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最华丽的一次科举考试,主考官为欧阳修,批量选出了一堆牛人

宋朝最华丽的一次科举考试,主考官为欧阳修,批量选出了一堆牛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804 更新时间:2024/2/18 7:05:16

而在这一千余年的科举考试当中,有一榜科举考试的结果,非常华丽,其选出的人才质量之高,数量之众,可谓空前绝后,令人叹为观止。这就是宋代时期,仁宗嘉祐二年的那次科举考试,这场考试可谓是整个科举考试历史上的高光时刻。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作为以文治国的宋朝,在重文抑武的思想观念之下,宋代文风浓郁,经济繁盛,而文人从仕的积极性也达到了一个历史高潮。宋仁宗嘉祐二年,这一届科举考试当中,作为主考官的欧阳修已经年近古稀,看淡了官场沉浮的他决定努力为朝廷选拔一批璞玉良才。

这场贡举考试一共录取了八百九十九人,其中进士三百八十八人,整体通过率不到一半,而这届科举的状元、榜眼和探花分别是章衡、窦卞、罗恺。

状元郎,章衡,其本人官虽然做得不大,但其本人文武双全,在历史上也留下了浓浓的一笔风采,在其后来代表大宋出使辽国之时,辽主轻视其是柔弱的文士,便在酒宴提出请宋朝使臣射箭助兴,只见章衡不慌不忙,挽弓连发破的,为大宋挣足了面子,其好友苏轼曾这样评价章衡,子平之才,百年无人望其项背。窦卞、罗恺的官运一般,相比其他人来讲,史书上对之记载的比较平淡,在这榜群星璀璨之中显得比较不显眼。而在这榜的进士名单里,一其他连串华丽的名字,让人叹为观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大牛们吧:

有坚定支持王安石变法,被后世称为千古骨鲠之士的曾布

北宋理学奠基人,认为“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提倡“传心”说的程颢朱熹的学说就是其的继承和发扬,而著名的典故程门立雪,说得就是这位。

北宋五子之一的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被后世尊称为张子,封为先贤,其位被奉祀在孔庙西庑的第三十八位。

北宋名将王韶,其后来提出"收复河湟,招抚羌族,孤立西夏"方略,率军横击羌人、西夏,收复熙、河、洮、岷、宕、亹等五州,拓边二千余里,被后世称为"奇计、奇捷、奇赏"的"三奇副使"。

北宋明相章惇,出将入相,后来出兵西夏、和蕃,收复土地,开疆拓土,为北宋后续对西夏战争有利战略态势,奠定了基础。

最后还有三个人,这三个人更加著名,他们就是唐宋八大家中的苏轼、曾巩苏辙三人,其中苏轼其人才华横绝一时,即便如此,苏轼都未能在此次考试中夺得魁元,足见这次考试的含金量之高,以及所取中的人才阵营有多么华丽了。

更多文章

  • 朱棣得宁王兵马时,发誓与其平分天下,最后是如何对待宁王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棣和宁王,宁王为什么支持朱棣,朱棣对宁王的态度

    据《明史》记载,宁王朱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个儿子,手下有八万精兵,而且个个都骁勇善战,经常出塞作战,多次击退敌人,很受朱元璋的重用。但自朱元璋死后,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就开始了削藩的动作,想要减少这些藩王对他皇位的威胁,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叔叔朱棣早就有了反叛之心,他首次派的兵去镇压叛乱,竟然被朱

  • 他刚升总兵,便可独挡李自成大军,就差一点,明朝的历史就能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自成当驿卒的情况,谁是李自成的克星,李自成总兵力有多大

    或许他再活得久一些,明朝也不会那么快在历史的舞台之中退出,一切的事情都会被推倒重写。自小出生在东北的周遇吉,早早便显现出了他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在武术上的天赋。他在射箭方面的水平极为高超,在进入了军队之后,每次的冲锋陷阵他都冲在最前面,或许正是因为这份勇气,他很快被上司所器重,后来的他也如愿登上了

  • 明朝有一采花大盗,凭一技能十年祸害千余少女,皇帝亲自下令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采花大盗是明宪宗时期出现的,名叫桑冲,桑冲是街面上的浪荡子,天天出入妓院等地,可是他觉得总是这样太费钱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听说大同府有一个名叫谷才的奇人,这个人精通于男扮女装,练了一手的好绣活,常常扮了女装以教授后宅夫人针线活的方法趁机行奸污之事,而且十多年都没有失手过,桑冲这下可是找到了师父

  • 蒙古族本是金国臣属,为何多数人不承认元朝正统,反而承认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元朝的蒙古族是现在的蒙古吗,金国就是元朝吗,金国与清朝

    这要从元朝的出现说起。蒙古部落本来是在金国的统治之下,可是金国的国力日渐衰弱,而蒙古人的势力不断崛起,蒙古先是被一个部落首领铁木真统一并且建立了大蒙古国,铁木真被称为了成吉思汗,大蒙古国在成吉思汗得带领下征伐四方,这其中被攻占的就有金国。而后成吉思汗和他的儿子们征伐的脚步踏遍了欧亚两个大陆,建立了强

  • 免死金牌真能免人一死?凡是明朝发出去的免死金牌,几乎是催命符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免死金牌为什么在明朝也可以用,古代的免死金牌暗藏玄机,明朝免死金牌图片

    “免死金牌”其实是民间的说法,官方的名字叫“丹书铁券”。最早的丹书铁券出现于汉朝,是汉高祖刘邦给功臣封赏的凭证,大概相当于现在立功后颁发的奖章。一直到南北朝时期,丹书铁券才有了免死的功能,不过次数有限制。一直到了唐朝,出现了可以免除子孙三次死罪的丹书铁券。但是丹书铁券起作用也只是在本朝代。比如唐昭宗

  • 为什么元朝覆灭时,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没有派兵援助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元朝和蒙古汗国的关系,跟元朝并存的蒙古汗国有几个,元朝四大汗国是蒙古人吗

    成吉思汗在世的时候,四大汗国的统治并无异样,他的后代子孙,继续征战扩大疆土。不过自古有权力就有争斗,到后期,他们的儿子以及子孙,基本上各自为战,四大汗国名义上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但基本都是独立统治,因此为了权力和利益,难免会发生一些斗争。开庆元年,元宪宗蒙哥在南下伐宋的战争中,死于合州城下。因其生前

  • 朱棣北征蒙古时,回归途中为何将帮自己“靖难”的朵颜三卫剿灭?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朵颜三卫的简介,朱棣借兵朵颜三卫了吗,朱棣手下朵颜三卫骑兵有多少人

    只是终究是情意错付了,朱棣将朵颜三卫看作自己的私兵、所向披靡的“核弹头”,可朵颜三卫的指挥同志们却身在曹营心在汉,逮住机会就想挥锄头,大挖明朝的墙角。结果1422年,朱棣三征蒙古部落时,搂草打兔子就将朵颜三卫打得溃不成军。不过哪怕撕破脸走到这步田地,朱棣面对朵颜三卫残部和家眷的求饶,依旧抬手,没有赶

  • 明代的宦官混得那么拉风,为何提起唐朝那群前辈也不得不低头拜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比较厉害的宦官唐朝,唐朝宦官有多牛,唐朝和明朝宦官的不同

    因为宦官本身极度靠近权力中心,这便使得这些身份卑微之人,能够更加方便地接触权力、甚至行使权力,在中国的历史长河当中,有不少朝代曾经出现过宦官专权的现象。这些平时被百官、世人所鄙视的阉宦之辈,在某个特定的时期,摇身一变,反而成为了手握王爵、口含天宪的专权者。中国历史当中,有两个时期宦官现象比较有特色,

  • 明初悍将蓝玉,为何胆敢霸占北元的王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蓝玉与北元太子妃,蓝玉大败北元势力,明朝征讨北元蓝玉吃了什么

    蓝将军时代就此开启,让人铭记的战役就是他在捕鱼儿海大败脱古思帖木儿,北元的元气大伤,再也不能兴起大规模抵抗,蓝玉厥功至伟。蓝玉功劳太大,也因此得意忘形,洪武十三年,宰相胡惟庸被杀,朱元璋从此开始杀戮功臣。胡惟庸虽然也是过于嚣张,但是他只是个小丑,他的灭亡是带有政治目的的,那就是朱元璋要废除宰相制度,

  • 同是农民起义,李自成为什么和朱元璋差距这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自成和朱元璋对比,李自成和朱元璋命运转折点,李自成为何不如朱元璋

    我以为,所谓的“农民起义”都是一些自发的、没有公益思想的反抗,他们基本上附庸于盗贼等各种“黑社会”组织。直到他们聚集起来后,其目的全是私性的,所谓满足食色,快意恩仇,不顾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故而难以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其次,他们没有建立政权的想法,流寇作战,能混就混,不能给人以希望。因而,人才匮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