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高宗李治明明很厉害,却因武则天的光环被世人忽略

唐高宗李治明明很厉害,却因武则天的光环被世人忽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204 更新时间:2024/1/6 13:40:30

说到唐朝,人们立刻就会想到门神秦琼和尉迟恭,再深入一些想,又会想到唐太宗李世民和女皇帝武则天。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如唐朝能在人们心中留下影子的东西自然不多,但这些无法比拟的辉煌文明进程,却是怎么也抹除不掉的。

作为一个前有父亲唐太宗“贞观之治”,后又有“政开元”的武则天,唐朝高宗皇帝李治的一生,似乎就成为了“承上启下”的过渡环节。甚至在大多数后世人记载的历史书上,关于唐高宗的记载仅有寥寥数语。那么,唐高宗李治真的是一个没什么能耐的皇帝吗?

储君之争的最大得利者

高宗李治,作为大唐王朝建立以来的第三位皇帝,在继承太宗李世民的的皇位之前,其实也是经历了一番波折的。作为太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孩子,在出生之前,他的兄弟李承乾和李泰就已经在为了皇位而“明争暗斗”,今天李承乾去结交江湖豪杰,明天李泰就去找文人士子们喝酒,两位皇子之间明里暗里的交锋,可以说是闹得满城“腥风血雨”。

不过作为第九个孩子,李治自己心里也清楚,要是想得到李世民手中的皇位,就不能像两个哥哥那样肆意妄为,而要采取更加温柔的手段。因为以作为皇帝的李世民来说,李承乾和李泰两名皇子的行为他是不可能不清楚的。加上李世民的皇位本身就是通过“玄武门之变”抢到手的,对于这方面的嗅觉自然是异常灵敏。

可身为太子的李承乾和魏王李泰却并没有这方面的觉悟,前者以“储君”的身份暗搓搓地为自己将来“登临九五”做足了准备。后者作为亲王,自然也是不甘心把皇位拱手让人,于是便开始了自己结交布衣士子的道路。在作为“国家储备人才”的士子之间拥有好名声的李泰很快就成为了太子李承乾的劲敌,意识到必须加快步伐的李承乾在这个时候选择了效仿李世民,发动了“逼宫”。

李承乾的“逼宫”不出意料地以失败告终,不过毕竟是李世民的亲儿子,李承乾也被保住了一条性命,而随着李承乾失败的消息传出来,身为魏王的李泰得意的认为自己比将能够取代李承乾的地位,成为新的太子。可惜,李世民早就把两个儿子的底摸透,不仅没有选择李泰,反而将其废黜,将一直不声不响的李治立为了太子。

太子李治和才人武媚娘的地下恋情

虽说李治选择了“无为”,但从本人来说,还是能感觉得到他自己是不甘于沉寂的。因此,整日“无所事事”的李治竟在无声中,与李世民后宫中的一位“才人”暗生了情愫。

这位才人正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武周皇帝武则天。公元六百三十七年,十四岁的武则天被选进了李世民的后宫,李世民在见了武则天一面之后,便因为她的美貌,给了武则天一个五品“才人”的封号。

不过从那之后,史书上有关武则天的记载始终语焉不详,这种情况一直保持到十二年后的贞观二十三年。在这十二年间,身姿挺拔的武则天虽没有得到皇帝的宠幸,却与太子李治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是这一年,唐太宗李世民不治殡天,作为太宗妃嫔的武则天本应该和其他没有子嗣的妃嫔一起前往“感业寺”出家。

公元六百五十年,也就是李治即位当年,在前往感业寺祭奠李世民的过程中,已经是皇帝的李治与武则天重逢,后来被武则天“骨醉”的王皇后想要利用武则天来牵制当时极为受宠的萧淑妃,便提议让李治带武则天回宫。

到了这个时候,这段旷日持久的地下恋情自然就不需要再继续下去了,而李治在把武则天迎回皇宫之前,她就已经怀了孕,并在回宫后不久,就剩下了唐朝第一个被“追封”为皇帝的太子李弘

从总领朝政到二圣临朝

唐高宗李治在即位之后,虽然打破“祖制”把父亲的女人带回了自己的后宫,但李治却并没有因此而荒废政务,在以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能臣的辅佐之下,李治顺利的继承了太宗李世民开创出来的“贞观之治”,并在贞观之治的基础上加以了改进,创造了在史书上被称之为“永徽之治”的盛世景象。

也是在这一时期,王皇后吃到了自己种下的苦头,武则天不仅在极短的时间里就挫败了萧淑妃,还将原本属于王皇后的“后宫之主”的位置也抢到了手,加上李治本身也有想要“废王立武”的打算,武则天也就顺理成章的取代了王皇后,成为了李治的第二任皇后。

等李治在皇位上越坐越稳之后,心中那想要“开疆拓土”的欲望也因此被激发了出来。从公元六百五十七年开始的十二年间,李治先后三次向东征伐,正式将大唐帝国的版图扩展到了最大。

这一时期,大唐无论是国力、军力还是财力,都已经做到了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当然了,在李治开疆拓土的过程中,被称为“天后”的武则天自然也是出了力气的,否则的话,在李治重病期间,武则天也不可能那么顺利的把“自己人”安排在朝堂之上。面对着武则天的“不轨之举”,已经病重的李治即使有心想要惩治,却也只能管到眼皮子底下,根本无法将武则天在朝堂上的势力拔除干净。

于是,当李治在公元六百八十三年病逝之后,武则天就在极短的时间里取代了太子李显,截断了大唐的国运,建立了短暂的“武周”。此时,武则天已经有了六十七岁高龄,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同时,也是古代历史上即位年龄最大的皇帝。

结语

正所谓“前有狼后有虎”,面对着父亲李世民留下的“贞观之治”,又有后来武则天的“政启开元”,李治的“文徽之治”自然也就显得有些不够看了。

再加上李治本身并没有将唐朝的国力推进到另一个层次,只是将贞观之治所带来的效果持续保持了下去的他,自然而然的也就容易被世人忽略,更何况,李治死后唐朝的变动实在比理智的治国方略更加吸引视线。武则天这个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皇帝,才最能吸引世人的“热点”,不过在深情这一点上,李治是最具代表的人物。

唐高宗李治明明很厉害,却因武则天的光环被世人忽略

因武则天被忽视的帝王李治,却很深情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笔尖的话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张浚杀曲端只是为了斗气?那是你不知道靖康之变中西军军头有多横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张浚杀曲端只是为了斗气?那是你不知道靖康之变中西军军头有多横张浚是南宋政坛军界的巨头,对后世的南宋体制有重大影响,他人生中的争议之处也不少,杀曲端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关于杀曲端,最直接的原因是两人斗气,但更深层的原因是张浚想借此敲打早已桀骜不驯的西军各个军头,树立起自己的权威,因为自靖康年间以来西军的

  • 唐朝州县制如此重要,那么唐朝县令都有哪些职责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总的来说,先进、完备、高效、可行的行政管理模式,在一个王朝的发展历程中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我国历代王朝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自己王朝行政管理机构的改革与建设,其中,郡县制是我国封建社会行政制度的典型代表。郡县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萌芽,在秦朝时正式采用,后唐朝改郡为州,称“州县制”,极大的保障了唐王朝的

  • 明朝最浪的锦衣卫,睡皇帝的女人,阉了百名少年服侍他,最终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锦衣卫级别一览表,锦衣卫吴风,6部经典锦衣卫电影

    提起明朝,就不得不说起那时候设立的“特务机构”,也就是如今被少女们花痴的一个形象:锦衣卫。在影视剧中的形象,往往都是一个个冷血杀手,虽然武功高强,又冷漠无情,但就是对皇帝忠心不二,因此深的皇帝的器重。实际上,锦衣卫刚开始并不是这种形象的,最初锦衣卫是由朱元璋创立设置的,其实一开始只是用来撑撑场面的,

  • 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原型是不是武则天,学者:你看武曌啥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卢舍那大佛解放前照片,武则天与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为什么没有手臂

    武则天(624—705)是中国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唐高宗和武则天统治阶段,安定团结繁荣昌盛,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这时的大唐王朝,超过汉代,达到了中原皇朝在领土上的历史巅峰。大唐的佛教,在武则天阶段达到了巅峰。唐玄奘、慧能大师、义净、法藏等,这些史上卓绝不凡的得道高僧与她多有关系;龙门

  • 历史上得位最易的3位皇帝,杨坚赵匡胤没上榜,第1位是白捡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坚与赵匡胤谁更厉害,隋文帝杨坚和赵匡胤,隋文帝杨坚和赵匡胤谁厉害

    第一位是推翻新朝的更始帝刘玄。都说杨坚是历史上得位最容易的,但是刘玄得位比杨坚轻松几十倍以上,他什么也没做,就因为有个汉室后裔的皇族身份,皇位就自己送上门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先说说他的来历,据说刘玄和光武帝刘秀一样是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后裔,但可信度有多少就不知道了。刘玄起兵前犯了法被通缉,四处

  • 淝水之战前,苻坚做了件事预示了他的失败,更被后人笑了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苻坚为什么从淝水南下,淝水之役,淝水之战的淝水是哪条河的支流

    苻坚出兵前夕,前秦内部大臣依然对此次南征忧心忡忡。太子苻宏曾劝告父亲:“晋朝有长江天险,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征伐的。”但苻坚自一统北方之后,前秦国力变得空前强大,苻坚也逐渐变得狂妄自大起来。与大臣们的忧虑不同,苻坚对南征信心十足,他告诉大臣:“以我秦军之众,所有将士扔下马鞭,便可以阻断长江水流,所谓天险

  • 嘉靖年间,很多士庶之家,开始修族谱、建宗祠,进行宗族建设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尤其是嘉靖十五年(1536),礼部尚书夏言上疏建议明世宗推恩臣民祭始祖、立家庙,推动了民间追祭始祖和建置祠堂家庙的普遍化。夏言的《请定功臣配享及令臣民得祭始祖家庙疏》建议嘉靖皇帝从两个方面推恩,一是“乞诏天下臣民冬至日得祀始祖”,“冬至祭始祖,立春祭始祖以下、高祖以上之先祖”,只允许臣民在冬至、立春

  • 唐太宗问:你是不是他们所说的奸臣,大臣的回答让人五体投地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太宗亲征高丽,唐太宗与许敬宗对话原文,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如果说中国的武功盛于汉朝,文化极于赵宋,难么唐朝便是文治武功都有着巨大建树的朝代,特别是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极大的增强了唐朝的国力。在文化上以唐诗为代表的唐朝文化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璀璨明珠,在军事上则数次对外用兵,布国威于四方。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善于吸纳众臣的建议,对于谏臣提的意见尤其重视。使得

  • 朱元璋修建功臣庙,生者虚位,逝者塑像,一共二十一人,徐达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最后为啥杀徐达,朱元璋比徐达大几岁,朱元璋里的徐达是谁演的

    因此,朱元璋没有忘记他们,在称帝之后的第二年,便下令在应天城西的鸡鸣山下,建立功臣庙,将这些功臣按照功劳大小,依次排列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功臣排名是朱元璋亲自拟定的,可见,朱元璋的重视程度。在这一大批功臣中,最终进入功臣庙的有二十一人,开国名将徐达位列第一。这二十一人,分别是谁呢?功臣庙按照正殿

  • 篡隋称帝,幕后真凶是李渊还是李世民,李建成临死曝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李渊和李建成,李建成李元吉宠了李渊两个妃子,李世民杀了李建成后就做皇帝了吗

    李渊拥立新帝后,自封为隋朝大丞相,进封唐王。次年五月,当了一年唐王的李渊篡隋称帝,定国号为唐,并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那么篡隋称帝真的是李渊的主意吗?一直到李建成被李世民诛杀才曝出真相。到底是谁想篡位称帝依据《唐创业起居注》中真实记载,晋阳举兵反叛隋朝,是李渊自己的想法。可是在《唐书》中记载,却明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