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登基后,如何处理大哥朱标的妻子和儿子?残忍的让人害怕!

朱棣登基后,如何处理大哥朱标的妻子和儿子?残忍的让人害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652 更新时间:2024/1/17 6:37:19

从此明朝政风向权就从柔政转换为强压的铁血政权!

朱允炆

燕王朱棣上台之后,强力镇压了不少反对他的大臣。凶残、血腥已经不足以形容当时的场面了。

而他对大哥朱标的妻子和儿子做的事情,更是让人心生恶寒。

靖难之役

朱元璋坚信血缘的力量是坚不可摧的,于是他诛杀功盖高柱的外姓功臣后又将自己的十几个儿子派去边疆,这样就完成了权利从外姓到皇室的完美转换。

明成祖朱棣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样做的后果导致明朝强枝若干的局面。最终导致叔侄兄弟反目,互相残杀。

朱允炆登基之后面临着“强枝若干”、“外忧内患”的局面,为了稳定统治朱允炆采纳了大臣的建议削藩。

燕王朱棣是一个权力欲望都很重的人,不让他当皇帝就已经让他非常恼火了,现在还想要从他嘴里抢饭吃,那他又怎么会允许呢?

实力最强能力最大的朱棣,带领着一众藩王气势汹汹直逼南京,拉开了靖难之役的序幕。

永乐大帝

朱允炆虽然是受过朱元璋精心培养的,但是和朱棣并不是一个档次。朱允炆生性仁慈敏感多虑优柔寡断,是不折不扣的文人皇帝。

朱棣十几岁就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性格骁勇善战刚勇果敢,是典型的马背皇帝。

俗话说秀才遇上不有理说不清,朱允炆这个秀才遇上悍匪叔叔朱棣那是节节败退,没多久首都南京就被占领了。

明成祖朱棣

朱棣作为皇叔造反抢侄儿子的皇位,本就是一件非常不光彩的事情。所以朱棣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名正言顺”一些,他在登基之前还特意找来了当时声望道德很高的方孝孺让他替自己起草登基诏书。

没想到方孝孺咄咄逼人,一连问了朱棣几个让他下不了台面的问题,就差指着朱棣的鼻子骂他不要脸了。

火冒三丈的朱棣拿命要挟方孝孺,可是方孝孺宁死不屈最终以身殉道被朱棣株连十族。方孝孺用生命展现了中国的文人风骨。

明成祖朱棣

连方孝孺这样的儒生都敢站出来斥责朱棣,可想而知当时国内对朱棣这个皇帝还是意见颇深。尤其是与朱允炆关系密切的人,比如朱允炆的母亲、兄弟他们都恨不得将朱棣挫骨扬灰。

方孝孺

朱棣该拿这些反对自己的人怎么办呢?

血腥镇压

朱棣这个人有一个很鲜明的性格标签,那就是“暴力”。

方孝孺在当时被尊称为“天下读书种子”,杀他最终导致了明朝后期将近两百年的事件里再也没有杰出的思想家出现。但是朱棣根本不在乎后果,他要的就是暴力镇压,形成一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威慑力。

明成祖朱棣

在他称帝之后一切与建文帝有关的东西就必须除掉,包括建文帝的母亲与兄弟,于是朱棣就将自己的铁腕政策对准了这些自己曾经的至亲。

建文帝在位的时候,尊自己的母亲为皇太后。朱棣上位之后,这个皇太后的称号就很尴尬了。朱棣是建文帝之后的皇帝,难道要叫自己的嫂子太皇太后吗?朱棣本来想唯我独尊,如果嫂子是太皇太后,那朱棣岂不是自降辈分了?所以,建文帝母亲这个皇太后的位子是一秒钟都不可能多坐了!

朱元璋朱棣父子

朱棣上台后不久,就立刻下令当皇太后的尊号剥夺。就连他死去的哥哥朱标也没有被放过,同样被剥夺了尊号。紧接着,朱棣就把被剥夺名号的皇太后送到了明东陵。

明东陵是什么地方?明东陵其实是明朝皇室的陵园,也就是朱家的祖坟。朱棣嫂嫂当时不过30几岁,正是貌美如花的年纪,就这样被朱棣送去了祖坟当看坟人。从高高在上的皇太后,变成囚禁在陵园的囚徒,朱棣嫂嫂的苦楚难以向世人说明。

明制服装

朱棣不仅把嫂嫂撵去了明东陵,还把大哥年纪最小的儿子徐王朱允熙也送到了明东陵。名义上是让他陪着母亲尽孝,实际上就是把这个青葱少年,也囚禁在了暗无天日的明东陵。

除了朱允熙之外,朱标还有两个儿子。建文帝在位时期,他们作为皇帝的亲兄弟自然是声名显赫。

这两个人就像是朱棣的眼中钉,随时都有可能对自己的地位造成威胁。朱棣怎么会允许这个世界上有能威胁自己的人存在呢?

朱标

他先是帮两位王子调离原本的富庶封地,改封到了偏远地区,后来又将两人幽静在了凤阳。紧接着在朱棣皇位坐稳后的第二年,他便随便找了个借口把两位王子废为了庶民。

好好的皇亲国戚成了庶民,这个下场就已经很凄惨了。但是朱棣觉得还不够!几年之后朱棣借着另一个王子谋反的事情,把这两个王子都咔嚓了!

但是朱棣并没有直接对两人下手,只是暗戳戳的进行了一些操作,就让两人同时暴毙而亡。

漫画朱标

太子朱标一共生了四个儿子,除了下落不明的建文帝和死去的两个王子之外,就只剩下看守着明东陵的徐王朱允熙。朱棣会为哥哥留下这个独苗吗?

当然不会!斩草一定要除根呐!

朱允熙在守灵期间,突然遭遇了一场离奇的大火,就这样丧生火海。这场火是谁放的?相信不说,大家也能领会到。

总结

朱棣这个人其实不是一个残暴的人,他只是无法克制自己内心对于权力的欲望。他之所以会对自己的侄子以及兄弟下如此狠手,完全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对至高无上皇权的渴望。

这虽然残忍至极,但又何尝不是一个优秀政治家必须具备的条件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曾国藩大婚前,新娘子悔婚跑了,媒人:娶我女儿吧!结果选中了最牛的女婿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像曾国藩的老师欧阳凝祉就是出于好心,为曾国藩做了一次媒人,结果大婚前新娘子却悔婚跑了,欧阳凝祉觉得没法向曾家交代,就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过去,结果选了个最牛的女婿!-1-1811年,曾国藩出生于一个普通的耕读家庭,兄弟姐妹九人,家境还算殷实,曾国藩作为家中的长子长孙自然被寄予厚望,六岁进入私塾读书,但

  • 孝庄秘史:大玉儿被皇太极逼嫁,为何隐瞒儿子,让多尔衮受冤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中,大玉儿的儿子福临,对她的情人多尔衮误会很深,尽管多尔衮让他坐稳皇位,帮他打下江山,但是福临却把多尔衮看成死敌,动不动就阴阳怪气地攻击多尔衮。福临对多尔衮的恨意,大玉儿心知肚明。但实际,福临不应该这么对多尔衮,当年大玉儿怀着福临的时候,皇太极为了宸妃海兰珠冷落大玉儿,害得后宫的人见风使舵,排挤伤害

  • 古代名人智慧:乾隆巧借诗意弥臣隙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是聪明皇帝,善于用人,也善于了解人,更善于调解臣子矛盾,让他们同心协力地为自己出力。大清皇帝有一座庄园叫避暑山庄,每当天气炎热之时,皇上便带重臣和后妃们到那里办公、避暑。臣僚们都以能陪驾去避暑山庄为荣。这年夏天,乾隆去避暑山庄,让军机要员和珅与三朝元老刘通训陪同。一天,乾隆邀二人同游烟雨楼。那烟

  • 朱元璋学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下面人穷怕了都不放权,无奈只能打压武将任用文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至于说明朝如此璀璨耀眼的原因,其实要和朱元璋定的国策有关,明太祖朱元璋是草莽出身,所以打天下的都是武将。等他立国称帝后,对于功臣的能力太强,深怕这些人对朝廷,或者说对他朱家的起杀心,那么危险就太大了。于是朱元璋想学宋太祖赵匡胤,对手下人来个杯酒释兵权,可是手下人都是出身不好,过怕了穷苦日子,怎么可能

  • 她是乾隆的皇贵妃,死后18年才下葬,因为英年早逝得以享受殊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富察氏与皇后富察氏没有什么交集,只是姓氏相同而已,哲悯皇贵妃富察氏出身正黄旗,家里是小门小户,按照规定,参加选秀时被雍正看中,赐予当时还是皇子的弘历。因为出身原因,她进入弘历府邸时只当了个格格。清朝规定,没有背景的秀女是无法给皇子当福晋或者侧福晋的,像富察氏这种情况当格格也是合情合理。雍正六年,

  • 蔡京与宋辽关系及,蔡京与宋辽的历史书写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蔡京个人资料,宋辽和宋辽,北宋蔡京的真实下场

    蔡京在政治上的崛起和落败,与当时宋辽之间的政治和外交关系密切相关。宋仁宗、英宗、哲宗三朝期间,宋辽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趋势。在这一时期,蔡京参与了多次对辽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宋辽关系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蔡京的背景与经历蔡京(1047年-1107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

  • 清朝陕北人不吃蔬菜真的是因为“懒“吗,为何连“草“都吃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民间饮食习惯,清朝描写陕北的词,清朝陕北土豆

    现代人的健康观念,是荤素搭配,才有利于身体。古代的很多时候,都是连最基本的五谷杂粮都没有,更不用提蔬菜或者肉食。清朝时期,陕北的很多地方史料都记载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人们很少能吃上蔬菜。 (一)、环境恶劣,难以为继《延长县志》“多不种菜,且瓜菜鲜食,则称饭餐必饱,不另碗列棹”。很多人一提到陕北,

  • 中国最后一位皇太后 一生过得比光绪还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光绪时的2个皇太后,同治和光绪谁死得惨,光绪住在瀛台有多惨

    本文配图来源:花瓣网清朝最后一位皇太后是叶赫那拉·静芬,满洲镶黄旗人,乳名叫喜子,史称隆裕太后。静芬是慈禧太后的侄女,她的父亲是副都统叶赫那拉·桂祥。静芬二十岁时嫁给了光绪皇帝,被册封为皇后。慈禧太后决定,静芬与光绪帝举行大婚庆典在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正月二十七日正式举行。正当人们为庆典活动

  • 大宋王朝:“黄袍加身”真是情非得已?真的没有所准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大宋王朝的建立自然也不例外。都说乱世出英雄,一点没有错。五代末年是一个混乱的时期,一个武人的时代。武人掌握了兵权大政,战事自然不会少,生灵涂炭。谁会去管一个普通老百姓的生死,不计其数的老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哀嚎遍野!“ 一将功成万骨枯”啊!可老百姓总要过日子,总要活下去。所以希望国家统一、战乱平

  • 这种精神是曾国藩成功的根本,让他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曾国藩的精神用而愈出,曾国藩成功的六个方法,曾国藩自己的三大经验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数不清的艰难困苦。人这一辈子,就是在克服一个个困难中度过的。虽然艰难困苦曾经带给我们很多痛苦,但当我们老了,回首往事的时候,一定会庆幸自己成长的道路不是一马平川。人生,因为坎坷而精彩。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在克服困难的时候最强大。相反,一个人如果生活在毫无压力的环境中,就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