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后,吐蕃20万大军占领长安城,却在15天后撤军

安史之乱后,吐蕃20万大军占领长安城,却在15天后撤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614 更新时间:2024/2/6 10:01:34

七世纪开始,吐蕃和大唐在两个世纪内是相爱相杀的,710年,大唐金城公主和亲吐蕃,但并没有带来长久的和平,即便在714年划定了国界线,但还是冲突不断。开元年间,吐蕃还是不断进犯大唐的边境,一步步掠夺大唐的领土,天宝年间,唐玄宗设十大节度使,意在打造边防重镇,其中河西节度使治所在凉州,统兵73000人,任务是断隔吐蕃、突厥;陇右节度使治所在鄯州,统兵75000人,任务是备御吐蕃;剑南节度使治所在益州,统兵30900人,任务是西抗吐蕃,南抚蛮僚。这三镇兵力近18万,这之后吐蕃在和大唐的较量中多次失利,大唐边患逐渐减少。

但到了755年,安禄山起兵造反,大唐不得不将各镇节度使召回来对抗叛军,吐蕃寻找到合适的时机又开始不断进犯大唐边境。当时的吐蕃王是金城公主的儿子赤松德赞,后来唐肃宗即位后,曾寻找援军的支持,吐蕃和回纥都遣使要求帮助唐肃宗平叛,最终唐肃宗向回纥借兵,而吐蕃则趁虚而入,沿陇右道和河西道向东推进。

尤其是从760年开始不断攻城略地,而这时候的河陇军队都已被调往东边抗击叛军,吐蕃军进攻是很顺利的,到了763年,吐蕃已经进军到了陕西西部的边境,占领了河陇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邠州刺史打开城门投降了吐蕃,吐蕃军距离长安城越来越近,而在这之前,宦官程元振对于吐蕃的入侵一直隐瞒不报,又加上当时的长安城并没有什么军队驻扎防御。

唐代宗仓促用已经失去兵权好几年的郭子仪为副元帅进行防守,当时的吐蕃军已经渡过渭水继续往东,唐代宗仓皇逃到了陕州。不久,吐蕃军就攻进了长安,大肆烧杀抢掠,并且扶立金城公主的一个弟弟为傀儡皇帝。但是这种境况只维持了半个月,然后吐蕃军就撤退了。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就是郭子仪做出的正确指挥。郭子仪先是派人把李唐宗室都送往陕州,然后积极募兵,虽然中途有程元振的横加阻拦,但还是募到了几千兵马,这些兵马虽然与吐蕃的二十万大军没有可比性,但是接下来郭子仪在长安城中故布疑兵,又得到了百姓的支持,使得吐蕃军队以为郭子仪率领大军来平叛,所以吐蕃军队不战而退。

其次就是吐蕃方面的原因。吐蕃大军原先在陕西西部驻扎,然后进攻的长安,但总起来说,他们是远距离作战,他们的目标并不是占领长安城,而是进入长安城搜刮财物。长安距离吐蕃太远,他们打下来也没法治理。而且,吐蕃连年的征战本身就让吐蕃国内矛盾不断,他们实际上在物力人力财力等各方面都没有足够的支持来彻底占领长安。毕竟长安是大唐的政治中心,虽然已经衰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所以吐蕃在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占领长安这座城市,他们扶立金城公主的弟弟做为皇帝,就是出于这种考虑。

而且,吐蕃虽然撤军了,但并不没有停止对大唐的攻击,实际上,之后的每一年,吐蕃都会出兵攻打大唐,劫掠了大量的财物,即便是郭子仪,在谈到吐蕃的强大时,也是涕泪不止,而当时的大唐皇帝又不可能重新信任武将,最大可能的抵御吐蕃。吐蕃的灭亡其实是它自己内部出了问题。

更多文章

  • 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国是如何的荒唐?欲做高官,请先净身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五代十国南汉国简介,五代十国的南汉国是怎么灭亡的,五代十国为什么是南汉国

    但凡遇到大混乱时期,什么样的荒唐事都可能会发生,南北朝时期有个著名的北齐王朝是出了名的荒唐,而五代十国时期也有个著名的南汉王朝来匹配。按照一般来说,五代十国时期中原正统王朝不过才从907年到960年共存在了53年,而南汉王朝则存在了54年,比中原五个正统王朝加起来存在的时间还要长,正常来思考,似乎一

  • 隋唐英雄好汉排名是怎样的,哪些是虚构的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唐十八好汉排名在哪一段,隋唐46条好汉排名,隋唐三十六好汉孝歌

    第一名、李元霸。李渊的第四子,12岁出场,体型与力量成反比,一对铁锤重800斤,座驾万里云,是变态的存在,天下没有人是他的对手,只有裴元庆曾接下他三招,其他人一锤都接不下来,曾一天之内斩杀118万士兵,在16岁那年举锤骂天早雷击而死。其历史原型是李渊的第三子李玄霸,死于614年,时年16岁,当时李渊

  • 隋朝历史上宣华夫人为何要嫁给杨坚和杨广父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广与宣华夫人的关系,宣华夫人被杨广欺负晕倒电视剧,杨广登基后与宣华夫人吻戏完整版

    577年左右,宣华夫人出生于陈朝建康城,其父为陈宣帝。这一年,陈朝北伐被北周打败,陈朝不仅没有夺得淮南,还开始失去领土,陈朝的政权开始摇摇欲坠,更不用说后来隋朝代北周而立,陈宣帝再也没有占到便宜,在582年去世。这一年,宣华夫人只有六岁,失去了父亲,开始在哥哥陈后主的庇佑下生活。而此时的陈朝不过是在

  • 唐朝举人公开自封状元,当朝皇帝却直接同意,去世2年后王朝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最年轻的进士,唐朝末年的历史人物,唐朝一共有多少进士

    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子渊之前给大家介绍过不少关于古代科举的轶事,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在讲求“学而优则仕”的古代,人们自隋朝开科取士后无不以高中状元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金殿夺魁是士子们毕生所追求的荣耀。然而在中国千余年的科举史上,所有状元加起来也就七百余人,

  • 安禄山造反的第二年就失明、脓疮加身,这造反值不值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安禄山失明,安禄山眼睛是怎么失明的,安禄山为什么起兵叛乱

    安禄山造反时的身体并不差,至少在他自己看来并不差。倘若他的身体真的已经在造反之前就很差的话,那么他最可能做的就是提前发动叛乱,而不是考虑什么值不值得造反。安安史之乱的发生固然是安禄山主动发起的,但朝廷中杨国忠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先来看看安禄山的身体状况:安禄山是一个大胖子,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至

  • 安史之乱使大唐由盛转衰,但无意间却促进了茶文化走向繁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安史之乱大唐为何衰败,为什么说安史之乱是大唐转折,安史之乱大唐由盛世走向衰败

    唐玄宗南幸但安史之乱虽然使得唐朝由盛转衰,经济、社会等各层面都遭到了严重摧残。但出乎意料的是,它却阴差阳错的促使茶文化走向了繁荣,使原来就有一定基础的茶文化在晚唐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茶文化的繁荣,我们从唐朝盛行的古诗中可窥见一二。为何可从诗里看呢?其一,诗是文化的一种体现,茶文化自然可以从写茶的诗中

  • 杨贵妃安禄山之间各种风言风语流传,李隆基为什么不在乎?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杨贵妃安禄山李隆基,简单评价李隆基和杨贵妃,杨贵妃和李隆基相处多少年

    李隆基是如何得到杨贵妃的,这里就不赘述了,但唐玄宗得到杨贵妃之后确实是宠爱非常,就算是天上的星星也想为杨贵妃摘下来,但是另一点不得不提的就是唐玄宗比杨贵妃大了34岁,在当时那个年代,这就属于爷孙恋了。唐玄宗是真的喜欢杨贵妃,以至于六宫粉黛无颜色,而杨贵妃对唐玄宗有没有情,那就只有她自己知道了,不过杨

  • “避暑山庄”中的“避”真的是康熙写错了?唐代欧阳询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写避暑山庄的避字为何写错,欧阳询避字,康熙写避暑山庄的故事

    避暑山庄修建于清朝康熙帝时期,即1703年,当时已经是康熙晚期,康熙帝操劳一生,自然在晚年的时候也想要有一个避暑胜地,能够在夏天的时候到此处办公、生活。所以康熙在河北省的承德选择了一块得天独厚的凉爽之地开始修建避暑山庄,这一次的修建持续了十年之久,终于在1713年初步停工。康熙帝别出心裁地选取了园中

  • 安史之乱中的兴唐三将,战绩相差无几而结局大不同,其中一人反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平定安史之乱的兴唐名将,五女兴唐是哪五女,兴唐之治

    755年11月,安禄山矫诏起兵造反,一路南下势如破竹,六天后唐玄宗才真正确定安禄山是真的反了,于是调高仙芝和封常清防守洛阳,攻打叛军,很快,洛阳丢失,高仙芝和封常清也被唐玄宗所杀,又派上了中风的哥舒翰镇守潼关。哥舒翰坚壁不出,寄希望于在河北的郭子仪和李光弼能截断安禄山的后路,一举拿下叛军。但是杨国忠

  • 太平公主被李隆基赐死后,其子女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隆基为何要赐死太平公主,李隆基杨玉环亲吻戏完整版,李隆基的皇后

    太平公主一生中有过两段婚姻,第一次是父亲唐高宗李治给做的主,嫁给了姑姑城阳公主的第三子薛绍,生两男两女;第二次是母亲武则天做的主,嫁给了武则天的堂侄武攸暨,生两男一女。所以太平公主共有四男三女七个孩子。681年,17岁的太平公主下嫁城阳公主的第三子薛绍,城阳公主是李世民的嫡女、李治的同母妹妹,身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