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末四大家族,颍川就占了两家,开创三国盛世,唯独袁氏被灭族

东汉末四大家族,颍川就占了两家,开创三国盛世,唯独袁氏被灭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536 更新时间:2024/1/20 23:42:30

但是有必要一说的就是,曹操的曹氏家族,虽然挺有势力的,家族人才辈出,在黄巾时期,竟然能够拉出数千人的队伍,这可都是要财力支持的;曹家三代显赫,曹腾是汉顺帝、汉桓帝时代头号大太监,曹嵩官至太尉,但是只能说,曹家属于上升势力;虽然后来曹操成了汉末第一人,但是比起底蕴来,还是查了不少。

至于刘备,身体里流淌的皇室血脉究竟还剩几何,只有天知道了,还要靠编草鞋为生,比关羽张飞都还要差点,张飞好歹算是地方豪门,关羽好歹也是有一块地皮,卖枣的;而且古代有穷文富武一说,如果张飞关羽家真穷的话,武功也不可能那么高,身体不可能那么壮。

孙氏家族更不用说了,孙坚就是孙家第一代,至于孙坚是不是从孙氏哪个家族出来的就不知道了。

至于诸葛家族和司马家族以及各江东士族等,都算是比较有底蕴有实力的大家族了,这几个家族里应该算诸葛家族比较具规模,诸葛亮投奔刘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诸葛瑾投奔孙权,地位不比诸葛亮低;诸葛诞投奔了曹魏,也混的相当不错,人称“蜀的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现在就来说说,汉末真正的四大家族,究竟是哪四家,必须服:

TOP、1 汝南袁氏

(四世三公,仪表堂堂,气宇不凡的袁绍竟然弄成这样,真心无语)

汝南袁氏为东汉时期的著名世族,在东汉末年湮灭,祖籍在汝南郡(今河南商水西南)。

自袁良以后,至其孙袁安官至司空、司徒,安子袁敞及袁京皆为司空,京子袁汤为司空、太尉,汤子袁逢亦至司空,逢弟袁隗亦至三公、太傅。四世中居三公之位者多至五人,故号称“四世三公”。

史称汝南袁氏“门生故吏遍天下”,成为官吏集团中的首脑人物。有大批故吏、弟子、门生出于其门,不过很少有实际授业关系。东汉时期选士唯“论族姓阀阅”,所以世家大族的子弟,在察举、征辟中照例得到优先。

(这还有一点顶级家族嫡系的模样么,找打酱油的也尽心一点)

这点从汉末诸侯割据中就看得出来,当时手下文臣武将最多的就属袁绍和袁术两兄弟了,连郭嘉都是一开始去投奔袁绍,被晾了5天看袁绍不似雄主之后才离去投奔曹操的,可以说,发展得最顺利的,就是这两人了,其实,袁绍还是很有能力的,颜良文丑高顺张颌,四大武将,还有一个先登鞠义,这就是一个五虎将组合啊!应该说比五虎将更强!可惜了,由于太顺风顺水,导致袁绍的自大傲慢,最终失败;而袁术,不说了,败家子一个,但不可否认袁术势力真的很强,手下头号打手孙坚。

无奈,家族先被董卓屠杀了一番,仅剩袁绍袁术两人,后来这两人又被曹操弄的灭族,可惜可叹。

以后剩下的袁氏家族,都只能算是分支了。

民国枭雄袁世凯家族宗谱以“汝南家声旧,舜裔世泽长”自诩。

TOP、2 弘农杨氏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10680005140df3c143a1~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64651938&x-signature=itPbS6cn86d7ZvbWwsA5gUBVqPc%3D

(不知道这是哪个版本的杨修,感觉还有那么一点气质)

“天知,神知,我知, 你知!”,弘农杨氏,中国的一大传奇家族。

弘农杨氏,是杨姓的郡望之一,始自西汉丞相杨敞。杨敞玄孙杨震东汉光武帝时官居太尉,人送称号“关西孔子”。“四知”的典故,就来源于这位“清白吏”。其子杨秉、孙杨赐、重孙杨彪,皆能继承震公遗风,且均官至太尉,是为东汉“四世三公”。另杨震第五子杨奉的后代,也是世居高官。从“西晋三杨”;到北魏杨播兄弟,无不是一时显赫。

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统一的朝代,隋朝的建立,使得这个家族更是成为天下望族之首。除隋朝皇室外,越国公杨素,其子杨玄感等,也是这一个家族的著名人物。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1025000696a7bf312d50~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64651938&x-signature=sDOciWGDGJff88CJoYlpV1frBGQ%3D (这个杨修,就有点难接受了)

即使隋朝灭亡后,唐朝的“李武韦杨”四姓联姻政治集团中的杨姓“十一宰相”世家、唐太宗杨妃、武则天之母杨氏、唐玄宗杨皇后、杨贵妃,及众多的杨氏驸马等,处处昭显着这个关西第一望族的无限辉煌。而宋代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更是令人可歌可泣!

弘农杨氏文武双全,不但武的厉害,文的也涌现出不少才子大家,如杨修、杨炯、杨凝式、杨时、杨万里、杨大异。

杨氏当时主要力量,都是放在了曹操身上,但是有没有在刘备和孙权那边下注,就不得而知了,按照大家族的做法,应该是有人的。

TOP、3 颍川荀氏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102100081c986de3a93a~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64651938&x-signature=QDcsEr2775vPYMgDnJjkjWVzvBk%3D

(导演,你确定这是“王佐之才”的气度?)

颍川荀氏是汉晋时期的主要士族之一,当时有“汝颍多奇士”之说,而荀氏则是颍川众多士族的代表之一。荀氏见于史籍记载者达一百多人,且在中央做文职高官的多,主要是一个士大夫官僚世家。荀氏的婚姻之家基本上属于高门大族,且与皇室联姻,绵延两晋,一直与皇室保持亲戚关系。

荀氏的婚媾状况有国婚、身份内婚、地域婚,联姻之家不是皇贵,就是当时一流的士族。在魏晋时期,衡量士族地位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婚宦,从这两方面来考察,颍川荀氏都称得上是“名门望族”。世家大族要取得社会承认,须符合当时社会价值取向。文化素养在当时是衡量人才优劣的标志,也是入仕为官及官职升迁的重要条件。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106c0001a9d16b67ca1c~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64651938&x-signature=L7%2BbG%2Fpm7EXlQ5qIyqmItPMXaGY%3D

(如果说荀彧还能勉强接受,这个老版三国的荀攸,真的是来领盒饭的么?不是送盒饭的?)

在汉末,颍川荀氏的两位才俊,都为曹操所用,虽然这两人最开始服务的一直都是汉室,但是后来的汉室以为曹操所用,这两人就是号称“王佐之才”的荀彧和曹操的“谋主”荀攸,在真实历史上,荀攸的作用比郭嘉有过之而无不及,荀攸一生献奇策十二计,几乎都是曹操的命运转折点,但是世人只知郭嘉,却忽略了荀攸。

但是荀彧也没活太久,曹操由于忌惮荀氏的势力,和杨修一样,被曹操杀了。

杨修的理由纯属无厘头,而荀彧的理由,是阻止曹操称帝,被曹操毒酒赐死。

TOP、4 颍川陈氏

汉末魏晋是中国历史上士族门阀制度最为鼎盛的时期。颍川陈氏正是以汉末大名士身份起家成为当时的巨姓望族,世代传袭,名重魏晋。 汉末魏晋颍川陈氏家族成员史实见载于《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及《世说新语》等书,其中陈寔、陈纪、陈群、陈泰并在《后汉书》、《三国志》中列有专传。颍川陈氏作为当时的一流高门,在谱学兴盛的时代背景下,也撰有《陈氏谱》一部,根据这些历史记录,我们可以据以勾勒出一幅冠冕相承、名士风流的颍川陈氏家族史卷。

陈氏原是寒微之家。陈家始祖陈寔,依靠自己非比寻常的品德,逐渐积累起崇高的声望。陈寔参加了汉末的反宦官斗争,是当时最有声望的名士之一。陈寔活了83岁,凭一己之力,把陈家从平民之家,拉到一流士族行列。

陈氏迄今,中国陈姓人口达7000万,全球人口总规模超过9000万。其中颍川陈氏子孙达6000万以上,名列中国第五大姓,在南方地区和海外名列第一大姓。颍川郡望是其中形成望族最早的一支。历史悠久,名声响亮,帝王将相,人才济济,影响巨大。

颍川陈氏的真正发迹,还是要从陈群这位最低调的却对曹魏影响最大的真正“谋主”说起,陈群是一位在《三国演义》中几乎可以忽略的存在,却在《三国志》中表述的最多的一位臣子了,陈群对曹魏及后世的影响,三国无人能及,因为著名的承上下的“九品中正制”选才制度,就是出自陈群之手。

曹丕继位后,陈群官至镇军大将军。曹丕去世后,陈群与司马懿、曹真一起接受遗诏,成为辅政大臣。陈群之子陈泰,官至征西将军,多次击败蜀国大将姜维。陈家与司马家关系极好,为司马氏的兴起出了不少力。

所以在晋朝之后,陈氏依旧过的滋润潇洒。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东汉实亡于汉灵帝,在位22年,卖官鬻爵吏治黑暗,引发黄巾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东汉后期,宦官和外戚轮番掌权乱政,而皇帝要么昏庸无能,要么变本加厉的腐败,最终导致山河破碎,一场动摇东汉统治根基的黄巾起义,之后就是诸侯之乱,直到曹操的儿子曹丕代汉自立为帝。 那东汉究竟哪位皇帝做的最不称职呢?或者说东汉究竟是从哪位皇帝手中衰败的呢?个人认为应该是汉灵帝,虽然自汉和帝之后的汉殇

  • 唐僧的外公究竟是谁?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病逝后唐太宗曾痛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僧前九世都是什么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与简介,凌烟阁24臣排名

    这殷温娇生得“面如满月,眼似秋波,樱桃小口,绿柳蛮腰”,真所谓“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这位小姐还有个小名叫“满堂娇”,也就是济济一堂的人就属她娇美;扯远了…… 唐僧的外公究竟是谁呢?这殷开山本名殷峤,但是现实中的殷开山与《西游记》中的殷开山不一样,在《西游记》中的殷开山一直在唐僧18岁时都

  • 汉武帝最痛恨的将军,一战损失7万汉军,网友:自作孽不可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武帝手上最精锐的兵,汉武帝的真实战术,汉武帝时期的军队有多厉害

    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穿越历史的迷雾,汲取遗失的智慧,畅游在历史的海洋里,追寻古老圣贤的足迹,会让我们变得更加睿智、博学。品读古代那些数之不尽集大成的优秀的典籍,让我们如痴如醉,缅怀古代那些征战沙场马革裹尸的军事战神,让我们敬仰不已。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文明的古老国度,我们知

  • 唐代有一位大诗人,中学课本都收录他的诗,但他却是诗坛最大耻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最高峰,在这个朝代曾涌现出无数家喻户晓的诗人。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诗人,这位诗人的作品出现在中学语文课本中,但是他却被认为是诗坛最大耻辱,此人就是初唐著名诗人宋之问。 提起宋之问,人们对他的那首《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很熟悉,这首诗收录于中

  • 汉武帝的母亲,原是已婚已育的农妇,为何能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抛夫弃子的农妇王娡,这么幸运呢?(其实汉朝还有个更厉害三嫁的汉元帝皇后王政君,可惜她的儿子汉成帝早死,侄儿王莽还纂了汉位,所以算不得圆满)王娡首先,汉朝妇女改嫁很正常并不受歧视。实际上夫死不嫁在先秦根本是非常罕见的。古代从来没有法律禁止过平民女性改嫁。虽然历史上有脏唐臭汉"之说,西汉的刘向还写

  • 汉景帝的母后和唐太宗的母后都姓窦,她们有什么关系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窦太后【自己-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远祖-鼻祖】西汉:世上只有姐姐好——窦广国!西汉窦太后,是赵国(张耳时期)观津人(今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审坡镇),名叫窦漪房。窦漪房自幼父母双亡,非常悲催,就连她四五岁的弟弟窦广国,也被人贩子抢走给卖了。窦漪房十来岁时,以良家子(良家女生)入宫伺

  • 王氏贤良淑德贵为皇后,5个孩子却全部被王莽惨害,她却无能为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王莽对每一个身边的人都没有真感情,他的概念里好像就没有亲情这一回事,每个人都是他的棋子,都是他前进路上的铺脚石,他几个孩子都是他为了政治作秀以及政治野心需要而害死的。王莽的大儿子只是因为一些事情惹怒了王莽,王莽竟不顾父子情谊将儿子儿媳妇两人全部打入死牢,大儿子直接服毒自杀,儿媳当时还怀着孩子,居然连

  • 刘协幸运的遇到了曹操,曹奂和刘禅幸运的遇到了司马炎,都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禅和曹奂见过面吗,刘协为什么不杀了曹操,刘禅死后司马炎的反应

    刘协,是东汉的最后一个皇帝,也是历史上所有末代皇帝中最幸福的一个,为何呢? 汉灵帝死后,将帝位传给了少帝刘辩,但此时的帝位,纯粹是个烫手山芋啊,何太后临朝听政,国家大权完全被外戚何进掌控;但是大将军何进根本没有能力掌控全局,而且此时宦官集团权力也很大,后来何进被十常侍所杀,董卓崛起;董卓自认为和收

  • 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连弩有多厉害?为什么后来无人问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全自动现代连弩,诸葛亮的连弩结构,小连弩

    那么诸葛连弩是不是真的有那么神奇呢?诸葛连弩这款武器又有何独到之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诸葛连弩,顾名思义,与蜀汉丞相诸葛亮有关,传说是诸葛亮设计制作的一种弓弩,由于记载不多,我们只能从史书中找到只鳞半爪。陈寿的《三国志》中有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

  • 东晋第一好男儿!孤身犯险发动北伐,赢得对手尊重,他才是真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英雄祖逖 祖公其人祖逖出身于范阳祖氏,是北地大族,世代都有人做两千石的高官。祖逖少年之时,豁荡放旷,不拘小节,而且为人慷慨,轻财重义,常周济贫困。每次他来到乡间,总会和别人称兄道弟,没有一点贵族公子哥的架子,所以深受乡党宗族敬重。这一点,和其他氏族少年酸腐的贵族气形成了鲜明对比。成年后,祖逖发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