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梁山最有手段的人,玩死王伦晁盖,把宋江也害死,自己无路可走

梁山最有手段的人,玩死王伦晁盖,把宋江也害死,自己无路可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500 更新时间:2024/4/9 2:38:10

在这些复杂的关系中,有一个人飘忽不定,处于关键地位,梁山的兴也是他,败也是他。他就是天机星,排名第三的吴用。 水浒传出场最比较早的林冲和吴用没什么关系,但吴用的到来直接导致林冲刀劈王伦。最早的一批好汉在晁盖的带领下上了梁山,是因为成了朝廷追捕的要犯,智取生辰纲是晁盖领导的,策划人却是吴用。大家看看,晁盖本来是东溪村的村长,没必要趟这趟浑水,而吴用也是个幼儿园老师,他坚决要晁盖抢劫送给朝廷大红人大奸臣蔡京的生日礼物,居心不良。晁盖光明磊落,做事勇敢果断,是有前途的,而吴用就不同,只是个私塾教员,武功又不好,在武的一方面发展不了,宋朝的科举制度很宽松,可是吴用号称一肚子墨水,却不去参加考试,证明他文的也不行。所以他要走冒险的路,要利用晁盖来谋取富贵。

吴用的野心一开始就表现出来了,到了梁山,那是人家王伦的地盘,得人家做主,不收留你也没办法。按说这时有两条路走,一是走人,天下的山寨又不是梁山一处,桃花山二龙山还有清风寨呢,吴用不愿意走。二是杀了王伦,夺地盘,让晁盖做老大,这样的例子并不少,鲁智深当了二龙山的老大,李忠当桃花山老大,不都是打败原来的山大王么?可是吴用一伙及不想走还要做老大,林冲就成了利用的工具,借林冲的手杀了王伦,这让日后宋江不敢重用林冲,算是害苦了林教头。 吴用和晁盖是好基友,从小玩到大的,晁盖十分信任吴用,可是吴用却背后捅刀子。在宋江没上梁山以前,兄弟们开开心心,相处融洽,没有勾心斗角,因为晁盖最反感这一套,所以吴用也规规矩矩的。晁盖对吴用不薄,让他做了二把手的位子,压了出神入化的公孙胜,按说公孙胜的能力不必吴用差,因为吴用是自己人,公孙胜是外来的。宋江初到梁山,吴用也和他保持距离,因为他的老大是晁盖,但随着日子的增长,他发现宋江野心更大,将来会出人头地,吴用开始移情别恋了,倒向宋江。

宋江和晁盖的分歧在于攻打祝家庄,这也是梁山的分水岭,宋江的夺权开始浮出水面。祝家庄本和梁山没有任何瓜葛,根本范不着大动干戈,是三个鸡鸣狗盗的人挑起的。杨雄石秀带着时迁在祝家庄搞了丢脸的事,还要到梁山找救兵对祝家庄倒打一耙。这时晁盖的立场很明确,不管,还要杀了这三个蟊贼,可是宋江作为手下,直接站出来反对,强行收留三个贼,还兴兵攻打祝家庄。就算要打,也得晁盖带头,人家才是老大,在这个问题上吴用第一次背叛晁盖,他附和了一句“哥哥应该坐镇山寨,山寨不可无主”,让宋江抢到了带兵立功的机会,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如果吴用还向着晁盖,就应该在宋江开始两次兵败时让晁盖亲自出马,这时祝家庄因为有了登州派的内应,换个傻子带兵都能取胜,但吴用把这个机会给了宋江。让宋江有了功劳,顺带还收了不少好汉。

吴用比谁都明白反主的下场,晁盖觉得不对劲时,刚好又有人为了巴结宋江犯了事,曾头市本来也可以不打的,但关乎梁山的威名,所以大家一致决定出兵。要不是晁盖坚决自己出动,这回还是宋江的功劳,假如宋江带兵,绝对不会死。这时晁盖已经名存实亡,幸亏还有自己的一些老人手,吴用就是其中之一,但这次晁盖并没有带吴用,也让人多少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这本来是晁盖开始翻本的机会,却让他丢了老本,以晁盖的名气,梁山上还没有人敢站出来反对,包括宋江,晁盖虽然收的心腹不多,但性格和品德是让人敬佩的,如果宋江和晁盖公然翻脸,好多人会无从选择,最后一走了之。吴用既然倒向宋江,自然是要出力的,不然要他何用?晁盖无缘无故的被人射死了,头领中除了他再没有人中箭,这也很说不过去。况且史文恭也对晁盖中箭毫不知情,从来没拿出来炫耀,晁盖的死十分蹊跷,宋江和吴用逃不了干系。

晁盖一死,吴用死心塌地跟宋江,但宋江的死吴用也多少出了点力。诏安后朝廷中除了四大奸臣要致梁山死地,皇帝没什么意见,而作为奸臣头目的高俅绝对不会放过宋江,因为宋江羞辱过高俅。诏安一事,吴用是站在宋江背后大力支持的,但他也是个糊涂蛋,间接害了梁山。好不容易抓住了高俅,就应该交给林冲处置,或者直接在忠义堂外当众杀了,不留后患。宋江的口号是反奸臣不反皇帝,杀了奸臣天下人都支持,大快人心的事对梁山诏安有好处,皇帝也不会追究。要么就不抓高俅,给他脸面,说不定他会感激给梁山说好话。但吴用却做了蠢事,抓了又放,等于放虎归山,对不起智多星的名号。 后来果然如此,高俅百般刁难梁山好汉,先后被派去打硬仗,死伤过半,回来后宋江和卢俊义也没能享受到荣华富贵,被毒酒结果了性命。吴用之所以吊死在宋江坟头,也有愧疚的意思,更是躲避下一杯毒酒。费尽心思整死晁盖,以为能跟着宋江成就大业,可是到头来聪明反被聪明误,成为朝廷的帮凶。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王维为乐师鸣不平,写下一首隐晦诗指责讽刺,好在安禄山没有看懂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维写过的最恐怖的诗,安禄山简介,安禄山为什么阉掉李猪儿

    唐朝确实很牛,尤其是在文化之上,更是缔造了一个巅峰。数之不尽的诗人,传诵不完的古诗,是那个时代最为独特的印记,如果身在唐朝,却不能出口成诗,出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读过书。而在朝堂之上,那些满腹经纶的官员,更是将作诗当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必需调剂品,难过的时候他们会写诗,高兴的时候会写诗,升官的时候会写诗,

  • 梁山上此2人最狂,得罪一位虎将,若非与宋江护短,很难留在山上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宋江剧照) ?不过外号若是起得不合适,不仅不能够吓住敌人,有可能还会冒犯一些人,甚至招来杀身之祸,梁山上有两位好汉的外号就显得十分狂妄,直接得罪了五虎将之一,若非宋江的关系,他们很难在梁山立足。 一、 梁山虎将 读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虽说梁山之上的大部分好汉都算得上是身怀绝技,但三十六天罡的

  • 浅析晋朝名士的行为逻辑与社会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魏晋名士对后世的影响,为什么说晋朝差点毁了整个文明,什么是行为逻辑

    晋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其名士辈出,被誉为“晋文化”的代表。晋朝名士的行为逻辑主要包括思想意识、文化修养、人际关系、政治表现等方面,这些逻辑在晋朝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风雅的晋朝名士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名士众多,对中国文化、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晋朝名士包括政治家、文

  • 朱元璋岳父入宫探女为何被赐死?《明史》义正言辞,真相却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回答这些问题,都要从朱元璋的发迹之路说起。 谁都知道朱元璋放着好好的和尚不做,去冒着杀头的危险揭竿而起,不是为了反抗谁,而是为了权力。权力有什么用,可以得到金钱,也可以得到女人。事实上不光是朱元璋,天下所有男人不都是如此吗?话说朱元璋从一个念经的和尚,一路走来袈裟变成黄袍,禅椅变成了龙椅,收获了最

  • 明神宗有个儿子,做藩王时终日沉迷酒色,被李自成杀害后分尸泄愤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朱常洵生于公元1586年(万历十四年),生母是郑贵妃,她在万历初年入宫做了妃子,因妩媚动人,深得明神宗宠爱,后来生下了明神宗第三子朱常洵,晋封皇贵妃,当时明神宗的王皇后没有生育子女,明神宗偶然宠幸一个宫女,生下了长子明光宗朱常洛,明神宗在册立太子问题上犹豫不定。 当年明太祖朱元璋立下祖制“有嫡立嫡

  • 上官婉儿到底有多风流?单单就凭这一点,武则天就得靠边站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上官婉儿其实是一个出身非常悲惨的女子,她的家族全部被杀害,只剩下她和母亲逃过一劫。好在上官婉儿并没有因为武则天杀害了她的家人而记恨武则天,反而是发愤图强,希望能够凭借着自己的实力成功征服武则天。后来上官婉儿文采出众,也吸引了武则天的注意力,武则天向她出题进行考察的时候,上官婉儿对答如流,如此有才华的

  • 明神宗共发动五次对外战役,为何说万历三大征,是失败的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万历三大征谁最惨,万历年代三大怪事,万历新明

    明神宗朱翊钧画像 万历1573—1620年间,明朝明神宗皇帝发动了共计五次的对外战役,但是由于有两次规模较小,影响并不是那么巨大,唯有三次大的战争被历史铭记,所以被称之为万历三大征。万历三大征的结局以明朝的胜利为终焉,奠定了明朝的军事强国的地位,致使周边百国数年内都不敢来犯,但是这三场战争却又被后世

  • 明朝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朱元璋一个国策!民族骨气!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于是乎有人说了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然后有了“抗美援朝”,“中印自卫反击战”,“抗美援越”,暴打南亚小霸王,瞬间征服了世界。宋朝国强兵弱,我们除了惊叹于宋朝的文学艺术高峰,灿烂的文明,还给我们留下了“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 明朝给我们留下了什

  • 隋唐历史:一代名相狄仁杰是武则天的拥护者还是大唐的忠臣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狄仁杰大家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断案高手、治世之能臣。除此之外,其实在历史上很多人对狄仁杰的政治立场是有争议的!狄仁杰算是大唐的三朝元老,如果说他是大唐的忠臣,武则天选择登基称帝建立“武周”之时,狄仁杰却是武则天的绝对拥护者。如果说狄仁杰是武则天的拥护者,那么在武则天晚年之时,狄仁杰一直劝说武则

  • 明朝的国姓是“朱”,难道百姓不能吃猪肉吗?朱元璋想到了一妙计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可是朱元璋也是皇帝,受封建思想影响,古代皇帝名讳要避讳,朱元璋也不例外,因为朱元璋姓“朱”,所以既然“朱”是国姓,但是“朱”和“猪”是谐音,经常出现在百姓的饭桌上,这样一来老百姓就不能说吃猪肉以及杀猪肉了,总不能在明朝统治下,在街上喊卖猪肉或者杀猪吧,这显然是对皇族的大不敬。或者在大路上喊我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