大臣对于康熙皇帝撤藩的担忧,以及对于与吴交战的不放心。谁也不清初,清吴开战之后,战争会持续多久。实际上,清吴之战打了八年,时间都赶上后来的中国抗战了,可以说战线拉得十分长,也十分艰难。康熙皇帝年轻气盛,对形势估计不足。

最初认为这是一场速战速决的战争,于是只派了满洲八旗和绿营兵,甚至十三年之时,蒙古公奏请出兵,还被康熙皇帝谢绝了。十三年之时,康熙帝也曾试图御驾亲征,但被大臣以京师为根本重地况且皇太后年事已高的为由的请求挽回了。而康熙帝之所以没有出征,大概也是认为没必要劳师动众,是他对战争形势估计的不足所致。

第四,后期吴败局已定,不必御驾亲征。

如果说最初朝中一切尚未稳定,康熙皇帝不可贸然离席,需稳住朝中大局。那么后期,随着吴三桂年事已高,策略失当,以致败局已定,就更犯不上康熙皇帝御驾亲征了。

御驾亲征无非就是为官兵们打打气势,况且历代御驾亲征的皇帝,下场好的不多,还有一部分皇帝因御驾亲征而被俘虏了,所以御驾亲征对于皇帝而言并非一件好事。特别是在刚亲政不久的康熙帝看来,当时的朝中政局是不允许他亲征的。即使后期亲政准噶尔,不也遇到了皇太子篡位的情况,所以皇帝还是老老实实待在京城比较好吧。

/文:夕阳下的晚枫&史海烂柯人//原创作品,严禁抄袭//

更多文章

  • 这是所有清朝皇陵中规模最小的一座 但竟然是最奢华的一座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最完整的皇陵,清朝十二座皇陵,清朝哪些皇陵还没被挖掘

    这座陵墓就是清道光皇帝的慕陵,慕陵位于泰陵和昌陵的西侧,距二陵较远。是清宣宗成皇帝——爱新觉罗·旻宁,即道光皇帝的陵寝。清乾隆皇帝 后,清朝皇帝陵寝要按西陵、东陵的昭穆次序依次选址,父葬于西陵,子要葬于东陵,道光皇帝的陵寝按制应建于东陵,但道光皇帝在东陵的陵寝竟出现了渗水情况,并把已经下葬的孝穆成

  • 乾隆驾崩后,和珅以为万事大吉,嘉庆说:朕十五天内一定扳倒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嘉庆杀和珅完整版,和珅与嘉庆的经典语句,嘉庆如何处理和珅

    不过,为何先帝刚死,新皇就迫不及待地要动他?很多人都把和珅被杀,归咎为他贪得太多,说嘉庆继位后,国库空虚,杀了他是为了补充国库。这个原因也许有,但是最重要的原因并不是这个,而是他曾经排挤过嘉庆。话说满清自从雍正开始,都学会了提前立嗣的法子,以此来定下未来的皇帝的人选。这种事情根本没人知道,皇帝写完后

  • 清朝的富察家族有多厉害,这些背景在《如懿传》里都未曾细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大清皇后富察氏,乾隆皇后富察氏照片,乾隆富察氏真实历史

    今天,笔者就带您去看一看!富察氏的起源富察氏,满语按照穆麟德翻译:hiyoo?unggaerdemunggeyongkiyanggahūwangheo,满洲镶黄旗出身。按照大庆八旗制度,正黄、镶黄、正白为上三旗,所以说,富察氏是满洲上三旗的大姓!另据《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是女真最古老

  • 乾隆的皇冠上有一颗苍龙训子宝珠,它的来历很特别,看完让人心塞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乾隆的五颗宝珠,乾隆有七颗什么宝珠,乾隆头顶连体宝珠怎么来的

    乾隆的这顶朝观被称为“宝冠”也被称为“夏朝冠”,为圆锥形,下檐外敞呈喇叭状,帽上点缀朱纬,上镶小宝珠数颗,大宝珠一颗,而这颗“大宝珠”正是“苍龙训子珠”。“苍龙训子珠”为老蚌珍珠,其个头足足是其它珍珠的一倍有余,全身剔透玲珑无半点杂质,最让人感到惊奇的是,这颗珠子之上,居然还生长着一颗小珠,俨然如一

  • 乾隆名画《多禄图》,有人说内容错了,其实是你没仔细观察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乾隆名画,乾隆皇帝名画图片,乾隆鉴赏过的名画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乾隆皇帝是清王朝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是康熙皇帝的亲孙子、雍正皇帝的亲儿子。乾隆皇帝继位之后,既没有康熙王朝时的国内叛乱,同时也不存在雍正时期的皇子争位,似乎一切都显得名正言顺。乾隆在位时期,正

  • 民国38年历史中,此人几乎参与了全部的重要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民国重大事件时间表,民国历史的大事件,民国时期发生的十大事件

    (图)阎锡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组织与领导了太原辛亥起义。1883年10月8日,阎锡山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其父亲阎书堂是一个从事借贷放贷生意的商人。他14岁就进入了父亲的“吉庆昌”钱庄做起了伙计,开始积累经商的经验。如果不是后来阎书堂投

  • 和珅墓被水淹没后只剩一对石狮,石狮的惨样,揭露了一个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和珅墓被淹没了吗,和珅墓被水淹没后只剩一对石狮,和珅墓的图片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和珅,是清朝乾隆年间的朝廷重臣。他自幼因贫,少年发奋,中举入仕后在官场平步青云,而且身兼数之,官居要位。然而他利益熏心,不仅收刮民脂民膏,压榨百姓,还接受朝廷内外的贿赂,数年间成了北京城的风云

  • 唯一一位跟蔡元培齐名的大教育家,没有他就没有清华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梅贻琦的性格,叶公超有过一个精准的三字概括——“慢,稳,刚”,也有人称之为“寡言君子”。按理说,这种性格的人是不适合做大学校长的,然而梅贻琦不但做了,而且做得相当不错,以至于人们一提起梅贻琦,就会不自觉地想到清华大学,成为清华大学历史上唯一一位终身校长,所有两岸清华人心中永远的校长。梅贻琦的“寡

  • 说说清朝“万元户”,在清朝拥有1万两白银是什么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真有33两白银政策吗,清朝后期税收3亿两白银,清朝5000两白银相当于多少人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谁家若能够坐拥一万元存款的话,便能够获得“万元户”这一光荣称号,万元户已经步入了有钱人之列。倘若将时代背景换成清朝,将一万元换成一万两白银,那么拥有一万两白银的人会是什么经济水平呢?实际上,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样,如果能够在清朝时期拥有一万两白银的人也可以称为“万两户”,即便放到

  • 国人被误导三百年,这才的真实的大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最可怕的100张照片,清朝军营里的女犯人楚杏儿,清朝12位皇帝一览表

    由于不满意“华夏集团”实际控制人大明的剥削,俺就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和“华夏集团”的大明对着干。创业近三十年的时候,“华夏集团”内部实际控制人大明管理不善,陆续出现李顺和张西等野蛮人举牌并购事件,俺借机在吴三桂的推引之下,摇身成为“华夏集团”的实际控制人。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就是老牌“华夏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