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将军时代就此开启,让人铭记的战役就是他在捕鱼儿海大败脱古思帖木儿,北元的元气大伤,再也不能兴起大规模抵抗,蓝玉厥功至伟。蓝玉功劳太大,也因此得意忘形,洪武十三年,宰相胡惟庸被杀,朱元璋从此开始杀戮功臣。
胡惟庸虽然也是过于嚣张,但是他只是个小丑,他的灭亡是带有政治目的的,那就是朱元璋要废除宰相制度,只不过利用了胡惟庸而已。借助此案,让朱元璋找到了杀害功臣的理由,他明白这些功臣的才能和抱负,不是一般帝王能压地住的,自然借此机会大肆杀戮,很多人都是被莫名牵扯进去。
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也死于此次案件,牵连被杀的人数超过三万人。我想蓝玉也应对朱元璋的脾气有一定了解,他作为开国将领,一直跟随朱元璋。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蓝玉也肯定是知道的,只是他没有被牵连进去,那么蓝玉为什么还这么嚣张呢?
一方面蓝玉立下大功,赶跑了北元,平定的西南,这等功劳按照朱元璋的秉性,那是必杀的功臣。而蓝玉却不以为然,不仅仅豢养大量义子亲信,还抢占百姓天地。朱元璋当时杀官的贪污数量可才六十两,蓝玉基本上是作死的存在。
另一方面,蓝玉跟太子关系甚好,跟未来的皇帝关系好,这就是蓝玉最大的倚仗。太子就是朱标,朱元璋的大儿子,由于朱元璋比较能活,最终朱标没有熬过去,先于朱元璋去了。朱标活着的时候,朱元璋是想培养蓝玉来辅佐朱标,蓝玉能征善战,是很好的人选。
我们再说说蓝玉的各种奇葩举动,让最惊掉下巴的就是,他收拾掉北元皇帝,看到皇妃长得很漂亮,随即就把皇妃霸占了,这种事情实在不太光彩。也因为这次事件,本来的“梁国公”换成了“凉国公”,明代的爵位是很难得的,朱元璋曾定下规矩,不管多大的官职想要封爵位,那必须是有军功在身,否则谁都不行。想想千古一相张居正,这么大的功绩,也没有被授予爵位。
一次蓝玉回师喜峰关时,看到守城的将领没有及时开门,就命令属下攻破城门,从这我们可以看到蓝玉的嚣张程度,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阶段。但凡你功劳再大,那也不能攻打自家城池啊。此时知道消息的朱元璋也是脑筋蹦起多高,奈何太子还需要蓝玉辅佐,他忍了。
不过太子死的早,朱标在洪武二十五年得了风寒去世,洪武二十六年蓝玉被杀,我们可以看出前后联系。因为朱标已死,蓝玉的作用就没有了,而蓝玉还经常做一些大逆不道的事情,所以朱元璋就没有留下蓝玉的必要了。
蓝玉死的不算冤,他名誉也有了,声望也有了,该享受的也享受了,还玩了蒙古的王妃,但被他牵连死去的人就太冤了,前后被蓝玉案牵连被杀的人超过一万五千人。蓝玉总觉得朱元璋不敢动他,怎奈他打错了算盘。但凡开国之君,必定有一身杀伐之气,不论你有再大功劳,该杀之人绝对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