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晋第一好男儿!孤身犯险发动北伐,赢得对手尊重,他才是真英雄

东晋第一好男儿!孤身犯险发动北伐,赢得对手尊重,他才是真英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661 更新时间:2024/1/17 4:12:25

英雄祖逖

祖公其人

祖逖出身于范阳祖氏,是北地大族,世代都有人做两千石的高官。祖逖少年之时,豁荡放旷,不拘小节,而且为人慷慨,轻财重义,常周济贫困。每次他来到乡间,总会和别人称兄道弟,没有一点贵族公子哥的架子,所以深受乡党宗族敬重。这一点,和其他氏族少年酸腐的贵族气形成了鲜明对比。成年后,祖逖发奋用功,博览书籍,涉猎古今,时人都称其有赞世之才。

西晋太康十年(289年),侨居阳平郡的祖逖被举为孝廉,很快又被司隶举为秀才,但他都没有应命。后来,祖逖与刘琨一同出任司州主簿。刘琨比祖逖小四岁,也是个奋发上进的好男儿。两个年轻人一见如故,相处十分融洽。他们志趣相投,经常一起讨论世事,有时拥被起坐,直至深夜也不觉得疲惫。二人相互勉励,毫不松懈,共同进步,时刻保持着高昂的斗志。一天夜里,司晨的公鸡不知如何提前鸣叫,祖逖于是睡意全无,踢醒了身边的刘琨,说道:“多么嘹亮的叫声啊!”两个人翻身下床,在庭院中共舞练剑,好不快意。这就是成语“闻鸡起舞”的由来。

闻鸡起舞

西晋元康元年(291年),刚继位的智障皇帝司马衷完全治理不了国家,皇后贾南风专权,引发了改变华夏命运的八王之乱。祖逖因为盛名在外,得到诸王的重视。而他也迫于形势,先后效力于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豫章王司马炽,历任大司马府掾属、骠骑将军府祭酒、主簿、太子中舍人、豫章王府从事中郎。但是不管效力于谁,管做得多大,司马家的内部争斗都让祖逖觉得兴味索然,身心疲惫。

八王之乱

永兴元年(304年),东海王司马越挟持晋惠帝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祖逖也随军出征,不料在荡阴战败,逃回洛阳。惠帝被大将张方挟持到长安后,范阳王司马虓、高密王司马略、平昌公司马模等人都看准机会,想要入主中原,竞相征召祖逖。但祖逖此时已经看穿了司马家这帮败家子的真实面目,所以不管谁来请他,他都不肯应命。后来,司马越以皇帝之名,任命祖逖为典兵参军、济阴太守。但祖逖适遇母丧,就以丁忧之名,守孝不出。

立志北伐

永嘉五年(311年),在天灾和人祸的共同作用下,孱弱的西晋王朝再也无力阻挡匈奴的入侵,匈奴一路南下,攻破洛阳,掳走了晋怀帝司马炽。祖逖无力对抗匈奴,只能率亲族乡党数百家南下,避乱于淮泗。一路上,他照顾老弱,把车马让给病人,自己则步行。他还经常把粮食、衣物和药品分给别人,帮他忙渡过难关。逃亡途中,也有很多盗贼拦路抢劫,祖逖都能应付自如,如此一来,他的威望越来越大,被同行诸人推为"行主"。

一行人逃难来到到达泗口(治今江苏徐州)后,琅琊王司马睿早就听说祖逖的大名,于是任命他为徐州刺史,让他在此地休养生息。不久,祖逖又被征为军谘祭酒,掌握军队,屯驻京口(今天江苏镇江)。

晋愍帝司马邺

建兴元年(313年),晋愍帝司马邺即位。他上台之后,立即封司马睿为侍中、左丞相、大都督陕东诸军事,命其他率兵赴洛阳勤王。但是,司马睿此时正在全力开拓江南,又对北方的胡族非常恐惧,所以根本无意北伐。

但是祖逖则不然,他当年逃离洛阳,实属无奈,那段惨痛的经历一直让他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如今,上有皇帝诏命,下有江淮泗雄兵,正是北进恢复中原的好时候。可无奈领导不许,他想进兵也是无可奈何。于是,祖逖向司马睿进言道:“晋室之乱,并非皇帝无道,也不是百姓造反,而是藩王争权,自相残杀,让夷狄有了可乘之机。如今北地百姓备受蹂躏,都有奋起反击的愿望。大王此时如果能出兵北伐,让祖逖为统领,江北豪杰必定会望风响应,沦亡人士也会欢欣鼓舞。如此,则国耻可雪。”

晋元帝司马睿

祖逖的大道理根本无法打动司马睿。他很不愿北伐,可能是认为此时即使帮了那个所谓的皇帝,日后难保别人不给自己打个黑枪。前边的八王可都是前车之鉴。但是北伐是皇帝诏命,自己也不便公开反对,于是他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让他全权处理北伐事务。但是司马睿却釜底抽薪,不允许自己的手下一兵一卒跟随祖逖,并且却只拨给千人粮饷、三千匹布帛,让祖逖自募战士,自造兵器。他倒要看看,祖逖一个光杆司令如何北伐!

司马睿的消极态度,并未动摇祖逖的北伐决心,他毅然决定,率领跟随自己南下的宗族和部曲,共百余家,从京口渡江北上,返回中原!晋朝第一次北伐的大幕就此拉开!船行在大江之中,面对无边水景,祖逖不觉慷慨激昂起来。他用力拍击船楫,大喝道:“此一去,我祖逖如果不能肃清中原的胡虏,得胜渡江回来,那就像这大江的水,一去不回头!”江风猎猎,同行的每个人都被祖逖的豪情感染,立下了同样的誓言!

祖逖立誓北伐

北伐开始

祖逖渡江之后,把暂驻地设在淮阴,在那里起炉冶铁,铸造兵器,补充军需。之后又传出消息,招募勇士,不几天就招募到士兵二千多人。但是比起北方现在强悍的胡族,祖逖的力量还是相当薄弱,如何迅速组织起一直可靠的武装力量是现在他最为优先考虑的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久,祖逖得到消息:兖豫一带,有几个地方豪强,比如张平、樊雅之类,他们为了对抗胡人的屠杀,占据谯城,聚坞自保,都有数千私兵。他们只是在名义上臣服于司马睿,接受其授予的官职,但并不受其节制。另外,张平部下还有董瞻、于武、谢浮等十多支小部队,各有数百人,也都有些战斗力。于是祖逖就想,这股力量如果能够团结在自己手中,那他就有了对抗敌人的资本。

于是祖逖就展开了统战工作。建武元年(317年),祖逖进驻芦洲(治今安徽亳县),派参军殷乂去联络张樊二人。但不想所托非人,殷乂一派贵族作风,看不起张平,言语间很是怠慢,认为他不过是散兵游勇,不投降的话,自己的头颅随时搬家。张平大怒,杀了殷乂,并拥兵固守,对抗北伐军。祖逖无奈,只能下令攻击。但是张平也非泛泛之辈,祖逖一时间也是难以得胜。于是,祖逖使用离间计,引诱张平部将谢浮投降了自己。之后,谢浮借与张平商讨军情之机,杀死张平,率众归降北伐军。祖逖于是进据太丘。但是此时,北伐军补给困难,军中乏食,处境仍很艰难。

北伐大军

张平死后,与他唇齿相依的樊雅仍占据谯城。他害怕祖逖来攻击,于是率众夜袭,直逼祖逖大营。突然遇到袭击,北伐军立时大乱!但祖逖并未惊慌,他沉着指挥,让军队很快恢复秩序。此时,北伐军中的督护董昭突然来了兴致,奋勇杀敌,最终击退了樊雅。祖逖率部追讨,却又被张平余部阻击,于是他便向蓬坞堡主陈川、南中郎将王含求援。陈川、王含分别派部将李头、桓宣率军助战,祖逖一时声威大震。

时机已到,祖逖的橄榄枝又伸了出来,准备招降樊雅。这次,他不敢大意,让有才干有胆识的桓宣去劝降樊雅。桓宣单人匹马进入谯城,对樊雅道:“奋威将军祖逖正准备荡平刘聪、石勒,需要仰仗你作为后援。先前张平处,是殷乂自己轻薄无礼,并非祖将军本意。如果现在我们双方和解,那您既可建立忠勋,又能保全富贵。但如果还要固执,那您的处境可就危险了。南有朝廷派出的猛将,北边又有强贼窥伺,就凭你手下乌合之众,依据一座危城,难道还有生存之理吗?”樊雅被说服,出城归降。

攻略河南之地

祖逖进入谯城后,终于在豫州地界站住脚跟,打通了北伐的通道。而有勇有谋的桓宣则率部返回。不久,后赵大将石虎出兵围困谯城,桓宣又赶来救援。石虎闻听桓宣前来,不想拼命,于是撤军而退。桓宣就留在谯城之内,协助祖逖征讨不肯归附的坞堡武装。北伐的前景开始变得光明起来。

太兴元年(318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建立东晋,是为晋元帝。祖逖一度希望,此时司马睿称帝,应该可以再无顾忌的支持北伐。然而等了很长时间,朝廷方面都没有对自己有利的消息传来,祖逖不免失望。

同时,江北的汉人内部出现了问题。蓬坞堡主陈川的手下李头,在征讨樊雅时作战有功,颇得祖逖礼遇。他也非常欣赏祖逖,经常感叹道:“我若能得祖逖为主,虽死无恨。”陈川听说之后大怒,嫉妒心起,杀死了李头。李头的亲信冯宠看到主子不义,自己也有危险,便率所部四百多人投奔祖逖。陈川听说手下叛变,更加恼怒,派部将魏硕去劫掠豫州诸郡,结果被祖逖派兵击溃。

北伐晋军的战斗

陈川觉得,此时自己与祖逖势成水火,恐怕他不会放过自己。思来想去,他决定率部归附后赵石勒。祖逖闻听大怒,于太兴二年(319年)出兵征讨陈川。北伐晋军与后赵军队的第一次接触即将开始!

陈川害怕,向石勒求援,石勒则让手下猛将石虎则率五万大军救援。不想此次两军交战,晋军士气高昂,石虎天下名将,竟然也不能抵挡,被祖逖击败。于是他带着残兵败将,和陈川一起回师襄国,留下部将桃豹戍守蓬陂坞。

太兴三年(320年),祖逖派韩潜镇守蓬陂坞东台,桃豹退据西台。此时双方形成了一个很有趣的态势,晋军从东城门出入,敌兵开南城门放牧,各过各的,互不干扰。双方就这样僵持了四十来天。祖逖见后赵军队逐渐显出疲态,决定大摆迷魂阵,打破这种僵局。他利用布袋装入泥土冒充大米,指使成千士兵将其运上城东高台,制造了一个全军动员的搬运粮食的假象。为了让敌人相信,他又让几个人挑运真的大米,故意装作很累的样子,在半路上歇息。桃豹的哨兵追来,几个人故作惊慌,全都丢掉担子逃跑。

后赵石勒

再看桃豹的部队,此时早已发生饥荒,军心不稳。此时缴获这些大米之后,他们以为祖逖的部队还有很多粮食,继续耗下去对自己很不利,于是心里更加害怕。

石勒听说之后,让部将刘夜堂赶着成千毛驴,驮运粮食,给桃豹提供给养。祖逖早已布置完毕,派韩潜、冯铁等领兵在半路截击,将这批粮食全部缴获,得到了很大补充。而桃豹的部队则因为没有粮食,无法继续守城,只好趁半夜弃城逃跑,退守东燕城。祖逖率领部队乘胜进军雍丘(今河南杞县),进击石勒,并且大败石勒精锐的骑兵部队。此后祖逖多次出兵截击赵军,都取得了胜利。强悍的后赵部队,终于不再敢轻易南下劫掠了。

被祖逖击败的羯族军队

治理地方

而祖逖的攻心战也很厉害。他知道,两国打仗,百姓无罪,但是受创最深。于是,他对在战争中抓获的老百姓十分优待,予以安抚之后,想回家的全部遣送回家。因此,祖逖大得人心,石勒很多戍边的百姓和士兵纷纷归附祖逖,石勒的统治区域逐渐缩小。

祖逖的统战工作也一直没有放松,对于那些拥护东晋,支持北伐的力量,祖逖都进行广泛的团结和联系,调动他们配合作战。屯聚河南一带的坞主赵固、上官巳、李矩、郭默等是当时北方的民间抵抗力量,但彼此间积怨很深,时常互相攻伐。祖.逖为了统一人心,亲自调解他们之间的冲突,使他们听从自己的统一指挥,齐心协力进行北伐。

至于黄河两岸那些同情北伐,但又受到胡人压制的坞主,祖逖则采取了灵活的斗争策略,允许他们表面上继续维持原来的地方关系,还不惜充当坏人,不时地出动游击部队假装袭击他们,制造他们并未归附东晋的假象,消解石勒的疑心。这些坞堡主人感恩戴德,经常帮助北伐军刺探情报。这样一来,祖逖得以从他们这条秘密渠道中,及时获得石勒方面的军事情报,所以他才能够在战场上采取对策,克敌制胜,牢牢抓住战争主动权。

东晋元帝司马睿,此时自身尚不稳固,登基之后,依靠琅琊王氏在江南的势力勉强支撑着晋朝的颜面,对于北伐是爱莫能助,祖逖只能自己解决所遇到的一切问题。于是,对于解放区的治理问题,祖逖相当用心。他礼贤下士,体恤民情,即使是关系疏远、地位低下之人,祖逖也能给他们以恩德,让他们感激涕零。而且祖逖豪爽之气不下于当年,将士稍有微功,便会厚加赏赐。可他自己,却生活俭朴,不蓄资产,让人们非常感动。他还劝督农桑,带头发展生产,让人民过上富足的好日子。另外,他还帮百姓收葬枯骨,因此深得民心。刘琨在给亲戚写的信中,大力称颂祖逖威德,晋元帝也下诏,擢升祖逖为镇西将军。

祖逖大力发展农业

祖逖的作为,也给他赢得了对手的尊敬。后赵皇帝石勒,见祖逖势力强盛,便不敢随便南侵,命人在成皋县为其母修墓,又写信,请求双方互市。祖逖虽未回信,但却采取了默许的态度,任凭双方互市。双方的和平贸易都给自己带来了丰厚的回报,祖逖兵马日益强壮。后来,祖逖部将童建因为杀人获罪,叛归后赵。石勒立即将其斩杀,向祖逖示好。祖逖也知进退,知道此时北伐灭赵没有机会,便与石勒修好,禁止己方将领进侵后赵,边境暂得和平。这一段和平的日子保持了十年,让百姓得到了喘息。

一切似乎向着好的方面发展,祖逖在江北的基地日渐稳固,假以时日,只要后赵有变,祖逖挥军北进,收复天下似乎并不是梦想。但就在此时,东晋朝廷的内部矛盾让祖逖的北伐功亏一篑。

含恨而死

太兴四年(321年),晋元帝看中了祖逖手中的北伐军,想要收归己有,于是任命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司兖豫并雍冀六州诸军事、司州刺史,出镇合肥。祖逖当然知道朝廷的意思,他认为戴渊虽有才望,却无远见卓识,难以守成。而自己,辛苦半生收复河南之地(黄河以南),却仍被朝廷算计,心中非常郁闷。不久,又有消息传来,王敦跋扈,朝廷内部矛盾日益尖锐,祖逖终日优思,担心国内动乱,北伐的梦想恐怕将成为泡影。终于祖逖忧愤成疾,一病不起。

东晋王导

祖逖虽在病中,但进取之心不减,抱病监工,修缮虎牢城。虎牢城北临黄河,西接成皋,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抵挡后赵进攻的桥头堡。祖逖担心城南没有坚固的壁垒,易被敌军攻破,就派从子祖济率众修筑壁垒。但壁垒尚未修成,祖逖便在雍丘病逝,时年五十六岁。

祖逖死后,豫州百姓如丧考妣,哭声动天,谯梁百姓还为他修建祠堂,世代祭奠。此时的晋元帝司马睿,却看准了机会要下黑手。他明里追赠祖逖为车骑将军,背地里却命令自己的亲信、同时也是祖逖弟弟的祖约接掌北伐军!但是祖约并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一时间进退失据,北伐军人心惶惶。后赵看准机会入侵河南,祖约难以抵御,退据寿春。祖逖收复的河南大片土地最终又被后赵攻陷,当地人民重新回到了水深火热之中。

祖约像

尽管祖逖的此次北伐没有最终完成,但是却严重打乱了石勒的南侵步伐,巩因了东晋王朝的统治,保得一方百姓十年平安。祖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识大体顾大局的杰出人物,他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那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献身精神,足以永垂史册,彪炳百代。

在中国历史上的历次北伐之中,祖逖的这次北伐和岳飞的北伐是最为可歌可泣的。两个人都是在前期高歌猛进,后来因为朝廷的掣肘,让自己的成果付之东流。相比岳飞的冤屈,祖逖算是幸运的,东晋朝廷此时没有能够左右他的力量,因此他在河南之地可以更加游刃有余。但是,说起梦想的破灭,两人却又是那么相似,空怀一腔热血,最后却落得遗憾收场,让人落泪。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这三支特种部队究竟谁更强?个人认为是第三个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时期独特的部队,三国的部队排名台词,广西桂林陆军特种作战部队

    1、先登营——袁绍 其实三国早期,盘踞东北的公孙瓒实力还是极强的,尤其是其骑兵部队,组建八千白马义从,在对东北少数民族战争的时候,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为稳定东北边疆立下了赫赫战功。 公孙瓒好战,与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胡人的上司刘虞不和,二人矛盾逐渐激化,发展到互相攻打,公孙瓒靠自己的军事才能以少胜多,杀

  • 杨贵妃为瞒住自己偷情的事情,发明了女性至今还用的贴身物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杨贵妃为什么受宠野史,杨贵妃高清视频免费看,杨贵妃tvb

    那么杨玉环是真的爱唐玄宗吗,这个我们不得而知,但两人是差了一个辈分的人,相差30多岁,杨玉环进宫,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这都已成事实,但后世的野史就流传有杨贵妃偷情之事。安史之乱中的安禄山其实本来是一个普通的突厥人,但却屡屡受到唐玄的提拔,后面直接成为了节度使,管理着一方的军队。其实他的提升,有一部分

  • 武则天为何要立下无字碑?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陕西乾县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前,矗立着两块高大的石碑。一为唐高宗梓宫入陵后所立《述圣记碑》,记述唐高宗生平的圣德与功业;另一块便是武则天合葬于乾陵后,所立的"无字碑"。其碑高大宏伟,却未书一字。碑上无字,立碑意图何在? 是武则天自知生平是非功过无法评定,只能留待后人评说,还是武则天自知篡

  • 此人是雍正的儿子,看似装疯卖傻,实际上大智如愚,最后中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雍正的最小的兄弟,装疯卖傻得善终,雍正的五个儿子都是谁

    而在夺嫡之战的胜出者,也就是著名的雍正皇帝,他的一个儿子却一生痴傻,这个人就是爱新觉罗·弘昼,难道雍正皇帝是真的生出了一个傻儿子吗?事实不是这样的,所谓“众人皆醉我独醒,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弘昼便是这样一个活得比任何人都清醒的人,他一生痴傻,不是因为傻而傻,相反,正是因为他聪明才要“傻”

  • 康熙第一次见到孙子乾隆,为何惊得放下了酒杯,他发现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乾隆与康熙见过几次面,乾隆小时候见康熙,乾隆为什么尊敬康熙

    最终,皇四子雍正成为了皇位的继承人。但康熙之所以将皇位传给雍正,可能是因为他有一个备受瞩目的儿子——乾隆。那么,乾隆究竟为何能在康熙35个儿子和97个孙子中脱颖而出,被康熙特别器重呢?大家对于清朝的历史肯定非常熟悉了。我们经常听到那段让人心情沉重的近代史,那时我们的民族屈辱,遭受了一系列的丧权辱国之

  • 曾国藩:傲乃败亡之道,言多贻害无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榜样不一定一出生就是榜样,现在很多人都在学习曾国藩,我们听过太多曾国藩的事迹,可曾思考曾国藩是如何从普通人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的呢?曾国藩给曾国荃的信中曾写道,普通人的两大凶德和弱点:傲慢和话多。咸丰八年,曾国藩给曾国荃的信中说:“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两端:曰长傲,曰多言。丹朱之不肖,曰傲曰嚣讼,即多言

  • 汉朝和唐朝哪个更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汉朝与唐朝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同样灭了二世而亡的朝代,同样经历过易主换代,但又同样的回归宗室正轨发展,而且这两个朝代又同样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这两个朝代的存在意义非凡,直接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于是就有好奇的人产生了一个问题,汉朝和唐朝哪个更强大呢?汉朝军威,匈奴灭亡汉朝建立的时候是

  • 雍正王朝:想成大器,学会雍正的处世之道,悟通此道,一定大逆袭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雍正王朝中的谋略排名,雍正王朝最大的成功之处,雍正王朝权谋斗争的最高境界

    雍正皇帝靠什么处世之道,能够实现大逆袭,成功继承皇位的呢?在九位皇子中,要说实力,胤禛排不上名次。大阿哥胤褆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早年得到权臣纳兰明珠的支持,康熙御驾亲征葛尔丹,大阿哥就是先锋大将。太子胤礽是嫡长子,排名是二阿哥,胤礽出生就被立为太子,有外公索额图的支持。胤礽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在朝中根

  • 东晋十大名将,刘裕仅排第二,第一曾挽救东晋于生死存亡之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TOP、10 沈田子 沈田子在刘裕起兵时参刘裕军事,409年,沈田子随刘裕北伐南燕,其时他率偏师与龙骧将军孟龙符担当前锋,并于临朐四十里外的巨蔑水与公孙五楼所率的南燕军作战。当时孟龙符初战即击退燕军,夺得水源,但不等上随行骑兵就轻率追击,最终战死。由于沈田子力战,终击破南燕军。410年,刘裕成功灭南

  • 它是清朝时期最大的监狱,里面的酷刑让人闻风色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时期最大的监狱叫做道里监狱,位于哈尔滨市。跟其他监狱不同的是,这个监狱是由俄国人设计建造的,建于光绪年间。道里监狱占地一万多平方米,最多的时候关押了三千多名犯人。事实上,监狱里的犯人不光有中国人,还有外国人。然而中国囚犯和外国囚犯的待遇是完全不同的。外国囚犯在监狱里吃的是大米,而中国囚犯吃的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