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最坎坷的皇太子,当30年太子却死于非命,孙子登基创造西汉盛世

最坎坷的皇太子,当30年太子却死于非命,孙子登基创造西汉盛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759 更新时间:2024/1/22 12:13:51

那么,太子刘据的一生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生?

上图_ 刘据之墓(今河南省灵宝市底董村)

第一,刘据出生后稳固了汉武帝的皇位,汉武帝对刘据的教育非常重视,期望值非常高。

汉武帝16岁登基,陈阿娇为皇后。但直至陈阿娇被废都没有给汉武帝生下皇子,这使得汉武帝的皇位出现了较大的不稳定因素。淮南王刘安就曾对汉武帝的皇位产生了想法。

公元前128年,卫子夫在生下3个女儿后终于生下皇子刘据。这让汉武帝非常高兴。欢喜之中,汉武帝让东方朔等人作辞赋,庆祝皇子降生。

此时,由于皇后空位空缺一年有余,主父偃上书汉武帝,希望能立卫子夫为皇后。同年三月甲子日,汉武帝立卫子夫为皇后。公元前122年,汉武帝立刘据为皇太子。这使得汉武帝的皇位得到了根本上的稳固。

太子刘据的年龄稍显长大后,汉武帝开始给刘据物色老师。先后有石德、庄青翟、赵周、周勃孙子周建德等人给太子做太傅。汉武帝尊崇公羊学,派出老师给刘据讲解公羊学。学完公羊学后,刘据又对谷梁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刘据跟着西汉著名的经学家瑕丘江公一起学习谷梁学。这说明汉武帝对刘据的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希望刘据能像自己一样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一代君王。

上图_ 汉代长安城

刘据成年后,按理应该修建太子宫。汉武帝在长安城南给刘据修建了宫苑,取名博望苑。汉武帝作为一代雄主非常警惕臣子结交过密而结党,但对于刘据结交臣子一事,汉武帝从不干涉。这说明,汉武帝对刘据的人际交往是足够信任的。

刘据人际交往有一个特点,和他的父亲汉武帝一样都不问出身,甚至连平民百姓和游侠都愿意成为刘据的好友。

汉武帝喜欢巡游天下,每次出巡太子就全权处理政事,汉武帝基本不去过问。《资治通鉴》记载:上每行幸,常以后事付太子,宫内付皇后。有所平决,还,白其最,上亦无异,有时不省也。

上图_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

第二,随着汉武帝皇子的增加,刘据和汉武帝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随着卫子夫的皇后位置渐渐稳固,卫子夫娘家的人都得到了重用。像卫青和霍去病两位大将军就在汉军内成为年轻将领的佼佼者。

卫青和霍去病的成功当然离不开两人能力的体现,但两人的成功也必然离不开卫子夫皇后和刘据太子这两个重要人物的支持。他们都是中国古代非常常见的外戚势力。

刘据性格宽厚,待人宽容。而汉武帝是一位追求霸业的皇帝。随着时间的持续,汉武帝感觉刘据的执政风格和自己相差较大。刘据因为进攻匈奴一事情和汉武帝产生矛盾,再加上卫子夫渐渐失宠,汉武帝的皇子逐渐增加,刘据和汉武帝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一系列微妙的变化。

上图_ 刘彻(公元前156年 -前87年),即汉武帝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就记录了一次汉武帝对刘据的舅舅卫青说:“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也。太子敦重好静,必能安天下,不使朕忧。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贤于太子者乎!闻皇后与太子有不安之意,岂有之邪?可以意晓之。”

请注意关键词:太子敦重好静,必能安天下。这是汉武帝对太子的真实评价,在汉武帝看来,太子刘据是一位能成为像汉文帝刘恒那样的守成之主。但是,汉武帝表示,汉朝的很多事情都是草创的,再加上匈奴等外敌入侵中原。如果汉武帝本人不去变更制度,不去进攻匈奴,天下必然不安。为了征伐匈奴,汉武帝所做的很多事情在客观上就不得不去打扰老百姓。如果后面的皇帝再模仿汉武帝的做法,必然会重蹈秦朝灭亡的覆辙。

上图_ 西汉 匈奴版图

以上的史料就充分说明,汉武帝对自己和太子治国理政的评价是清晰地。汉武帝认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情。汉武帝始终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就是打败匈奴开创霸业,留给儿孙一个国土面积广大,四海宾服又没有匈奴威胁的盛世汉朝。到时候,再由刘据和他的子孙去休养生息也不迟。

而刘据却对汉武帝不断地对外战争不理解。或许是刘据和底层百姓接触较多,刘据希望自己的父皇能走汉文帝的治国之路。但汉武帝却对太子说:“吾当其劳,以逸遗汝,不亦可乎?”

刘据和汉武帝父子两人执政风格的冲突,然会成为两人之间矛盾的导火索。随着武帝越来越喜欢另一位嫔妃李夫人,这个时候太子刘据的地位就变得非常尴尬。

上图_ 卫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

第三,卫青去世后,太子失去了舅舅这个政治靠山。朝廷内有人开始陷害太子,引发汉朝最大的政治动荡巫蛊之祸。

《资治通鉴》记载:群臣宽厚长者皆附太子,而深酷用法者皆毁之。邪臣多党与,故太子誉少而毁多。卫青薨后,臣下无复外家为据,竞欲构太子。

汉武帝执政风格偏法家,喜欢法家的大臣和汉武帝站在一起。刘据则喜欢走汉文帝的宽政,身边也有一批大臣和刘据在一起。那么在卫青去世后,朝廷对太子有敌视的人就开始陷害太子。

比如太监苏文,此人向汉武帝上谗言,说太子去调戏宫女。此事出来后,太子刘据对苏文怀恨在心。

江充也和太子之间产生了矛盾,有一次太子宾客的马车行在驰道上被江充发现。刘据听说此事后向江充道歉,但江充不接受刘据的道歉,依然给汉武帝汇报此事。汉武帝非常欣赏江充的做法。

上图_ 汉武群臣像,右一公孙贺

太子的表兄弟公孙敬声因为挪用军饷被捕。宰相公孙贺希望能赎回公孙敬声。但是,有人对汉武帝诬告,公孙敬声和阳石公主在一起行巫蛊诅咒汉武帝。最后,汉武帝下令抓捕公孙贺。公孙贺父子不幸遇难,巫蛊之祸的开端由此起步。

江充为人睚眦必报,和太子的宽厚形成鲜明对比。为了防止太子登基后去算账,江充想尽办法诬告太子。江充引发巫蛊之祸,受害者有数万人。江充派兵搜寻木偶人,凡是挖到木偶人的就用炮烙之刑逼迫其认罪。江充还在太子宫中发现了木偶人。

太子刘据并没有诅咒汉武帝的任何动机,后世史学界认为,太子宫中发现的木偶人是江充诬告刘据埋下的伪证。

上图_ 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8年1月10日 ),原名刘病已,字次卿

第四,巫蛊之祸爆发,太子率领民兵和官军作战,最后不幸殒命。其孙子汉宣帝登基后改革汉朝司法,将汉朝推向了极盛。

刘据的老师石德劝刘据,如果不起兵反抗奸臣江充,刘据的结局就和扶苏一样(且上疾在甘泉,皇后及家吏请问皆不报,上存亡未可知,而奸臣如此,太子将不念秦扶苏事耶?”太子急,然德言。班固《汉书》)。刘据把此事告知皇后,皇后赞成。刘据在自己职权的最大范围内调集部队,释放囚犯,组织民兵拿起武器反抗江充。最终,江充被杀。

但刘据的起兵也惊动了汉武帝,汉武帝下令汉朝正规军前去捕杀刘据的部队。经过激战,刘据兵败。汉武帝下令凡是跟随刘据起兵的一律处死。刘据被迫离开长安城,在逃跑途中害怕被父皇抓走,最后死于非命。刘据的母亲卫子夫不幸遇难,刘据的妻妾和儿子也被抓进监狱死于非命。

后来有个叫田千秋的官员对汉武帝上书给太子鸣冤,汉武帝幡然悔悟,下令诛杀江充全家烧死苏文。诬告太子的宰相被灭族。汉武帝下令修建思子宫,在湖县修建归来望思之台。

上图_ 田千秋(?—前77年),西汉人

刘据性格宽厚,作为太子的他不幸死于非命,这是汉武帝晚年重大的政治动荡,对汉朝的打击是显而易见的。不幸当中的万幸就是,刘据的孙子刘询于公元前74年登基称帝,汉朝皇位终于传回刘据一脉手中。

刘询对冤假错案深恶痛绝,在位时期改革汉朝司法,设立廷尉坪官职保证司法公正。废除连坐法,鼓励宽政轻刑。刘询还派出官员到全国各地巡视,检举滥用刑法的官员。刘询所做的一切都是对汉武帝时期刑罚过重现象的纠正。在文治上,刘询设立常平仓,整顿工商业还遏制土地兼并,轻徭薄赋。刘询对内走文景宽政路线发展经济,对外走武帝的强硬路线迫使匈奴屈服,汉朝强盛达到了巅峰。这或许是对刘据遗憾的补偿。

作者:孙毅 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汉书》《资治通鉴》

[2]《再探汉武帝和太子刘据的父子关系》 王阳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3年12月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更多文章

  • 和珅把赈灾粮食换成牲口吃的糠麸,纪晓岚听完理由后无法反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这时,我们明显可以在记录中感觉到,纪晓岚已经对和珅的做法认同了,可他还有最后一个疑问,他问和珅:“赈灾中,有人趁机贪污赈灾款,你知道吗?”和珅淡然地回答:“知道,可这也是无奈之举,救灾民必须先稳官,如果不把他们稳住,谁来去执行救灾,光靠我和珅,分身术也不够呀。”这个故事我最开始是在一个小视频里面看到

  • 回顾诸葛亮的职业生涯,他的求职晋升之路对你是否有帮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驻军新野时,徐庶对刘备推荐一位好友,此人名叫诸葛亮,乃当世奇才,刘备听闻:“那烦请先生唤他前来如何”?徐庶听闻便笑道:“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此人只能拜访他,不可随便召他来。将军您应该屈尊去看望他才好。”《三国志---诸葛亮传》: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 嘉庆继位后,为何乾隆让他去跪拜9岁孩子的墓?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嘉庆登基后多久乾隆死,乾隆传位嘉庆的原因,乾隆死后嘉庆怎么继位的

    这个孩子看来是非常的特殊了,那就是他的二哥爱新觉罗·永琏,二哥的母亲可是皇后,也就是说,如果二哥没有那么的薄命,现在这个位置可就不是他坐的,只能怪二哥没有这个福气了。后来他的老师就说别把自己当皇上,就当成一个平常人,这样去跪拜自己的哥哥也很正常,听了这一番话他也就乖乖的去跪拜了,后来也好向乾隆交差了

  • 项羽和韩信都是当世名将,若两人正面对决胜负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项羽在历史上也算是一个比较悲情的形象了,他的能力很强,是可以带兵打仗的有名将领。他从带兵以来打过的每一次仗都是很有气势的。曾经带着三万人的军队打败了别人比他大了数十倍兵力的队伍。要说起带兵项羽几乎没有打过败仗,最后统一了国家,并且项羽打败的那三十多万人的大军,还是前面刚刚打败过北方少数民族的大军,那

  • 韩信投奔汉军,却被判重刑,把自己的才学喊出来后才翻身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韩信一心只想出人头地,他一个人再怎么聪明也没办法在乱世中脱颖而出。所以,当他听到江东项梁的军队在招兵,马上他就去报名了。当他去和家人告别时,家里人非常的不理解,人家都是想尽办法逃避兵役。这家伙倒好,还自愿报名去参军打仗。要知道,在这个秦末的乱世里,去当兵打仗基本上很难活命呀!韩信去当兵是用了脑子的,

  • 延禧攻略:璎珞宽衣时,衣服里藏着什么?乾隆看后一阵黯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对魏璎珞动心过程,延禧攻略中魏璎珞穿的龙袍,乾隆魏璎珞合集

    在后半段,杀死姐姐的元凶大白后,魏璎珞再一次为皇后复仇而深入宫中,甘愿成为皇帝妃子,以此获得踏入权利斗争,一惩凶手的资格。魏璎珞和皇后的感情好是好,但是有多好呢?当皇帝强迫她的时候,魏璎珞一个动作甚至能让皇帝沉默,这是什么原因呢?1 为皇后为自保遭皇帝强迫 一个动作让皇帝沉默在皇后死后,无人庇护的魏

  • 除关羽外,还有一人也曾千里走单骑,但现在他的名字却有嘲讽之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关羽千里走单骑详细资料,赵子龙单骑救阿斗完整,外国人看赵云长坂坡单骑救主

    廖化从年轻时候开始,便投身于黄巾起义,但是最终还是流落山头,拉起了一支五百人的小队伍,依靠打劫为生。关羽千里走单骑,带着两位嫂嫂去寻找刘备的时候,路过了廖化的地盘。廖化的兄弟杜远下山去巡视,正好碰见了关羽的两个嫂嫂,便劫掠上山,要和廖化一人一个。廖化识得大体,要把她们送还,但是杜远却不愿意到自己嘴边

  • 出家的娘娘,冯清被姐姐暗害束手无措出家,乾隆皇后因为吃醋出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冯清北魏孝文帝皇后冯清在瑶光寺出家,冯清原本是北魏孝文帝的皇后,她的出家和自己的姐姐冯润有着直接的关系。网上有句特别暗黑的话:希望我的朋友都过的很好,但是都不能过的比我好!用这句话来套冯润的故事那太合适了,冯润和冯清是姐妹,一块被送进皇宫。冯润很快就得宠了,可是偏巧她得病了。孝文帝于是宠爱了冯润的妹

  • 这两个人不死,刘邦不敢动韩信,可惜韩信将他们全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吕后要杀韩信韩信为什么不反抗,李白把韩信锁起来结果被韩信反扑,韩信单挑韩信1v1最强出装

    说到楚汉争雄,我们不得不提到三个人物,头两个自然是刘邦和项羽而第三个就是韩信。说实话,楚汉相争是刘邦和项羽的事情,韩信不过是刘邦的手下,那么为何人们聊到这场战争,必然要将这三个人都摆出来呢?答案很简单,因为在大家看来只有这三个人才是王的级别,韩信甚至可能裂土封王三国鼎立。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当年刘邦和

  • 太平天国不准夫妻同宿,英国人:怎样生育?杨秀清的回答让人可笑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杨秀清之死对于天国的影响,善祥与杨秀清吻戏,老梁说杨秀清完整版

    我国历史上很多朝代走到末尾的时候都非常腐败,而腐败之下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农民。他们受尽盘剥,因此最后开始反抗朝廷。不过,农民运动虽然多,但特别的却很少,因为古代的农民运动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姓张的农民推翻了姓李的封建君主或者地主,然后成为了张地主或者君主。但太平天国运动是十分特别的农民运动。特别之处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