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尚俭”到“崇奢”,试论唐代时期,古人的消费观念转变

从“尚俭”到“崇奢”,试论唐代时期,古人的消费观念转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97 更新时间:2024/1/22 4:24:19

由于唐朝国力在周围几个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且大唐国力日益上升,各个国家皆来朝拜、称臣。还被北方草原部落尊称为“天可汗”,所以这时期的大唐人民族自豪感极强,为自己是唐人而自豪。

在古代娱乐设施极少的情况下,大唐发展强大,不需要为温饱而顾虑。因此,人们就开始为享受的物质资料而动脑筋。

只不过在人们能为了名利而奋不顾身的年代,炫耀成为能够达到满足自身虚荣感最快的方式。奢侈的生活方式也开始被人追崇,逐渐形成由“尚俭”到“崇奢”的不良风气。

一、李唐结束混乱局势,百姓开始平定的生活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大兴土木,耗尽中原民生之力,最终国力不堪重负,民声四起,国家破亡。自李唐一统中原大地后,全国百姓才得以休养生息,国力也稳步提升。

不过,在唐朝建立初期,也是遇到了许多苦难。其中,天灾导致大唐境内的粮食减收,粮价飙升,百姓无力承受。而掌握大量存粮的世家借此哄抬粮价,不断敛财,使得百姓无粮食可吃,饿死无数。在重灾区发生易子而食的现象,令人震惊。

于是,皇帝便下令救灾,还派人去监督,让粮食落到每一个灾民的手中。同时,严令打击商人们哄抬粮价的行为,稳定粮价,保持着地区的安定。

最终在皇帝的重视下,这场灾难被解决了,灾民们也得到妥善的安置。

然而,彼时的唐朝,除了面临内忧的困扰,还有来自外部的挑衅。譬如公元626年,李世民结束玄武门之变不久,北方草原部落突厥攻至距长安仅40里的泾阳(今陕西泾阳县),京师震动。因为如今整个长安的守军不过数万,抵挡不了突厥十几万大军。

因此,李世民杀白马和突厥可汗缔结“渭水之盟”,突厥士兵退去。面对如此屈辱,李世民自然忍不了,而他唯一能做的,便是励精图治,休养生息,以求日后能有实力灭了突厥,报杀白马的屈辱。

鉴于当时大唐境内情况不好,刚刚登基的李世民对于大唐的掌握不算彻底,还有许多人为了自身利益与他作对。而渭水之盟和天灾损耗大唐建国以来积累的国力,百姓过的很是清苦。

因此,唐太宗便以史为鉴,以身作则,厉行节俭,力戒贪奢,尚勤俭的生活;长孙皇后带头在后宫养蚕缫丝,自给自足,减少国库对后宫的负担。

连皇室都节约生活,大臣们也都把尚俭作为一个行为标准,节约生活,不铺张浪费。由于整个官场都起了带头作用,百姓们把尚俭的理念印入脑海中,纷纷效仿。

可以说,在这一段时间里,“尚俭”成为了一件津津乐道之事。

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李世民的国库充盈,有能力去攻打突厥,报当年之仇。而此时的突厥遇到了百年以来罕见的寒冬,牛羊死伤无数,粮食短缺,过冬的储备严重不足。

按照以后北方草原部落的做法,必定是要南下侵略,抢夺粮食。李世民料定突厥会南下抢夺粮食,所以先发制人,派李靖率兵去攻打突厥,以抢占先机。

李靖兵分三路进攻突厥,全面开花,最终俘虏突厥可汗,带回长安。

至此,北方主要部落势力已经不成威胁,边疆二十年再无战火。可汗向李世民称臣,打开了万国来朝的局面。

这个东方大国又一次站在世界的顶端,唐人的骄傲也开始展示出来,让世人一睹东方大国的风采,君子之国的名称开始流传世界。

二、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的唐朝国力不断上升,在此达到顶峰,展现了真正的万国来朝的宏伟局势。处于盛世,不为温饱犯愁,唐人就开始了他们的娱乐生活。

观唐玄宗一生,是极具色彩的。前半生励精图治,迎来了唐朝最鼎盛的事情,他这时候的功绩是让人称赞的,开元盛世,极度繁华,让现在的人们极想梦回这个梦幻的时期,甚至在如今还留存着唐朝的建筑,影响力极深。

唐玄宗事时期富足的唐朝人,甚至产生了以胖为美的审美。当然这种审美指的是珠圆玉润、丰满的体态,不是过度的肥胖。

唐玄宗于杨贵妃的凄美爱情流传许久,他们在月下起誓,也是被人们视为忠贞爱情的象征,引得许多人模仿。据说杨贵妃是一个体态丰腴、婀娜多姿的女子,一个十几岁的女子,却拥有极其丰满的身材,让唐玄宗十分宠爱,也体现了唐朝不是单纯以胖为美。

而大唐的另一盛景——万国来朝,不仅仅是他国来唐朝朝拜、称臣,他们通过这种政治交流带动了经济的发展。通过经济贸易,瓷器等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品远销西域;而西域的香料之类的商品也颇受大唐人的喜爱。不只是西域,还有突厥、回纥、靺鞨、铁勒、室韦、契丹等国家与唐朝商品交流非常繁荣。

这样促进了唐朝的商业发展,使得国家整体生活水平提高,为唐朝积累巨大的财富。以至于中后期的李唐皇室开始迷恋奢侈的生活,经常在宫中大摆宴会,与大臣奢靡度日。

皇室的荒淫无度,让这股奢靡之风吹向民间,引得纷纷效仿。整个国家都在追求奢靡的生活,甚至不惜超出自身能力的范畴。

“千金散尽还复来”是李白的诗句,也体现出当是人们挥霍金钱、恣意享受的奢华场面。甚至连千金都花费出去,让人叹为观止这一豪华的酒局。好一个繁华大唐。

然而,这繁荣的背景下却隐藏了许多的危机,足以动摇李唐的根基。

三、安史之乱后,再无盛唐

唐玄宗创造了盛世,但到了后期,他过于骄傲,竟然疏于政务,任人唯亲。

当时,他宠爱杨贵妃,爱屋及乌,几乎把国家事务都交给杨国忠处理。杨国忠本就是靠着族人杨贵妃上位,只会阿谀奉承唐玄宗,毫无能力可言。

此外,他结党营私,导致官场臭气熏天。杨国忠一派与拥兵自重的边疆武将矛盾极大,两派都想拥有更多的权力,互相打压。

原本唐玄宗赋予边疆武将的权力过于大,武将无惧这些文官的进谏、抹黑。可文官劝谏唐玄宗卸了武将们的兵权,最终逼的武将们造反。其中安禄山史思明的队伍最为强大和突出,史称安史之乱。

国家饱受战乱之苦,受伤的永远是百姓,而官府无力镇压这一局面,只能慢慢等待有人站出来,收拾旧山河,给百姓一个安稳的家。可那些站在大唐统治阶级的世家,依然保持着醉生梦死的状态。

庙堂之中争权夺利,不顾国家百姓死活;庙堂之外,各种势力割据一方,混乱无比。

最终安史之乱平定了,李唐也不复盛世的姿态,拖着残躯存活于世。由于盛世之时商业贸易等到了极好的发展,他国的思想涌入唐朝,思想多元化的局面形成,使得唐朝人的思维更加的活跃。同时曾经单调无味的生活让现在的唐朝人无法接受。

可是安史之乱之后,经济萧条。人们现在的生活满足不了内心欲望,造就整个国家陷入死亡般的寂静,死水似的毫无生气。

学子对于国家失去了信心,不复曾经意气风发入朝为官,造福一方百姓的志向。如今的朝廷,中央集权是个笑话,各地名义上的官员听调不听宣。

再加上此时的唐玄宗已经年迈,无力改变国家的现状。因此,就出现了朝廷尔我诈只为自己的利益的情况,他们靠着这一身官服,排除异己,形成一条可怕的利益网。在朝廷之中,歌舞升平,依然保持着曾经奢侈的做派。

而在宫墙外,学子百姓等见识了朝廷的黑暗,就一心只为吃喝玩乐,忘了心中的梦想。“沽酒过此生, 狂歌眼前乐”就是当时人们的写照,他们只想炫耀手中的美酒和纸醉金迷的生活,为此乐不思蜀。

归根到底唐朝人从“尚俭”到“崇奢”的观念转变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物质资料不断的积累,达到人们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不用为衣食住行而担忧;二是拥有权威性人物的参照,以皇室和大臣等大唐主要人物逐渐从俭到奢,百姓也开始模仿;三是局势的突变,人们不满如今的状况,保持着奢侈的观念,欺骗自己。这是对大唐领导者无声抗议。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从勤俭到奢侈往往只需要物质资料这一步,因为这是享受的过程;但想要从奢侈到勤俭却需要对人性进行挑战的,这是剔除丑陋的一部分。

这类似佛家修行的八戒,但是许多和尚一生都没有做到,难度极高。故大唐人完成了由勤俭到奢侈的转变,却没有再度捡起勤俭的品行。

而这勤俭到奢侈也见证了唐朝开国的荒凉到开元盛世的繁华以及安史之乱后的调零之意。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金国围攻开封,提了两个撤军的条件,宋朝就是办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反击金国屠杀,宋朝 抗金时机,金国蒙古宋朝地图

    如此屈辱性的条件不次于清末的那些不平等条约,但宋人也只能同意,你不同意签条约,人家就打进开封城了,这割地赔款总比亡国要好吧。宋朝谈判代表只好签字画押,随即金军心满意足的退回了北方。回到老家后,金人眼巴巴的等着宋人来交割城池,赔偿巨款,但这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宋朝人的影子都没看见,金人顿时有一种被耍了的

  • 东晋为何能在江左偏安百年内部畸形平衡、外部频繁乱斗共同造就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为什么东晋偏安尚能北伐,南宋偏安的资料,东晋偏安是什么意思

    而提到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有一个朝代就不得不单独拎出来说道说道,这个朝代就是为历代史学家所不齿,当代史学家看了也要摇头,但其历史地位还真就非常重要,这就是南北朝南方重要组成部分的偏安王朝——东晋。了解了当时特殊的内外环境,大家一定很好奇,为什么东晋这个弱不禁风的朝代,能够在内忧外患的局面下在江左一隅

  • 李自成主动求和助明朝抵抗清军,崇祯帝有没有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自成对待崇祯,崇祯和李自成历史故事,李自成投降明朝几次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兵临北京城,后派杜勋与崇祯帝谈判,企图制定和约,杜勋在太监王承恩的带领下见了崇祯帝,并向他说李自成的要求:大明向大顺割让西北,并犒赏大顺军银百万,从此分国而王,大顺军可帮明廷剿灭群寇和清剿清军。此事事关国体,崇祯一时拿不了注意,便问魏藻德,魏藻德只是个溜须拍马的人

  • 16岁李世民,沉迷博戏、打猎,不务正业,李渊:娶个媳妇就好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世民登基后李渊共生了多少孩子,李世民李渊性格,李世民与李渊晚年

    他文韬武略,英姿盖世,和父兄一起,推倒了暴虐的隋朝,完成大一统,建立了唐朝。他任用贤臣,虚怀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使大唐处于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之一。然而,这样的英雄人物李世民,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少年时,他曾一度沦为纨绔子弟,差一点就陷入迷途。那么,李世民为什么陷入迷途,后来又是怎样改好的呢

  • 刘伯温死前留奇书,给朱元璋留下暗示,被一农民破解差点造反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伯温之死朱元璋哭了,刘伯温回乡朱元璋不断送东西,朱元璋厚葬刘伯温

    刘伯温是一个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很有名气的人物,有人将他跟诸葛亮相比,其实刘伯温留给人最多的印象不是辅佐皇帝的才能,而是“神算子”,而刘伯温辅助的朱元璋是一位农民出生的皇帝,他称帝之后开始大肆杀戮开国功臣,虽然刘伯温不是直接死于朱元璋之手,但跟他有着很深联系,而我们今天所讲的就是刘伯温所著的旷古绝今的兵

  • 明朝称得上贤君的4位皇帝,朱元璋未上榜,第4位无可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皇帝评价朱元璋,明代皇帝朱元璋的主要事迹,明朝皇帝朱元璋背后的心酸史

    第一位是被叔叔夺走帝位的明惠帝,也就是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嫡长孙,其父懿文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允炆悲痛欲绝,感动了朱元璋和周围的人。朱允炆因此博得其祖父朱元璋的喜爱,不久被立为皇太孙,朱元璋去世后继位登基。朱允炆是一位温文尔雅,好学柔仁尚儒之人。且不论他是如何被明成祖朱棣夺去皇位的,单

  • 立侄子还是立儿子?武则天犹豫时,狄仁杰指出关键,让她茅塞顿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则天错怪狄仁杰恢复官职,神探狄仁杰武则天演技炸裂,武则天信任狄仁杰

    史上记载武则天果敢坚毅,从来没有为任何事情和人而伤怀苦恼。可是,在她年事已高之际,她却因为一件事而犹豫不决。这就是自古以来关系国祚兴亡的皇位继承制。武则天可以从自己的儿子中选择,也可以传位于女儿太平公主,当然也可以传给与自己血脉同枝的侄子武承嗣。武则天为选择继承者为难时,狄仁杰指出要领,让她顿然醒悟

  • 历史上最会打仗的3位皇帝,朱元璋垫底,第1位无人能及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第三位、明太祖朱元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当皇帝之前,唯一给地主放过牛、做过游方和尚的开国皇帝。皇帝对于饭都吃不饱的人来说,想都不敢想的。然而,朱元璋靠着自己的不世天赋和努力,从小兵开始,奇迹般逆袭成为开国皇帝。毛爷爷对朱元璋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多谋善断非常欣赏,曾说过军事方面没有

  • 大唐荣耀:杨贵妃宠冠六宫,为何要把没头脑的外甥女嫁到太子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唐荣耀唐玄宗杨玉环,大唐荣耀杨贵妃为什么被赐死,大唐荣耀里面杨贵妃

    在电视剧《大唐荣耀》中,样贵妃已经宠冠六宫,为何还要把没头脑的外甥女嫁到太子府?①杨贵妃杨贵妃没有孩子。都说要想拴住一个男人的心,要么用厨艺拴住男人的胃,要么用才艺拴住男人的心。如今杨贵妃是老皇帝的第一宠妃不假,她说什么老皇帝都依。只可惜,她没有儿子。杨贵妃和老皇帝年龄差距太大。李隆基是685年的,

  • 明朝大臣被人割掉1只耳朵,皇帝却不敢管,只因幕后元凶是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大臣被冤杀的原因,明朝大臣死因真相,明朝历史上最残酷的太监

    南明的隆武帝朱聿键,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弘光帝败亡后,朱聿键被反清武装拥立为皇帝,年号隆武。隆武帝继位时,清军已经一统中原,大兵南下经略东南,局势已非常险恶。然而,即使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南明朝廷依然内斗不止,君臣之间、文官与武将之间,不同势力派别之间,为了争权夺利,不顾迫在眉睫的清军威胁,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