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清两代皇家举行盛大典仪都在哪里呢?

明、清两代皇家举行盛大典仪都在哪里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177 更新时间:2024/1/25 20:55:32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皇家举行盛大典仪和重要活动的地方。天安门只在遇有皇帝亲征和大将出征要在天安门前祭路、祭旗,皇帝发布重要告,以及皇帝举行登基、大婚等盛大庆典时,才用天安门。除此,天安门是常闭不开。

“金凤颁诏”是明、清时期在天安门举行的最为盛大的典仪之一。颁诏分“登极诏”和“颁恩诏”两种。前者是老皇帝死后,继位的新皇帝于当天将继位原因和日期向全国宣告;后者是将册立皇后等重大庆典之事向全国宣告。宣告的文件称为“诏书”。诏书是用两尺宽两丈长的硬黄纸,边上饰有金龙、纸内写明诏令之缘由和条款。

在清代,诏书前半部为汉文,后半部为满文,末尾钤皇帝玉玺,再将它卷成4寸(约13厘米)粗,3尺(约1米)长,外用金龙云纹之黄缎包袱皮包上,横供于黄架上,并由礼部尚书把它领至礼部,誊抄若干份,分发全国以便向人民宣告。

颁诏仪式由太和殿始。颁诏当天,礼部鸿胪寺官员预先在太和殿内东侧设一张放诏书的黄案,并在丹陛正中设一张黄案。同时,礼部在午门外设龙亭和香亭,工部在天安门城楼垛口正中设金凤台,在天安门城楼东第一间设宣诏台,并准备好“金凤朵云”(漆成金黄色的木雕凤凰和雕成云朵状的木盘)。奉诏官(捧接诏书的官员)和宣诏官(宣读诏书的官员)等人穿戴整齐,事先恭候在那里。

诏书一般先由皇帝颁发,颁诏仪式开始,内阁学士穿朝服,恭恭敬敬地捧着诏书,安放于太和殿东侧的黄案上。皇帝盖上御玺后,经过一套烦琐的礼仪,然后由礼部尚书在太和殿用云盘承你诏书。这时文武百官均已按官阶高低在外金水桥南排队肃立。

礼部尚书奉诏后,捧出太和殿,再放置在午门外有人抬着的龙亭里。然后在鼓乐、仪仗及文武官员的护送下,出太和门、午门、端门,前往天安门城楼。奉诏官行一跪三叩礼后,将诏书捧到宣诏台黄案上。宣诏官登台面西而立,宣读诏书。因高高在上,又很“神圣”,听起来仿佛天音一般。这时,在天安门下金水桥南,文武百官和那些充当百姓的“耆老”,按官位序列依次列队面北而跪,行三跪九叩大礼,以谢“皇恩”。

诏书读完,由奉诏官把诏书卷起,放在一个形似“云朵”的木盘内,来到城楼垛口正中的“金凤”前,将诏书衔放在“木雕金凤”嘴里,再用黄绒绳悬吊“金凤”从天安门垛口正中徐徐降下,以示天子帝之命由金凤凰乘云朵自天而降人间。这时,早已有礼部官员托着云盘在下面跪接。金凤嘴里的诏书正好落在“云盘”里,此举称为“云盘接诏”。

接诏后,诏书仍要放回天安门前的龙亭内,然后由黄盖(黄色伞盖)、仪仗、鼓乐为前导,浩浩荡荡抬出大清门,送往礼部衙门。

这时,礼部尚书早已从长安左门快步回到礼部衙署,率众官吏在门前跪迎诏书,并将诏书安放在大堂内,恭列香案,行三跪九叩礼。随后,用黄纸誊写若干份,分送各地,颁告天下。这一整套仪式,史称“金凤颁诏”。清代奇龄专门写诗形容此景:

双阙平明烟雾开,

九重颁诏出层台,

幡悬木凤街书舞,

仗立金鸡下敕来。

从诗中看出天安门“金凤颁诏”别有一番景象,显示了皇权至尊、君权至上。

标签: 皇家举行盛大

更多文章

  • 宋朝面临行政成本过高的难题,为什么还是不降薪?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行政,面临,难题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纵观整个中国古代的王朝历史,论国力强盛一般会首推汉唐,论军事

  • 隋文帝和独孤皇后为什么可以做到"一夫一妻"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独孤,皇后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为什么可以做到坚守“一夫一妻”

  • 唐高宗为什么要下令重新开启大明宫的修建工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开启,重新,工程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唐高宗李治为什么要放弃已有的太极宫而重新

  • 晋朝司马氏看出士族对统治的危害,但无力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统治,司马,危害

    晋朝(266年~42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司马炎接曹奂禅让登基为帝建立了一个存在仅五十三年的西晋王朝,而这次禅让

  • 隋炀帝在位十四年,为何待在大兴城的时间连一年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兴城,时间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隋炀帝杨广为什么不喜欢待在隋朝的首都大兴城的详细介

  • 宋朝的军事实力,到底是强还是弱?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军事实力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朝的军事实力,其实还是很不错的。北宋存在了167年。就算宋

  • 隋朝为何灭亡?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灭亡,真正,原因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很多人认为,隋朝的灭亡跟当时的科举制和“打击门阀”等政策的问题,其实并不全是。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因为杨广给自己定下了“尚秦汉之规模”的人生目标。这句话的意

  • 隋朝之前的帝王为什么不用科举制来打击士族门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科举制,帝王,打击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隋文帝以前的帝王为什么无法用“科举”来打击士族门阀

  • 汉章帝开启任用外戚先河后,对东汉造成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外戚,任用,开启

    《后汉书·卷二十三》记载:“宪字伯度。父勋被诛,宪少孤。建初二年,女弟立为皇后,拜宪为郎,稍迁侍中、虎贲中郎将;弟笃,为黄门侍郎。兄弟亲幸,并侍宫省,赏赐累积,宠贵日盛,自王、主及阴、马诸家,莫不畏惮。”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汉章帝开启任用外戚先河之后,对东汉造成了什么影响?自刘秀建立东汉之后,就

  • 宋朝时期词是如何发展的?为何会达到巅峰?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达到,发展,巅峰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诗和词,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的“双绝”,相比较而言,词因为诞生之初是起于市井曲调,创作风格更通俗,更受底层人民的欢迎。词的巅峰期在宋朝,宋词和唐诗并列,而宋词的广泛传播,以及创作风格、内容、题材等逐渐变得符合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