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经曹魏三帝的猛将,硬战马超张飞,死后司马懿为他抬棺

历经曹魏三帝的猛将,硬战马超张飞,死后司马懿为他抬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365 更新时间:2024/2/10 2:18:05

魏蜀吴三国以曹魏的实力最为强大,这与曹操麾下有一群能征善战的武将有很大关系。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曹操麾下的一员猛将,他历经曹操、曹丕、曹叡三帝,战功卓著。

这位曹魏猛将后来战死沙场,但他的死因也成了千古谜团。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曹魏大将,就是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

三国演义的形象

三国演义的张郃算不上绝顶武将,被赵云、张飞、马超等蜀汉五虎将完爆,惨不忍睹。

《三国演义》里,张郃出场是在官渡之战。

那时张郃还在袁绍麾下,跟张辽五十回合打成了不分伯仲。

能跟张辽死磕五十回合,张郃倒也是有了个不错的开局。

但是张郃高开低走,后面就惨了,一直被蜀汉五虎将各种吊打。

张郃前三国两次单挑落败,一是赵云二是马超,都属于攻击压迫感很强的绝顶猛将。

相对而言,典韦许褚攻击压迫就略弱。

比之夏侯惇输给吕布,徐晃输给颜良,也不算多掉份。

当然,人家只输一场就,河间张郃输两场,确实印象分差点儿。

所以很多读者认为张郃跟徐晃武力上同级但微逊。

另外张郃毕竟也有几场单挑给超一流制造了些麻烦,比如长坂让怀揣阿斗攻击力打折的赵云。

张郃第一次跟赵云交手,三十回合败了,后来在长坂坡上直接被赵云吓退,连出手的勇气都没有。

这么看张郃的实力跟被赵子龙杀死的“曹营名将五十余员”差不了太多;

潼关之战,张郃碰见了马超,连三回合都挡不住就败了;

汉水之战,张郃跟徐晃两人加在一起才敢直面赵云,但是这两位五子良将,硬是被赵云一杆龙胆亮银枪打的全身哆嗦,噤若寒蝉,几个照面后就跑了。

三国演义里的张郃,属于第三梯队的战将,这种主观条件虽然不差但是也不怎么好。

这就要求他谨慎争功。像徐晃这样的降将,在很多场合,不管是单挑、竞赛、招降还是领兵打仗,都是尽可能地挣表现,他有实力是一方面。

但关键在于张郃的身价很好,有资格出头。

在徐晃的位置上尽可能地挣表现是合适的战略,甚至在竞赛上可以和亲信级别的、恃宠蛮横的许褚硬刚,就是要争第一。

但是面对颜良这样根本赢不了的,他打个二十回合就会撤。

因为再斗下去可能死撑到三四十回合然后把脑袋送了,那就不值了。

如果他觉得自己能打赢颜良,绝对会死战到底,打三百回合也会打,哪怕事实证明两人半斤八两,他也会一直打下去。

所以后期徐晃和受伤关羽打八十回合还不松手,证明他确信可以拿下关羽。

正史中的张郃

张郃开始在袁绍麾下,在官渡之战归降曹操。

曹操很赏识张郃,亲自迎接前来归降的张郃,并称“如微子去殷,韩信归汉也”。

也就是说,曹操把张郃比作了韩信。

这是曹老板的一个特点,喜欢把自己麾下的部将比喻成古代明将。

归降曹魏后,张郃很受重用,跟随曹操东征西战,先是追杀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

后来张郃又在白狼山协助张辽击破乌桓,斩杀单于踏顿,立下赫赫战功。

张郃还曾与蜀汉五虎将的马超、张飞交手。

曹操平定韩遂、马超时,张郃随军出征到渭南,包围安定,大败马超、韩遂。

割须弃袍这种事也就是《三国演义》的想象而已,正史压根不存在的。

正史里,马超那种没脑子的莽夫,被曹老板各种吊起来打,打得连投降都不行。

张郃在正史曾与张飞大战,但是他败给了猛将张飞。

飞率精卒万余人,从他道邀郃军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余人从间道退——三国志

除了这次败给过张飞,张郃还是很强的,三国志对其评价为:

郃识变量,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

街亭大胜,死因成谜

太和二年,诸葛亮北伐攻魏。

张郃于街亭大破马谡,截断蜀军粮道,诸葛亮只能撤军。

因此,曹叡增加张郃的食邑一千户,这样张郃一共食邑四千三百户,是五子良将中最高的一位。

街亭之战就是张郃一生的巅峰,诸葛亮处心积虑的设计的第一次北伐,处处有着当年韩信出关定三秦的影子。

一样的明修栈道(赵云疑兵在箕谷),一样的暗度陈仓(主力出祁山),结果关键的街亭正是在张郃的一击之下,打开了魏国主力西进的大门。

街亭的战败,让诸葛亮前期取得的大好战果化为乌有。

太和五年,诸葛亮第四次出祁山,司马懿坚守不战。

诸葛亮粮尽撤退时,司马懿又命张郃追击蜀军。

张郃追击到木门谷时中了蜀军埋伏,被乱箭打成了刺猬。

曹魏三朝老将张郃,也成了诸葛亮六出祁山斩杀的级别最高的曹魏将领。

张郃的死因也成了一个谜团,据《魏略》记载,是司马懿强行命令张郃追击蜀军。

那司马懿是不是想借诸葛亮之手杀掉张郃呢?

因为张郃可是三朝老将,是司马懿上位路上一块很大的绊脚石。

在三国演义电视剧里,张郃战死后,司马懿为其抬棺。

一来是因为张郃在曹军中威望甚高,二来也是掩饰他的别有用心吧。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最大胆的西征,刘邦如何用5000人灭亡强大的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邦为什么能打败秦国,刘邦怎么灭秦国的,刘邦如何打败秦国

    [var1] 引子: 秦朝末年,起义遍地。楚怀王与各位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他派出了两路军,一路向北救援赵国,由宋义带队,兵力为五万楚军精锐。后宋义被项羽所杀,项羽成为北路军统帅。还有一路是西征军,由刘邦统帅,战略目标是入武关,直取咸阳。这路人马的任务艰巨,但所分配的兵力着实太少,主体是刘邦的五千沛

  • 三国死得最可惜的绝世名将——他们不死,能否改变历史格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中,有许多英雄人物和广为流传的话,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他们留下的一段段传奇故事。将军最好的宿命也许不是解甲归田,而是在最壮烈的战斗中战死沙场。但是三国中有几位绝世名将,死的非常可惜,如果他们不死,也许可以改变历史的格局。1、周瑜三国演义结结实实的黑了周大都督

  • 一代战神吴起:明明智勇双全,为何会“人人恨”最终被乱箭射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吴起为什么被箭射,吴起耿文忠,吴起刘天才视频完整版

    [var1]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春秋战国时期人才辈出犹如过江之鲫,除了诸子百家在思想文化上对后世影响深远,一些璀璨的将星在那个时代也绽放着自己的光彩。 一代战神三易其主早年的吴起还是一个默默无名的富家子弟,为了给他谋个一官半职,本是富户的吴家散尽家财,但仍然没能为吴起谋个一官半职,吴家倾家荡产为

  • 汉武帝赐死钩弋夫人,究竟因为啥?只是害怕她将来后宫干政?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这让当时的群臣更是唏嘘不已!皇上这是担心当年的吕后专权再次降临到他儿子的身上啊!因为当时的太子刘弗陵年仅8岁,将来登基后,钩弋夫人难免会以太后身份干涉朝政,这样的理由,让当时的朝臣也十分信服。然而,汉武帝赐死钩弋夫人,难道只是害怕她将来干涉朝政吗?大错特错!说到汉武帝的宠妃钩弋夫人,她本是太监之后,

  • 假如孙权不偷袭荆州,关羽单抗曹魏,耗不赢?单抗东吴,打不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网上聊三国,三国迷们基于已出现的历史事实能聊得热火朝天,基于猜测的未知历史事件同样也能聊得热火朝天,聊天聊天,天都不知道的事大家也能侃。“假如孙权不偷袭荆州?”是其中一个比较能聊的话题,本文也就此问题侃一侃。展开的问题是: 假如孙权不偷袭荆州,关羽单抗曹魏,能拿下襄、樊吗? 假如孙权不偷袭荆州

  • 一代名相,一句话就促成了秦国一统天下结局,为何他自己没能看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国一统天下谁功劳最大,秦国一统天下完整版,白起死后多久秦国一统天下

    [var1] 范雎 范雎是战国时期魏国人,自幼家境贫寒。但范雎却不甘于平庸,立志要干出一番事业来。可他在魏国却一直没能得到重用,空有一身才华却难以施展。范雎也曾周游列国,希望能找到自己的伯乐。但最终也没能成功找到,无奈之下,他只能回到魏国,成为了魏国中大夫须贾的门客。直到魏王命须贾出使齐国,范雎才有

  • 三国时期,战死沙场的名将有哪些?谁最令人惋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一、华雄华雄(?-191),东汉末年董卓部下的武将,为董卓帐下都督。公元191年,关东诸侯联合讨伐董卓,董卓派大将胡轸统率华雄等进攻时任长沙太守的孙坚,结果被孙坚大败,华雄在此战中被孙坚枭首。二、颜良颜良(?~200年),东汉末年袁绍部将。颜良性格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为一夫之勇。公元200年,曹操

  • 子路为何会被砍成肉酱?因为他在战斗前,做了孔子教他的一个动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孔子是怎么收服子路的,孔子让子路低头弯腰的故事,孔子为什么教导子路知之为知之

    孔子的弟子七十余人,大部分都是儒雅淡然的翩翩公子。不过,有一位与孔子仅相差九岁的弟子,却是一个江湖莽汉。他就是子路。[var1]子路早年曾是街头混混,后来他遇到了孔子,受到了点拨。决心远离江湖,跟随孔子学习儒家思想。可是,即便一直跟随孔子学习,他身上的那股英雄豪气也从未消失。经常在孔子身边行侠仗义,

  • 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虽然人死族灭,但她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指出:“做什么事情最容易,向别人提意见最容易!做什么事情最难,管理好自己最难。”所以,我们在解读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时候,能否跳出我们固有的眼界和情绪,将给古人提意见的想法转变为从古人身上提炼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提升自我管理的智慧,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读历史的价值和意义。卫子夫,这

  • 汉武帝为何幽囚陈阿娇,直到陈阿娇过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1、汉景帝的纠结西汉初年,外戚的影响力很大。比如汉景帝在位期间,窦太后就掌握一定的话语权。起初,窦太后希望西汉的皇位传承以“兄终弟及”的模式传承:即汉景帝过世后,让汉景帝的弟弟梁王刘武继承皇位。不过,窦太后的主张招到了朝廷不少大臣的反对,并且,刘武也在汉景帝在世的日子里就没了。因此,汉景帝的皇位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