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晋十大名将,刘裕仅排第二,第一曾挽救东晋于生死存亡之际

东晋十大名将,刘裕仅排第二,第一曾挽救东晋于生死存亡之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844 更新时间:2024/2/9 20:28:53

TOP、10 沈田子

沈田子在刘裕起兵时参刘裕军事,409年,沈田子随刘裕北伐南燕,其时他率偏师与龙骧将军孟龙符担当前锋,并于临朐四十里外的巨蔑水与公孙五楼所率的南燕军作战。当时孟龙符初战即击退燕军,夺得水源,但不等上随行骑兵就轻率追击,最终战死。由于沈田子力战,终击破南燕军。410年,刘裕成功灭南燕。

后来随刘裕回军平卢循之叛,刘裕大治水军,并命沈田子加振武将军,与建威将军孙处率兵三千,循海路袭击卢循于广州的根据地番禺。由于卢循留守番禺的守军并未部处海防,且孙处到时正遇大雾,故此孙处于到达即日就攻陷了番禺。沈田子随即又领兵进攻岭南各郡。

416年,刘裕北伐后秦,命沈田子与傅弘之同率别军进军武关。沈田子率一千多偏师打败了后秦皇帝姚泓亲率的大军,随后与刘裕派来支援自己的沈林子一同追击,其时沈田子更图穷追姚泓至长安,但因沈林之劝阻而作罢,但其时关中各郡县都望风向晋军归降了。不久长安城陷,姚泓出降,后秦灭亡,沈田子获授咸阳、始平二郡太守。但因擅杀王镇恶,后被处死。

TOP、9 温峤

温峤出身太原温氏,司徒温羡之侄。初授司隶都官从事,入刘琨幕府积功至司空左长史。西晋灭亡后作为刘琨的信使南下劝进,在东晋历任显职,与晋明帝结为布衣之交。他先后参与平定王敦、苏峻的叛乱,官至骠骑将军、江州刺史,封始安郡公。

综观温峤一生,主要政绩在西晋末东晋初的动乱年代。南下之前,他辅佐刘琨治理并州,抵御前赵,尽心效力,疲于奔命。南渡之后,历元、明、成三帝,平王敦、苏峻两次叛乱,内涉中枢,外任方镇,为东晋王朝的创立和巩固,立下了丰功伟绩,充分地显示出他出将入相、文要武备的过人才干,诚为挽狂澜于既倒的国之勋臣。

TOP、8 朱序

朱序是西蛮校尉、益州刺史朱焘之子,出身将门,累迁鹰扬将军、江夏相。366年,平定司马勋之乱,因功升任征虏将军,封爵襄平县开国子。369年,大败前燕将领傅末波。374年,调任兖州刺史。当时吴兴郡长城县人钱弘聚众作乱。朝廷以为中军司马、吴兴太守,前往平定叛乱。

377年,担任南中郎将、梁州刺史等职,镇守襄阳。378年,前秦攻打襄阳,朱序率军固守。379年,前秦攻克襄阳,朱序诈降,苻坚以为度支尚书。383年,淝水之战中,朱序暗助晋军,大败前秦,投归东晋,历任龙骧将军、琅邪内史、豫州刺史等,屯兵洛阳。

386年,朱序派兵讨伐叛晋的丁零首领翟辽,历任兖青二州刺史、都督司雍梁秦四州军事、雍州刺史等。390年,击败翟辽,大败西燕皇帝慕容永。393年去世,追赠左将军、散骑常侍。

TOP、7 刘牢之

刘牢之自幼生长于尚武世家,曾祖刘羲,以善射跟随晋武帝,历任北地、雁门太守;父亲刘建,有将才,官至征虏将军。刘牢之面色紫赤,胡须双目生得奇异,性格深沉刚毅,为人足智多谋。最初应谢玄之募入北府兵,为其参军,后以功升鹰扬将军、广陵相。

淝水之战时,率五千精兵在洛涧大破梁成,在苻坚败后率军攻陷谯郡,因功晋升龙骧将军、彭城内史,赐封武冈县男。后奉命救援苻丕,为慕容垂所败,被召回,此后又平定了多处叛乱。王恭第二次起兵时,刘牢之答应司马元显而背叛王恭,在其死后接管兖、青、冀、幽、并、徐、扬七州及晋陵军务。又率兵屡破孙恩,最终将其驱赶斩杀。

后拜前锋都督、征西将军,兼江州刺史,讨伐桓玄。又听从何穆建议再次倒戈,致使司马元显被杀。桓玄掌权被削夺兵权,拜征东将军、会稽太守,刘牢之在部下离散,误以为其子被害的情况下,自缢而死。

TOP、6 陶侃

陶侃出身贫寒,初任县吏,后逐渐出任郡守。311年,任武昌太守。313年,任荆州刺史。官至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封长沙郡公。曾平定陈敏、杜弢张昌起义,又作为联军主帅平定了苏峻之乱,为稳定东晋政权,立下赫赫战功。

他治下的荆州,史称“路不拾遗”。他精勤于吏职,不喜饮酒、赌博,为人所称道。在后将军郭默擅自杀害刘胤后,即率兵征讨,不费一兵一卒就擒获郭默父子,因而名震敌国。唐德宗时将陶侃等历史上六十四位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TOP、5 王镇恶

王镇恶是前秦丞相王猛孙,年少时因前秦败亡,关中扰乱,随叔父王曜南投东晋,客居荆州。好读兵书,长于谋略,处事果断。王镇恶初为临澧令。409年,为东晋中军将军刘裕所赏识,任行参中军太尉军事,参战颇多。412年,转参军事,加振武将军,奉命为前锋,伪称刘毅从弟刘藩赴任兖州,乘船西攻荆州,袭破江陵,击灭刘毅。

416年,奉命与冠军将军檀道济领前锋北伐后秦,战无不捷。克洛阳后,见后秦发生内乱,遂乘机趋潼关,次年三月克潼关。秦兵后退据险固守,与晋军对峙。晋军乏粮,众心疑惧。王镇恶亲至弘农说服百姓送义租,使军中有食。后又领水军溯渭水西上,于途中击败秦将姚强、姚难;旋又乘蒙冲小舰至渭桥,弃船登岸,任舟楫衣粮一并逐流而去,以此激励部下立功。

王镇恶身先士卒,众亦奋勇拼杀,克长安,灭后秦。因功进号征虏将军。刘裕南归后,奉命辅佐其次子桂阳公刘义真镇守关中。418年,被中兵参军沈田子谋杀(也难怪王猛不肯南下辅佐东晋了)。

TOP、4 桓温

桓家是东汉大儒桓荣之后,可谓名门,但是后来没落;到桓温父亲桓彝时期,率家族南渡,交结名士,跻身江左八达之列,并“志在立功”,曾与明帝密谋平定王敦之乱,使得家族地位有所上升。桓温为人豪爽,姿貌伟岸,风度不凡,后娶南康长公主为妻,加拜驸马都尉,并袭父爵为万宁县男。

后来升任安西将军、荆州刺史,持节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并领护南蛮校尉,掌握了长江上游的兵权;并以平定蜀地之功被封为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临贺郡公。又三次出兵北伐(北伐前秦、羌族姚襄、前燕),战功累累。后独揽朝政十余年,操纵废立,有意夺取帝位,终因第三次北伐失败而令声望受损,受制于朝中王谢势力而未能如愿。

但由于桓温曾在晚年逼迫朝廷加其九锡,但因谢安等人借故拖延,直至去世也未能实现。死后谥号宣武。其子桓玄建立桓楚后,追尊为“宣武皇帝”。所以桓温的名声,一直都不好。

TOP、3 祖逖

祖逖出身于范阳祖氏,曾任司州主簿、大司马掾、骠骑祭酒、太子中舍人等职,后率亲党避乱于江淮,被授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他在317年率部北伐,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领土,使得石勒不敢南侵,进封镇西将军。但因势力强盛,受到东晋朝廷的忌惮。

321年,朝廷命戴渊出镇合肥,以牵制祖逖。祖逖见目睹朝内明争暗斗,国事日非,忧愤而死,追赠车骑将军,部众被弟弟祖约接掌。北伐大业也因此而功败垂成。祖逖的经历与岳飞何其类似?但是结局比岳飞好一点,不是被皇帝所杀,而是忧愤而死,其实这比岳飞似乎要高一个境界。

TOP、2 刘裕

刘裕是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自幼家贫,初为北府军将领。自隆安三年399年后,对内平定孙恩和桓玄,消灭桓楚、西蜀、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

即位后,又派兵南征林邑国,使其全境归附。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最辽阔的时期,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被李贽誉为“定乱代兴之君”,也有“南朝第一帝”之称。

虽然刘裕天纵奇才,但是终究没有谢玄那般“淝水之战”的千古传奇战役留名,而且所依仗的“北府军”也是谢玄所训练的,所以落谢玄一筹,应该是没太大疑问的,至少在军事上,刘裕可能略逊谢玄一筹。

TOP、1 谢玄

谢玄是豫州刺史谢奕之子、太傅谢安之侄。有经国才略,善于治军,早年为大司马桓温部将。377年,为抵御前秦袭扰,谢安荐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他招募北来民众中的骁勇之士,组建训练一支精锐部队,号为“北府兵”。

379年,率兵击败前秦军的进攻,进号冠军将军,加领徐州刺史。淝水之战中,谢玄任前锋都督,先遣部将刘牢之率部夜袭洛涧,首战告捷。继而抓住战机,用计使前秦军后撤致乱,乘势猛攻,取得以少胜多的巨大战果。384年,率兵为前锋,乘胜开拓中原,先后收复了今河南、山东、陕西南部等地区。

388年,谢玄去世,年四十六。获赠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献武”。公元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东晋车骑将军康乐公谢玄”。北宋时期的各种追封中,谢玄也在其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它是清朝时期最大的监狱,里面的酷刑让人闻风色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时期最大的监狱叫做道里监狱,位于哈尔滨市。跟其他监狱不同的是,这个监狱是由俄国人设计建造的,建于光绪年间。道里监狱占地一万多平方米,最多的时候关押了三千多名犯人。事实上,监狱里的犯人不光有中国人,还有外国人。然而中国囚犯和外国囚犯的待遇是完全不同的。外国囚犯在监狱里吃的是大米,而中国囚犯吃的则是

  • 唐太宗死于韩国人还是印度人?闻听两国开吵,李世民的棺材板发出了震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太宗去世的影响,唐太宗李世民张丽华跳舞片段,唐太宗李世民高清版手机在线

    朝鲜半岛的人民一致认定,唐太宗是死于外伤,具体就是箭伤复发。箭伤是怎么来的?朝鲜半岛历史专家也好,普通百姓也罢,均认为是当年唐太宗御驾亲征高句丽时,由渊盖苏文亲手射伤的。朝鲜中学历史书对外翻译版唐朝历史当时只记载了太宗首度征高丽时,确实是染病而回,并无病情具体记录,来自朝鲜半岛的传说听上去似乎是有几

  • 光绪为什么必须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一个老宫女回忆光绪,档案光绪之死完整版,光绪墓谁盗的

    这一篇介绍一下光绪为什么必须死。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死在瀛台,而折磨了他二十几年的慈禧太后就比他多活了一天。关于光绪皇帝的死因,在历史上是有争论的。在近代,特别是一些亲历者(包括当时的太监、御医)都还在世的时候,都怀疑光绪是慈禧太后害死的,但是都拿不出切实的证据。所以现代的史学家普遍认为光

  • 白居易名气最高的六首诗,一直被世人借鉴,从未被超越!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极度发达的时代,广袤得疆土,先进的科技,强盛的国力,富裕的生活几乎在各个领域都保持世界最一流水平。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最绚丽的一颗明珠。提起唐诗,唐朝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诗人,李白,杜甫,王维,王勃,杜牧,李商隐,王昌龄,贺知章,孟浩然,王之涣等等数不胜数。其中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是公认

  • 甄嬛传:知道雍正临死时为什么用力拉扯黄色帘子吗?赶紧来看看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帝王是一国之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然而这样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没想打最后竟是被甄嬛和夜阑两个弱女子联手害死的,如果你是皇帝,你能够甘心吗?所以,在皇帝临死前,拉扯帘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华妃死后,皇后一直看不惯甄嬛,一直视她为眼中钉,肉中刺,后来更是利用纯元公主加害甄嬛,被蒙在鼓里的皇帝知道

  • 为什么李隆基才死几十年,白居易就敢在《长恨歌》里指桑骂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唐代就是这样一个开放宽容的时代。你们文人哼哼唧唧地写一些怪话酸文,是你们骨子里带着的臭毛病,你们忧国忧民的态度,多半只是为了一点混吃混喝的稿费,并不影响我们的统治,管得越宽,越糜费政府宝贵的精力与财力,不妨大度一点。统治者越是大度,奇哉怪哉,这些文人却越是收敛,倒是不知觉地形成了双方的良性互动。其实

  • 只要此人活着努尔哈赤就是个家奴,他一死立马兴兵,辽东全靠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努尔哈赤个人武力,帝王的家奴,努尔哈赤不解之谜

    李成梁也是大器晚成的军事奇才,四十岁,虽是壮年但才当上险山参将实在是有些迟了。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李从军后军事实力得以发挥,后来便升职加薪平步青云,在战场上大放异彩。明朝后期,他便当上了副总官兵,镇守辽阳,离老家也不远。后来,蒙古军队进攻明朝边境,李成梁奉命镇压。李成梁善作战,不仅率军击败滋事的蒙

  • 白居易诗歌关于“闲”的美学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白居易的重赋的美学价值,官舍小亭闲望白居易,白居易爱鸟的句子

    至于妙在何处,千百年来,各代迁客骚人各有理解,大抵分为两种,一是被贬壮志未酬,自嘲“闲”人一个,二是“闲”里偷得人间至味,风景属闲人,颇有点“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意思。唐代诗人白居易,他对“闲”深得其意,在他的诗歌里体现了“闲”的极致美学。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其人生历程主要由避难江南、初入仕

  • 甄嬛一生也想不明白,雍正为何在眉庄快死时打死个宫女,太绝情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看过甄嬛传的人都知道,甄嬛传中的甄嬛和沈眉庄两个人刚开始都是对皇上付出过真心的,但是后来因为皇上的做法让她们两个都彻底的伤透了心,到最后她们对皇上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又各自爱上了自己生命中真正的那个人,甄嬛爱上了果郡王,沈眉庄爱上了温实初。两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归宿。华妃这个人就是非常的爱皇上,但是皇上

  • 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人,千年来无法解释,却在50年前被农民解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墓地61个无头石人之谜,武则天墓地的无头石人解密,武则天墓前有60个无头石头

    泱泱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当中,不知埋藏了多少还未发掘出来的文化瑰宝。不过,随着近代科技水平的发展,许多原本难以解开的“未解之谜”都逐渐地呈现在了世人的眼前,也让我们逐步揭开了。唐朝,在中华文明当中,是一个极其璀璨的存在。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华大地成为了全世界最为繁华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