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时期,在秦国当相邦,为何结局都很凄凉,甚至是凄惨?

战国时期,在秦国当相邦,为何结局都很凄凉,甚至是凄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823 更新时间:2024/2/7 9:27:07

[var1]

后来到了战国时期,一些贵族卿大夫家族因逐渐掌握诸侯国大权而演变成一国之君,比如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曾经作为他们的亲信家相便也成为了邦国之相,故而得名为“相邦”。

简称为“相”,后来因避讳汉高祖刘邦的名讳又改成为“相国”。

由于“相邦”一般多为诸侯亲信家臣所担任,因此他们的地位很高,权力很大,是当时百官之中的最高者,不仅能辅佐国君综理朝政百事,还对百官功过有赏罚权。

不过作为诸侯高官的相邦也有一个缺点,他们的自身地位并不稳固,只要触犯了主子或做事不称职,随时都可能会被免除相邦职务。

[var1]

这也是在秦国担任相邦大多结局凄凉的原因之一,只要失去作用,想不出对策,或者对秦王权威构成严重威胁之时,迎接他们的就是被罢黜相位,甚至是身死族灭。比如前者有张仪范雎、后者有商鞅、魏冉。

在韩、赵、魏三晋等国设置相邦一职后,其余诸侯各国也先后效仿在本国设置这一职位。秦国最早是在秦惠文王时期设立,第一任相邦为先后担任左庶长和大良造职爵的樛斿。

而在此之前,辅佐秦国君主治理国家,且掌握军政实权的一般就是左庶长和大良造,比如秦孝公时期为秦国变法改革的商鞅,故而商鞅也算是秦国的相邦。

不过在秦国担任相邦一职的大臣,最终结局大多却不怎么好。

[var1]

比如秦孝公时期的商鞅,最终五牛分尸,身死族灭;

秦惠文王时期的张仪,最后被迫逃离秦国,在故国郁郁而终;

秦武王时期的甘茂,最后也从秦国逃亡而去;

秦昭襄王时期的魏冉,最终被罢相,并赶出秦都咸阳,最后在封地陶邑忧死;还有范雎,最终因恐惧秦王,以及无计可施,主动辞归封地,不久后病死。

[var1]

秦庄襄王时期的吕不韦,最终也被罢相,赶出咸阳城,最后因恐惧在封地饮毒酒自尽而亡。

那么在秦国担任相邦高官者,为何最终结局大多都很凄凉,甚至凄惨呢?

其实无外乎几点原因:对秦王权威构成了严重威胁;失去作用,无法再为秦国壮大出力;新秦王不喜,失去宠信,且遭到大臣谗言攻奸;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即位的国君要扶植自己的亲信。

比如商鞅在后期独揽秦国军政大权,且在士人赵良直言劝说下仍不肯放弃手中的权势和地位,这对新即位的秦惠文王来说无疑是严重威胁,毕竟当时秦国民众只知商君而不是秦君。

[var1]

秦惠文王要想成为真正的秦王,只有除掉不放权的商鞅才能。如果秦惠文王即位后,商鞅能够主动辞官归隐,或许念在他对秦国的重大功绩,还能得以善终。

魏冉和吕不韦也是同样原因才被秦王罢相,因为他们掌握的权势太大了,以至于秦王成为名义上的王。

张仪、甘茂、范雎三人则是后者原因,他们没有对秦王权威构成严重威胁,故而结局还算可以。

[var1]

当然担任秦国相邦也有善终之人,比如樗里疾,也称为嬴疾,因为他是秦孝公的庶子,是秦国王室公族之人。

担任相邦结局凄凉,甚至凄惨之人基本都是为外来士子,比如商鞅和吕不韦是卫国人,张仪、范雎为魏国人,甘茂和魏冉是楚国人,而魏冉权势严重威胁秦昭襄王权威只是罢相驱逐,在于他还有着另外一层身份,是秦王的娘舅。

[var1]

总结来说,若是外来之人担任秦国相邦,如果严重威胁秦王权威,那么结局基本是必死无疑,其他原因结局有两种,主动辞官退隐,或是离开秦国。只有秦国王族宗室之人或是与秦王有亲缘关系之人,以及有功无过的外来之人才能安然颐养天年。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和刘伯温,谁的本领更大?看看诸葛亮墓中写的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与刘伯温间隔多少年,刘伯温去挖诸葛亮的墓,刘伯温为什么毁掉诸葛亮的坟墓

    其实拿诸葛亮和刘伯温作比较,就好比“关公战秦琼”,根本是不搭嘎,然而人们总是乐此不疲,原来不光是现代,古人也有如此“雅兴”,甚至还流传下来诸如关公战秦琼一般,发生在诸葛亮和刘伯温之间的故事。在民间传说中,诸葛亮和刘伯温是相同级别的两个人物,他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奇门遁甲无所不通,正是因为二人的相似性

  •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齐国、晋国的货币形制和作用有何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春秋时期晋国用什么货币,晋国智胜楚国,春秋战国时期货币的种类和特点

    文约翰实验室编辑约翰实验室«——【·前言·】——»货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可避免的产物,也是人类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媒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货币不断演变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货币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楚国货币·】——»春秋时期,楚国曾经使用过玉贝、鹿皮、铜贝等形式的货币,但是

  • 说曹操墓里的儿童头骨是曹操小时候的专家,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感觉脖子冷嗖嗖的一定不止我一个,网民们调侃的刘专家的脖子估计都冻僵了。说刘专家指认曹操墓里的儿童头骨是小时候的曹操,这个倒是有点过了,不管是来自网友们的安排,还是确实源于刘专家本人的调侃,这点专业精神,大概还是无需置疑挂着“国”字头的考古所所长名衔的考古专家的。为什么9年来,置疑的声音从未断过,固然

  • 荆轲号称战国著名剑术家,他和秦王对战,结果中了八把利剑,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吕不韦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敢冒失去一切的危险资助一个本无望、仍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质子嬴子楚。这种勇气当真值得称赞。[var1]为了能笼络嬴子楚对自己的信任感,自然是不惜牺牲一切,在嬴子楚看中自己歌女赵姬之后,吕不韦没有多说什么,也没有犹豫就把她送进嬴子楚宿舍。嬴子楚做秦王后,就把赵姬立为皇后,吕不韦

  • 项羽的霸王戟重达300斤,如今无人拿起,是今人不如古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在景点“项王故里”中,除了有摆放项羽的雕像以外,还都许许多多关羽项羽的生平介绍的石碑,而最吸引人的莫不过于项羽的三件武器。那就是霸王戟,霸王剑,霸王弓。这三件武器最出名的就是霸王戟了,因为它重达300斤。放在现在别说拿着霸王戟参加战斗,连拿得起霸王戟的人都已经十分厉害了。那么项羽真的能拿着它上阵杀敌

  • 历史典故:秦国赵高怎么一步一步走到最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公元前210年,统一中国后的秦始皇开始了他的第五次出巡活动,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以及“百官”随行出巡。[var1]李斯是历史上有名的丞相之一,年轻时曾就学于荀子,学习辅王治国的方法,他在告别老时说:“我听说机会出现就要把握住,千万不可轻易放过,当今正是千军万马争天下的时候,只出去游历各个

  • 孔子(孔圣先师)——雕塑作品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孔子雕塑,铸铜雕塑,扬铭雕塑,雕塑定制孔子开创 私人讲学 之风,倡导 仁义礼智信 。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 周游列国 十四年,晚年修订 六经 (《 诗 》《 书 》《 礼 》《 乐 》《 易 》《 春秋 》)。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

  • 汉高祖刘邦有八个儿子,他的儿子们都有着怎样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的二哥二嫂结局,刘邦追随者结局,刘邦一生娶了多少老婆

    影视剧中的汉高祖刘邦 庶长子:刘肥(前221年—前189年),生母曹夫人,在吕后还没有嫁给刘邦之前,她就和刘邦发生关系并生下刘肥,所以刘邦对这个长子格外器重,公元前201年,刘肥受封齐王,统辖七十三城,成为西汉最大的诸侯国,汉惠帝继位后,吕后曾经计划毒死刘肥,但被识穿而失败,公元前189年,刘肥在

  • 历史的角落:楚国国力雄厚,为什么不能像秦国一样称霸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楚国,这个被西楚霸王项羽打出赫赫威名的国家,其实很早就已经立国了,虽然中间遭遇了不少挫折。[var1]但在战国中期,它都一直是当时力量最强大的诸侯国。 1.楚国的心酸崛起 春秋早期,楚国便已经成为了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了,它与晋国之间在关于中原霸权的问题上征战了整整一百多年。之后,楚国国运不顺,遇到了

  • 朝鲜第14代君王宣祖因压力引起的消化不良使用韩方的病史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甲山韩医诊所院长李尚坤朝鲜第14代君王宣祖即位后,心情极度紧张。作为中宗的私生子德兴郡的第三子,他成为朝鲜王朝第一位旁系国王,从一开始就被正统性问题所困扰。李栗谷、李湫、李舜臣、李恒福、李德亨、许俊、柳成龙是朝鲜历史上活跃于那个时代的最杰出的人才,但他们一直在努力教祖宗,持之摇之。来自高傲仆从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