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宋仁宗的身世有多离奇?真的发生了"狸猫换太子"吗?

历史上宋仁宗的身世有多离奇?真的发生了"狸猫换太子"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042 更新时间:2024/1/16 10:28:59

赵祯,即宋仁宗,他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宋真宗赵恒第六子,生母李宸妃。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狸猫换太子”最早出自元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由于内含皇帝身世、宫斗、清官断案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情节,因此自古以来便广为流传,先后被写进《包公案》、《三侠五义》等文学作品,现代同样多有影视作品对此进行改编。

事实上,历史上并没有“狸猫换太子”,不过正所谓“无风不起浪”,历史上宋仁宗的身世的确比较离奇,再加上宗室赵元俨对刘娥的有意诬陷,这才给后世留下了创作空间。

“狸猫换太子”版本众多,但故事脉络大致相同

由于“狸猫换太子”在历史上曾多次被改编,导致各个版本的故事内容多有偏差,但故事的整体脉络却也大致相同,主要讲述的就是宋真宗晚年时,宠妃刘氏和李氏为争夺皇后之位,而闹出的一起离奇案件。

按照故事所述,宋真宗晚年时,宠妃刘氏和李氏先后怀孕,当时由于郭皇后已经去世,正宫之位空悬已久,宋真宗又在刘氏和李氏之间取舍不定,再加上由于诸子早亡而没有子嗣,便决定只要两人谁先生下皇子,便立谁为皇后,孩子则立为太子。

后来,李氏率先生下皇子,而为了争夺正宫之位,刘氏则与纵观都堂郭槐联手,在接生婆尤氏的配合下,用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换走了皇子,并污蔑历史生下妖孽,导致李氏被打入冷宫,这便是“狸猫换太子”了。

之后,刘氏又命宫女寇珠将换出的皇子勒死以绝后患,但宫女寇珠却心中不忍,将其交给了宦官陈琳,陈琳则秘密将皇子送出皇宫,交由八贤王抚养。不久之后,刘氏也生下皇子,遂被立为太子,刘氏则顺利成为皇后。

六年之后,刘妃之子病夭,由于宋真宗再无子嗣,只得将皇兄八贤王之子(当年被换走的皇子)接入皇宫,过继给自己后立为太子。一日,太子在冷宫中与生母李氏相见,母子心生感应,虽未相认,但却倍感亲近。刘氏得知后,当即命人拷问宫女寇珠,寇珠触阶而死。

刘皇后预感到事情不妙,于是在宋真宗面前屡进谗言,李妃最终被赐死。然而,小太监余忠却自愿替李妃殉难,太监秦凤则将李妃接出皇宫,送往陈州避难,秦凤则自焚而死。李妃虽然得以活命,但孤苦无依的她只得在陈州靠乞讨为生。

宋真宗去世后,李妃之子赵祯即位,是为宋仁宗。后包拯奉旨前往陈州审理国舅庞煜放赈舞弊案,无意中得知“狸猫换太子”真相,于是将李妃带回开封,并想方设法将其带入皇宫,使其与皇帝相认,并道出当年真相。

包拯又设计让郭槐供出“狸猫换太子”真相,已是太后的刘氏得知阴谋败露,最终自尽而死。包拯因不畏权贵,帮助皇帝召回生母,宋仁宗念其之功,将其擢升为宰相。

历史上虽无“狸猫换太子”,但宋仁宗身世的确离奇

说到宋仁宗的身世,还得从宋真宗的第二任皇后刘娥说起。刘娥虽然出身官宦之家,但因自幼父母双亡而被寄养在母亲娘家,长大后被嫁给了银匠龚美,后与丈夫前往京师谋生。因生计艰难,龚美便打算将刘娥卖掉,韩王府指挥使张耆见到后,便将刘娥推荐给了时为韩王的赵恒。

宋太宗赵光义得知赵桓与刘娥的关系后,便令赵恒将其赶出王府,并为其赐婚迎娶了开国功臣潘美之女,赵恒对刘娥极为喜爱,便将其秘密安置在了张耆家中。宋太宗驾崩之后,赵恒即位为帝,是为宋真宗,刘娥也得以随其入宫。

刘娥虽得皇帝宠爱,奈何出身低微,因而入宫之后并无名分,而刘娥也不过分争宠,因而日子倒也顺心。

景德四年(1007年),郭皇后去世,宋真宗便想立刘娥为后,但寇准李迪向敏中王旦等重臣却以“刘娥出身微贱,不可以为一国之母”为由坚决反对。宋真宗仍不死心,便想等刘娥生下皇子后,再名正言顺立其为后。

虽有皇帝的勤奋耕耘,奈何刘娥的肚子实在不争气,始终没能怀上皇子,为了让刘娥当上皇后,帝后竟然商量出了一个“借腹生子”的计划。不久后,被刘娥带回宫中的侍女李氏怀孕,并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生下皇子,宋真宗则对外声称此子乃刘氏所生,取名赵受益。宋真宗借此机会,将刘娥晋封为德妃,李氏则被封为崇阳县君。

皇子虽为李氏所生,但自从出生便被交给了刘娥和杨淑妃共同养育,正所谓“母凭子贵”,刘娥最终于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被晋封为皇后。六年后,赵受益改名赵祯,被立为太子。

宋真宗晚年身体极差,刘娥由此开始参与朝政,但却再度遭到寇准、周怀正、李迪等人的反对,为了阻止后宫干政,甚至还暗中策划了“太子监国”事件,结果导致双方矛盾全面爆发,史称“天禧党争”,最终寇准等人失败,刘娥开始真正插手朝政。

宋仁宗乾兴元年(1022年),宋真宗驾崩,太子赵祯继位,是为宋仁宗。因赵祯年仅十三岁,宋真宗便留下了“尊皇后为皇太后,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处置”的遗诏,刘娥得以名正言顺的垂帘听政。

或许是为了补偿宋仁宗的生母李氏,刘娥后来将其晋封为顺容,虽然将其迁往真宗永定陵守陵,但也命人访其亲属,并将其弟李用和补为三班奉职。

刘娥去世后生母案爆发,虽为诬告却引发朝野震动

宋真宗有个弟弟赵元俨,也就是“八贤王”的原型,曾经极受宋太宗的宠爱,史称“太宗特爱之”。宋真宗晚年病重之际,皇宫内的局势瞬息万变,由于刘娥与外廷之间矛盾极深,这让赵元俨有了染指皇位的想法。

当时,赵元俨以探病为由住进皇宫,而且并无离宫的打算,要知道宋朝皇宫是严禁出阁男子留宿宫中的,赵元俨此举显然违反了宫禁制度的。毕竟,当初赵光义之所以能够登上皇位,就是因为即使赶到了皇宫,赵元俨此举未必没有模仿的嫌疑。

赵元俨此举,无疑让他和刘娥之间的关系极为紧张,因而在宋仁宗赵祯即位后,刘娥开始正式插手朝政,担心刘娥对自己报复,赵元俨不得不以“阳狂病”为由闭门不出,而这也让赵元俨对刘娥既惧又恨。

明道二年(1032年),宋仁宗的生母李顺荣病重,刘娥晋封其为宸妃,册封当日李宸妃逝世,享年四十六岁。

次年三月,皇太后刘娥去世。对赵祯有养育之恩的杨淑妃,则将宋仁宗“生母另有他人”的重磅消息告诉了皇帝,而赵元俨也突然病愈,跑去告诉宋仁宗,“陛下乃李宸妃有所生,妃死以非命”。

宋仁宗听说后,悲痛之下数日不曾上朝,甚至下诏自责,尊李宸妃为皇太后,谥号庄懿。之后又跑去洪福院祭告李宸妃,换棺材的时候亲自哭着看了母亲的仪容,结果发现李宸妃的尸身以水银浸泡,容貌如生、衣着华丽,并没有被人暗害的症状,于是叹道,“人言岂能信?”随后,仁宗在刘娥灵柩前焚香祭拜,哭着说:“自今以后,大娘娘一生清白了!”

后来,因对生母李宸妃抱有歉意,宋仁宗对李氏族人多有照顾,例如李宸妃的侄子李玮便被皇帝所亲近,还在嘉祐二年(1057)将长女福康公主嫁给了他,李玮之后更是官至平海军节度使、检校太师,赠开府仪同三司。

标签: 身世离奇太子

更多文章

  • 满城之战发生在什么时候?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满城,结局

    辽乾亨元年,辽军攻宋,被8万宋军击败,被称为满城之战。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宋太平兴国四年,辽乾亨元年(公元979年),宋太宗借灭北汉之余威,北伐志在收复燕云十六州,于是,大军进发,围攻幽州,高梁河一战惨败。宋太宗狼狈地逃回京城,但也没有忘了边境布防的事,命河阳节

  • 历史上两位驾崩时不足一岁的皇帝,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皇帝,分别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古代皇权社会,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在历史上的数百位皇帝中,固然有清高宗弘历、梁武帝萧衍、宋高宗赵构等长寿之人,但皇帝作为高危职业,更有大量皇帝英年早逝,甚至还有两位驾崩时还不足一岁的皇帝。汉殇帝刘隆:出

  • 赵元僖被视作准皇位继承人,为什么突然暴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皇位,继承人

    赵元僖是宋太宗赵光义的次子,在堂兄赵德昭、赵德芳和叔叔赵廷美先后离世,而兄长赵元佐又因纵火焚宫被废的情况下,成为准皇位继承人。但还未正式被确立为太子,赵元僖就在淳化三年十一月己亥日(992年12月6日)突然去世。根据《宋史》的记载来看,赵元僖似乎是因病去世,然而真相或许并没有这么简单。接下来历史资料

  • 在宋朝官员子弟考中进士后还要进行复试,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子弟,官员,复试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960年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帝位,定都东京开封府,建立宋朝。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中国历史上,科举考试起于隋,兴于宋,是古代贵族政治衰弱的一个重要催化剂,发展到宋朝,皇帝老赵家特别重视科举,宋太祖开宝元年,宋朝举行了一次科举

  • 历史上宋太祖誓碑的内容是什么?是真的存在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内容,太祖,存在

    建隆三年,赵匡胤在太庙寝殿的夹室里立下了誓碑。天历史资料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关于著名的宋太祖誓碑,现今已经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同,说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在宋朝皇宫内皇家祭祖的地方摆了有那么一块誓碑,誓碑上刻的有几条誓言,内容很让人钦佩,也一直是宋太祖赵匡胤仁义之君的代表证据,几乎已经成为真相

  • 岳飞既然已经被皇帝害死,那么金国为什么不趁机灭掉宋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皇帝

    岳飞既然已经被皇帝害死,那么金国为什么不趁机灭掉宋朝?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因为打不过。我这样说,很多人都不会相信:金兵虎狼之师,居然打不过孱弱的南宋?可是历史真是这样的。金国在兴起之初,的确是奋发昂扬的。虽然文化上欠缺了一点儿,但尚武好勇,有着极强的战斗力,真可称是“虎狼之师”。可是,随着金人

  • 柳永的词有何特点?为什么广受喜爱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特点

    柳永的词有何特点?为什么广受喜爱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众所周知,柳永常年流连勾栏,半生与青楼歌女为伴,多情却不专情。岂不知,正史中虽然没有关于柳永妻子的记载,但柳词中却不乏柳永妻子的影子。比如,柳永创作的词牌《忆帝京》,据考证正是为了回忆在汴京的妻子而命名的。柳永笔下的爱情

  • 柳永的词作在当时的年代名气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名气,年代

    柳永的词作在当时的年代名气如何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柳永的词作以及柳永的声名在今日不可谓不大,当然在那个时候则更是如此,世人皆说但凡有井水的地方都能唱柳词,而青楼的姑娘们则说相比天子的垂帘,更愿得到柳永的青睐。然而获得如此大的成就,并不是柳永初时想要的。柳永的志向,从一开始

  • 柳永为什么称自己为"白衣卿相"?有哪些寓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寓意,白衣卿相

    柳永为什么称自己为“白衣卿相”?有哪些寓意?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柳永字卿,崇安人,是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这本来并不符合他的初衷。他的初衷与当时一般知识分子一样,即及第登科,官至卿相,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但是因为他早年擅长词曲,熟悉许多歌妓,替她们填写了许多歌词曲子,表现了一种

  • 柳永一生中参加过五次科举,为何一次没能中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科举

    柳永一生中参加过五次科举,为何一次没能中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而他在考了四次功名之后,终于放弃去到了烟花之地生活,虽然表面上他把这些功与名藏起来,但是在心底里其实还是想要取得一个好的成绩,而科举考试和入朝为官,已经成为了他最大的梦想。之后在他去往一些地方游玩了很多年之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