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避暑山庄”中的“避”真的是康熙写错了?唐代欧阳询给出了答案

“避暑山庄”中的“避”真的是康熙写错了?唐代欧阳询给出了答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68 更新时间:2024/1/19 3:30:36

避暑山庄修建于清朝康熙帝时期,即1703年,当时已经是康熙晚期,康熙帝操劳一生,自然在晚年的时候也想要有一个避暑胜地,能够在夏天的时候到此处办公、生活。所以康熙在河北省的承德选择了一块得天独厚的凉爽之地开始修建避暑山庄,这一次的修建持续了十年之久,终于在1713年初步停工。

康熙帝别出心裁地选取了园中的三十六处绝美景致取名“三十六景”。从此这就成了康熙帝在紫禁城之外生活最久的地方。康熙帝去世后,雍正帝继位,并未对避暑山庄做过多的修建,基本保持了原貌。一直到了1741年,即乾隆帝继位的第六年,这位迷之自信的皇帝又开始大肆扩建避暑山庄,以至于园中又多了三十六处美景。

处处学习康熙帝的乾隆自然又效仿爷爷也题了一个“三十六景”,合起来就是七十二景了,西游记中齐天大圣孙悟空会七十二般变化,而避暑山庄中有七十二处美景,倒也是相得益彰。不过唯一美中不足的似乎就是康熙帝题写的“避暑山庄”四个字,因为其中的“避”字竟然多了一横,难道是康熙帝写错了?

写错是不可能的,如果真的是写错了,康熙帝怎么可能发现不了,即便他发现不了,难道大臣们会发现不了,有人说了,大臣发现了也不敢说,其实这也是不可能的,这样的一个牌匾放在避暑山庄,如果真写错了,大臣知而不报,那就让康熙帝成为天下的笑柄,这样的错误是不可能会犯的。

所以,这里面还有别的故事,因为多了一横,康熙题写的这个“避暑山庄”就被附会上了很多的故事,比如康熙故意将“避”加一横是不喜欢这个“避”的解释,即“逃避、躲避”,可不能让人们以为他是逃到这里来了。倘若真的如此,那为什么不直接题“热河行宫”或者“承德离宫”?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康熙帝多加一横是为了突出自己的功绩,如果真是如此,一个“避”字就能突出他的功绩,那么问题来了,普通老百姓谁能看懂这个?

再一种说法就是康熙帝造字,这就更不靠谱了。如果康熙真的学武则天造字,那么势必得推广吧,难道只是在题“避暑山庄”这四个字的时候造了一个“避”字,而官方文书以及民间等都不曾推广?

其实,“避”字加一横本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古代其实有很多字都存在多一横或者少一横的情况,就比如这个“避”加一横,还有“明”字也可以被写作“眀”,不论是哪一种写法都是正常的,只是现在每个字都有了固定的笔画,倘若以现在去看古代,必然是会闹很多笑话的。

“避”加一横就和“明”加一横一样通常出现在书法写作中,历代的很多书法家在写“避”的时候都会加上一横,尤其是出现在楷书中。

我们单看这其中的“辛”字,下图就是“辛”在从甲骨文开始的演化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少一横和多一横都是可以的,自然用在“避”中也是适用的。

而在唐朝的很多书法作品中,“避”字很多都是以加一横而存在的,这里举一例来说明,即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欧阳询写的这个帖子在书法界相当的有分量,明朝时期的赵涵称其为“正书第一”。

说起来,九成宫也是一座避暑行宫,而且是隋唐两朝的避暑胜地,最初是隋文帝杨坚于593年在陕西宝鸡修建的仁寿宫,历时两年。杨坚在仁寿宫度过了十个夏天,也是在仁寿宫,杨坚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后来李世民登基后在631年开始扩建仁寿宫,并改名九成宫,第二年,李世民在此处避暑的时候,发现了一处泉水,为此,魏征撰文,而75岁的欧阳询书写成贴,这就是著名的《九成宫醴泉铭》。当然九成宫只是李世民避暑行宫中的一处,还有翠微宫和玉华宫,649年,李世民就是在翠微宫去世的。

除去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还有很多的墓志铭和书法帖中,都可以看到“避”字加一横的情况,这说明“避”字加一横在古代是很正常的,“避”字就是有两种写法。当然,这两种写法中,我们现在用的这个“避”字,也就是没加一横的这个“避”字是普遍应用在各个地方的,而加了一横的“避”字多出现在书法中。

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现在,“避”字的严格写法就是没有一横,如果在学校考试的时候,多加了那一横,一定是要减分的。当然,倘若再书法作品中看到加了一横的“避”字,也是正常的,不能当作错字来对待。

更多文章

  • 安史之乱中的兴唐三将,战绩相差无几而结局大不同,其中一人反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平定安史之乱的兴唐名将,五女兴唐是哪五女,兴唐之治

    755年11月,安禄山矫诏起兵造反,一路南下势如破竹,六天后唐玄宗才真正确定安禄山是真的反了,于是调高仙芝和封常清防守洛阳,攻打叛军,很快,洛阳丢失,高仙芝和封常清也被唐玄宗所杀,又派上了中风的哥舒翰镇守潼关。哥舒翰坚壁不出,寄希望于在河北的郭子仪和李光弼能截断安禄山的后路,一举拿下叛军。但是杨国忠

  • 太平公主被李隆基赐死后,其子女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隆基为何要赐死太平公主,李隆基杨玉环亲吻戏完整版,李隆基的皇后

    太平公主一生中有过两段婚姻,第一次是父亲唐高宗李治给做的主,嫁给了姑姑城阳公主的第三子薛绍,生两男两女;第二次是母亲武则天做的主,嫁给了武则天的堂侄武攸暨,生两男一女。所以太平公主共有四男三女七个孩子。681年,17岁的太平公主下嫁城阳公主的第三子薛绍,城阳公主是李世民的嫡女、李治的同母妹妹,身份自

  • 公元626年,李世民奇怪的举动,揭开了李渊的不同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渊后期评价李世民,李渊和李世民死亡的时间,李世民上台后李渊有多惨

    三种说法中,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李世民哭了很久,只不过两唐书说的比较简单,而《资治通鉴》则加上了“跪而吮上乳”这个动作,这可是大有深意的。我们先来看看李世民在做这个动作之前发生了什么。626年六月初三,李渊就太白复经天责备李世民,准备问罪,而李世民则趁机将李建成和李元吉拉出来,说他们想杀自己,说他

  • 有人说唐朝的江山,一半是李秀宁打下来的,到底有没有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公主李秀宁简介,大唐李秀宁带孩子下山,收长孙无垢与李秀宁的小说

    平阳昭公主是唐王朝的大功臣,这并不是一句夸张的话,当然,说唐朝的江山有一半是她打下来的,而另一半时李世民打下来的则确实有些夸大其词,诚然,平阳昭公主是相当优秀的,她的胆识和能力甚至是不输李世民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平阳昭公主虽对大唐江山做出了贡献,但并不是那么的突出。其中的原因不外乎有两个,其一即平

  • 唐朝分封过哪些异姓王?原来他们都曾封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四姑娘就在这里说一些比较有名的异姓王。隋末唐初之际,天下有很多割据势力,李渊的大唐只是其中之一,但随着李世民等名将的南征北战,大唐的疆域越来越大,也有不少割据势力主动或者被动投靠了大唐,李渊就分封这些起义军的首领为异姓王,甚至有的直接赐李姓,当初分封的异姓王有:凉王李轨、吴王杜伏威、燕郡王罗艺、彭城

  • 他武不如尉迟敬德,文不如杜如晦,位列凌烟阁却撺掇太子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靖尉迟敬德,尉迟敬德娶两个老婆,隋唐英雄传尉迟敬德

    侯君集年轻的时候不怎么靠谱,没什么本事,但却认为自己非常勇武,后来就进了秦王府,跟随李世民平定天下,战功颇多,但在当时的众多猛将中也不算很突出,不过,侯君集比较得李世民信任,能够参预谋议。让侯君集迅速脱颖而出的是玄武门之变,侯君集也在劝说李世民起事的功臣名单里。在团队谋划玄武门之变的过程中,侯君集提

  • 《唐朝诡事录》:为何说孟东老的犯罪伏法,便宜了费鸡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孟东的个人资料,孟东张增军,灵宝孟东河死因

    在观看《唐朝诡事录》这部电视剧的时候,估计很多人忽视一个细节,那就是费鸡师这个神医,已经不止一次坑了师兄孟东老,而且还占用了他的研究成果,最终被橘县老百姓称为“华佗在世”。其实,这个称呼,一直也是孟东老梦寐以求的,只不过他处事的方式过于极端,最终误入歧途,身败名裂。为何要说,便宜了费鸡师,难道费神医

  • 杨贵妃到底是哪里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杨贵妃是哪里人,杨贵妃高清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日本83版杨贵妃

    唐玄宗自己的宠妃死了,他忍受不了心中的悲痛之情就把儿子李瑁的王妃给抢了过来。说起来,李瑁和杨玉环的初识还是比较浪漫的,当时正是李瑁同母妹妹咸阳公主的大婚。咸阳公主下嫁的是杨慎交之子杨洄,杨慎交出自弘农杨氏,而杨玉环之所以能受邀参加这个婚礼正是出于这个缘故,杨玉环也是出自弘农杨氏。李瑁在妹妹的婚礼上对

  • 唐朝军队下辖16卫,一个右威卫能够拥有多少兵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其余十二卫再加上东宫六率遥领天下600到800个折冲府,各府的府兵有两个任务,其一为到长安宿卫,其二就是出征,其他的时间就是参加训练以及从事生产养家糊口,这就是唐初府兵制的特点。而折冲府的数量一直是有变化的,《新唐书》记载636年的时候,全国有634个折冲府,其中关内就有261个,折冲府最多的时候达

  • 为什么隋文帝杨坚能一生只爱妻子独孤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隋炀帝杨坚的皇后独孤介绍,隋文帝杨坚个人资料,独孤伽罗与杨坚感情线

    我们看隋唐时期比较著名的几对夫妻,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隋炀帝杨广和萧皇后、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这四对夫妻里面,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关系是最紧密的,两人之间的关系是最牢固的,隋文帝对独孤皇后的依赖几乎是全方位的,而且独孤皇后一生都对隋文帝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反观其他的三对则远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