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藩大婚前,新娘子悔婚跑了,媒人:娶我女儿吧!结果选中了最牛的女婿

曾国藩大婚前,新娘子悔婚跑了,媒人:娶我女儿吧!结果选中了最牛的女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141 更新时间:2024/1/19 6:43:44

曾国藩的老师欧阳凝祉就是出于好心,为曾国藩做了一次媒人,结果大婚前新娘子却悔婚跑了,欧阳凝祉觉得没法向曾家交代,就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过去,结果选了个最牛的女婿!

-1-

1811年,曾国藩出生于一个普通的耕读家庭,兄弟姐妹九人,家境还算殷实,曾国藩作为家中的长子长孙自然被寄予厚望,六岁进入私塾读书,但他天资愚钝,学习起来很吃力,好在他刻苦用功,将勤补拙,8岁能读四书五经,14岁通读《史记》。

父亲曾麟书也是出了名的读书用功,寒窗苦读几十年,却一次次的落榜。所以他把希望都寄托在曾国藩的身上,还特意请来名师欧阳凝祉来教导他,曾国藩从14岁开始参加童子试,考了7次,直到22岁才考中了秀才。但老师欧阳凝祉却觉得曾国藩虽然天资不高,但学习刻苦、毅力惊人,将来必成大器。

老师欧阳凝祉见爱徒20多岁,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却还没有娶妻,就打算给他说一门亲事。当时有一户姓的大户人家,家境富裕,有一女儿待字闺中,尽管曾家与王家的家境相差甚远,但欧阳凝祉却极力推荐自己的爱徒,将来必成大器,于是王家同意了这门亲事。

-2-

没想到曾国藩在接下来的会试中考试失利,次年恩科又再次落第,曾家父母觉得这么考下去,也不知道得考到何时才能高中,不如先把婚姻大事给办了,等娶妻生子后再继续考科举,于是开始着手准备两人的婚事。

但王家人此时却不干了,本来两家就门不当户不对,看中的就是曾国藩将来有一日能高中,结果现在连会试都考不过,何谈将来,女儿嫁过去岂不是要跟着受苦?于是他们把退婚的想法跟媒人欧阳凝祉说了。

欧阳凝祉这下可为难了,曾家那边正欢欢喜喜地筹划着婚事,自己怎么开口说王家退婚的事呢?何况邻里乡亲的都知道了婚事,这不是让曾家人难堪嘛!

欧阳凝祉思来想去,突然想到了自己待字闺中的女儿,尽管样貌比不上王家小姐,但也是年方十八,知书识理,于是他去曾家说了此事。曾家人觉得老师才学人品出众,女儿自然也差不到哪去,就同意了这门亲事。

欧阳凝祉又回家跟女儿提起了此事,女儿常听父亲说起曾国藩,所以对他的人品、才华也是十分认可的,觉得虽然现在曾国藩屡试不第,但凭借他过人的毅力,将来肯定会有一番作为。

-3-

就这样曾国藩和欧阳小姐的婚事就定了下来,婚礼也顺利举行。二人婚后琴瑟和谐,过得十分美满,欧阳小姐虽然不是美女,却知书识礼、贤良淑德,她嫁入曾家后,上敬老人、下和弟妹,家里家外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是邻里乡亲公认的贤妻良母,也是曾国藩的贤内助,让他没有后顾之忧。难怪古人都说娶妻娶贤,还是有道理的。

两人结婚没两年,曾国藩再次参加会试,成功登第,殿试位列三甲,从此踏上了仕途,还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曾国藩入朝为官后,他治理朝政的能力也开始突显,很快就获得了晋升,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 ,成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而妻子欧阳氏也成了一品诰命夫人。

夫妻俩始终相敬如宾、美满幸福,妻子还为他先后生下了3儿5女,曾国藩对孩子们的教育也十分重视,也从此开了曾国藩的家族传奇,自曾国藩开始,200多年来共传承了10代,曾氏后代在学术、科技、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者多达200余人,而且后人中无一人是败家子,堪称中国家族史上的传奇。

就这样一段阴差阳错的婚姻,不但成全了一对模范夫妻,还制造了一段长达二百年的家族传奇。不知当初悔婚的王家父母,看到后来位居高位的曾国藩,是否得把肠子都悔青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孝庄秘史:大玉儿被皇太极逼嫁,为何隐瞒儿子,让多尔衮受冤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中,大玉儿的儿子福临,对她的情人多尔衮误会很深,尽管多尔衮让他坐稳皇位,帮他打下江山,但是福临却把多尔衮看成死敌,动不动就阴阳怪气地攻击多尔衮。福临对多尔衮的恨意,大玉儿心知肚明。但实际,福临不应该这么对多尔衮,当年大玉儿怀着福临的时候,皇太极为了宸妃海兰珠冷落大玉儿,害得后宫的人见风使舵,排挤伤害

  • 古代名人智慧:乾隆巧借诗意弥臣隙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是聪明皇帝,善于用人,也善于了解人,更善于调解臣子矛盾,让他们同心协力地为自己出力。大清皇帝有一座庄园叫避暑山庄,每当天气炎热之时,皇上便带重臣和后妃们到那里办公、避暑。臣僚们都以能陪驾去避暑山庄为荣。这年夏天,乾隆去避暑山庄,让军机要员和珅与三朝元老刘通训陪同。一天,乾隆邀二人同游烟雨楼。那烟

  • 朱元璋学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下面人穷怕了都不放权,无奈只能打压武将任用文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至于说明朝如此璀璨耀眼的原因,其实要和朱元璋定的国策有关,明太祖朱元璋是草莽出身,所以打天下的都是武将。等他立国称帝后,对于功臣的能力太强,深怕这些人对朝廷,或者说对他朱家的起杀心,那么危险就太大了。于是朱元璋想学宋太祖赵匡胤,对手下人来个杯酒释兵权,可是手下人都是出身不好,过怕了穷苦日子,怎么可能

  • 她是乾隆的皇贵妃,死后18年才下葬,因为英年早逝得以享受殊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富察氏与皇后富察氏没有什么交集,只是姓氏相同而已,哲悯皇贵妃富察氏出身正黄旗,家里是小门小户,按照规定,参加选秀时被雍正看中,赐予当时还是皇子的弘历。因为出身原因,她进入弘历府邸时只当了个格格。清朝规定,没有背景的秀女是无法给皇子当福晋或者侧福晋的,像富察氏这种情况当格格也是合情合理。雍正六年,

  • 蔡京与宋辽关系及,蔡京与宋辽的历史书写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蔡京个人资料,宋辽和宋辽,北宋蔡京的真实下场

    蔡京在政治上的崛起和落败,与当时宋辽之间的政治和外交关系密切相关。宋仁宗、英宗、哲宗三朝期间,宋辽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趋势。在这一时期,蔡京参与了多次对辽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宋辽关系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蔡京的背景与经历蔡京(1047年-1107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

  • 清朝陕北人不吃蔬菜真的是因为“懒“吗,为何连“草“都吃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民间饮食习惯,清朝描写陕北的词,清朝陕北土豆

    现代人的健康观念,是荤素搭配,才有利于身体。古代的很多时候,都是连最基本的五谷杂粮都没有,更不用提蔬菜或者肉食。清朝时期,陕北的很多地方史料都记载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人们很少能吃上蔬菜。 (一)、环境恶劣,难以为继《延长县志》“多不种菜,且瓜菜鲜食,则称饭餐必饱,不另碗列棹”。很多人一提到陕北,

  • 中国最后一位皇太后 一生过得比光绪还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光绪时的2个皇太后,同治和光绪谁死得惨,光绪住在瀛台有多惨

    本文配图来源:花瓣网清朝最后一位皇太后是叶赫那拉·静芬,满洲镶黄旗人,乳名叫喜子,史称隆裕太后。静芬是慈禧太后的侄女,她的父亲是副都统叶赫那拉·桂祥。静芬二十岁时嫁给了光绪皇帝,被册封为皇后。慈禧太后决定,静芬与光绪帝举行大婚庆典在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正月二十七日正式举行。正当人们为庆典活动

  • 大宋王朝:“黄袍加身”真是情非得已?真的没有所准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大宋王朝的建立自然也不例外。都说乱世出英雄,一点没有错。五代末年是一个混乱的时期,一个武人的时代。武人掌握了兵权大政,战事自然不会少,生灵涂炭。谁会去管一个普通老百姓的生死,不计其数的老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哀嚎遍野!“ 一将功成万骨枯”啊!可老百姓总要过日子,总要活下去。所以希望国家统一、战乱平

  • 这种精神是曾国藩成功的根本,让他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曾国藩的精神用而愈出,曾国藩成功的六个方法,曾国藩自己的三大经验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数不清的艰难困苦。人这一辈子,就是在克服一个个困难中度过的。虽然艰难困苦曾经带给我们很多痛苦,但当我们老了,回首往事的时候,一定会庆幸自己成长的道路不是一马平川。人生,因为坎坷而精彩。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在克服困难的时候最强大。相反,一个人如果生活在毫无压力的环境中,就很

  • 沈括的一个梦,在杭州成真,一座化工厂变身“梦溪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后来,这个梦成了现实。他以三万钱在润州也就是今天的镇江,购置了一方废园,开始营建他心目中的梦溪园。而今天,杭州有了一座梦溪苑,与沈括的园子,仅有一字之差,但在樱花盛开的春天,它所呈现的,正如沈括梦中所见——“花木如覆锦”。而且,这座园子的名字,恰恰取自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3月22日,耗时12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