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包拯是一代清官,为何欧阳修却看不起他呢?

包拯是一代清官,为何欧阳修却看不起他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854 更新时间:2024/3/14 21:51:07

宋仁宗时期,可以说是名臣辈出,比如范仲淹欧阳修包拯韩琦等人,其中以包拯在民间的影响力最大。众所周知,包拯是一代清官,不畏权贵,公正廉明,因此深得宋仁宗的赏识。然而许多人不知道,与包拯处于同一时期的欧阳修却不以为然,他不仅看不起包拯,还向宋仁宗上书,说包拯是小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一、包拯升官,欧阳修上书反对

事情发生在1059年的三月间,当时包拯官拜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主管监察部门。宋仁宗下旨提拔包拯,想让他担任三司使。三司使是什么官职呢?北宋时期实行的是“二府三司”制度,在政府机构中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是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三司使掌管全国的钱谷出纳、财政收支,号称“计相”。

也就是说,三司使是副宰相级别的财政部长,地位很高且有权势。就在包拯准备赴任的时候,时任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的欧阳修站了出来,上书反对这项任命,同时还向仁宗皇帝攻击了包拯。欧阳修在奏折中批评道“拯性好刚,天姿峭直,然素少学问”,“伏望陛下别选材臣为三司使,而处拯他职,置之京师”。

二、欧阳修与包拯的恩怨

欧阳修毕竟是大文学家,说话水平很高,骂人都不用脏字,在奏折里他说包拯是“蹊田夺牛”。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这是有典故的,出自《左传》,意思是说种田人因别人的牛践踏了自家的田地,而把牛抢走,纳为己有。现实中这种人的行径无疑就是小人,欧阳修说包拯“蹊田夺牛”,显然是在皇帝面前贬低包拯。

其实,包拯与欧阳修还有过一段渊源,就在几年前,正是欧阳修上书推荐了包拯!1055年,包拯因举荐官员失误获罪,被贬为兵部员外郎、知池州。第二年,欧阳修向宋仁宗上书,举荐包拯,还说包拯“清节美行,著自贫贱,谠言正论,闻于朝廷,自列侍从,良多辅益。”按理说两人关系不错,可是欧阳修为何几年后又指责包拯呢?

三、欧阳修为何批评包拯?

在担任三司使之前,包拯的官职是御史中丞,主管监察部门。在此期间,包拯的工作很有效率,向朝廷弹劾了不少重臣。1059年,时任三司使的张方平,“坐买豪民产”,结果因包拯的弹劾而被免职。接任张方平的宋祁也遭到了包拯的弹劾,因此被免去职务。于是,宋仁宗才任命包拯为三司使。

欧阳修对此非常不高兴,因为他与张、宋两人私交颇深。他认为是张方平、宋祁是被包拯弹劾下台的,如今包拯却成为三司使,所以他认为包拯的行为是“蹊田夺牛”,事关“廉耻之节”。对于欧阳修的奏折,宋仁宗并未理睬,不过包拯却“家居避命”。宋仁宗依然不断催促包拯上任,直到第二年包拯才正式接任三司使。

标签: 清官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欧阳修会以包拯"素少学问"来指责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学问,指责

    为什么欧阳修会以包拯“素少学问”来指责他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拯性好刚,天姿峭直,然素少学问,朝廷事体,或有不思。”欧阳修在《论包拯除三司使上书》中以素少学问来弹劾包拯。这也是后来很多人断章取义认为包拯“没有学问”甚至是“不学无术”,是被民间完全神话的人物,甚至还有人以此

  • 欧阳修身为名家,为何他的私生活备受争议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名家,私生活,争议

    欧阳修身为名家,为何他的私生活备受争议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在史学方面,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欧阳修的文治武功,历史早有论定,自不待言。

  • 建宁王李倓生前没当过皇帝,为什么死了却被追谥为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皇帝,建宁,生前

    自古皇家难有亲情,因为大家都抢着当皇帝,那么建宁王李倓生前没当过皇帝,为什么死了却被追谥为皇帝?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安史之乱的患难让李豫与李倓的兄弟感情更加深厚的缘故。在李豫和李倓的爷爷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晚年爆发了几乎颠覆盛唐的安史之乱,以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叛将率军攻克了东都洛阳,随即又攻下了大唐都城长

  • 传闻李世民在魏征去世之后把他挖坟鞭尸,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闻,去世,李世民

    众所周知魏征是李世民的镜子,他是唐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传闻李世民在魏征去世之后把他挖坟鞭尸,是真是假?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下去。众所周知,一代名相魏徵在人生的道路中侍奉过六主,这在过去是不可原谅的背叛,理应背负历史的骂名,饱受后人的诟病。但魏徵非但没有受到同时代人

  • 古书上记载武则天亲手杀了自己的女儿 这件事情的可信度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亲手,女儿,记载

    对武则天杀女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史家公认的女皇帝。对于武则天其人,传统史书普遍评价极低,暴政、虐民,心狠手辣、毒如蛇蝎,搞得社会动荡,百业调弊。但到了近代,开始有人一反常调,为之大唱起赞歌来,称赞她有胆量、有见识,气魄宏大,能力超凡,开

  • 汉中之战刘备为何要夺取这个地方 双方都战死了哪些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夺取,汉中,武将

    对汉中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八阵图》一说起三国,人们自然会想到那个英雄辈出的乱世,自然会想到那个动乱年代中的一场场战争。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从黄巾起义到董卓之乱,从三分鼎立再到西晋一统,数十年间无

  • 太平公主是李隆基的姑姑也是盟友,为何后来被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公主,太平,盟友

    太平公主是唐朝时期公主,唐高宗李治与女皇帝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的妹妹。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自武则天登基称帝,大唐王朝的权力博弈便始终没有停止,不仅李唐宗室参与其中,更有不少女性也开始积极攫取权力,而太平公主便是其中之一。作为唐高宗李治和武则

  • 李瑁作为杨玉环的丈夫,为什么会自愿把老婆献给李隆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丈夫,老婆

    很多人都不理解李瑁作为杨玉环的丈夫,为什么会自愿把老婆献给李隆基?原因有二,一方面,李瑁是敢怒不敢言,毕竟自己和皇帝老子的实力差距还是很大的;另一方面,李瑁应该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厚黑点说甚至是拿老婆当政治交易的筹码。李瑁是玄宗李隆基的第18个儿子,也是最后一个封王的,按照继承权的顺位秩序,本来皇位没

  • 发动神龙政变的复国五王,为何结局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政变,发动,悲惨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执政晚年,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和袁恕己等人发动“神龙政变”,迫使女皇武则天退位,传位于太子李显。但这五位对李唐江山有再造之功,对中宗李显有扶立之功的人,结局却极为凄惨,张柬之、崔玄暐死于流放途中,敬晖、桓彦范和袁恕己三人更是惨遭折磨而死,这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历史

  • 为什么唐朝的长孙家族能做到经久不衰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家族,长孙,经久不衰

    长孙皇后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后,她十几岁就跟李世民结为连理,自那以后长孙氏就很受宠,她是李世民当皇帝之前和当皇帝之后最得势的女人,是因为她做到了一般女人做不到的,也是一般女人承受不了的。当时长孙家族几乎是当时最有威望的家族,李世民被李渊看好,长孙氏在自己家族的推举之下,成为了王的女人,伴君如伴虎,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