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千古文章四大家都有谁?欧阳修的排名如何?

千古文章四大家都有谁?欧阳修的排名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558 更新时间:2024/2/10 22:23:09

千古文章四大家都有谁?欧阳修的排名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出处

上联典指“三苏”既是散文家,又长于诗词。父子三词客指苏轼一家眉山三苏祠,三苏即苏洵、苏轼、苏辙(苏轼为兄)。下联千古文章四大家是指:韩,柳,欧,苏。(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北宋欧阳修、苏轼)

异议

有人指千古文章四大家是指欧阳修、苏轼、王安石、黄庭坚,还有说指宋代欧阳修和三苏。至今没有确切答案,

不过大家多数都认可的答案是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苏轼。

不同的观点:既然是苏祠联,下联千古文章四大家是指的还是三苏,苏洵的散文、苏辙的散文、苏轼的散文和苏轼的词,计四大家,充分褒扬苏家父子且突出苏轼的贡献。

人物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

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出身河东柳氏。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标签: 文章千古

更多文章

  • 欧阳修是北宋重要的政治家,为何却屡屡被贬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政治家,屡屡

    欧阳修是北宋重要的政治家,为何却屡屡被贬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欧阳修从政的经历十分坎坷,二十四岁考中进士的他,在走向政坛的初期曾经平步青云,他亲自参与了宋仁宗时期著名的“庆历新政”在振兴朝政、整饬吏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样给青年时代的欧阳修仕途带了危机,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

  • 欧阳修的作风如何,为什么会让人泼脏水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作风,脏水

    欧阳修的作风如何,为什么会让人泼脏水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醉翁太守庆历五年的八月,远在河北都运使兼按察使任上进行巡视的欧阳修接到了皇帝的诏令。旨意就是让欧阳修去滁州当太守。接到诏令的欧阳修,急急忙忙的奔赴回京,辞别谢恩,然后又一路赶往滁州,从八月接到诏令,到欧阳修到达滁州的

  • 包拯是一代清官,为何欧阳修却看不起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官

    北宋仁宗时期,可以说是名臣辈出,比如范仲淹、欧阳修、包拯、韩琦等人,其中以包拯在民间的影响力最大。众所周知,包拯是一代清官,不畏权贵,公正廉明,因此深得宋仁宗的赏识。然而许多人不知道,与包拯处于同一时期的欧阳修却不以为然,他不仅看不起包拯,还向宋仁宗上书,说包拯是小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感兴趣的

  • 为什么欧阳修会以包拯"素少学问"来指责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学问,指责

    为什么欧阳修会以包拯“素少学问”来指责他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拯性好刚,天姿峭直,然素少学问,朝廷事体,或有不思。”欧阳修在《论包拯除三司使上书》中以素少学问来弹劾包拯。这也是后来很多人断章取义认为包拯“没有学问”甚至是“不学无术”,是被民间完全神话的人物,甚至还有人以此

  • 欧阳修身为名家,为何他的私生活备受争议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名家,私生活,争议

    欧阳修身为名家,为何他的私生活备受争议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在史学方面,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欧阳修的文治武功,历史早有论定,自不待言。

  • 建宁王李倓生前没当过皇帝,为什么死了却被追谥为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皇帝,建宁,生前

    自古皇家难有亲情,因为大家都抢着当皇帝,那么建宁王李倓生前没当过皇帝,为什么死了却被追谥为皇帝?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安史之乱的患难让李豫与李倓的兄弟感情更加深厚的缘故。在李豫和李倓的爷爷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晚年爆发了几乎颠覆盛唐的安史之乱,以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叛将率军攻克了东都洛阳,随即又攻下了大唐都城长

  • 传闻李世民在魏征去世之后把他挖坟鞭尸,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闻,去世,李世民

    众所周知魏征是李世民的镜子,他是唐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传闻李世民在魏征去世之后把他挖坟鞭尸,是真是假?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下去。众所周知,一代名相魏徵在人生的道路中侍奉过六主,这在过去是不可原谅的背叛,理应背负历史的骂名,饱受后人的诟病。但魏徵非但没有受到同时代人

  • 古书上记载武则天亲手杀了自己的女儿 这件事情的可信度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亲手,女儿,记载

    对武则天杀女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史家公认的女皇帝。对于武则天其人,传统史书普遍评价极低,暴政、虐民,心狠手辣、毒如蛇蝎,搞得社会动荡,百业调弊。但到了近代,开始有人一反常调,为之大唱起赞歌来,称赞她有胆量、有见识,气魄宏大,能力超凡,开

  • 汉中之战刘备为何要夺取这个地方 双方都战死了哪些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夺取,汉中,武将

    对汉中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八阵图》一说起三国,人们自然会想到那个英雄辈出的乱世,自然会想到那个动乱年代中的一场场战争。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从黄巾起义到董卓之乱,从三分鼎立再到西晋一统,数十年间无

  • 太平公主是李隆基的姑姑也是盟友,为何后来被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公主,太平,盟友

    太平公主是唐朝时期公主,唐高宗李治与女皇帝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的妹妹。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自武则天登基称帝,大唐王朝的权力博弈便始终没有停止,不仅李唐宗室参与其中,更有不少女性也开始积极攫取权力,而太平公主便是其中之一。作为唐高宗李治和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