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晚清时期曾国藩、李鸿章等非满人又非旗人,为何被慈禧太后重用?

晚清时期曾国藩、李鸿章等非满人又非旗人,为何被慈禧太后重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992 更新时间:2024/2/1 8:47:55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由于女真人生活在白山黑水间,恶劣的自然环境,锻炼了强健的体魄,为了获取足够的食物,依靠渔猎的社会活动,锻炼了他们的军事素养。所以有一句话,“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早期的女真人,凭借着不怕死的精神和远超于汉人的骑术,慢慢在东北发迹。由努尔哈赤最终建立起正规的军事组织之后,更是达到了高潮,最终入关,坐拥了天下。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曾经打过天下,吃过苦、创过业、精明强干、建功立业的满人贵族相继离世,他们的子孙往往不学无术,走狗遛鸟。

沦落为纨绔子弟,使得整个满人的素质降低,因此许多政务上的事情,需要依靠汉人,时间慢慢推移,是连他们最擅长的军事活动都慢慢的都开始依靠汉人。

康熙平三藩,雍正征讨葛尔丹部,满族子弟已经沦为老爷兵,惜命不肯出力,最终还是依靠汉人才得以成功,这种趋势到了晚清更是愈演愈烈,八旗子弟往往出入戏院茶楼。正事上面不见有所作为,往往靠着先祖的荣光作威作福。

要不然,也不会将大好的江山在晚清时期交给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太太。1861年咸丰皇帝在热河避暑山庄驾崩,皇位由载淳继承也就是同治皇帝。

从此慈禧太后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衣袖挥舞间左右着的政治风云,使我们沦落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慈禧是罪魁祸首之一。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独掌大权,近半个世纪,大量用叶赫那拉家族的人。只要是和自己亲近的一律破格封赏,和自己不对付的,不管有没有本事,一律打压,致使太平天国运动一时间席卷全国之时,手下没有可用之人。

为了挽救清朝封建政权,重用汉人,可以说是当时没有办法的办法。海外的洋人见到清朝廷如此软弱,得寸进尺,巧取豪夺,当时的满人也没有能力去进行周旋,只能利用汉人来主持谈判签订协议。

难道慈禧太后不知道清朝的祖制“重满抑汉”?又或者慈禧太后喜欢汉人?当然,这也不可能原因有以下三点,我们慢慢分析。

第1点,慈禧揽权不正

咸丰皇帝驾崩后,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忻发动政变。将肃顺等八大顾命大臣一网打尽,并迅速派人抄了他们的家。

八大顾命大臣的失败,使得慈禧太后得罪了一部分满朝内部有能力的人,要知道这些顾命大臣当时权倾天下,许多人都对他们百般巴结,希望得到照顾,尤其是在各地的巡抚,更是与他们之间有密切的书信往来,慈禧太后最终通过这些书信,对各地的巡抚了若指掌,虽然最后没有为难这些人,但对他们的不信任可想而知。

最终,利用汉臣像曾国藩这样子的人,来抑制满人中对他不满的一些人,这才是慈禧太后看中的,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个善于权术的人。重用汉臣,不可能对她的权力有任何的挑战,但是重用满人,有可能就会对她的权力进行颠覆,作为慈禧太后,她怎么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第2点,满人确实没有可用之人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后,各地军情紧急如火,太平天国盘踞江东,捻军和回乱也时时威胁着清廷的心脏,洋人在外虎视眈眈。

内部变乱是心腹大患,无一天不让她心惊坐立不安,可是看看身边的满族亲贵,除了对先祖的荣光,妄自尊大,真正有才华能够治国安邦,统兵作战的满人官员几乎寻不见。

慈禧太后每次遇到这种情况,难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该承担的责任她还是需要去承担的。太平天国内战连绵10余年,靠得不是已经腐朽的八旗子弟,也不是绿营。

而是汉人的团练武装,抵抗着太平天国如:曾国藩,左宗棠等,他们原本都是读书人在这个战乱的年代却屡屡锻炼出军事素养,维护着蜻清廷最后的荣光。

第3点,时势造英雄

慈禧太后为了铲除太平天国的农民运动,挽救清朝封建政权不得已重用汉人。湘军的成立,可以说是她半推半就下成立的,在看到曾国藩手中的湘军,真的遏制住了太平天国的发展。

这使得她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她有了强大的武装力量,可以维护她的权利,担忧的是湘军官兵几乎都是汉人,她也害怕尾大不掉。因此,慈禧太后在利用曾国藩的同时,也在约束曾国藩,她任命满清贵族,为湖广总督和钦差大臣,牵制曾国藩。

的亏曾国藩会做官,懂得为人,一直向慈禧太后表示忠心,慈禧给曾国藩加了“少保太子”的称号。即使如此,慈禧太后也时常动念,要撤销曾国藩的总督权力,最终因为时事不容许,才得以继续启用曾国藩。

为了遏制曾国藩一家独大,慈禧太后全力支持李鸿章,左宗棠等其他汉臣进行团练,也是为了分化汉人集团的一种手段。

所以,没有现实的逼迫,慈禧太后也不可能重用汉人,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大臣也不可能有被重用的机会。

结语:

曾国藩作为晚清时期,汉人中的优秀人物,他是当时汉大臣中的标杆。虽然做的事情在现在来看,镇压太平天国使国家的进步受到了重挫,但他当时直接或间接保护了左宗棠,李鸿章等汉人大臣,使得他们能够崭露头角。

李鸿章是近代洋务运动的领军式人物,他进行的洋务运动改革,为后面我们的工业化遗留下来了大量的人才以及基础建设,使得我们在民国乃至新中国时,留有一部分很重要的工业资产。

左宗棠作为晚清时期收复我国新疆的历史名人,他的功勋将被历史铭记,将得到后来人的推崇。抬棺收复新疆的事迹将经久不衰的代代传扬。

综上所述,汉臣中的大多数人,在历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由于身处当时,眼界不高,并不能完美的履行历史使命,留下过多的遗憾,但他们在近代历史中所做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从“进贡”看乾隆如何带头腐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进贡”是古代朝廷的一项定制。《尚书·禹贡》孔安国序云:“任土作贡。”也就是说,各地官员以及各藩属国以土特产贡献给天子,既满足了天子之需,“致邦国之用”,又沟通了上下感情,所以皇帝和各地都乐此不疲。从一定程度上说,清代皇帝的生活质量与贡品直接相关。乾隆晚年更是刮起一股“进贡”之风,搞得整个帝国乌烟瘴

  • 太平天国差一点就推翻了清政府,最终后盾为什么都跑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1953年太平军定都江宁,成立了比较成功的农民政权,拥有庞大的军事力量,而且武器装备也都比较精良,领军的将领们也都武艺高强,懂得带军打仗的本领,但是结局却是令人不解的,太平大军最终以大败结束了此次的农民起义运动。有人说这是历史的必然性,这次失败是有着原因的。这个武装队伍主要的组成成员就是农民,清政府

  • 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清朝的历史因为一个女人而发生了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对乾隆皇帝有一个误区,那就是,会认为他是一个十分多情,滥情,并且对爱情并不抱有尊重的帝王。你比如作者的母亲,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在家里看清宫剧,而剧中的乾隆往往是妻妾成群,前呼后拥,皇帝本人更是始乱终弃,喜新厌旧,见一个爱一个,爱完这个爱下一个。我有一次询问母亲,我问她心目中的乾隆皇帝是一个什

  • 姑侄三人共同嫁给皇太极,作为姑姑的哲哲更喜欢庄妃还是海兰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皇太极的庄妃简介,海兰珠哲哲,历史上海兰珠与庄妃相处得怎么样

    第一:布木布泰是哲哲亲自为皇太极选择的侧福晋布木布泰就是平时我们常说的大玉儿,她的真实名字叫布木布泰,布木布泰能够嫁给皇太极,不是因为她的美丽和智慧,更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她的姑姑和科尔沁部落深思熟虑的结果,布木布泰嫁给皇太极,充当了一个帮哲哲稳固地位的角色。哲哲自从嫁给皇太极,虽然作为大福晋,也

  • 红楼梦|狐假虎威熙凤得意,灵堂哭丧演技逼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王熙凤接过贾珍给的宁国府对牌后,就算是有了贾珍给的权力,宁国府下人们的生杀大权也算是落入了她的手里。说来,宁国府里的弊病确实很多,会碰到这么个厉害人来整治整治,也该是,时候到了。单王熙凤略略总结出的就有五条。其一,人口混杂,遗失东西。其二,事无专执,临期推委。其三,需用过费,滥支冒领。其四,任无大小

  • 太监安德海求赐墨宝,同治写了一个“女”字,奕䜣:你小命难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同治最宠爱的妃子,同治皇帝书,安德海墓

    对于一般人来说,皇帝赏赐的东西都能起到光宗耀祖、光耀门楣的作用,但皇帝的墨宝基本上都是可遇而不可求。清朝末年,宦官安德海也曾经向同治皇帝求过墨宝,同治也满足了安德海的请求。然而,当恭亲王看到了同治赐下的字后,却对着安德海直言: 你小命难保!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同治皇帝究竟写下了一个怎样

  • 明朝一个皇帝死于食鸦片,清朝一个皇帝死于梅毒,皇帝这么空虚?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梅毒毁三代是什么意思,梅毒是什么症状

    万历皇帝最有名的三件事,一件就是“万历中兴”,朱翊钧在位初之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在神宗支持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国力得到恢复,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神宗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 第二件就是“万历三大征”,分别为李如松平

  • 李鸿章初见马克沁机枪,没问价先问一个问题,让人倍感心酸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不管怎么说,他在历史上有功也有过。在当时,许多人对李鸿章的评价极高。慈禧太后认为他是“再造玄黄的人”。甚至外国的军方大臣都将李鸿章誉为著名将领。因为其贡献,在死后被追封了王侯之位。李鸿章从小到大都喜欢读书,而且很有天赋,短短几十年就官居高位。与其老师曾国藩被一起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李鸿章的一生

  • “平西府”的前世,两立两废的太子,探秘清朝百年皇权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好奇北京地铁8号线上的“平西府”站名字的前世吗?近日,历史学者申红宝出版的新作《康乾盛世下的郑家庄——从康熙帝两废太子看清朝百年皇权之争》出版,作者用通俗易懂、生动诙谐的语言,巧妙引用史料,从“昌平郑家庄——清朝废太子的最后归宿”“满清王朝三代接班人的斗争”“清王朝唯一皇太子的悲剧人生”“两代和硕理

  • 两手下能干但斗得凶,曾国藩如何解难题?小伎俩要使,高明处在这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曾国藩带兵四法,曾国藩说凡事必有所激有所逼,曾国藩1至40集播放

    安庆城下,曾国荃摆出的依旧是他那让屡试不爽的铁桶阵,深挖两条壕沟,外壕挡援军,内壕困守军。九个月后,天京城的洪秀全、洪仁玕坐不住了。为解安庆之围,洪秀全急召李秀成、陈玉成回京商量对策。与李陈二王见面后,总揽天国军政的洪仁玕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鉴于武昌为湘军粮草辎重的后援基地,守城的满人官文又是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