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灭六国兼天下!号称战国最强战力的秦锐士到底有多可怕?

灭六国兼天下!号称战国最强战力的秦锐士到底有多可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014 更新时间:2024/1/21 23:59:40

提到秦锐士,我们的脑海中通常会浮现出“最强战力”这四个大字,是的,从秦锐士诞生的那一刻,对于战国时代的其他诸侯国来说,就已是一个可怖的存在。

[var1]

不出所料,秦国靠着秦锐士这样一个“战争机器”,一举灭掉了六国,统一了天下。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在秦国的统一大业上发挥重要作用的秦锐士到底有多强?

公元前362年,秦孝公继位为秦国的新一任君主,当时的秦国,由于地处偏僻,又与其他诸侯国疏远,被各国视作“蛮夷”。再加上在阴晋之战中,被领兵仅五万的吴起打了个落花流水:五十万秦军溃不成军,大量土地被夺走不说,也让秦国因此蒙羞。

[var1]

秦孝公是个颇有抱负的君主,他一心想将秦国“做大做强”,一上台便开始招贤纳士,丰厚的奖赏下,一位叫作卫鞅(即后来的商鞅)的人来到秦国。

说起卫鞅,他曾是卫国人,年轻时受魏国名将吴起的影响很深,后来去到魏国后,一心想施展自己的满腔抱负,结果却遇上了一个叫作公叔痤的人,兢兢业业的侍奉了他多年,一直没有得到重用。

直到公叔痤病重时才良心发现向魏惠王举荐他,没成想,这昏庸的魏惠王倒是直接给卫鞅的政治生涯判了死刑。

[var1]

在魏国郁郁不得志的卫鞅,最终决定投奔秦国。

卫鞅来到秦国后,通过秦孝公身边的宠臣景监,面见了秦孝公三次均未得到肯定,直到第四次的富国强兵之策,才彻底打动了秦孝公。

公元前359年起,在秦孝公的授意下,卫鞅开始在秦国着手实行变法和军队改革。他的此次变法改革,也被后世称为“商鞅变法”。

于是,一支装备精良、武力值超群的铁鹰锐士横空出世。

[var1]

铁鹰锐士的训练标准?

受到大将吴起训练魏武卒的发,商鞅立志要训练出一支能够打败魏武卒的强大军力。

直到最后他照着魏武卒的形式,训练出了他的2.0进化版秦锐士。

简单来说,就是魏武卒训练时需负重45斤,每日疾走100里(如今的50km)路,同时还要执长戟,腰上配铁剑,背上背强弩和弩矢,而秦锐士则是在此基础上,再多出两倍以上的重量,增加全副甲胄、一口阔身短剑、一把精铁匕首与一面牛皮盾牌,总共负重80余斤。

[var1]

此外,商鞅不满足于仅以打败魏武卒为目的的秦锐士,他还特意训练其骑射、近身作战与马上作战、下马作战等多种战斗方式,要求秦锐士需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这样的一支军队,完全就是齐技击、魏武卒和赵边骑的结合版啊!

难怪会有传言说“十万秦卒出三千锐士”,这样的高标准,确实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果不其然,在商鞅的训练下,秦国的这支特种部队在第一次与魏国交战时就大败魏国武卒,彻底打响了秦国大军的名号,也由此被后世称为“锐士”。

[var1]

这一战,不仅洗刷了秦国曾战败给魏国的耻辱,还让曾在魏国怀才不遇的商鞅,狠狠出了一口恶气。

秦锐士为何这么强?

秦锐士的强大,除了它严苛的训练方式外,还与秦国实行的军功制度分不开。

商鞅变法期间,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实行军功爵位制。

不管平民百姓还是士族子弟,只要没有军功,都无法获得爵位,这一制度的实行彻底打破了氏族阶层垄断官职的情况,让百姓也有了封官授爵的机会,而只要上战场杀敌的士兵,杀了多少敌人即可以获得相应的封赏。

[var1]

这一制度的实行,大大鼓舞了秦锐士的士气,他们每杀一个敌人,就在心里盘算着能得到多少封赏,自然也就形成了势不可挡之势。

此外,除了上战场打仗的士兵外,农民在家种田也能得到封赏,平民种田和参军的积极性都大大提高,进而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和军事的强盛。

[var1]

有了这些制度的加成,秦锐士的强大,也是历史的必然。

秦锐士取得了哪些战绩?

说起秦锐士取得的战绩,那可就太多了,从公元前354年打败魏国武卒开始,秦锐士便以势不可挡之势进攻中原,俨然一个以人力主导的“战争机器”。

后来的伊阙之战、长平之战、平巴蜀之战、鄢郢之战等战争中,都以大获全胜的形式打败其他国家。

[var1]

特别是在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中,白起带领秦锐士大败了赵国边骑,近45万余名的赵国军队被斩杀,至此,赵国元气大伤,此后便一蹶不振,直至退出历史舞台。

而鄢郢之战中,秦锐士更是在白起的带领下,从汉水长驱直下,并自断后路,一举攻入楚国的别都鄢城,后又于前278年攻陷楚国国都郢,迫使楚国国君不得不迁都以自保。

[var1]

这一战使得曾经实力雄厚的楚国进一步衰落,已无力再战,不得不与秦国结盟以休战。

秦锐士几乎每出击必大获全胜而归,它的存在,成就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壮举!

更多文章

  • 真实历史上的勾践,隐忍了20年,最后一举灭吴,他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勾践后期有多残暴,勾践灭吴是真实的吗,勾践武力有多强

    卧薪尝胆,是否属实?越王勾践还做了什么?卧薪尝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简单来说就是有一位君王,因为自己的荒淫无度最终导致了整个国家的灭亡,但是他及时的醒悟了过来,品尝着苦胆,躺到柴火上让自己的肉体受到痛苦,时时刻刻铭记着自己的失败,最终靠着他不屈的毅力,再次打下了江山,但是历史上这样的事情真的存在吗?这

  • 秦国历史上,商鞅、张仪等名臣审时度势,制定了最佳扩张策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东周末年,华夏大地陷入了众多诸侯国争霸的战国时期,魏、楚、齐、秦等国都曾经强大,但最终只有秦国笑到了最后。在统一的过程中,从张仪的合纵,到范雎的远交近攻,秦国针对六国的扩张战略逐渐成熟。[var1]商鞅孤立、打击魏国策略秦魏疆界相交,两个相争多年。秦国经商鞅变法后,实力迅速增强,秦孝公急欲向东扩张,

  • 嫪毐势力不弱于吕不韦,为何会起兵反嬴政?其中原因可用12字归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嫪毐死得早还是吕不韦死得早,嫪毐叛乱是在嬴政亲政后吗,嫪毐势力和吕不韦势力

    [var1]他当政期间也实行了一些错误的证词比如焚书坑儒,还有他施行的律例法度都是十分的严酷的。让人心生敬畏不敢懈怠。,但是他若真的是残暴不仁到了极致的话,当时何不将六国贵族诛杀殆尽呢?那这样以来大秦江山又怎么会儿时就玩儿了呢?嬴政的铁腕政策虽然有些残暴,可是我们需要考虑到的是当时是怎样的一个社会处

  • 秦王出题刁难丞相,再次上朝的的时候,丞相没来他孙子却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var1]在战国时期,甘茂是秦国有名的丞相,他的才能让人敬佩,甘茂虽然位列丞相,但是秦王对他的话并不听取,有一次甘茂劝谏秦王让他不要大量动土动木,这让秦王觉得甘茂是多管闲事,所以他就故意刁难甘茂,要求吃公鸡蛋,虽然看上去是为难甘茂,但是这个指令是对着满朝文武百官下的,所以百官们都疯了,满脑子都在研

  • 江苏挖出范蠡竹简,21个字揭露西施真相,专家直呼:不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var1]经过考古专家对这座春秋古墓群的挖掘,已经对文物进行的清点。专家发现,这应该是范蠡的墓葬。因为疑似范蠡的墓穴专家已经发现好几个了,但是这个墓穴却与以往发现的“范蠡墓”不一样,因为这个墓中有大量的陪葬品,还有介绍范蠡生平的竹简。其中令专家最意外的就是竹简中关于西施的记载。[var1]都知道,

  • “红夷狡诈,为患方深”,明末捍卫国家主权的澎湖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末十大经典战役,红夷,红夷是指哪个国家

    通过此次战役,充分让明政府认识到强有力的武器、国家的海防建设以及发展海外贸易等诸多方面的重要性。[var1]荷兰的殖民扩张一、1623年,中荷关系急剧恶化,两国开战迫在眉睫。随后,明熹宗下旨收复澎湖,在历经彭湖之战后,以中方得胜收场1623年,中荷关系急剧恶化,明政府调派南居益担任福建巡抚,并备战澎

  • 春秋五霸中只有他敢称王,他三年不飞,最终却一飞冲天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春秋五霸谁的实力最强,春秋称王顺序,春秋五霸是如何成就霸业的

    春秋这位霸主三年不飞,却一飞冲天,还引出一成语。春秋时期,众多的国家开始互相征战,当时周朝的礼乐可以说业已被野心勃勃的诸侯们亲手崩坏。甚至还有诸侯去问周王室九鼎的轻重,要知道在当时鼎是一个国家权利的象征,后来有个词语‘问鼎中原”就是象征着权力的更替和争夺。既然周王室软弱无能,那么他手下分封的诸侯们自

  • 嬴政如何是除掉身边权臣的?杀人诛心,一封书信让吕不韦自杀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var1]这听上去是比较轻的,更多的人呢?则是处于了迁刑,迁就是发配的意思,据记载,共有4000多家被夺爵发配到了蜀地的房陵。最让他为难的就是当今太后了,毕竟有着血缘关系,让他左右为难摇摆不定。不知如何是好。,嬴政心中也是很难以饶恕她的母亲的。[var1]经过了思想深处不断的挣扎之后,最后决定把太

  • 长平之战精锐尽失的赵国,时隔半年如何度过邯郸之战的灭国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国长平在哪,秦赵长平之战赵国败了有多惨,苏联对赵国长平的评价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国力大损、精锐尽失的赵国,却能在与长平之战相距仅仅一年之的邯郸之战(公元前259至公元前257年)中顽强抵挡秦军的持续攻击,结果不但保住了摇摇欲坠的赵国国运,而且更是转守为攻一举扭转战场态势,这不得不说是军事史上的奇迹。[var1]秦国在邯郸之战上的失败,主要起自于决策层内部对赵方

  • 秦国主将白起为什么要坑杀40万降军,廉颇为什么被赵国临阵换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国名将白起详细资料,秦国四大将军白起,白起为什么要坑杀40万赵军呢

    [var1]秦国为了能打赢这场战争,不仅武将军事上精心谋划,同时又有文官在侧面辅助,最后秦国使用反间计,离间廉颇和赵国朝廷的关系,最终导致赵国临阵换将,用赵括代替廉颇。[var1]赵括虽然熟读兵法、兵法理论造诣很高,但是主要的却缺乏临阵经验,最终导致赵国战事失利,几十万赵军投降秦军,之后几十万赵军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