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别被电视雷剧所迷惑了,清朝官员的顶戴极为讲究,应该是这样的?

别被电视雷剧所迷惑了,清朝官员的顶戴极为讲究,应该是这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722 更新时间:2024/2/12 8:14:38

闲暇时,我们经常会聊到胡雪岩这个人,大家都习惯性的称他为“红顶商人”,那么泛义上指,这个“红顶商人”,究竟是何意思呢?可能不少人都读过高阳先生的那部《红顶商人》,这本书,基本描述了胡雪岩一生的兴衰史。从他白手起家到后来的富可敌国家财万贯,再到末尾的悄然陨落,胡雪岩的一生,可谓波澜不已跌宕起伏!

而时下,我们经常也会用到“红顶商人”这四个字,但现在,这四个字却逐渐被贬义化了,通常指的是那些跟政府大官关系要好,且交往甚密,并附庸风雅的一些富商。“红顶商人”的起源正是来自清朝,而且,此由来与清朝官员佩戴的朝冠大有关系,因为清朝官员佩戴的官帽一般是红色的倒圆锥状,三品或三品以上的官,同时又有生意买卖在做的,便被大家称为“红顶商人”。

而今,只要打开电视机,几乎满屏神剧。宫斗神剧、抗日神剧、穿越神剧……总之,各种不负责任的“雷剧”不断充刺着观众的双眼,挑战着人的下限,让人啼笑皆非!原本想对此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可方寸间,竟让人有一种“老虎吃天没地下爪”的无力感,因为这些神剧的糟点实在是太多了,如过江之鲫,应接不暇,竟让人不知从何开始言说,慢慢地也就麻木了。

反观当下,神剧和一些垃圾剧大量充斥着各个电视台,加上现在的孩子痴迷游戏,喜欢静下来看书的愈来愈少,这类神剧的出现,直接错误地引导青少年们扭曲了历史观,并一味错误地解读着我们中国的历史化,简直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表现,俨然由一个影视娱乐问题上升到一个社会问题了!

譬如,关于电视剧里演员们的服装问题,就是个大糟点。我拿清朝的一些影视剧举例,台词瞎掰胡皱姑且不论,单就衣装问题,真是令人十分头疼!男女混装、齐刘海、漏脐装、爆炸头、左右任不分、打躬作揖的姿势错误、朝冠胡佩乱戴等等,简直是惨不忍睹。我就纳闷,导演和编剧怎么就没一点历史常识?俗话说:人可以没有丰富的知识,但必须要具备一些基本的常识啊!

朝冠在清朝的时候,被改称为“礼帽”,比较官方的叫法称之为“顶戴”。顶戴有薄厚之分,阳春三月时节开始佩戴薄凉帽,八月中旬开始佩戴厚一点的礼帽,帽子的造型看起来蛮像江南水乡的油纸伞,抑或圆锥状、抑或斗笠无檐状。在帽子的最上面还镶嵌了顶珠,顶珠与帽檐的中间部分,一般围织着红色的绒线。另外依据官位之高低,所选材质亦不同:四品至九品选用的是较为普通的黄貂,一至三品是灰貂,但皇室人员佩戴的是黑貂,皇帝本人则用的是紫貂。

另外,帽子的正后面中间部位,咱们俗话说的有一撮“小尾巴”,称之为“翎羽”,翎羽分为花翎和蓝翎。五品以上的,配以孔雀翎,但需要注意的是,孔雀翎上面斑眼的多少非常讲究,功绩卓著功勋卓越的文臣武将才有资格领到三眼花翎或者双眼花翎,并不是一般的官员都有这个资格。六品或六品以下的官员则配以羽长无眼的蓝翎,蓝翎一般用鶡羽制成,长而没有斑眼。

而官帽的顶子也分为讲究,还分了三层,上金属顶,中为球形或尖锐型珠宝,下为金属底座,可能大家会问到,这该如何区别呢?是根据佩戴的珠宝数目以及颜色来予以区分的。帽饰以红宝石为最高级别,次之为珊瑚、蓝宝石、青宝石、水晶、砗磲、素金、镂花阴文金顶、镂花阳文金顶。

如果朝廷官员犯了错,被弹劾或被降罪处罚了,则会被革除所佩的顶戴。这里面还有一个很细微的区别,就是朝冠和吉服冠,三品以下这二冠几乎没啥区别,但是三品以上则略微有区别,譬如级别最高的红宝石仅用在文武一品官的朝冠之上,而大家熟悉的吉服冠则予以佩嵌珊瑚。这里额外地再给大家得啵几句:进士状元予以金三枝九叶,中举的举人则用金雀、生员用的是银雀。此外,举人以上便用素金,这便说的是七品官以上了,往下,生员则用素银。

顶珠颗数大为讲究,清朝的成年皇室佩嵌的是东珠,东珠亦称“北珠”,在满语里为“塔娜”,主产地就是满清老家大东北,盛产地一般在松花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流域。要说的是,满清几乎不用南珠,这个大家都明白什么意思,此处就不赘述了。除了皇帝本人,珍珠的数量一般不会超过12颗,官位越高头衔越大,则珍珠数量越多,但是皇帝以及皇家的亲室都一律不予戴翎羽,当然除了镇国公和辅国公,因为翎羽乃官员之物,皇室不能采用。

对皇帝来说,他不能佩翎羽,满清皇帝本人的朝冠一般是:东珠22颗再配嵌5颗白金珠;皇太子的则单纯的东珠12颗;另外执政亲和非执政亲王亦有不同,执政的配以东珠11颗,非执政的则是东珠10颗;郡王9颗,贝勒8颗,贝子7颗,皇子无爵的是6颗,皇孙无爵的乃5颗!以上所述这些皇室人员,俱无翎羽。但是镇国公和辅国公则有花翎,前者是东珠4颗再配及三眼花翎,后者是东珠3颗,再配以双眼花翎。

至于未成年的皇室顶戴,此处就不啰嗦了,跟上面所述基本雷同,如法炮制,只是东珠数目稍不一样,另外,他们都没有翎羽。

需要给大家补充说明的是,清朝的官员顶戴也被改革过,在雍正期间,做了一些修改,而在修改之前,一般是一品朝冠佩以级别最高的红宝石再加单眼花翎,二品则是珊瑚加单眼花翎,三品是蓝宝石加单眼花翎,四品为青金石配单眼花翎,五品是水晶加单眼花翎,六品为砗磲加无眼蓝翎,七品为素金配无眼蓝翎,八品朝冠饰阴纹缕花金及无眼蓝翎,九品朝冠饰阳纹镂花金及无眼蓝翎,而没有官品者,朝冠饰及无眼蓝翎,当然也没有顶珠。

而且,清朝期间,最难得到的便是这个“三眼花翎”,从满清建国到清末,得到三眼花翎的人才仅仅7人,即李鸿章、徐桐等人,而且还多为满人。而得到双眼花翎的人一共二十几人,总的来说,终满清一朝,得到三眼花翎和双眼花翎的人,一共才三十人左右,可谓非常不易,看来皇帝赐给大臣这两样顶戴是非常非常谨慎的。

历史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概念,当然历史里面林林总总的一些内容亦是非常严格的。我们一定要做一位有历史责任感、有历史道德的人,给下一代做好表率,不能信马由缰,不负责任的无限发挥,导致所呈现出来的一些“内容”彻底与真实历史南辕北辙,甚至还闹笑话,此为大谬!因此,大家在闲暇之余,不妨多去图书馆翻阅一些这方面的历史著作,少看那些没有任何营养且错误频出的历史神剧,端正我们的三观,汲取有营养有裨益的知识,多学习,多进步!

更多文章

  • 康熙一儿子残废还没背景,长大后却手握兵权,雍正上位都没敢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康熙手握兵权的儿子,雍正兵权,十三爷接管丰台大营兵权去救雍正

    康熙帝这一生的作为都很多。毕竟当时清朝刚刚建立,朝政还不是很安稳,许多明朝余还打着反清复明的口号在民间兴风作浪,这从《鹿鼎记》中就可以看出来,朝中还有一个鳌拜整天想着造反。康熙当然急切地想要除掉这些祸患,那就得先拉拢朝中大臣,而唯一的办法就是大量纳妃,将大臣们的女儿都纳到后官,就相当于和皇上有了关系

  • 朱元璋:昨晚干了什么?大臣:设宴吃饭!朱元璋大喜重赏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胡军版朱元璋训斥太子,朱元璋母亲来找朱元璋,朱元璋请客设宴完整版

    要说古代最倒霉的开国大将,就属于明朝的开国之臣了。朱元璋在晚年时生性多疑,蓝玉将军就是朱元璋大肆杀戮的开端。朱元璋及其重视自己的儿子朱标,在洪武后期,朱标也非常倚重蓝玉,导致蓝玉恃宠生骄,学习朱元璋广收义子,但这在朱元璋眼里可是结党营私啊,后来朱标早逝,蓝玉不把朱标之子放在眼里,朱元璋害怕大权旁落,

  • 努尔哈赤在贸易等各方面极力打压,招致叶赫等九部联军攻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叶赫族,努尔哈赤攻打叶赫,皇太极攻打叶赫

    万历十一年(1583年)的古勒山之战,是明朝女真各部统一战争史上的重要一战。这一战虽然以海西女真叶赫、哈达、乌拉、辉发等九部联合攻打努尔哈赤为首的建州女真为开端,最终却让努尔哈赤取得了胜利,彻底改变了建州和海西两大部的力量对比,也加速了努尔哈赤崛起的步伐。那么,本身内部就矛盾重重的海西女真四部为何会

  • 北宋国都汴京,为何能成为传统休闲娱乐活动的发源地?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北宋的汴京是什么城市,北宋汴京地图,北宋汴京的特点

    北宋是我国休闲娱乐文化活动发展的一大巅峰,而汴京作为北宋的国都,成为我国休闲娱乐文化活动的发源地。北宋汴京直接孕育出了以"勾栏瓦子"为代表的中国市民文学,其中所蕴含的商业性和文艺性不仅影响着当时的人们,还对后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内部产生巨大的变革时期,在宽松的政治条件以及经济

  • 为朱元璋立下汗马功劳的常遇春,为何年仅40岁就暴毙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常遇春不死朱元璋会杀他么,常遇春对朱元璋的影响,常遇春朱元璋的关系

    明朝81位开国大臣里善终的只有汤和、耿炳文、沐英、李文忠等几人,为何百战百胜的常遇春在40岁时就暴病而亡?元朝末年,人民的生活简直是苦不堪言,战乱不休百姓流离失所,很多人都无法生存下去,于是大家都纷纷举杆起义,抵抗元朝黑暗的统治。想必熟悉历史的小伙伴都知道,最后朱元璋拿下了天下,在朱元璋的诸多开国元

  • 权倾朝野的多尔衮为何不篡位,道士说了一番话,和一对母子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皇太极死后,只留下了孝庄皇后和顺治皇帝,这个时候的多尔衮是一个位高权重的人,他立下了汗马功劳,就是一个战神,但是历史学家对于多尔衮为什么没有篡位,自己称帝一直在探究,有很多关于他为什么不篡位的说法,有说他和孝庄有私情,顾虑到孝庄的面子,所以没有篡位,但是历史上有过这么一段记载,多尔衮已经拥有了很高的

  • 李自成失败后百万大顺军究竟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自成水煮活人的真相,李自成与陈圆圆图片,李自成怎么被杀的

    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月,李自成击败三边总督孙传庭统率的陕西官军后,麾下大军发展到百万规模。次年,李自成率军进入北京掌握政权,但短短的42天后就被多尔衮、吴三桂联手赶了出来,一路从陕西败退到湖北,最后消失在九宫山的崇山峻岭中。那么曾经跟随他征伐天下的大顺军又去了哪里呢?受不了经济盘剥,投降了一批

  • 清朝三大宝刀,乾隆咸丰用的刀加起来比不上民间“土豪”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4000万咸丰重宝图片,乾隆90把腰刀全图,咸丰皇帝有多荒唐

    乾隆银刻龙纹御用佩刀,这把刀是乾隆时期乾隆皇帝所用的刀子,这把刀市场估价不是很高,因为这把刀虽然是乾隆亲自用的刀,但是它的用途却不是那么多,只是当时乾隆皇帝用来狩猎的一把刀,但是因为毕竟是皇家所用的东西,所以做工不会差,而且这把刀上也是刻有代表着乾隆皇帝地位的龙纹,这把刀所有的地方都是用银制造的,刀

  • 兵临北京城下的李自成,主动发起谈判仅仅是为了给大明一线生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自成水煮活人的真相,陈圆圆李自成私下关系,李自成下落之谜

    然而就在看似276年的正统王气在这短短的几日之间便即将烟消云散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给这个看似风雨飘摇的危局带来了一丝丝的转机。那就是李闯王派人来讲和了,据《小腆纪年附考》卷四载,李自成提出的条件为:“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退守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但不奉

  • 外号“石敢当”,大败曾国藩,20岁封王,最后遭凌迟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曾国藩与石敢当,古代皇帝下令处死石敢当,曾国藩打石达开最后一战

    之后,在石敢当的保护下,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时古代祭祀中关于祭祀山神“石敢当”的传说。这个故事表现了不仅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也表现了人们对于人们对于那些为人们做实事,谋福祉的英雄的感激。今天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同样拥有“石敢当”称号的一位为人们谋福祉,做实事,被受人尊重的英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