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二十等爵制"制度中,秦国爵位的含金量如何?

在"二十等爵制"制度中,秦国爵位的含金量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608 更新时间:2024/2/8 20:20:12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实行了名为“二十等爵制”的军功制度。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这套制度当中,秦国的爵位含金量,其实还是很高的。每提升一级,都会增加相应的土地和俸禄。只要在战场上足够英勇,得到足够的军功,房子、田地、仆人……所有的这些,国家都能给你配齐了。

正是因为如此丰厚的奖励制度,秦国人才会踊跃参军,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秦国也因此才能组建起一支数量庞大的精锐军队,最后统一了天下。

战国初期,随着生产力逐渐进步,旧有的井田制逐渐瓦解。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开始纷纷进行变法维新,而后逐渐强大起来。

就在各国开始先后进行变法的同时,地处中原西部的秦国,也开始眼热起来。秦国也是老牌强国,但在这场变法热潮当中,秦国却落后了。这主要是因为,秦国地理位置比较偏,和中原诸国的联系相对少一些。再加上秦国内部,保守派实力强大,所以才没能及时变法。等到其他国家先后进行过变法之后,此时的秦国,已经落后很多了。

眼见这种局面,当时在位的秦孝公,终于下定决心,开始变法。但是,秦孝公也很清楚,秦国内部的保守派到底有多么强大。想要马上进行变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为了实现自己的变法愿望,秦孝公一边在国内收紧权力,为接下来的变法做准备。另一边颁布《求贤令》,希望找到能够帮助他变法的人才。不久之后,魏国人公孙鞅来到秦国,向秦孝公畅谈变法革新的理念,得到了秦孝公的赏识。因为后来公孙鞅被秦孝公封在了商地,所以后世往往称其为商鞅。

为了说服国内的保守派,同时更是为了表明变法的必要性。秦孝公决定,让双方进行一场辩论。这场辩论十分激烈,虽然辩论之后,保守派依然固执己见,但这次辩论,也让当时秦国的舆论风向,开始产生了变化。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命令商鞅,在秦国推行《垦草令》,拉开了秦国变法的序幕。变法刚开始的时候,因为保守派的反对,变法其实收效甚微。但是在秦孝公和商鞅的努力之下,《垦草令》还是被逐渐推行开来。在这个过程当中,便发生了著名的‘商鞅南门立木’事件。

四年之后,随着《垦草令》在秦国逐渐推行开来,秦国人开始逐渐接受变法的理念。于是,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全权负责变法事宜。

此后,商鞅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改革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法、建立二十等军功制度、制定明确的秦律。

在这其中,二十等军功制,不光是对秦国军事制度的一次改革,更是彻底改变了秦国的政治体系。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遵循传统的世禄世卿制度。所谓世禄世卿,就是指贵族世袭制。在这种制度下,只有贵族能够做官,平民永远没有上升的通道。

没有上升的阶梯,平民永远都是平民。就算国家对外打仗胜利,平民也捞不着半点好处,自然没人愿意打仗。如此一来,当时秦军的战斗力,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但是,商鞅进行改革之后,一切就变得截然不同了。

按照商鞅改革后的这套制度,秦国的爵位分为二十个等级,分别为:分别为: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这其中,一级公士最低,二十级的彻侯最高。而商鞅当时的爵位,便是左庶长,位列第九等。距离二十等的彻侯,还差了十一个等级。然而,身为一个左庶长的商鞅,就已经能够全权负责制定秦国变法的一系列章程,秦国的爵位含金量,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而最高等的彻侯,则是更为位高权重,可以获得一块实际封地,建立一个国中之国。商鞅直到晚年的时候,才有幸得到了这个爵位。而在秦国历史上,从商鞅变法开始,一直到秦朝灭亡,有记载的彻侯,仅仅只有七人,分别是商鞅、魏冉范睢吕不韦嫪毐王翦王贲

这七个人,每一个都是大名鼎鼎,在秦国的历史上,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那么,如何获得这些爵位呢?

很简单,唯一的方法,就是上战场杀敌,获得更多的军功,然后凭军功升迁。按照商鞅设置的规则,秦国士兵只要在战场上斩杀一名‘甲士’,便能从平民晋升为一级公士,同时获得田地一顷、宅院一座、仆人一个。

当然,想要在战场上实现这个目标,并不算容易,甚至可以说是十分艰难。这里所说的‘甲士’其实并不是普通的敌方士兵。因为在战国时期,有资格被称之为甲士的,要么是最精锐军团的先锋士兵,在敌国内部肯定也是贵族,要么干脆就是一个底层军官。而一般的士兵,是没资格称之为甲士的。也就是说,想要完成这个目标,秦国人需要在战场上,独立干掉一个敌军的底层军官,才能晋升为公士,这显然难度极大。

而且,秦国的这套军功制度,也不是说每杀一个‘甲士’,就能晋升一级。要真是这样的话,如果有人能够连杀二十个甲士的话,直接就能成为最高等级了彻侯了,这显然不可能。商鞅设计的这套制度,可以当成现代游戏里的升级制度,而猎杀的‘甲士’数量,以及在战争当中立下的功劳,就是经验。

前期升级需要的经验比较少,但是越往后,需要的经验就越多。到了后期,已经不是单纯靠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就能晋升的了。而是必须成为将军,率领军队打胜仗,或者像商鞅那样,为秦国做出巨大贡献,才能晋升。

不过,因为年代太过久远,当时详细的晋升制度,并没有流传下来。今天我们能够确定的是,杀一个甲士能够晋升为一级公士。杀两个甲士,如果这个军士的父母是囚犯,可以马上被释放。他的妻子如果是奴隶,可以马上转为平民。每多杀一个甲士,可以多获得一户奴隶。如果是军官,打赢一场仗,小官升一级,大官升三级。

对于底层士兵来说,想要靠在战场上杀敌成为彻侯,显然不现实。但能够多拥有一些田地、住宅以及仆人,也是大家梦寐以求的了。最关键的是,靠着军功可以得到爵位,可以脱离平民成为贵族。爵位是可以世袭的,只要士兵本人足够努力,就等于是给家里攒下了一份丰厚的家产,而且还能给后人搞一个铁饭碗,这可就太具有诱惑力了。

正是因为秦国的二十级军功制度,如此具有诱惑力,所以秦国人后来才会争相去当兵,组建出一支强大的虎狼之师,最后横扫天下。不过,这种制度,显然对那些旧贵族很不利,损害了那些旧贵族的利益。所以最后,当秦孝公死后,设计这套制度的商鞅,也被施以车裂之刑而死。但商鞅设计的这套制度,却成了秦国强大的根本。在商鞅被处死后,后来的秦国君主,依然选择继承了这套制度,最后经过几代人的奋斗之后,终于统一了天下。

标签: 制度爵位秦国

更多文章

  • 楚国的国都被攻占,为何还能坚持五十余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国都,攻占,坚持

    公元前278年,楚国的国都郢城被秦国将领白起攻克,失去大片土地,但在这之后楚国又坚持了五十余年,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278年,随着秦国名将白起,正式攻入郢都,楚国国都被秦国攻占,彻底失去了自己的都城。此后,楚国被迫迁都陈城,后来又将陈城再

  • 越王勾践为什么能成功复仇,还成为春秋最后一位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功,春秋,复仇

    勾践,春秋时期越国君主(前496年-前464年),“春秋五霸”之一,也是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湖北省博物馆里有一件镇馆之宝,这件举世闻名的宝物就是“春秋越王勾践剑”。从这件宝物的名字就能看出,它是越王勾践的佩剑,其展现出来的青铜冶炼水

  • 什么是武庙十哲?十哲指的是哪些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庙

    武庙十哲,是指唐朝开元十九年唐玄宗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所设置的庙宇,以汉朝留侯张良为配享,并以历代名将十人从之。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武庙十哲,分别是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绩、张良、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这十个人。这十人当中,要说谁是名不副实,这恐怕还真没

  • 勾践灭了吴国后,越国为何由盛转衰?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勾践,吴国

    越国(公元前2032年—公元前222年),是中国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东南方的诸侯国。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越国的灭亡,简单来说,就是一部熊孩子的败家史。先是因为储位之争,爆发了一场长达多年的内乱,导致国力大幅衰退;然后好不容易恢复稳定,又企图通过战争

  • 泓水之战已经爆发,为什么宋襄公不在对方准备时发起进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对方,爆发,进攻

    泓水之战发生于东周春秋时期,公元前638年,宋国与楚国为争夺霸权而发生的一次战斗,以宋国失败告终。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638年,在今天的河南省拓城西北地区,发生了一场非常有意思的战争。这场战争双方的主角,分别是宋国和楚国。这场战争有意思的地方,并不在于

  • 狐偃对晋文公重耳有多重要?"无狐偃,便无晋文公"的说法客观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说法,客观

    重耳之前命不好,虽然出身高贵但是颠沛流离,那么狐偃对晋文公重耳有多重要?“无狐偃,便无晋文公”的说法客观吗?这其实是因为狐偃是重耳团队里很重要的人物,他给重耳出谋划策,一直兢兢业业保护了重耳19年。一、骊姬想要杀死重耳,狐偃护送重耳出逃骊姬不满太子申生可以继承国君之位,经常向晋献公说太子申生的坏话。

  • 吴芮作为汉初异姓王之一,为何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善终

    吴芮(约公元前241~公元前201年),秦汉之际馀汗县人,为春秋时吴王夫差后裔,吴芮是秦汉交替时期的百越领袖,是江西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杰出人物,以民为本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历史资料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作为汉初异姓王,吴芮最后之所以能够得以善终,

  • 洪承畴是抵抗清军的重要人物,为何会被关入大牢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抵抗,大牢,人物

    洪承畴在明朝末期的时候,很多人都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但是他最后却辜负了这一片冰心期盼,虽然说不能把所有的过错全部都推到在他的身上,但是他的过于耿直,确实是使得明朝灭亡的最重要的导火线,或许他们可以站在统一战线上来挽救已经奄奄一息的明朝,但是他们始终却联合不在一起。当时他是可以让明朝重振威风的人

  • 历史上真实的元朝是什么样的?有着什么样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真实,发展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始为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下面由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公元1162年,就在南宋名将岳飞被冤杀整二十年的时候,北方草原上的乞颜部落,出生了一个男孩,取名为铁木真。当

  • "辽以释废,金以儒亡",忽必烈为什么这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孛儿只斤·忽必烈,蒙古尊号“薛禅汗”,大蒙古国第五任可汗及元朝开国皇帝(1260年-1294年在位),成吉思汗铁木真之孙,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状元胡砺大概没想过,他的金榜题名居然源于一次“跨国”科举。北宋末年,金兵攻掠河北,胡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