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柳永为什么称自己为"白衣卿相"?有哪些寓意?

柳永为什么称自己为"白衣卿相"?有哪些寓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140 更新时间:2024/1/19 12:10:04

柳永为什么称自己为“白衣卿相”?有哪些寓意?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柳永字卿,崇安人,是北第一个专业词人。这本来并不符合他的初衷。他的初衷与当时一般知识分子一样,即及第登科,官至卿相,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但是因为他早年擅长词曲,熟悉许多歌妓,替她们填写了许多歌词曲子,表现了一种浪子的作风。

因此当有人宋仁宗推荐他的时候,深受理学熏陶的仁宗竞悻悻地批示:“且去填词。”柳永受了这种轻蔑和打击,别无出路,变得玩世不恭起来,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三变”是他的原名),在京都、苏杭等地过着流浪的生活,并自我解嘲地说:“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意思是说,我有才华,会填词,本来就是未出仕(白衣)的大宫(卿相)。用自封的“白衣卿相”来对抗科举榜上的功名。但心中终究受不了这种委屈,因此索性甩开科场,结交歌妓,专以填词为业,把科举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虽然晚年也进士及第,当了几任小官(如屯田员外郎),但半竞终生潦倒。

柳永有《乐章集》约二百首传世。其中有的作品写都市繁华景象或称颂朝廷功德,带有美化现实、点缀升平盛世的倾向,较多的作品是表现妓女生活和描写羁旅行役的情景。虽然一些正统派因此而把他看成无行人而加以排斥,但他的词作却博得广大城市平民尤其是生活在底层的歌妓们的爱好。因为这些作品真实地反映了歌妓们的遭遇、感慨和愿望,麦现作者对她们的同情和恋情。

例如《定风波》坦率地传达了她们被轻薄少年玩弄欺骗的悔恨心情,说“恨薄情一去,音书无箇”,“早知怎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婆罗门令》写歌妓对于意中人的深情思念和难以酬愿的焦灼心情,说:“寸心万绪,咫尺千里。好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

他的传诵甚广的《雨霖铃》以落的秋景为衬托,写出了男女恋人分别时的万千愁绪。这词的下半阀写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里也道出了一般行役之人的羁旅之感,这种感情显然也容易引起沦落江湖的歌妓们的共鸣。上述所有这些方面,虽然也有可以指责的缺陷,比如某些词中出现轻薄调笑的情调,某些词过分渲染伤感等,但是总的说来,它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尤其是城市平民生活)的某些侧面,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这些词之所以“声传一时”,“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主要原因就在这里。

标签: 寓意白衣卿相

更多文章

  • 柳永一生中参加过五次科举,为何一次没能中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科举

    柳永一生中参加过五次科举,为何一次没能中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而他在考了四次功名之后,终于放弃去到了烟花之地生活,虽然表面上他把这些功与名藏起来,但是在心底里其实还是想要取得一个好的成绩,而科举考试和入朝为官,已经成为了他最大的梦想。之后在他去往一些地方游玩了很多年之后,知

  • 晏几道有哪些经历?为何他的家境一直不好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家境,经历,不好

    晏几道有哪些经历?为何他的家境一直不好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

  • 晏殊与晏几道是什么关系?他有哪些经历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关系,经历

    晏殊与晏几道是什么关系?他有哪些经历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这对父子在北宋赫赫有名,这就是被称为“二晏”的晏殊与晏几道了。晏殊是晏几道的父亲,一生生活节简,而官至高位,老而有福,最终善终。而晏几道境遇则并不一样。那么晏几道是怎样的人?在他的身上发生了什么经历?他又有何文学才华

  • 王彦超曾在赵匡胤落魄时用十贯钱打发,他最终是何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落魄,打发,结局

    王彦超是五代至北宋初年将。宋太祖赵匡胤在未发迹时,曾有过一段落魄的时候,当时他为了盛极,投奔当时在复州担任防御使的王彦超。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与王彦超是同僚好友,因此赵匡胤当时想通过这一层关系,得到王彦超的重用。不过王彦超接下来的行为,恐

  • 欧阳修非常有才,为什么却仕途坎坷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非常,仕途,坎坷

    欧阳修非常有才,为什么却仕途坎坷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那么这次我们就来谈谈这位仕途坎坷的文豪----欧阳修。欧阳修这个名字曾多次出现于初高中的语文教材,时至今日还有这么多要我们背诵的文章,可见该文豪在文学上的重要性。先讲讲欧阳修的早年经历。欧阳修出生时,他的父亲年已过半百,

  • 千古文章四大家都有谁?欧阳修的排名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文章,千古

    千古文章四大家都有谁?欧阳修的排名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出处上联典指“三苏”既是散文家,又长于诗词。父子三词客指苏轼一家眉山三苏祠,三苏即苏洵、苏轼、苏辙(苏轼为兄)。下联千古文章四大家是指:韩,柳,欧,苏。(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北宋欧阳修、苏轼)异议有人指千古文章四大家是

  • 欧阳修是北宋重要的政治家,为何却屡屡被贬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政治家,屡屡

    欧阳修是北宋重要的政治家,为何却屡屡被贬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欧阳修从政的经历十分坎坷,二十四岁考中进士的他,在走向政坛的初期曾经平步青云,他亲自参与了宋仁宗时期著名的“庆历新政”在振兴朝政、整饬吏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样给青年时代的欧阳修仕途带了危机,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

  • 欧阳修的作风如何,为什么会让人泼脏水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作风,脏水

    欧阳修的作风如何,为什么会让人泼脏水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醉翁太守庆历五年的八月,远在河北都运使兼按察使任上进行巡视的欧阳修接到了皇帝的诏令。旨意就是让欧阳修去滁州当太守。接到诏令的欧阳修,急急忙忙的奔赴回京,辞别谢恩,然后又一路赶往滁州,从八月接到诏令,到欧阳修到达滁州的

  • 包拯是一代清官,为何欧阳修却看不起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官

    北宋仁宗时期,可以说是名臣辈出,比如范仲淹、欧阳修、包拯、韩琦等人,其中以包拯在民间的影响力最大。众所周知,包拯是一代清官,不畏权贵,公正廉明,因此深得宋仁宗的赏识。然而许多人不知道,与包拯处于同一时期的欧阳修却不以为然,他不仅看不起包拯,还向宋仁宗上书,说包拯是小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感兴趣的

  • 为什么欧阳修会以包拯"素少学问"来指责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学问,指责

    为什么欧阳修会以包拯“素少学问”来指责他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拯性好刚,天姿峭直,然素少学问,朝廷事体,或有不思。”欧阳修在《论包拯除三司使上书》中以素少学问来弹劾包拯。这也是后来很多人断章取义认为包拯“没有学问”甚至是“不学无术”,是被民间完全神话的人物,甚至还有人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