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高凭什么深得秦始皇的秦二世两代帝王的宠信?

赵高凭什么深得秦始皇的秦二世两代帝王的宠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142 更新时间:2024/2/8 20:11:52

赵高是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到秦朝灭亡,赵高可以说是个难以绕过之人,正是他在秦始皇驾崩后扶立胡亥即位,正是他凭借秦二世胡亥宠信扰乱朝堂,正是他指鹿为马诛除李斯一手将秦朝推向了深渊,正是他在天下大乱之际谋刺了二世胡亥……

那么,赵高深得秦始皇和秦二世两代帝王宠信,到底凭借的是什么?

出身不高但颇有才能,善于逢迎且聪明伶俐

关于赵高的出身,《史记》明确记载“赵高者,诸赵疏远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虽然目前有说法认为,赵高是赵国宗室远亲或秦国宗室远亲,然而且不论这两种说法是否为真,至少到赵高出生时,他的家族已经衰微,母亲受刑、出身隐宫的身世可谓极度卑微。

可以说,赵高毫无身世背景可以凭借,其之所以受到秦始皇重用,得以入宫为官,所依靠的完全是自己的才能,而从目前的史料记载来看,他的才能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精通律法。《史记·蒙恬列传》有载,“秦王闻(赵)高彊力,通於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赵高虽然出身低微,但却并未就此妄自菲薄、怨天尤人,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极为精通律法知识,甚至传到了秦始皇的耳中,得以被提拔为中车府令。

众所周知,秦国崛起源于“商鞅变法”,变法后的秦国沿用法家治国理念,经过数代秦君的治理,律法已经深入秦国的方方面面,因而在秦国为官,是否精通律法乃是极为重要的衡量标准,李斯提出的“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更是成为了秦朝国策,将法家治国理念推向了全国。

正因采用法家治国理念,在官员选拔机制尚未成熟的秦朝,精通律法的赵高便已经具备了为官的基本条件,甚至因此得到了秦始皇的直接提拔。

2、书法出众。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鉴于列国文字各不相同,遂以秦国小篆为标准字体推行全国,这便是统一文字了。根据《汉书·艺文志》等史料记载,当时丞相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三书共计三千一百字,作为识字蒙读物颁行天下。

虽然秦朝时期的官僚体系远没有后世那般庞杂,但朝中官员却也并不算少,赵高的字体能够从这么多朝臣中杀出重围,作为标准字体颁行天下,可见赵高的书法应该是极为出众的。

3、聪明伶俐、善于逢迎。赵高自幼在隐宫中长大,出身卑贱的他恐怕没少受人欺负,或许也正因如此,使得赵高自幼便养成了谨小慎微的性格,以及善于逢迎的生存手段。赵高固然凭借才能得到了秦始皇的重视和提拔,但正是由于其谨小慎微的性格和善于逢迎的手段,才使其成功在官场上生存了下来,就连英明神武的秦始皇也对其信任有加。

赵高担任中车府令后,便能够时常陪伴秦始皇左右,虽然人常说“伴君如伴虎”,可如果皇帝对你宠信有加,那么同样拥有不少好处。例如在律法严苛的秦国,赵高曾因犯罪差点被处死,正是凭借秦始皇的宠信,才使得逃过一劫。

可以说,秦始皇晚年对于赵高是极为宠信的,除了本职工作之外,甚至还让其负责教导幼子胡亥刑律知识,更是将玉玺交给其保管。

如上,赵高虽然出身不高,但却凭借精通律法而得到秦始皇的提拔,又因写得一手好字而获得重用,更因聪明伶俐且善于逢迎而逐渐取得秦始皇宠信。可以预见,在赵高野心尚未暴露之前,其应当算得上是一位干吏,否则又岂能取信于英明神武的秦始皇。

始皇晚年赵高不涉政治,取信胡亥全凭阿谀

秦始皇在位期间,赵高虽然深受秦始皇宠信,但其职位却仅仅只是中车府令,从《汉书·百官公卿表》的记载来看,这是一个专门负责管理皇帝车驾的职位,虽然赵高凭借宠信得以掌管玉玺、教导胡亥,但其职位却并不算多么重要,更多只是负责替皇帝跑腿办事,并不涉及朝廷政治。

沙丘政变

人的野心,往往是随着地位的变化而一步步滋生的,而在秦始皇时期,赵高的权力地位,决定了他不可能拥有多么大的野心,直到“沙丘政变”的爆发。

秦始皇东巡归途病逝,赵高凭借着掌管玉玺,以及与皇子胡亥关系密切的优势,最终联合李斯将胡亥扶上了皇位。赵高与胡亥关系本就比较密切,如今又有了从龙之功,自然很容易便得到了这位新皇帝的宠信,进而被提拔为郎中令,开始进入朝廷决策层。

丞相李斯固然有才,同样一定程度拥有从龙之功,但从新帝胡亥的个人情感考虑,相较于李斯这个辅佐秦始皇治理天下的能臣,他自然更愿意宠信自己更为熟悉的赵高。

将胡亥扶上皇位,固然让赵高从皇宫走向了朝堂,但其之所以能够最终权倾朝野,却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主要经过了以下三个步骤。

1、首先是固宠。自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统治之后,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自然也就成为了最大的权力源泉,而作为时常陪伴皇帝左右的赵高来说,对这一点的认识自然更加清醒。赵高很清楚,自己的权力就是来源于皇权,因此他首先要做的,就是获得胡亥的绝对宠信。

对于善于逢迎的赵高来说,相较于英明神武的秦始皇,胡亥自然更容易对付。胡亥醉心于游玩享乐,赵高便陪着他尽情玩乐;胡亥听说大臣非议自己得位不正,赵高便大肆屠杀蒙恬、蒙毅等朝中重臣;胡亥担心宗室子弟威胁皇位,赵高便对秦国宗室大开杀戒……

赵高很清楚,哪怕他得罪了全天下所有人,只要皇帝宠信自己,那么自己就仍然能够拥有绝对权力。因此,只要一切顺着皇帝的心意,一切从皇帝的角度考虑问题,那么自然就能获得皇帝的绝对宠信。

2、其次是掌权。凭借着屠戮重臣和宗室,以及想方设法的供皇帝玩乐,赵高迅速取得了胡亥的绝对信任。在消除了外部威胁之后,胡亥干脆将朝野大事全部交给了赵高,自己则一味寻欢作乐,甚至不再上朝,也不再接见朝中大臣。

如此一来,皇帝与朝中大臣的联系几乎彻底中断,赵高则俨然成为了皇权的唯一代言人,这使他在朝政决策中获得了高度话语权。也正是在此期间,赵高开始大肆打击异己、培植势力,同时也开始搅乱朝政,秦国的统治开始走向崩溃。

3、最后是夺权。在掌握了决策权后,赵高在朝堂上的对手其实只剩下了一个人,那就是丞相李斯,作为秦朝丞相,李斯在朝中的影响力仍然极大。而作为秦始皇的左膀右臂,李斯显然也不愿意看到自己和秦始皇的努力就此毁于一旦,因此仍然时常跑去劝谏胡亥,意图让秦朝的统治重回正轨。

正所谓“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对于沉迷玩乐的胡亥来说,李斯这些进谏非但无法劝其回头,反而使得两人的关系逐渐疏远,而这则给了赵高挑拨离间的机会。于是,赵高便专挑胡亥玩乐的关键时刻将李斯引入宫中,结果导致李斯数次触怒皇帝,使得君臣关系急速恶化。

之后,赵高又以李斯之子平叛不力,诬告李斯与叛军暗通款曲,最终导致李斯被杀。击败李斯之后,赵高就此权倾朝野,并最终通过“指鹿为马”确立了绝对权威。

综上,赵高虽然崛起于秦始皇统治末期,但其初入朝堂更多凭借的是自己的才能和为人处世,直到将胡亥扶上皇位之后,随着地位的提高和权力的增大,这才一步步滋生了野心,但由于其善于逢迎,最终得以权倾朝野,并几乎一手导致了秦朝的覆亡。

标签: 帝王宠信

更多文章

  • 项羽身边有谋士范增,为什么却不重用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谋士,重用,项羽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项羽亚父范增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楚汉的天下我想很多人已经是看到其中的腥风血雨,秦的暴政让天下百姓们是流离失所,让太多的人是失去了梦想,摆在他们面前的或许也只有起义这一条路可走,随着陈胜吴广的起义,全天下是群雄四起,而这其中我们是看到了项羽这样的人物出现,从小就展示

  • 西汉作为大一统王朝 西汉诸侯王国为何还维持近五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西汉,王朝,诸侯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西汉诸侯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西汉,又称前汉,是继秦朝统一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末二世暴政,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豪杰纷纷云集响应,战国时期的其余六国复国。楚汉之争,西楚霸王项羽战败自刎,汉高祖刘邦称帝,国号汉,然而西汉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 秦朝完成了统一却只维持了十五年,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统一,维持,真相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王嬴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前221年称帝,史称“秦始皇”。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如果没有《大秦赋》及其热播,很多人未必会关注到这部大剧的文学版基底——可能是我国有史以来篇幅最长的小说巨著《大秦帝国》(孙皓晖著、全

  • 秦始皇为何没有立后?是什么影响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影响

    嬴政,即秦始皇,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他为什么一生不曾立后呢?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秦始皇之所以没立后,很大程度上是受他母亲赵姬的影响。另一方面就是如果他要立后的话,那么皇后的身份,

  • 徐福为什么会改名叫徐庶呢?他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徐福为什么会改名叫徐庶呢?他经历了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为了报答朋友们的恩情,也是为了自己今后的日子,徐福决定“好好读书,天天向上”。认真刻苦读书的徐福很快就展现出自己在这方面的才华,逐渐在颍川名士圈崭露头角,也给自己改了新名字——徐庶,也算是给原来的生活道别了。徐庶是颍

  • 秦灭六国那么厉害 秦朝为何还被农民起义推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厉害,推翻

    对秦朝和农民起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前238年,秦王政开始了灭六国、统一天下的战争,仅仅用了十余年的时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天下,秦始皇建立了大一统的秦帝国。15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正式拉开了农民起义的浪潮,仅仅三

  • 秦末天下大乱之际,为何很少有军队勤王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军队,勤王,天下大乱

    秦末天下大乱之际,为何很少有军队勤王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百越秦军:六十万秦军南下损失惨重,秦末乱世固守百越并未北上根据《史记·王翦列传》的记载,秦国大将王翦在率领六十万秦军攻灭楚国,“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之后,除了部分驻守楚地的秦军之外,其余秦军随即“因南征百越之

  • 如果秦始皇没有统一六国,中国会变成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统一,国会

    如果秦始皇没有统一六国,中国会变成怎么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如果秦始皇没有统一六国,中国依然处于战国七雄的局面,公元前256年,周天子灭亡,表面上来看,当时的中国与如今的美国类似。若干年后,中国会不会变成如今的欧洲,战国七雄成为真正的独立王国?其实,这个答案很明显,就算秦始

  • 如果秦始皇不死,刘邦和项羽能否推翻秦朝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推翻,项羽,刘邦

    如果秦始皇不死,刘邦和项羽能否推翻秦朝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秦末农民起义的时候,秦国发生了什么,秦国又是如何抵抗起义军的。秦二世上台后,自己只顾吃喝玩乐,大权全部交给了太监赵高。他们先是杀死大将蒙恬、蒙毅,又害死丞相李斯,其他被赵高害死的大臣不计

  • 文是一个赞誉极高的谥号,战国时期有哪些谥号为"文"的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君主,谥号,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风云变幻,涌现了一大批的英雄人物,众所周知文是一个赞誉极高的谥号,那么在战国时期有哪些谥号为“文”的君主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一、秦惠文王秦惠文王,秦孝公之子。嬴驷十九岁即位,史称“秦惠文王”。以宗室多怨,族灭商鞅,不废其法。公元前325年,自称秦王,成为秦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