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阎王为何要给李世民行跪拜礼,看他的前世是谁?玉帝也得敬畏三分

阎王为何要给李世民行跪拜礼,看他的前世是谁?玉帝也得敬畏三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713 更新时间:2024/2/9 14:30:12

历史上有两部著名的神仙志异小说,一部是《封神演义》,这里道教是主角。

一部是《西游记》,佛教法力无边、因果轮回思想贯穿始终。

在《西游记》里,人们惊讶地看到,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居然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阴间旅行。

更加惊奇的还在后面:阴间霸主阎王见到李世民后,竟然要给他行跪拜礼。

人们感觉好玩之余,不禁要问:阎王为何要给李世民行跪拜礼?这就涉及到中国神仙体系中的领导排位问题,我们不妨看看他的前世是谁?

原来,李世民的前世来头太大,是神仙界里的顶级大佬。

即使是名誉上地位最高、号称总揽天庭的玉帝也得敬畏三分。

佛界大佬的谋算

李渊、李世民打造大唐王朝后,为宣扬自己是人间帝王正统,就来了一场“认祖归宗”的把戏:将自己的祖先追溯到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正常一点说叫李耳。

道教也理所应当的被唐朝定为了国教,可以享受极高的待遇。

而这时,中国的另一个外来的教派---佛教的地位,就极为尴尬而失落。

迫不得已,佛教高层想办法自救。

经过反复思考和推演,最终决定通过西天取经来广为宣扬佛教思想。

这是佛教当前最重要的事项,当然由佛教顶级大佬----如来佛祖亲自负责。

为确保万无一失,他还把玉皇大帝拉来进行支持配合。

如来佛祖郑重其事地把自己的二弟子金蝉子派了出去,轮回转世到人间成为唐僧,牵头负责西天取经。

随后,玉帝也把自己的天篷元帅、卷帘大将派出去保护唐僧。

闯了祸的龙王三太子则化身成一匹白龙马,再加上在五指山下蹲了五百年的孙悟空,这个高级别的草台班子就此搭建完成。

取经的负责人、内容和目的地都已确定,但是却缺一个高大上的由头。

而在当时,只有拉上皇室才能取得宣传效果的最大化。

于是唐太宗李世民就理所当然地被如来佛祖给瞄上了,为了把李世民给拉到这个棋局中,如来佛祖设计了一个连环套。

在《西游记》里,他先是巧妙借助长安风水大师袁守城,与泾河龙王打赌下雨的名目布局。

两人赌的,就是“午时下雨,未时雨停,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

如果是事实,则袁守城赢,否则泾河龙王赢。

本来长安降雨就属于泾河龙王的辖区常规活动,泾河龙王心说这一次准赢。

哪料到玉帝却突然下旨,让泾河龙王必须按照规定的雨点和时间降雨,泾河龙王不禁悲叹:“难道上天真要亡我泾河水族”。

这样辗转反侧的泾河龙王为了赢得这场赌局,只能铤而走险,违反“天条”,不按玉帝旨意降雨。

可是这样一来,泾河龙王虽然赢了赌局,却因为违反天条惹来杀身之祸。

这时泾河龙王才确信,袁守城是真的神通广大,只能跪倒求他救自己一命。

于心不忍的袁守城给龙王指了一条明路,告诉他:剐龙台监斩官是人神通吃的当朝宰相魏征,别的人都不好使,只有唐皇李世民才能帮泾河龙王。

于是泾河龙王赶紧托梦给李世民,请他搭救自己一命。

因为辖区相邻的关系,李世民就同意卖他一个人情。

李世民把魏征叫到宫里下棋,准备将魏征拖过午时三刻,错过时间就能够救下泾河龙王。

哪料到时辰一到,魏征打了一个盹,通过元神出窍,在梦中监斩了泾河龙王。

龙王认为李世民没有履行承诺,骗了自己。

于是在死后,它的鬼魂就一直缠着李世民。

李世民安排秦琼尉迟恭站在房外把门,当成门神来威慑龙王,却没什么效果,依然是夜夜被吓醒,无法入睡。

最后,李世民被折腾得心力交瘁,一病不起,撒手人寰。

在如来佛祖和玉帝的共同算计下,李世民终于被弄到了阴间。

好在这一切,作为在人间和天庭身兼两职的魏征早有预料。

他让众位大臣稍安勿燥:“且再等一日,我主必将还魂归来。”

在李世民咽气之前,魏征给地府判官崔钰写了封信,那是他八拜之交的兄弟。

魏征告诉李世民见到崔钰后把信给他,阎王就会让李世民还魂归来。

凡间帝王地府一日游

俗话说:朝里有人好办事,同样的道理,地府有鬼也好办事。

当李世民来到鬼门关前,就看到地府判官崔钰走到他跟前,恭敬地下跪行礼。

然后崔钰自报家门,原来他活着的时候,曾经在李渊手下当过礼部侍郎,这是行的君臣之礼。

随后,崔钰亲自带着李世民步入鬼门关。

当李世民来到阎王大殿时,饶是他这个人间帝王见惯了大场面,也不禁大吃一惊。

就看到在宽广无边的大殿里,所有鬼神排成两排,仿佛正要迎接什么大人物一样。

而当李世民硬着头皮走到大殿中央,所有的鬼神居然都向他行跪拜之礼。

在李世民在迷茫之际,就听着崔钰向他介绍站在众鬼最前方的十位大人物:“陛下,这是地府的十殿阎王。”

《西游记》中记述的是,“十代阎王降阶而至”,“十王出在森罗宝殿,控背躬身迎迓太宗”。

李世民表示,自己何德何能敢受阎君之礼。

阎王们却纷纷说道:“陛下是阳间王,我等只是掌管阴曹地府一殿之阎王”,从职务和能力上都要位列李世民之下。

双方一顿寒暄后,就得办正事了。

这下李世民已死,怎么安置是个问题,于是阎王让崔钰判官把生死簿拿出来核实一下情况。

结果发现,李世民属于寿终正寝。

可是别忘了阴间有鬼好办事的道理,崔钰想到魏征还特意来了一封信。

于是禀明阎王后,用笔在生死簿上添了两笔,给李世民增加了二十年阳寿。

这样,李世民就可以魂归阳间,继续当皇帝了。

然而,地府的规矩是“阴曹地府有去路,无来路”,李世民想要还阳,必须得在阴曹地府走一遍流程。

于是,崔钰主陪同李世民来了个地府一日游。

他们先是到了幽冥背阴山,李世民一到,那些鬼怪邪神无不避让,无一敢上前来招惹。

随后是十八层地狱,那种声嘶力竭叫声和血淋淋的画面让李世民心惊胆战。

当李世民来到枉死城时,那些当年枉死在李世民手下的鬼魂就扑上来,向李世民索命。

好在有崔钰判官在,他当即撒出一些银钱,众鬼很快就安静下来。

这时候,崔钰就对心里颇为不安的李世民嘱咐到“陛下回去后,再做一场法会,为这些冤魂超度一番,便可了了这段因果。”

李世民连连点头之际,他就回到阳间继续做他的唐皇去了。

当然,回到人间的李世民没有忘记崔钰判官的嘱托,赶紧在长安组织了一场盛大的法会。

这时观音菩萨登场,现出强大的神通法力,然后告诉李世民,现在大唐的法师只会小乘佛法,干不了这个活,只有那天竺国大雷音寺的大乘佛法,才能超度亡魂。

至此,唐僧取经的由头彻底有了,而且还相当的高端大气上档次,普度众生一直是相当响亮的口号。

于是在如来佛祖和玉帝的共同设计下,回到阳间的李世民批准进行西天取经,派唐三藏前往西天,拜佛求取真经。

并且他还和唐僧拜了把子,唐僧是他的御弟,可以作为他的代表,就相当于李世民本人去取经一个意思。

前世身世过于豪横

要说如来佛祖为何把主意打到李世民的身上,现在就能看到一丝端倪,那就是李世民很够从阴间还阳,而且还能够把这个西天取经工作进行大力的推动。

那么为什么如来佛祖这么肯定李世民能够还阳,这就牵扯到李世民前世的身份和地位。

况且在地府扛把子十殿阎王都要给李世民行跪拜礼,这足以说明李世民的前世是一个超级大佬。

那么,李世民的前世到底是什么人呢?

这就得从古代皇帝的星相说起,人们在阅读古代历史,经常会看到诸如什么有凶星犯紫微星的写法。

这是因为,在古代道教神话体系里,紫微星就是皇帝的星相。

紫微星位于天空中心且位置最高,所以人间帝王在天上的对应就是紫微星,而李世民据说就是紫微大帝转世。

古代星相家称的紫微星,就是现在的北极星,周围北斗七星围绕着旋转,再加上众星拱卫,确有一番不凡的气象。

而在道教里,最高神灵是“三清祖师”,封神演义里有老子一气化三清的说法:

那就是玉清大帝、上清大帝、太清大帝,对应的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

除了号称是三清师尊并且化身天道的鸿钧老祖以外,这三位那是教主级别的,绝对是只有最高没有更高。

而在三清之下,就要属道家“四御”:分别是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南方南极长生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祈。

当然还有一说是“六御”:前面加上一个玉皇大帝,后面再缀上一个后土娘娘,这个咱们暂且不管。

在道家典籍《道法会元》里,三清、四御被统称为“七宝”。

其中,“三清”创造宇宙万物,属于造物主的范畴,与上帝的职称和级别差相仿佛。

而“四御”则是统帅天地万神,相当于总统、总理这一级的干部。

如何不管“六御”的说法,在这“四御”里的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其实就是大家常说的玉帝,而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就是紫微大帝。

玉帝因为要始终坐镇天庭,因而没听说过轮回一说。

然而紫微大帝却时不常地化身为人间的帝王,当然轮回转世之后,他还是要回去坐紫微大帝的宝座的。

然而在道教的排序上看,紫微大帝是排在玉帝前面的。最起码同为“四御”的紫微大帝和玉皇大帝是并列的。

所以玉帝号称是天庭之主,但是面对着紫微大帝,也必须得礼让三分,甚至可以说是畏惧三分。

这是因为紫微大帝不但地位高,号称是“众星之主,万象宗师”。

位高权重的他管辖范围十分广泛,执掌天地经纬,统率日月星辰,包括仙凡两界祸福寿夭,甚至是三界神仙的赏罚一律归他管。

而且紫微大帝实力强悍,直属部队兵强马壮。

在道教典籍《北阴酆都太玄制魔黑律灵书》里,紫微大帝统率兵马计有:北极四圣,上清十一大曜星君、北斗七元、左辅右弼、三台星君。

南斗六司,中斗三真、擎羊陀罗二使者,十二元辰本命星君,六十甲子太岁星君。

云天二十八宿,斗中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斗中神仙诸灵官众、周天列曜星君、天罡大圣、魁罡星君等,几乎是遍及普天星斗,河汉群真。

就这等实力,那是谁见着都要恭恭敬敬,即使贵为天庭之主的玉帝,也不得不暗中畏惧三分。

可惜玉帝也没有办法,紫微大帝的管辖范围和权力统属是三清确定下来的,他也无力更改。

不但如此,紫微大帝还掌管着天地间的雷霆之力,对阴曹地府的克制那是杠杠的。

所以才有了李世民到地府,阎王下跪礼拜的戏码,谁也不愿意跪别人,但是实力比人强。

李世民因为在轮回之中,不知道自己是紫微帝君,可是这些阎王掌握生死簿,却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不跪,将来紫微帝君完成轮回后,回到紫微垣后,如果想起来这段因果,试问地府众位阎王,谁吃得消。

而且在一些道家典籍里,紫微大帝还有一重身份,那就是他在幽冥界化身为酆都大帝,是妥妥的酆都地狱之神。

下面还设有五方鬼帝、罗酆六天,十殿阎王都得往后排。

那么他们跪李世民,也就相当于跪酆都大帝,从地位和礼节上都没毛病。

李世民有这等豪横的前世,那在神仙界可算是花见花开,仙见仙拜。

而在现实世界又是一国之主,可以说在仙凡两界都是帝王之尊,真是不得不让人佩服。

文/蓝风烛尘

参考文献:

[1]刘莉,道教文化中的北辰与北帝,河北学刊,2010(5);

[2]安小利,西游记中神仙形象的塑造,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褚遂良传世碑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书画播报2023-03-22 17:47褚遂良,字登善,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唐太宗时封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史载此人博涉文史,尤工书法。唐太宗曾经说:“虞世南死后,无人再与我论书法。”魏征便推荐褚遂良,说“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时历任起居郎、谏议大夫,累官至中书令。后因反对唐高

  • 三国猛将那么多,但能击败关羽的人,数来数去也就这4个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不能击败关羽的代表人物说起能够击败关羽的代表人物,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便是张飞、赵云,那么这两人真的能够击败关羽吗?张飞是关羽的三弟,由于这层关系,所以两人之间很少有动手机会。不过在古城相会这一章节中,两人还是有过切磋的。当时张飞误以为关羽真的投靠了曹操,所以当他发现了关羽的踪迹后,直接披挂上阵,想要诛

  • 唐朝的丧葬流程 唐人在丧葬之礼上的花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王爷丧葬制度,唐朝官员都会葬在哪,唐朝丧葬曲

    从初终到入殓、建墓、备葬料、下葬、 复土,还有丧、葬过程中不间断的祭祀等, 这些过程中的种种花费,难以一一且系统考 察。现散见于文献记载者,大致有购买葬 具、购买墓地、修建墓葬、准备墓志和随葬 品等方面。一、购买葬具唐代葬具的来源有官方和民间之分,官办 丧事提供的葬具由将作监制造,其中木质葬具 当由

  • 有人说项羽是光明磊落真汉子?分封诸侯时他可是有心机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项羽分封诸侯篡夺了义帝的权力,也拿走了天下绝大多数诸侯王的胜利果实。项羽分封诸侯时很伟光正地说“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这段话就直接否定了义帝、赵王歇等人,直接把他们都钉在傀儡的位置;还把他自己彻底摆上了诸侯领袖的位置,定

  • 毛主席曾夸司马懿一族4人厉害,其中有1人,大家可能会有疑问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毛主席当时除了肯定了司马懿的能力之外,还曾说:“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也是很厉害的。”司马师是司马懿的嫡长子,也是司马懿原本的预定的接班人,在史书记载中,司马师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司马懿在世时,他常跟在司马懿左右,帮助后者谋划大事。那场让司马懿翻身的政变,司马师就是其中的重要参与者,据记载,司马懿

  • “少时提剑出乡里,三十年间取将相”-后唐名将 李存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李存审原名符存,字德祥,陈州宛丘(今河南淮阳)人。父楚,本州牙将。符存“多智算”,爱好兵家之事,在唐朝末年纠集家乡地主豪强镇压义军。符存后来投奔唐朝光州刺史李罕之,又 为河阳小校,多次击败蔡州秦宗权军队。李罕之为部将所逼,部 下离散,符存被晋王李克用收为养子,随从征战,多立战功,任 义儿军使,赐姓名

  • 史记上记载的七个灵异事件!长城修庙,汉武帝遇麒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一、公元前311年,赵国和韩国之间发生了一场战争。韩国的军队趁机进攻赵国,但是在战争中,一只凶猛的大乌鸦出现了,飞到韩国的军队中,对着他们呱呱叫着,韩国的军队感到非常害怕,纷纷溃败。这件事情被称为“乌鸦战胜韩国军”。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巡游时,经过一片沼泽地,看到了一个奇怪的老人,老人手中拿

  • 典说江苏㊺ | 四海为家:萧何与刘邦的默契问答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现在用“四海为家”这个词,多是表志在四方、漂泊无定之意。词语中豪气干云的气韵来自一千多年前的汉代。起初,四海为家这个词原指皇帝拥有天下。《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公元前200年初,萧何亲自监造未央宫,初具规模之时,刘邦征战回来,见此勃然大怒:“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天

  • 唐高祖李渊比武娶亲与目的一词有关联?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宇文成都李渊比武,唐高祖李渊是甘肃人吗,李渊比武娶亲文言文

    李渊公元581年,隋高祖杨坚篡夺北周政权,北周高官窦毅结束了官宦生涯。窦毅的女儿悲愤中骂道:“可惜我不是男子汉,不然,我必挺身解救国难!”窦毅十分赞赏女儿的胆识,于是出榜招婿,条件是射中自己画于屏风上的孔雀眼睛。角逐之下,满城王公贵胄纷纷落选。这时,青年李渊到窦府,连发两箭分别射中孔雀两眼,窦毅于是

  • 后唐时期的明君,宦官乱政后的新星,励精图治打造理想家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唐朝的历史上,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三位皇帝都是宦官拥护的。唐敬宗16岁即位,两年后死于宫廷战争;唐文宗18岁即位,死时年仅33岁;至于唐武宗,和唐文宗一样,也是33岁就死了,加起来时间不到二十三年这不仅反映了皇室的权力落入了宦官手中,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晚唐政局的恶化。在这些皇帝中,唐文宗是最好的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