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建文帝逃出南京,看到朱元璋的密旨痛哭道:早知如此朱棣必败无疑

建文帝逃出南京,看到朱元璋的密旨痛哭道:早知如此朱棣必败无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649 更新时间:2024/1/17 16:23:12

比如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的失败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他的性格柔弱,缺少那种杀伐果断狠辣和远见卓识的眼光。其次朱允炆自己并没有主见,朱元璋生前多次询问他,日后他的藩王叔叔们如果有异心该如何对待?

朱允炆信誓旦旦的说道:“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绝不会主动削藩,先用仁德安抚,实在不行再发兵。对于孙子的回答,朱元璋其实还是比较满意的。

然而朱元璋前脚刚刚去世,朱允炆就听信黄子澄齐泰的怂恿开始对藩王下手,不仅削掉了五个藩王,甚至还逼死湘王朱柏,最后致使燕王朱棣不得不起兵靖难。如果当初朱允炆履行了自己的承诺,或许根本不会丢掉皇位。

即便是想削藩也应该从长计议,循序渐进。事实上,朱允炆的失败朱元璋也要负很大的责任,由于国少主疑,朱元璋担心孙子震慑不住那些开国功臣,于是便大开杀戒,几乎将开国功臣屠戮殆尽。

再者,朱元璋自身的能力太强大,也太能干,恨不得一个人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如此一来,作为储君的朱允炆很少有机会自己处理朝政,政治方面不成熟也是一个致命的因素。

或许朱元璋对朱允炆的性格过于担忧,俗话说知子莫若父,朱元璋也深知朱棣绝不是一位安分守己的人,所以就在生前留给朱允炆一份密旨,以防万一。如果朱棣反了,那么朱允炆一定要打开这份密旨,若不反那么这份密旨就永远不能打开。

事实证明朱元璋的预料还是比较准的。公元1402年朱棣靖难成功,朱允炆逃出南京城之后才想起了那份密旨,然而当他看到密旨上的内容时,不禁痛哭流涕道:“既有如此妙计,为何不早说?早知如此,那燕王朱棣必败无疑啊!

明明是他自己忘记了这份密旨,却还埋怨朱元璋没有早说。朱棣起兵时满打满算也就五万人,而朱允炆这边则是五十万,实力相差悬殊彻底冲昏了他的头脑,过分的自信和用人不当导致最后断送了江山。

那么这份密旨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呢?密旨的内容其实是一个计策,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里的黄雀就是辽王朱植,朱元璋的第十五子。史书关于朱植的记载并不多,不过此人绝不是一个庸人,否则也不会获得朱元璋的信任成为镇守边塞的九大藩王之一。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朱植与朱标的关系非常好,也是朱标最为信任的兄弟,因此朱元璋让朱植镇守辽东其实还另有深意。从地理位置上看,燕王的封地在北平,辽王的封地在广宁(现在的辽宁北镇)。

朱棣起兵肯定是要往南打的,那么这个时候朱植在其身后攻取北平,朱棣必然回兵来救,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朱棣焉有不败之理?

只可惜朱允炆缺乏谋略和眼光,更想不到朱元璋会有这样的安排,甚至在削藩之初他还担心朱植会帮助朱棣,竟然将其召回京城并削去了他的护卫,这无异于舍弃了反败为胜的一把利器和最后的救命稻草。

更多文章

  • 《明朝那些事儿》|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杨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一个相当了不得的评价,因为另外两位仁兄的名声比他要大得多,一个已经死了,另一个与他同一时代,但刚出生不久。已经去世的人就是《永乐大典》的总编,永乐第一才子解缙,而尚未出场的那位叫做徐渭,通常人们叫他徐文长。能够位居这两位仁兄之上,可见杨慎之厉害。其实读书读到这个份儿上,杨慎先生也有些迫不得已,毕

  • 元朝大败局:陈朱争霸,帝国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元朝的两城之战后衰落了,元朝十大美女照片,老梁说元朝的恐怖

    刘基指出,要想统一天下,必须先翦灭江南各路诸侯,稳定好大后方,才可北上灭元。他特别强调,元朝内部虽然乱成一锅粥,但此时的朱元璋还不是元军的对手。不过,元朝官军各怀鬼胎,朝廷难以集中兵力南下围剿群雄。而江南群雄都有兼并同盟、谋夺天下的雄心,方今之计,唯有先拿实力最强的陈友谅开刀,再趁机吞下张士诚、方国

  • 历史上有6位高宗皇帝,除了唐高宗,你还知道哪一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高宗下一位皇帝,唐高宗皇帝最新消息,历史上著名的高宗皇帝

    一、北魏高宗拓跋濬拓跋濬(440年~465年),字乌雷,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拓跋濬是太武帝拓跋焘之孙,景穆帝拓跋晃长子,母为恭皇后郁久闾氏。 拓跋濬聪明敏达,风仪异常。正平二年(452年)三月,中常侍宗爱弑杀太武帝拓跋焘,拥立南安王拓跋余即位。同年十月,拓跋余遇弑后,拓跋濬即位为帝

  • 《知宋:从水浒看宋朝的犄角旮旯》| 宋朝人的夜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坊”是居民住宅区,“市”是商业交易区。两者在空间上是分隔开来的。居民区的坊之间也是互相隔离的,围有围墙,各有坊门;而所有的商业活动只能集中在“市”里进行。每天早上和晚上,以鼓声为号,坊门和市门都定时开启和关闭。到了宋代,“坊市之中,邸店有限,工商外至,络绎无穷”,封闭的城市管理模式逐渐不能适应城市

  • 唐代商人成军是为报效朝廷吗?并不是,社会经济地位低下才是根本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成军,唐朝的经济制度有哪些,唐朝商人群体分析

    开元天宝为唐朝唐玄宗时期的年号,禁军作为该封建王朝的天子亲军,担负着卫戍京师、维持皇权的重要任务,这原本应是一支精兵强将组成的队伍,然而在开元天宝后,禁军里却混杂着很多商贩之徒;安史之乱后,作为禁军主力的神策军,虽曾强盛一时,但后来亦变得软弱涣散,缺乏战斗力。其原因何在?以通财鬻货为天职的长安商人,

  • 整个宋朝书法家,他位列“书法第一人”,苏、黄、米、蔡都不如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书法四大家一览表,北宋最著名的书法家,宋朝最厉害的书法家是谁

    他就是蔡襄。《宋史·蔡襄传》中说道:“襄工于手书,为当世第一,仁宗尤爱之。”正史当中如此记载,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这是盖棺定论的结论,意思是说蔡襄这个人极擅长书法,其水平是整个宋代的第一人,尤其是宋仁宗,极为喜爱他的书法。许多人没有将蔡襄的书法经过系统的分析,所以很难真正深入到蔡襄的书法肌理当中,同苏

  • 唐代县令有多难?从户籍到民生事无巨细,一人犯错众人连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代的县令有多大权力,唐朝最低的官是县令吗,唐朝县令和刺史哪个官职大

    春秋时期的楚国最早实行了县制,同时期的秦国是最早实行郡制的国家,那时的县是大于郡的,每个县有四个郡。 自秦朝统一六国之后,便统一并实行了郡县制,郡是朝廷以下最高的行政机构,郡下设县或者道,道以下设乡或者里等基层行政机构。郡县制是完全不同于分封制的管理制度,分封制会导致诸侯实力增强时渐渐脱离中央的管理

  • 宋仁宗、明仁宗、清仁宗这3位皇帝,只有他才担得起1个“仁”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这一次宰执大臣们直接被带进了皇帝的寝宫,大内福宁殿西阁。韩琦等人被眼前所看到的景物惊呆了。这是天下共主的房间,可是幄帘之内,只铺着颜色暗淡的素色被褥,看上去已经很久没有替换了。这时仁宗已经醒了过来,看他们不住地打量,很平淡地说。“朕居宫中,自奉止如此尔。此亦生民之膏血,可轻费哉?”诸位相公,想想平日

  • 大明天字第一号案:蓝玉谋反案,真的是因为谋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蓝玉蓝玉曾经抢占了东昌的民田,御史查究追问此事,蓝玉大怒,赶走了御史。他还在半夜敲击喜峰关关门,关吏没有及时开门接纳,蓝玉纵容士兵打破关门长驱直入。这些行为让太祖十分不满,曾多次责备他。蓝玉对太祖的不满和不敬也日益明显。太祖原本想封他为梁国公,但由于他犯错而改封凉地,还把他的过错刻在铁券上。蓝玉仍然

  • 东汉末年,曹操能北征乌桓,为什么西晋统一以后,反倒五胡乱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五胡乱华时期是指西晋后期八王之乱后,中原地区汉族实力锐减。五个胡人部族:匈奴,羯族、羌族、氐族、鲜卑,进入中原汉地,大肆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使中原地区十室九空。五胡乱华是汉民族历史上的一大浩劫。那么,为什么会发生五胡乱华的事情呢? 五胡乱华地图 第一,晋朝得国不正,不得人心,国力衰弱。众所周知,西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