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宁古塔有多可怕,为何有些清朝官员一听流放到那里,都怕得要死?

宁古塔有多可怕,为何有些清朝官员一听流放到那里,都怕得要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610 更新时间:2023/12/27 15:39:26

相信随着各种清宫剧的热播,大家也逐渐有所了解。其实宁古塔并不是一个塔,它代表的只是一个地名,位于黑龙江省的宁安市,它的面积很广,分为新城旧城。

宁古塔地区算是清朝的"龙兴之地",并且管理着黑龙江流域一带所有的事物,由此可以想象宁古塔具有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重要归重要,在清朝,却抹除不了它穷山恶水的苦寒之地的标签。

那些触怒了皇帝或者犯了其它罪的人,一听到要被发配到宁古塔,都会吓得瑟瑟发抖,一副痛不欲生的样子,更有甚者,听闻到这个消息就会自尽而亡,缘由何在?

入主中原前,满人自由徜徉在白山黑水之间,哪儿哪儿都一样,但入主中原后,据有了温暖富庶的江南之地,回头再看龙兴的老家,感觉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怎么看这宁古塔都是一个穷山恶水之地,它距离京城有千里之遥,犯人到那里去不仅要上夹板,还要戴上脚镣。《研廷见闻杂记》上就说,那时的宁古塔,就相当于人间炼狱,被发配的人,往往在半路上就被各种野兽吃掉,甚至连饿昏的人都会被分而食之。可以想象一下,能够活下来到宁古塔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但事情有这么简单吗?如果真这么简单的话,宁古塔就不配在清朝有这个威名了。

在各种清廷热播剧中就提到,发配到宁古塔给“披甲人”当奴隶,这是在清廷剧中最见的发配方式,史实亦是如此。

所谓的“披甲人”,顾名思义,就是披着盔甲的人。说到这儿,就必须提一下满清八旗军的发迹史,满清八旗军作战之风颇为彪悍,成为封建帝国史上最后一支强大的军队,这些军队在无仗可打之时就是一个个的平民老百姓,一有仗可打时就立马变为兵丁,真可谓是全民皆兵啊。

当然兵也是分等级的,按照高低贵贱之分为骑丁、披甲人、哈,而阿哈就是最低等的奴才,骑丁等级最高,而披甲人就是满清入关之后留下来镇守边疆的人,也就是早期投降清朝的各族人。

大家想一想,在这种苦寒之地镇守边疆,怎么会没有牢骚呢?皇帝也是为了安抚他们,把罪犯发配到那里给他们当奴隶成为阿哈。

宁古塔来源于宁古台,满语为“六个”的意思,因为在东北那边,气候恶劣,是个十足的不之地,除了宁古塔附近有点人烟,其各地到处都是沼泽,森林和野兽。就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奴隶的犯人还要干各种各样的活儿,放牧、种植,还要修路、铺桥等各种基础设施建设。

毕竟这里是清朝的"龙兴之地",被发配过来的人必须要赎罪,要踏踏实实搞建设,建设的宁古塔更加繁华,更加有人气。

而他们在那里毫无人权可言,经常受到披甲人的“特殊照顾”,经常拿他们撒气,动辄就会有鞭刑之苦,那些稍有姿色的女犯人就会被他们收归账下,强占了过去。

试问在这种情况下,有哪个犯人愿意被发配到宁古塔呢?怎么会不闻之色变呢?

不过一饮一啄,自古以来皆有定理,那些犯人的到来也使得宁古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渐开始有了人烟,不得不说这些发配之人也算是为大清朝尽了一份绵薄之力,也算是帮后来人改善了条件。

认真说起来,他们这些人也可以被称作是“闯关东”的先行者。

更多文章

  • 清朝军服上的“兵”和“勇”,到底有何区别?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比如我们知道清兵的制服都是那一身:带着个尖尖的帽子,托这个长长的辫子,拿刀的拿刀,拿矛的拿矛,但是他们身上都还有一个字,你们注意到了吗?可能有的人会说是个“兵”字,有的人会说是个“勇”字,其实两个字都有,而且两个字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身份。而我们的电视剧里面经常把这两个字用错。原来清朝的军制一开始是八旗

  • 六岁过继给允礼的圆明园阿哥,做了三件事,惹怒了乾隆抑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圆明园是乾隆送给哪位皇子的,乾隆皇帝和圆明园的关系,乾隆圆明园

    弘昼和乾隆年纪相仿,是个玲珑剔透的人儿,在《雍正王朝》中,相信很多人都对弘昼印象深刻,他自导自演了一出“活出丧”,明明活着,却让府里的人为自己办丧礼,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但这个闹剧也是聪明人的游戏,他在向父亲雍正表明,自己无意于那个位置。在《雍正王朝》中,弘昼的聪明甚至在弘历之上,只不过他选择做

  • 清朝最捞钱的兵种:看似不起眼,但年入百万,禁止招募汉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最好的兵种是什么,清朝特殊兵种有哪些,清朝汉人大将军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库兵顾名思义就是看守仓库的士兵。而我们今天所讲的库兵是清朝看守银库的士兵。所谓银库也就相当于国家的国库,里面所放的都是白花花和金灿灿的金银。因此看守银库的库兵公职,在当时的清朝是一个看似不起眼,但却是人人争抢的肥缺。而且清朝统治者规定禁止招募汉人为库兵,因为他们害怕汉人聚众占据银库

  • 河南军官娶了工厂女工,总感觉妻子不对劲,最后发现竟是清朝皇妃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25岁兵哥哥娶最漂亮的女人,清朝皇妃真人照片,80后男军官娶女兵

    1909年,文绣出生于锡珍府邸,本是千金大小姐,父亲却在文绣幼时过世,她只能与母亲相依为命,过着普通的生活,但母亲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坚持让她读书。8岁的文绣进入了私塾读小学,文绣聪明伶俐,悟性很高,在加上不幸的身世,使她很会察言观色。1922年,文绣被溥仪选中为妃,当时溥仪是用照片的形式来选妃的,文

  • 太平天国洪秀全书法曝光,看完便知道他为何4次科举都落榜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洪秀全真实书法,洪秀全科举字迹,科举制对洪秀全的影响

    古代书生出人头地的路途只有一条,那就是考中科举,他们为了能考上,天天在家练习往届状元的字,有的考生还会为了迎合皇帝的喜好专门去模仿皇帝喜欢的字迹。书生通常写了十几年的字才有机会坐到考场上,他们的字不会太差,如果某个字写得特别好,或者某句话写得非常精彩,考官会用红色的笔在字句旁边画一个圈或点表示赞赏,

  • 历史的另类脸谱:三场北洋军阀的守城战,败军之将却都得到称赞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北洋军阀的历史记录,历史上真实的军阀,北洋时代四大守城战

    在北洋历史上,军阀混战中的攻城掠地,每一场尔虞我诈的搏杀背后,也有宁死不降的战将风骨,北洋军阀中虽然不少风吹两边倒的墙头草角色,但是也不缺宁死不降的血性风骨。蒋世杰守信阳,刘玉春守武昌,以及傅宜生守涿州,三位守将都是当时有名的守城之将,这三场北洋军阀的守城战,守城之将最终都成了败军之将,却都得到对手

  • 把和珅的家产放在今天,能排到世界财富前几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和珅生于如此污浊环境,但却异常聪慧,且生的相貌堂堂。对学习机会极为珍惜,后来果然凭着丰富的学业积累,一举获得了乾隆皇帝的喜爱,就靠着乾隆皇帝对他的宠爱,和珅轻易地掌握了大权,朝廷的文武百官都前来巴结,随后形成了一个十分大的一个贪官污吏势力团体。但是和珅很明显只是乾隆的一个白手套,和珅创立的易罪银制度

  • 宅男是如何炼成的?天王洪秀全为何十多年间几乎不离开“王府”?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天王洪秀全图片,天王洪秀全之死真相,洪秀全为什么不出天王

    为何他如此宅呢?首先,洪秀全是为自己的安危考虑。洪秀全觉得天王府比较安全,所以不想离开这里。这并非是洪秀全杞人忧天,清朝这边曾经派人暗杀过天平天国的高层,所以洪秀全格外注意保护自己。其次,他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洪秀全给大家树立的人设非常高大全,而他本人没有什么文化,他根本不会在正式场合发表演说,所

  • 被誉为“民国西施”,62岁仍被26岁小伙惦记,9年后却惨遭人灭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4大美女西施的简介资料,西施真实事件,历史上真实西施图片

    当年她之所以这么出名,是因为蒋梅英的美貌吸引了一家香烟公司,并且用她的照片做了香烟盒上面的封面,所以才被大家所熟知。即便是蒋梅英年迈之时仍是风韵犹存,曾在62岁的时候还有一种40岁上下的感觉,因此她还曾被被一个26岁的小伙子惦记。但是在71岁的时候却又被这个小伙子杀害,这又是一件什么样的故事呢?蒋梅

  • 清朝钢轨历经百年,如今依然坚固耐用,专家:每根都是无价之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钢轨价格表,清朝钢轨历经百年如今依然坚固,清朝钢轨真的能用吗

    颜元在《颜元集·学辨一》中写道:“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旨在批判那些臣子平时不干实事,到了临危之际,只好以死来表自己的忠心。颜元一直提倡实学,认为这种臣子,还不如平时多学点实用的知识,成为经邦济世的人才,以死来维护自己所谓的名节,便如一种“甚可羞”的“妇女态”。在清朝末期,也有不少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