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渭南好男儿,随朱元璋打天下,功成后家乡因他改名

他是渭南好男儿,随朱元璋打天下,功成后家乡因他改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975 更新时间:2023/12/12 5:01:58

公元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朱元璋任命其侄正为大都督,节制外诸军事,前去镇守洪都,当时洪都是兵家必争之地,非骨肉重臣不可以守。不多时日,陈友谅结集60万大军,把洪都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势在必得。

朱文正接到的是死守命令,他与张子明“城亡与亡,我等死守保卫洪都城”。守城期间历经恶战,虽多次摧陈友谅锋芒,但因陈部兵力太多,守城伤亡惨重,以至城破多出,岌岌可危。朱文正,张子明等人不畏强敌,重新调防布阵,给守城将士鼓气厉战。

四月二十四日,陈友谅再次发动全面攻城,这次朱文正临城组织士兵射箭,并用火枪营大举射杀。陈友谅部伤亡甚大,以至于尸首遍野,血灌护城河,使其攻击稍有收敛。到了六月,朱文正和守城将士伤亡大半,守城处于极限状态。随后与张子明商量,派其突围去搬救兵。

张子明身怀忠烈,为了减小目标,只身前往。利用夜间天黑悄然出城,乔装回避,巧妙的绕开敌人营防,昼伏夜出,以自己最大的体能极限去见朱元璋。而朱元璋此时的情况并不乐观,正和张士诚激战,顾及不到洪都。

当听说洪都十万火急后,自己一方面和张士诚决战,另一方面让张子明快速返回,就说援军马上就到。得令后的张子明知道军情责任重大,心急如焚,日夜兼程返回洪都。不幸的是,在临近洪都城池时被陈友谅部俘获。陈友谅或许以高官,或许以重金,利用各种手段劝其降服未果,欲杀之。

而多谋的张子明为了把救兵要到的消息传达给朱文正,用了权宜之计,“降与不降,等见吾主公一面再说”。陈信之,驱车城下,而城上朱文正见状破口大骂:“张子明吾以汝为心腹,尔竟降敌,左右还不放箭射死逆贼”。不等放箭,张子明大声道:“主公冤枉,救兵马上就到”。言毕,为表忠心当即碰死在战车前辕。此时的朱文正才知道冤枉了爱将,悔之晚矣,悔之晚矣。

城上的将士听说救兵马上就到,士气大,奋力死守,终于在守城85天后与前来的援军大败陈友谅,取得了洪都保卫战的全面胜利。之后陈友谅败退鄱阳湖,朱文正又断其粮道,致之在鄱阳湖一战败亡。此次一战,决定了大明朝坚实的立国基础。

真可谓:

改朝开国立大明,洪武煮酒论英雄。

谁闯重围搬救兵,唯赖子明一身忠。

热血飞天三千丈,换得志士忠节风。

巨星早坠史难忘,留得万世千户名。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后论功行赏,张子明被排前150名开国功臣之内。史记“癸卯六月,南昌死事”。追封为,忠节侯。因张志明生前领军中“千户”之职,故土村名也改称张千户。

更多文章

  • 隋文帝杨坚:智商和情商在线,夺取女婿天下,却逃不过二世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阶段。几百年的互相攻伐、几百年的分裂合并,中国内部一直处于战乱的境地。但也幸亏,秦始皇的大一统思想早就深入人心,一直以来也都是各位有为帝王的最终目标。杨坚作为当时的天降猛男,自然也继承了这一志向,并且还顺利地完成了这一伟大任务,从而开创了一代盛世。当然,也

  • 1951年,考古队在明朝妃嫔墓,发现一个奇怪金瓶,为何装着粪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这其实也不能完全怪郭沫若,毕竟人都有好奇心,不知道多少人想着刨开秦始皇的墓看看里面到底有多神奇呢。秦始皇要是想骂人,就让他去骂司马迁吧。郭沫若本来是想开发永乐皇帝的长陵的,只是因为长陵太大了,大家伙有点拿不准,所以挑了万历的定陵。也算是万历倒霉吧,不过能替祖宗挡灾,也算他积阴德了。但话可说回来,这可

  • 唐太宗李世民建凌烟阁,为什么秦琼只排在最后一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琼凌烟阁大结局,李世民是怎么对待秦琼的,凌烟阁为啥秦琼排最后

    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凌烟阁是唐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对于凌烟阁的建立李世民有自己的理念和规则:那就是这个名单既要涵盖大多数的功臣,又不能辜负跟着自己忠心耿耿的老伙计,还要兼顾那些为国出力不是自己心腹的人。依据这个原则,李世民将凌烟阁

  • 建文帝逃出南京,看到朱元璋的密旨痛哭道:早知如此朱棣必败无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棣给朱元璋立的规矩,建文和朱棣大结局,朱棣杀了多少建文旧臣

    比如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的失败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他的性格柔弱,缺少那种杀伐果断狠辣和远见卓识的眼光。其次朱允炆自己并没有主见,朱元璋生前多次询问他,日后他的藩王叔叔们如果有异心该如何对待?朱允炆信誓旦旦的说道:“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

  • 《明朝那些事儿》|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杨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一个相当了不得的评价,因为另外两位仁兄的名声比他要大得多,一个已经死了,另一个与他同一时代,但刚出生不久。已经去世的人就是《永乐大典》的总编,永乐第一才子解缙,而尚未出场的那位叫做徐渭,通常人们叫他徐文长。能够位居这两位仁兄之上,可见杨慎之厉害。其实读书读到这个份儿上,杨慎先生也有些迫不得已,毕

  • 元朝大败局:陈朱争霸,帝国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元朝的两城之战后衰落了,元朝十大美女照片,老梁说元朝的恐怖

    刘基指出,要想统一天下,必须先翦灭江南各路诸侯,稳定好大后方,才可北上灭元。他特别强调,元朝内部虽然乱成一锅粥,但此时的朱元璋还不是元军的对手。不过,元朝官军各怀鬼胎,朝廷难以集中兵力南下围剿群雄。而江南群雄都有兼并同盟、谋夺天下的雄心,方今之计,唯有先拿实力最强的陈友谅开刀,再趁机吞下张士诚、方国

  • 历史上有6位高宗皇帝,除了唐高宗,你还知道哪一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高宗下一位皇帝,唐高宗皇帝最新消息,历史上著名的高宗皇帝

    一、北魏高宗拓跋濬拓跋濬(440年~465年),字乌雷,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拓跋濬是太武帝拓跋焘之孙,景穆帝拓跋晃长子,母为恭皇后郁久闾氏。 拓跋濬聪明敏达,风仪异常。正平二年(452年)三月,中常侍宗爱弑杀太武帝拓跋焘,拥立南安王拓跋余即位。同年十月,拓跋余遇弑后,拓跋濬即位为帝

  • 《知宋:从水浒看宋朝的犄角旮旯》| 宋朝人的夜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坊”是居民住宅区,“市”是商业交易区。两者在空间上是分隔开来的。居民区的坊之间也是互相隔离的,围有围墙,各有坊门;而所有的商业活动只能集中在“市”里进行。每天早上和晚上,以鼓声为号,坊门和市门都定时开启和关闭。到了宋代,“坊市之中,邸店有限,工商外至,络绎无穷”,封闭的城市管理模式逐渐不能适应城市

  • 唐代商人成军是为报效朝廷吗?并不是,社会经济地位低下才是根本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成军,唐朝的经济制度有哪些,唐朝商人群体分析

    开元天宝为唐朝唐玄宗时期的年号,禁军作为该封建王朝的天子亲军,担负着卫戍京师、维持皇权的重要任务,这原本应是一支精兵强将组成的队伍,然而在开元天宝后,禁军里却混杂着很多商贩之徒;安史之乱后,作为禁军主力的神策军,虽曾强盛一时,但后来亦变得软弱涣散,缺乏战斗力。其原因何在?以通财鬻货为天职的长安商人,

  • 整个宋朝书法家,他位列“书法第一人”,苏、黄、米、蔡都不如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书法四大家一览表,北宋最著名的书法家,宋朝最厉害的书法家是谁

    他就是蔡襄。《宋史·蔡襄传》中说道:“襄工于手书,为当世第一,仁宗尤爱之。”正史当中如此记载,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这是盖棺定论的结论,意思是说蔡襄这个人极擅长书法,其水平是整个宋代的第一人,尤其是宋仁宗,极为喜爱他的书法。许多人没有将蔡襄的书法经过系统的分析,所以很难真正深入到蔡襄的书法肌理当中,同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