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夫妻同房为什么叫做周公之礼 周公到底做了什么

古代夫妻同房为什么叫做周公之礼 周公到底做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964 更新时间:2024/6/15 19:50:33

对古代夫妻同房,为何被称为行“周公之礼”?行的又是哪个礼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大家都知道,中国人的性格,大部分都是含蓄和内敛的。我们不像欧美那样开放,即便是遣词造句,都要反复推敲。尤其是涉及到与性相关的事,更是慎之又慎,生怕会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比如古代夫妻同房,又被称为行“周公之礼”。那周公究竟做了什么,他又是如何对世人解释这件事的呢?听爆史君给大家慢慢道来。

周公所作的“婚义七礼”

周公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他是周文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武王灭商没多久便病逝,此时成王年幼,全靠周公辅政,才坐稳了皇位。期间管叔蔡叔勾结纣王的儿子武庚发动叛乱,也是周公两次率军东征,才没有让新生的西周政权夭折。天下平定后,周公便开始大封诸侯,并制礼作乐,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相传西周初年,世风日下,婚俗混乱。周公为了整饬民风,亲自制定礼仪。他把男女从说亲到嫁娶成婚,分成了七个环节,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敦伦,且每个环节都有详细的规定。这七个环节被合称为“婚义七礼”。

为了让人明白这七礼如何执行,周公带着妻子一起演示了一遍。但是等到演“敦伦”之礼时,妻子却拒绝了。按照周公的解释:敦伦,其仪男俯女仰,以合天覆地载之理,於是阴阳和谐,乾坤有序,维纲常而多子孙。这一礼仪,含有指导新婚夫妇依礼行事的用意。但在众人面前做这些事,周公的妻子实在抹不开面子,便拒绝了。值得注意的是,“敦伦”一词专用于夫妻之间,与情人之间的交合,是不能用的。

周公很苦恼,如何指导新婚夫妻呢?有一天,周公见儿子伯禽在摆弄几个葫芦瓢,试图将两个葫芦瓢重新合为一个葫芦。此事给了周公灵感,第二天,他便将士人叫到了辟雍(学校),讲解“婚义七礼”。在讲到“敦伦之礼”时,周公拿出了一对原配的葫芦瓢来做比喻。

未分之前的葫芦瓢,就如同混沌,浑然一体。但剖开之后,就会男女有别。敦夫妇之伦,就如同把葫芦重新合为一体。而仪态就是男俯女仰,以合天覆地载的万物推原之理。如此,才能阴阳和谐,乾坤有序,维纲常而多子孙。

葫芦在婚礼上的意义

从此之后,葫芦瓢就成了新人婚礼上的礼器。用一根绳子拴着两个瓢柄,表示夫妇二人合体为一。一仰一合地摆在新房内,表示男俯女仰,子孙延绵不绝。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周公制定的婚礼仪式已经被很多人废弃。孔子重修《周礼》,认为“敦伦”不太适合出现在正式的典籍中,便将其去掉,只剩下“六礼”。

但民间结婚时依旧在使用葫芦瓢当礼器,孔子又顺民意将葫芦瓢收入礼书,称其为“合卺”。而“合卺酒”,就是我们后世熟悉的交杯酒。那两个葫芦瓢,成为了装酒的器具,所以不算正规礼器。那古人为何要在结婚时喝“合卺酒”呢?主要是因为两位新人婚礼上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共牢而食”(即共吃祭祀肉食),而酒就是用来给他们漱口的。

至于新婚夫妻那点事,也变得秘而不宣。通常是由母亲在婚前传授给新娘,父亲传授给新郎。学校中,是不会讲这种东西的。由于最早讲这方面内容的是周公,他又制定了相应的规定,所以古人同房才会被称为行“周公之礼”。而这个礼,就是婚礼中的第七礼——“敦伦”。

标签: 夫妻古代叫做

更多文章

  • 《君子行》的作者是谁?曹植的这首五言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想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作者,五言诗,君子

    曹植字子建,三国时期文学家,诗歌史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人。让历史资料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这首五言诗便是与曹操、曹丕并称"建安三

  • 陈道止有哪些经历?她是如何培养出一代明君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经历,培养

    历史上,很多贤明的君主或者开国皇帝都有一个贤明的母亲,例如周朝的周室三母,太姜(周文王姬昌的祖母)、太任(周文王姬昌的母亲)、太姒(周武王姬发之母),他们的贤德一直被后世传送,对周朝的影响颇深。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人虽然没有周室三母那么厉害,但她的后世评价却丝毫不差,她就是南朝齐开国君萧道成的母亲陈道

  • 秦国几代君王都没有昏君 秦国统一天下为何还花一百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统一,昏君,秦国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国几乎没有出过一个昏君,为何还要经过长达163年才完成统一?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秦国本是西周的附庸小国,最初并没有什么实力,后因秦襄公在犬戎之乱后护送周平王迁都洛阳,周平王为酬功而将岐山以西的土地封给了秦国——这不过是周平王的顺水人情罢了,

  • 历史上周武王去世之后,为什么不是姜太公辅政?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去世,历史,不是

    历史上周武王去世之后,为什么不是姜太公辅政?而是选择了周公?这其中原因很多,但年龄一定是个大问题。虽然史料中对姜太公的出生年月没有记载,但姜太公年纪大是毋庸置疑的。姜太公一直是“大器晚成”的代表。相传他七十二岁、或者八十岁才遇到周文王,开始了他的辉煌人生。周文王死后,周武王才上位。再经过代纣战争,打

  • 周朝有哪些特别之处?为何能持续八百年之久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持续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在灭亡商朝后建立周朝,到公元前256年,秦破洛邑,杀周赧王,周朝灭亡。周朝享国运791年。周朝又分为西周和东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将都城从镐京迁到洛邑,建立东周。东周时期,又被称为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长达514年,周天子自身控

  • 为何说谥号是古代大臣的终极追求?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大臣,古代,追求

    为何说谥号是古代大臣的终极追求?这是因为自古以来,古代大臣就很看重谥号这个东西,想知道古代大臣对朝廷社稷的贡献大不大,看他的谥号就可以了。在我国古代,最早获得谥号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周公,另一个是姜太公。这两位都是周朝定天下的肱骨之臣。所以后来,周天子就给了他们谥号,用来表彰他们的功绩。在古代的书籍里

  • 秦汉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是怎样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儒学,时期

    儒学,即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具有开放包容、经世致用的特性,周公及三代礼乐,乃后起儒学之先导,周礼制定之地洛邑成周,乃中国儒学之祖庭。 几千年来,为历代儒客尊崇。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影响深远。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

  • 鲁国临近齐国,为什么消灭鲁国的是楚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消灭,临近,楚国

    鲁国,周朝的诸侯国,国君为姬姓,侯爵,首封国君为周武王弟弟周公旦之子伯禽。在春秋战国时期,鲁国这一诸侯国国力最强时,其疆域北至泰山,南达徐淮,东至黄海,西抵山东定陶一带,其统治核心区大都位于今山东省济宁市境内,亦包括泰安南部宁阳,菏泽东部单县、郓城,临沂平邑等市县。众所周知,鲁国和齐国都位于今山东省

  • 在古代为什么儿子被称犬子女儿被称为千金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儿子,女儿,古代

    从周朝初年,圣人周公制定周礼开始,随着中原王朝的日益强大,其影响力,也从黄河流域,涵盖了大半个远东,在传播过程中,这套周礼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于是,有了所谓的“繁文缛节”说法。在这个背景下,在古代,对人的称呼也各有不同:比如,称对方的父亲为令尊,母亲为令堂。但是,有一种现象颇为让人费解,那就是,为什么

  • 古代沙丘为什么被称为君王终结者 这个地方究竟有多邪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沙丘,究竟,古代

    对古代沙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沙丘,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上并不是一个普通沙漠的名字,而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地名。据了解,沙丘位于现在的河北省邢台市附近。在古代,有三位小有名气的君主在此地死去,分别是商纣王、赵武灵王和秦始皇。所以,沙丘也一直扮演着“君王终结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