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宋朝,更多的人想到的是它有多么脆弱,
在辽金夏还有后面的元这几个少数民族政权下。不过它能存在300多年还真就有他存在的依据,当然离不开太祖皇帝赵匡胤的开疆拓土。
第一:赵匡胤通过兵变当上皇帝,善待前朝皇室,非常高明
1:赵匡胤所建立的宋朝跟朱明刘汉都不一样,一枪一刀拼出来
赵匡胤建立宋朝他取代的是郭威建立的后周,和明太祖汉高祖不一样的是他们的江山都是靠自己一点一滴打下来的。本身是农民起兵造反当的皇帝。
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得的皇位,在周世宗柴荣死之前把几岁的儿子交到他手上,可能他死都想不到就是这个最值得信任的人最后造反取代当了皇帝建立了大宋。
2:老赵只杀了一个韩通,其他的则一个没杀,手段比起历代皇帝要高明
之所以赵匡胤名声这么好,和他处理前帝的手段和别的开国之君不一样。比如说明太祖登基之前有小明王的这个障碍,后面派人把他弄死。
赵匡胤不同他善待周恭帝还封他子子孙孙世代为王,整个兵变也就杀了一个人,就是韩通。可以说是兵不血刃没有流血当上的皇帝。之所以两宋有300多年的江山和宋太祖定下的规矩有关,不管士大夫对皇帝说了什么,都不能直接杀了他。把这条刻在了皇家祖训上,两宋的皇帝世世代代都遵循着这项组制。
3:隋朝得国最容易,也没有办法和赵匡胤相比
赵匡胤取代后周和杨坚取代北周何其的相似,虽然隋朝国运很短,
仅次于秦的第二短命王朝。杨坚建立隋后周王室就没有赵匡胤对待前帝好,最起码人家好歹到了宋朝还能当上王爷。
第二:北宋时期老百姓生活幸福,不过领土是他的硬伤
1:北宋是历朝历代百姓生活最幸福的朝代,没有之一
北宋时代老百姓可以说是历朝历代生活最幸福的了,老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繁荣富足,张择端更是画了清明上河图描写当时北宋人民生活的有多么富足。
和太祖打下的基础秘密相关,其实现代人对宋最诟病的一点就是领土面积太小国家没统一,还有燕云十六州没有收复回来。其实宋那会正好北方崛起了一个强大的民族辽,早在后晋时代辽太宗南下灭掉后晋当了一段时间的中原皇帝。后面水土不服又回草原本土。
2:赵匡胤想的是积蓄力量,而赵光义则恰好相反
到了宋朝建立的时候赵匡胤其实也很想收复故土,他知道那会辽朝的战斗力不可小觑,特别是不久灭掉的后晋让赵匡胤心有余悸,所以国库也一直在攒绢匹,打算到了一定数量把燕云十六州收回来。
可惜太祖一死他弟弟继位,他弟弟可没有他哥哥那么大的雅量,等不着急先灭掉北汉再和契丹辽国打仗,刚开始打得挺顺利,后面碰上辽军主力造成高良河惨败,他自己本人腿部也中箭,高梁河之败后宋军对辽军开始由攻势转为守势,辽军则恰好相反。
也是在宋太宗时代宋朝西边被党项人以李继迁为首的一度拿下西北的诸多城池,太宗没有过多重视因为注意力全在辽,被党项人看到了机会发展壮大起来。若干年后出现了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李元昊建立了西夏。而西夏一直是北宋的心头大患。
3:宋朝强盛与否在于君臣二人是否一心,这一点很关键
在宋朝时代中国还一度是世界强国,也有不同的外国使臣选择出使宋国,宋朝皇帝热心招待客人,所以宋朝的国力总体来说还是不弱的,
如果很弱蒙古灭南宋也用不了几十年之久,南宋也成了金国的心头大患一直没得到解决。还是蒙古用了那么多时间才解决的。当了北宋之所以那么快灭亡和皇帝大臣有很大关系,主昏臣庸,主明臣直。
所以说宋朝除了领土小之外国力不弱于任何同时期少数民族,和赵匡胤打好的基础息息相关!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