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代的科举制度考,真的公平公正吗?是否是寒门唯一的希望?

唐代的科举制度考,真的公平公正吗?是否是寒门唯一的希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213 更新时间:2024/1/31 19:15:40

科举考试

当然也正是因为参与条件的轻松,所以能够成功通过科考的条件则是非常严格。考生必须是通过层层的选拔,整个过程中也是分为了三层,分别是县级考试、之后州级考试最后才是到了朝廷的大考。除此之外,就算是通过了科举考试,也不意味着就可以入得朝堂,成为了皇家的班底了,想要当官还早,科举的意义只是意味着你具备了出仕的资格。而之后想要当官,则是需要参加吏部的考试,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科举

而吏部的考试就不像是前面那么简单了,分为四个考核标准,分别是身、言、书、判。如果光是从字面的意思上去看也能明白,身的考察讲究的就是外貌特征,意思是首先要长相上过得去。之后才是考察口语谈吐,说话要利索,如果像是邓艾这样的期期艾艾,那么也是没有办法初入仕途的。之后的书则是说需要写得一手好字,要是写字是一塌糊涂,那么同样无法做官,最后则是公文判例,通俗来说就是考察决断,往往吏部会出一些疑难杂症,然后再看考生的调理和判案手段如何。

唐朝科举

所以在这四个条件下进行筛选,又会淘汰一大批人。因此真正通过了吏部考试的人都是人中龙凤,真正人才之中的人才。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通过了科举考试但是却没有通过吏部考试的人大有人在,其中还有很多是历史上名气响当当的人物。比如说写下《马说》的韩愈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现在来看韩愈绝对是大文豪级别的人物,但有趣的是他三次吏部考试失败,这仿佛就像是说了一个笑话,爱因斯坦的物理考试不及格一样。

韩愈

这也就难怪韩愈会写出“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这样的千古感慨。韩愈因为没有通过吏部的考试,所以长达十年的时间仍然是白衣身份,吃饭住宿都是问题。

当然高风险往往也意味着高回报,只要是通过了科举出身并且成为唐朝宰相的比例也是逐年上升,随着科举的越发完善也是登上天子堂的人越来越多。比如说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通过科举进入三省的比例在百分之三左右,而到了李治时期则是到达了四分之一,武则天时期更是到了一半的人数,最后晚唐时期几乎是三省之中都出自于科举里。

吏部考试

自然科举也是因为给了寒族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越来越多的贫民有了机会跨越自身的阶级,成为朝廷的公务员,甚至是能够成为权力中枢当中举足若轻的人物。就比如说在两唐书当中所记载的寒门子弟能够列传的就多达一百四十二人,而这些只是在历史上有着突出贡献的人物,还有很多是没有被记载下来的。同样这个数据的对比还不够震撼人心,但是当我们了解过门阀之中出来的高级官员只有一百二十五人,对比之下才会发现已经持平,甚至是有所超过,这其实也就是科举的魅力。

唐朝科举

所以科举制度对于唐朝人来说,的确是一个打破门阀士族的途径,百姓们再也不用担心自己是出自于寒族就害怕未来的前途,现在有了科举至少有着奔头。虽然说这个数据对整个唐朝来说还不算很多,可是却已经是历史之中迈出的一大步。

科举皇榜

而有一个故事就能很好地反映这一特点,在唐高宗李治时期的宰相李义府就是寒门出身,也正是因为自己无权无势,所以李义府也是担心自己未来的前途,后来也是有感而发说出了“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而当时李世民在听到了之后当场回话“吾将全树借汝,岂惟一枝?”可见有了皇帝的这般许诺,让多少寒门学子受到了鼓舞,后来的事实证明李义府也的确是官运亨通成为了唐朝首辅级别的人物。

所以科举考试是当时寒门学子的一条公平途径,更是整个历史上迈出了新的一步的新篇章,可以说这就是科举考试的魅力,更是公平的一个制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一座死守了36载的孤城,成为南宋帝国的绝响,彻底改变历史走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南宋皇城真实历史,南宋灭亡后坚持抵抗的大城市,南宋襄阳为什么守不住

    钓鱼城,曾是南宋潼川府路合州治所的所在地,为什么说这座城市在历史上大放异彩呢?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当年横扫亚欧的蒙古帝国,灭掉西辽帝国仅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灭掉西夏花了二十一年,灭掉称霸东亚的大金帝国用了二十五年,灭亡偏安江南的南宋王朝花了四十五年。钓鱼城,从作为余玠山城体系的重要支撑点,到抗击蒙

  • 唐玄宗晚年的生活,被自己的儿媳妇欺负,儿子装作没看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玄宗晚年做了什么,唐玄宗强占儿媳妇当皇后,唐玄宗和儿媳妇

    后来李隆基也是抓准了时机,带着大军杀进了皇宫之中,并且下令将韦后一干人等全部杀死。可这时候李隆基并没有着急当皇帝,而是将自己的父亲李旦送上了皇位,自己则是出任监国太子。而后李旦主动将皇位让给了李隆基,就这样李隆基成为了唐玄宗。而在唐玄宗前期也算是一个好皇帝,在治理国家方面也是做出了很多的贡献。但是后

  • 明朝没有控制西域的原因竟与丝绸之路的兴衰有很大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为什么不打西域,明朝派谁出使西域,明朝中后期的西域

    西域在西汉时期就属于中国,汉唐元时期都控制于手,而到了明朝成祖时代设置的哈密卫也就统治了西域的东部,那么明代为什么不像汉唐那样控制西域,造成明代对西北战略短视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竟与丝绸之路有很大关系…明朝对于西北的战略短视主要有两点,一明朝时期汉唐时代繁华的陆上丝绸之路已经衰落,当时的西域多是沙漠

  • 唐朝传奇女乞丐,被大将军看上纳为妻妾,皇帝横刀夺爱纳为爱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野史小故事,古代皇帝爱妃故事,隋唐最残忍的女将

    当初她和自己的父亲在街头卖唱的时候遇到了自己一生的爱人韦青,当时韦青还是大将军,而且在音律方面很有研究,是非常出名的才子。而韦青在外出巡游的时候,突然是听到了非常悦耳的声音,于是发现了张红红。随后韦青就将张红红接回了自己的家里,纳为了爱妾。张红红早年因为吃了很多的苦,所以对很多事情有很多的逐渐。也因

  • 朱元璋称帝有3兄弟投奔,老大老二成名将,为何老三要装疯卖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在刚开始打天下的时候,身边的兵将数量是特别少的,为了能够扩大自己的势力,他就开始在老百姓们身上想办法,于是开始招募起了农民,而这批人当中也有许多都成为了后来明朝的大功臣。某一天,有一个叫做郭山甫的老头带着自己孩子们来投奔朱元璋,有三个儿子,剩下的一个女儿也是想让她嫁给朱元璋的,看来,朱元璋在起

  • 他贵为刘宋皇帝,和亲姐姐厮混,还不放过自己的姑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宋汉阙,刘宋和赵宋谁的疆域大,刘宋王朝第一美女

    刘子业的一生可以说非常的短暂,而她的父亲刘骏也曾经是一个暴君,即便是面对亲儿子也是丝毫不手软。在刘子业还是太子的时候就经常让自己的父亲生气,后来太子的位置都被换成刘子鸾。然而因为刘子鸾实在是年幼,所以刘子业被大臣拥戴登基。刘子业登基之后就开始报复,先是毁了自己父亲的陵墓,随后还将自己的亲兄弟刘子鸾杀

  • 从公主到宫女,再从宫女到皇妃,传奇一生却是被杨广祸害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隋朝杨广身边宫女,历史上宫女当上皇妃,杨广和萧皇后的故事

    这位女子就是宣华夫人,宣华夫人一生特别的坎坷,她原本也是陈国的公主。宣华夫人从小非常的聪明,而且长得特别的漂亮。但是非常不幸的是,在她的父亲去世之后,隋朝的大军就已经打了过来,而这也让陈国的所有人都成为了奴婢。当时宣华夫人只有12岁,很快也是成为了隋朝时期的宫女。不过也正是因为宣华夫人的漂亮,所以很

  • 真实的宋朝:农业税很重,底层百姓负担沉重无比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商业税比农业税多吗,农业税是在谁手里免除的,宋朝人民的负担

    宋朝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一个剑走偏锋的朝代,因为其重文轻武的治国理念,所以在文化上可谓是登峰造极,加之商品经济的发达,所以宋朝被称之为“文宋”或者“富宋”。但在轻武政策之下,宋军的战斗力自然低下,因此宋朝的对外战争史,简直就一部屈辱史。是先后被辽、金压着打,连西夏这样的小国都给宋朝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虽

  • 从陈国公主到隋朝皇妃,被杨广利用,随后沦为杨广后妃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杨广看上陈国公主,杨广陈国夫人吻戏,杨广攻破陈国电视剧

    隋朝时期就有这么一位可怜的公主,那就是宣华夫人。宣华夫人在历史上那是有名的悲惨女子,不但是被隋文帝给纳为妃子,之后还被杨广给轻薄,最后抑郁而终。原本宣华夫人也是尊贵的公主,是南陈的公主之一。宣华夫人从小就是锦衣玉食,但是在隋朝大军出现之后,这一切都成为了泡影。随着陈国的覆灭,宣华夫人也是沦为了隋朝皇

  • 为什么李渊心甘情愿退位?在玄武门事变时,李渊遭遇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渊为什么没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后李渊怎么过的,玄武门事变后李渊生活怎么样

    李世民但是奇怪的问题就在于此,虽然李建成等人已经被杀,但是李渊至少还是当时的皇帝,为什么李渊会毫无手段,并且不久之后主动退位,将皇帝身份让给李世民呢?这其实是对历史的一种误解,虽然在玄武门之变的结果上,好像只是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给杀了,只是造成了太子席位的孔雀,但事实上李世民从来都不给人机会,而且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