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王朱棡:如果他没英年早逝,哪轮得上朱棣当皇帝

晋王朱棡:如果他没英年早逝,哪轮得上朱棣当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799 更新时间:2024/1/16 23:32:29

在这批密旨中,小到养羊养马、屯田筑城,大到出兵作战、捕杀功臣,事无巨细,都有朱元璋的亲自指点。

相比仁厚的太子朱标,荒唐的秦王朱樉,作为明初实力最强大的藩王——晋恭王朱棡远不是电视剧《山河月明》里那般勇而无谋、风头都被朱棣抢走的形象。

相反他是朱棣最大的竞争者,如果朱棡没有早死,恐怕轮不到朱棣当皇帝!

正因如此,朱棣登基后对朱棡的子孙恨之入骨,百般打压。

直到朱棣祖孙三代皇帝相继驾崩,晋王府才恢复应有的地位。

一、踌躇满志

晋王朱棡出生于元至正十八年,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孝慈高皇后马氏所生的第三个儿子。

洪武三年受封为晋王,封地太原。洪武六年奉命迎娶太原卫都指挥使谢成之女为妃,生下长子朱济熺。

根据明朝官修史书《明太祖实录》记载,晋王朱棡少年时曾受教于大儒宋濂,聪明英锐,颇有智数。而且生得眉目修耸,美须髯,顾盼有威,在一众皇子亲王中格外出色。

朱元璋和马皇后生的五个儿子中,太子朱标仁慈宽厚,秦王朱樉荒唐跋扈,周王朱橚喜欢医术,而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是同类人,都是长于军事,也都是野心勃勃。

与朱元璋同时代的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写下了千古名言“既生瑜,何生亮”。

如果晋王朱棡有机会看到的话,那他恐怕也要感叹一句“既生晋,何生燕”了!

晋王朱棡一生只活了不到40岁,其中一半时间在南京当皇子,一半时间在太原当藩王,和北平的燕王朱棣互相较劲,想让自己成为北方最强大的藩王。

二、既生晋,何生燕

洪武十一年,晋王朱棡和秦王朱樉一起去封地就藩。

踌躇满志的朱棡孤身一人踏上了去太原的路程。

太原在元末明初饱受战乱之苦,民生凋敝,朱元璋在朱棡临行前就告诫他到了太原之后要休养生息,不要透支民力。

然而晋王朱棡还没到太原,半路上就把厨师打了一顿,朱元璋听说此事后,连忙下旨训斥:

吾帅群英平祸乱,不为姑息。独膳夫徐兴祖,事吾二十三年未尝折辱。怨不在大,小子识之。

朱元璋这番话颇有深意,他告诫晋王不要随便和下人结怨。从最后结果来看,秦王死于宫人下毒,建文帝败于宦官泄密。

而燕王朱棣非常善于笼络人心,不仅在藩王勋贵中威望甚高,甚至连皇宫里的太监都为他所用,这让朱棡非常不满。

自古都是长幼有序,燕王作为弟弟却抢了自己的风头,性格骄纵的朱棡非常看不惯燕王的作派。

到了太原后,朱棡除了每天修城筑墙,操练军马以外,就是想着和燕王朱棣互相较劲。

有一次晋王进京朝见,恰好碰上了燕王。晋王出言讥讽,燕王也不甘示弱,兄弟俩在大庭广众之下吵了起来。最后竟把燕王气到径直回了北平。

兄弟俩人如此剑拔弩张的关系,让朱元璋也非常头疼。

虽然朱元璋有意让藩王互相制衡,但是晋、燕二王水火不容的关系,日后难保不会同室操戈。

三、崭露头角

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派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一起出塞讨伐北元乃儿不花。

根据正史记载,朱棣兵不血刃招降了乃儿不花,大出风头,晋王朱棡畏敌不前,一无所获。归来后朱元璋却给两个儿子各赏赐了一百万锭宝钞。

难道是朱元璋赏罚不分吗?根据日本内阁文库收藏的《献园睿制集》记载来看,事实远非如此。

《献园睿制集》是朱元璋第十一子蜀献王朱椿所作的文集,其中有一篇《与晋府书》就是洪武二十三年发给晋王朱棡的信件,朱椿在信中写道:

昨闻吾兄钦承父皇威命,北讨遗孽......近得书,知大军于四月初十日至孥温海子驻扎,伪官太尉乃尔不花、丞相、知院等相率归款,闻之不胜喜悦,夫不战而屈人兵,虽父皇高策之所致,亦吾兄慰抚之有方也。

在这封信里,招降乃儿不花的是晋王朱棡,而非燕王朱棣。相比极力粉饰朱棣的明朝官修史书,由蜀献王朱椿亲笔撰写的书信无疑更具有可信性。

此战之后,晋王朱棡成为朱元璋的得力干将,成为明朝出塞作战的主力之一,而另一个就是燕王朱棣。

四、清洗功臣

为了打消晋王的野心,朱元璋强令他把留在南京的朱济熺带回太原,并册立朱标的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同时紧锣密鼓地策划清洗淮西功臣。

朱标与原配常氏(常遇春长女)还生有一个幼子朱允熥,这位朱允熥的外戚关系非常显赫,开国公常昇是他的舅舅,凉国公蓝玉是他的舅姥爷。

为了防止外戚专权,常、蓝两家成为朱元璋的主要打击对象。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下旨命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开国公常昇等人立刻回南京议事,手中兵马全都交给晋王节制。

几个月后,蓝玉被朱元璋凌迟处死,其嫡系部队——府军前卫的大小军官都被诛杀殆尽,常遇春之子常昇被秘密处死,常家流放云南。淮西勋贵几乎被朱元璋一网打尽。

根据朱元璋发给晋王府的密旨记载,晋王朱棡也在蓝玉案中出了大力,带兵抓捕处死了众多公侯,其中甚至还有自己的老丈人永平侯谢成。

同样遭殃的还有朱棡的儿女亲家、也就是晋王世子朱济熺的岳父傅友德。

他虽然没有死于蓝玉案,但是朱元璋早已将他列入了死亡名单。

洪武二十七年,颖国公傅友德被赐死。

次年,周王朱橚的岳父宋国公冯胜也被赐死。

也是在这一年,秦王朱樉因虐待宫人被毒死。

晋、燕二王成为诸王之长,主持洪武末期的北方军务。

即使是皇太孙朱允炆对这两个叔叔也非常忌惮。

汉有七国之乱,晋有八王之乱。同室操戈在皇室并不少见。

秦王死后,朱元璋希望晋王、燕王能够互相制衡,若是一方有异心,那么另一方可以召集诸王群起攻之。

可是这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失去了制衡的燕王朱棣已然势大,而朱元璋的身体情况已经无法让他再给皇太孙铺路了。

洪武三十一年六月,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登基,改元建文。

朱允炆一登基,就想解决掉燕王,在连削周、齐、湘、代、岷五王后,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名起兵造反。

由于朱允炆的强硬削藩,包括晋王朱济熺在内的藩王全都选择作壁上观。

朱元璋生前煞费苦心让藩王互相制衡的设想变成了泡影。

建文四年,燕王朱棣攻进南京,登基为帝。

五、晋府内斗

晋王朱济熺虽然也带着家人去南京朝贺四叔登基,但是作为朱棡的儿子,朱元璋的长孙,朱棣对他非常不待见,百般打压。

朱济熺的弟弟朱济熿看准了机会,联合其他兄弟一起诬告大哥。

永乐十三年,朱棣下旨废朱济熺为庶人,晋封朱济熿为晋王。

几年后,晋王府宫人不堪被朱济熿虐待,集体进京向朱棣告御状。

朱棣虽知道朱济熺是被弟弟诬告,却仍然没有为他平反的意思,只是下旨让朱济熺和儿子离开太原,搬到平阳居住,还册封朱济熺长子朱美圭为平阳王。

宣德二年,朱棣次子汉王朱高煦起兵造反,被明宣宗朱瞻基平定。

与汉王过从甚密的朱济熿也被告发参与谋反。

明宣宗朱瞻基下旨废晋王朱济熿为庶人,但是没有册封新一任晋王。

按理说应该是让朱济熺复位,但是朱瞻基并不想违背爷爷朱棣的意思。晋王之位由此空缺了八年之久。

期间朱济熺一家想方设法要回太原晋王府,都被朱瞻基搪塞了回去。

宣德十年,明宣宗朱瞻基驾崩。

朝廷派使臣前往平阳册封朱济熺的长子朱美圭为新一任晋王。

后来朝廷也恢复了朱济熺的王位,追封他为晋定王,以亲王之礼葬于临汾,没有归葬于太原祖茔。

结语

然而这时候的晋王府早已没了祖先的野心和实力,只是一群侵蚀明朝统治根基的寄生虫罢了。

如果晋恭王朱棡没有英年早逝,那朱元璋驾崩后究竟谁来当这个皇帝也是个未知数。

正因为朱棡早死,才让朱棣摆脱了最后一道枷锁,可以肆无忌惮地宣称“清君侧,靖内难”起兵造反。

朱棡若是泉下有知,恐怕会感叹一句“天命在燕不在晋”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这位清朝大臣比和珅还聪明,死后留下百亿财富,子孙现在都是土豪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福康安和珅,和珅公认的清朝第一贪,2008和珅府发现宝藏了吗

    众所周知,和珅是清代的第一大贪官,有关他的财产数量,曾出现了几种说法,但是也有人专门的估算过,大约和珅的贪污财产总计有上千万两银子,不过这所谓的估算也只是一个参考罢了,因为那些众多的奇珍异宝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价值来衡量,在民间也有传言称和珅总共拥有8亿两银子,当然这也是有一定的依据的,不过相比和珅来说

  • 满江红千载之下,这位历史学家如此评价:秦桧爱国,岳飞是军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随之而来的,很多人趋之若鹜的赶赴岳王庙内,去鞭挞秦桧的跪像,还有很多人,突然对宋金这段历史非常的感兴趣起来,甚至千古名篇《满江红》在大江南北又重新被传颂起来。可是,你知道一位中国近现代的史学泰斗级的历史学家,是如何评价岳飞和秦桧,以及这段历史的吗?吕思勉,一位遍览群书,几乎是自学成才的历史学家、国学

  • 这心机谁懂?浣碧为何撞棺而死后,甄嬛要立马杀了雍正?细思极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直到甄嬛怀双生子回宫后,浣碧才看到了希望,最后用计成功嫁给了自己心爱的男人,后来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浣碧以为自己的幸福重要来了,但没想到雍正也将孟静娴赐婚给了允礼,而且两人位分一样同为侧福晋,虽然入府后的浣碧掌管着王府的大权,但是慢慢的她发现允礼跟孟静娴却越走越仅了,这点让浣碧非常的伤心,与此同时

  • 孝贞纯皇后王氏:看着皇帝和万贵妃秀恩爱,我却只能做一个吉祥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孝贞显皇后简介,纯孝贞,明宪宗万贵妃生死相许

    这里稍作解释,孝贞太皇太后王氏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继后,崔元是宪宗次女永康公主的驸马,朱厚照则是宪宗和王氏的长孙。然而就在皇帝陛下手捧神主牌位,前脚刚踏入太庙之时。天空中立刻电闪雷鸣,风雨大作,享殿中手臂粗的蜡烛竟然全都被吹灭。辛卯,祔孝贞太皇太后神主于太庙。上入庙门,雷雹风雨大作,烛尽灭。—《明武宗实

  • 李鸿章请美国宾客,情急之下发明1道名菜,如今你我都吃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的满汉全席,李鸿章的一个巧思变成了经典。(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大杂烩,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做法,更直白来说,也被视为一种“清冰箱”的料理,不过这种概念与美食的形态,来源就被认为是李鸿章,且源自于李鸿章在美国宴客的情况。身为清朝钦差大臣的李鸿章,相传某次前往美国宴客时,因为配料计算有误,导致餐点

  • 明朝末年武将和军队数量不少,为何没人去救崇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末武将为何对崇祯彻底失望,穿越到明朝我爹竟是崇祯,崇祯武将排名

    明朝末年的时候,虽然四处都是危机,但是武将和军队数量依旧不在少数,明亡后甚至还有许多忠臣殉国,那么当崇祯遭难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一个人率兵勤王、进京救驾?在地方层面,也是如此。纵观北方各地灾情,人民水深火热,南方却商业繁荣,经济发达。按理说,这个时候应该降低传统农业税的比重,加强商业税。这样做的话,就

  • 甄嬛传:谁看懂了?雍正为什么宠爱那个吃虱子的芳贵人?都是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华妃盛宠,但是也有哥哥年羹尧的功劳,齐妃有三阿哥,但是人老了,皇上也不怎么喜欢她,端妃,是皇上的第一个女人,但是在剧中我们看到,皇上都很少去端妃那里,敬妃也是一样,皇上和太后都十分尊敬她,丽嫔在王府时还得宠些,后来进宫就不行了,曹贵人,有个女儿,但是皇上也不怎么宠爱,欣常在,也同样有人女儿,可惜没有

  • 清朝刑罚图 被打得皮开肉绽的犯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大堂之上,端坐着一个清朝时的官员,下面是一个可怜的犯人。犯人自然是要挨打的,这个画面画的是一个被打板子的犯人,屁股被打得皮开肉绽。这是一种清朝时期的外销画,画的正是清朝时期可怜的犯人,一起去看看吧。这些清朝时的犯人,真的是可怜。

  • 甄嬛传:淳常在侍寝后,皇后赏赐了她,为何雍正的脸色却变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淳常在这个女孩仍有心机,争宠的方式明快简单,也就是拿红梅顺便给自己分宠,并没有特别使出恶毒的手段,传入宫时,年仅十四,所以一直未侍寝,即使侍寝后,也依旧性格活泼天真,深得皇上喜爱。皇后天天提醒天子必须养生,更是注重帝王的健康,最常做的便是让他节制,吃饭得节制。侍寝得节制,皇后的名言是不偏爱,懂节

  • 五分钟了解《元日战争》元朝皇帝忽必烈与属国高丽攻打日本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元日战争是指13世纪后期元朝皇帝忽必烈(元世祖)对日本发动的两次战争,高丽亦以元朝属国的身份参战。日本称之为蒙古合战、异国合战、蒙古袭来等,又以两次战争的纪年而分别称为“文永之役”和“弘安之役”。江户时代以后开始称为“元寇”。元朝的前身大蒙古国建立以后,征伐四方,与日本隔海相望的高丽在13世纪中叶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