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誉为“民国西施”,62岁仍被26岁小伙惦记,9年后却惨遭人灭口

被誉为“民国西施”,62岁仍被26岁小伙惦记,9年后却惨遭人灭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56 更新时间:2024/1/17 6:44:29

当年她之所以这么出名,是因为蒋梅英的美貌吸引了一家香烟公司,并且用她的照片做了香烟盒上面的封面,所以才被大家所熟知。

即便是蒋梅英年迈之时仍是风韵犹存,在62岁的时候还有一种40岁上下的感觉,因此她还曾被被一个26岁的小伙子惦记。

但是在71岁的时候却又被这个小伙子杀害,这又是一件什么样的故事呢?

蒋梅英在1913年出生于上海的一个大户人家,年少之时都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小美女。等到她长大之后,更是在当地富有盛名。

她长大之后又来到上海的居住,被当时的上海滩相关报纸称之为“十大美女之首”,“民国西施”等名号。

由于她长相娇美,所以有一家香烟公司也就用她的照片做了香烟盒的封面,这个香烟曾经还一度被诸多男子疯抢。

虽然蒋梅英的知名度很高爱慕她的男子很多,但是她却是一个很传统的女子,她拒绝了大量的追随者,选择了一个叫做周君武的男人共度一生。

民国期间由于蒋梅英长相出众,所以也就一些军阀还有当地的头目传出一些绯闻,不过大多都是受到胁迫的无奈之举。

等到新中国成立之后,蒋梅英也得以过上平凡人的生活,但是她却并没有平凡而终。1974年的时候蒋梅英已经62岁,或许是因为保养较好的原因再加上底子也不错,看起来仍然是风韵犹存,美貌仍能惊艳世人。

1974年有一个叫做周荣鹤的小民警和一个老警察老孙一起去上海的街道上办事,途中周荣鹤见到了已经62岁的蒋梅英,一下子也就被蒋梅英的背景给迷住了。

随后老孙也就跟周荣鹤讲了一下有关于蒋梅英的历史,因此周荣鹤对于这个年迈的女子更是着迷。没过几天周荣鹤就以调查知名到蒋梅英家中与其私自会面。

或许是因为对方长得太过于漂亮,周荣鹤在二者对话之间惊慌失措,问了一些乱七八糟的问题。在临别之时或许是由于内心太冲动,突然抱着蒋梅英亲了一下,并且在蒋梅英耳边恐吓说不可以将这件事情给说出去。

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后蒋梅英内心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应或是因为她传统思想的影响,她感觉自己受到了莫大的侮辱。

所以她就找到了自己的邻居还有周荣鹤的上司老孙说的这件事情,不过她却表示自己并不打算揭发他,毕竟周荣鹤还年轻,不想毁了他的一生。

当时国家的情况也相对特殊,若是将这件事情说出去也不会有人信,反而会给自己招来麻烦。直到后来周荣鹤做事越发过分,1983年的时候周荣鹤在仕途上混得也特别的顺利,但是他的私生活却非的混乱,并且利用职务之便强行猥亵过三名妇女。

1983年严打的时候,周荣鹤为了避免自己身败名裂通过一定的方法堵住了另外三名妇女的嘴,但是他害怕蒋梅英将自己的事情说出去,所以也就去蒋梅英家中想办法封口,结果在二者争吵的过程中,将蒋梅英给活活掐死了。事情败露之后,周荣鹤也就判处了死刑。

更多文章

  • 清朝钢轨历经百年,如今依然坚固耐用,专家:每根都是无价之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钢轨价格表,清朝钢轨历经百年如今依然坚固,清朝钢轨真的能用吗

    颜元在《颜元集·学辨一》中写道:“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旨在批判那些臣子平时不干实事,到了临危之际,只好以死来表自己的忠心。颜元一直提倡实学,认为这种臣子,还不如平时多学点实用的知识,成为经邦济世的人才,以死来维护自己所谓的名节,便如一种“甚可羞”的“妇女态”。在清朝末期,也有不少这种“

  • 北洋军阀混战,究竟在争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北洋军阀混战时期是哪一年,北洋军阀割据是如何形成的,北洋军阀各大派系混战

    在北洋史上,初期即使是老头子这样的强人坐镇,仍然有赣宁之役,三督作乱的南北之战。民国五年,老头子撒手缰绳,北洋混战更是由南北之战的形式,发展出同室操戈,亦或是一省之内,也能袍泽阋于墙的各种混战结局。北洋军阀混战只是外在表现,内在原因不得不考量,这些有人马、有地盘,俨然诸侯的草头王,日子逍遥自在,混战

  • 清朝最悲惨的铁帽子王:错失皇位,还被叔叔害死,妻子也被迫改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九位铁帽子王,清朝功劳最大铁帽子王,清朝12大铁帽子王各传了几代

    他就是肃亲王爱新觉罗·豪格,清太宗皇太极之长子,母亲是皇太极第二任大福晋乌喇纳喇氏。少年时期豪格就跟着父亲皇太极征讨蒙古董夔、察哈尔、鄂尔多斯等部,几场仗下来都有战功,被祖父努尔哈赤封为贝勒。随后豪格多次率军出征,还对征讨扩张兴国有独特的见解,凭借过人胆识和骁勇善战的能力,立下了很多汗马功劳,并受到

  • 傅恒在临死前向乾隆提出一个建议,若采纳,鸦片战争不会输!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真实的乾隆傅恒照片,乾隆讲述傅恒,乾隆20年傅恒平定叛乱

    在乾隆时期,傅恒深受乾隆重用,乾隆曾这样评价过傅恒:“及崇爵再加,坚让不受,尤足嘉焉”。也就是夸傅恒这个人特别谦虚随和,从不邀功,这点很是受乾隆赏识。1840年开始的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使得中国领土被分割,巨额的赔款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大量的白银外流。鸦片继续销售,吸食者不断增加,

  • 乾隆赐刘墉跳河自尽,刘墉接旨后却洗了个澡,事后才知其高明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让刘墉去跳河刘墉全身而退,刘墉老婆打刘墉,刘墉下南京太后救刘墉

    刘墉1719年出生在书香世家,家中出过11位进士、7位二品以上的大臣,父亲是乾隆年间的重臣刘统勋,1751年刘墉考中进士,顺利进入殿试环节。殿试由武则天所创,皇帝亲自出题考进士的能力,拔得头筹者为状元,刘墉在殿试上的表现本来是状元,可那一年的乾隆要提拔一位平民,他身为官二代不符合条件与状元失之交臂,

  • 一个段子从蒙古高原出发,被汉人改编后,成功推翻了大清朝的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段子曾经广泛流传于民间群体,叫做“八月十五杀鞑子”,之所以我把它定性为段子,是因为它本来就是段子,而且是新鲜出炉无非才一百多年的段子,打着朱元璋、刘伯温的旗号而已。也就是说,朱元璋那个时代,尽管朱元璋的确提出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但根本就不存在一个八月十五分发月饼,月饼里吃出一张小纸条,号召

  • 1928年清理乾隆墓室时,为何在泥水里漂浮着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墓中百年不腐的女尸,乾隆墓里有黄袍女尸吗,乾隆墓里发现的女尸

    当初裕陵地宫葬的是乾隆和他的五位后妃,分别是: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乾隆的原配,1748年去世,当时37岁;孝仪纯皇后魏佳氏,生子永琰,1775年去世,当时49岁,生前最后的位份是皇贵妃,20年之后,永琰被立为皇太子,令妃被追封为孝仪皇后;慧贤皇贵妃高佳氏,1745年去世,当时不超过40岁;哲悯皇贵妃富

  • 顺治皇帝有多器重洪承畴?从数次赏赐就可见一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皇帝评价洪承畴,洪承畴简历,美人计劝降洪承畴

    甲申年(1644年),清军进入北京,洪承畴入院办事。顺治二年(1645年),洪承畴前往南京任职,顺治皇帝特地赏赐洪承畴朝帽、玉带、貂蟒、披领、大蟒貂皮大衣,还有外褂和鞋子袜子、骆驼等物品,以示荣耀。此外,还命沿途的官府衙门为其提供随行人员服务,命令各个部门给缎袍、靴帽和马六十多匹。洪承畴在南京三年,

  • 北洋军阀的自我定位:认不清自己,看不明变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北洋军阀割据解说,北洋十大军阀,北洋军阀时期史话

    在北洋史上,军阀们其实也算是有自知之明,毕竟连玉帅吴佩孚都曾说过“军不称尊,何以成阀”之言。不过相较于这种功名禁锢之下的妄言,大多数军阀中的“草头王”更倾向于“刮地皮”这样的实际利益。所以在“真实的北洋军阀不都是卖国的”一文中,曾看到“现在才明白在那些北洋军阀中同样有狰狰男儿,同样有忧国汉子,同样有

  • 有哪些汉人的传统文化在清朝时期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的传统文化,清朝算不算汉人灭国,清朝历史上的汉人

    那么后来我们稍微长大一点后,了解了历史,发现历史老师说的也是对的,1644年确实死了很多人,某种意义上确实是一路死尸。尤其是等到后来大清颁布剃发令之后,那更是杀的人头滚滚“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残酷的屠杀,这个其实就因为他的这个政策,这个剃发令严重影响了当时汉人的儒家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