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千古疑案:吕不韦死后,昌平君凭借什么成为秦国的第二任宰相

千古疑案:吕不韦死后,昌平君凭借什么成为秦国的第二任宰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852 更新时间:2024/1/29 5:53:13

这道命令,是秦王命令的略写,接受“攻毐令”的三位大臣,第一位是相国,就是吕不韦,第二位是昌平君,第三位是昌文君。昌平君和昌文君都是封号,他们在接受王命时,究竟担当什么官职,史书里没有记载。昌平君是秦始皇的表叔,辅政大臣之一,他在接受秦王诏令时排名第二,地位仅次于相国吕不韦。以秦国的官职而论,大臣中地位仅次于丞相的人,应当是副丞相的御史大夫。所以,从地位的排名上来考虑的话,我们可以作出一个合理的推想,嫪毐之乱爆发时,昌平君的官职,有可能是御史大夫。

[var1]

我们的这个推想,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是可以得到间接的旁证和支持。这个间接的旁证和支持,就是历史学界研究秦国行政文书得到的大量成就。

根据中日两国学者的研究,秦汉帝国的法律制度,非常严密而完整。诏令的下达,自有制度化的程序,最高政令的发布以各种诏书的形式下达。诏书的发令方,是王或者皇帝,诏书的接受方,第一位是丞相,其次是相当于副丞相的御史大夫。

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当年,曾经下达了著名的“议帝号诏”,下达诏书命令大臣们讨论秦王的名号,最终确立了“皇帝”的称号。这道诏令的下达,就是经由丞相和御史大夫的程序的。《史记·秦始皇本纪》是这样记载的,秦始皇二十六年:

[var1]

秦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王曰:“……号曰皇帝。他如议。”

这段文字,是秦王诏令的下达和臣下回答的摘录。大意是说,秦统一天下以后,秦王诏令丞相、御史大夫:“……寡人以渺小的身躯兴兵,有赖于祖宗的神灵,六国国王都俯首伏罪,天下大定。现在如果不变更称号,则不能彰显成功,流传后世。希望议定帝号。”经过慎重议论以后,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代表群臣回复秦王,建议采用“泰皇”的称号,最后由嬴政改定为“皇帝”。

秦王的诏书,下达的对象是“丞相”和“御史”。当时的丞相有两位,是隗状和王绾,具体是哪一位呢?由回答来看,直接受令接诏的正是王绾。御史,是御史大夫的略写,当时的御史大夫是冯劫(后来出任丞相),他也是受令接诏的大臣。诏令由王下达丞相、御史大夫的程序,井然有序,清楚明了。

[var1]

这种程序,不但有文献证明,也得到出土文物的印证,通行于秦汉时代。比如在《汉书》和出土的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制诏相国(丞相)、御史(大夫)”,就是诏令下达中常常见到的形式。以此推论,嫪毐之乱爆发时,秦王诏令的下达也应当走同样的程序。按照这个程序,排名在相国吕不韦后面接受诏令的大臣,有可能就是御史大夫。

通过以上的追踪调查,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昌平君的特殊身份,他一直居于秦国政坛的主流当中。他一方面是华阳太后的亲属,楚系外戚集团的重要人物,另一方面,他又是子异和嬴政的至亲,与子异和嬴政都有多年的交往,他不管是与华阳太后还是与嬴政父子,在政治利益上完全一致。从而,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断,昌平君在二十三岁时,伴随子异即位开始登上政坛。二十六岁时,因为嬴政幼年即位而跻身于被委以国政的大臣之列。三十四岁时,他身为辅政大臣,以御史大夫的官职受命领军平定叛乱,拥立嬴政顺利亲政,声望和实力都到达高峰。

昌平君从出生到三十四岁的情况清楚以后,我们的追踪调查,就可以回到本案的开头,回到疑案的破解上来了。本节是一桩追查“谁是丞相?”的人事案件,案件缘起于吕不韦免相以后秦国的丞相不知道是谁。

[var1]

吕不韦免相,是在秦王政十年。嫪毐之乱平定以后,在追究责任的调查中,吕不韦与帝太后、嫪毐的特殊关系暴露,受牵连被罢免相国之职,贬斥出京。国家不可一日无相,新丞相的任命,当然是必须马上决定。这个时候,昌平君三十五岁,是先帝时代留下的辅政大臣,官职仅次于相国的御史大夫,他又是秦王的表叔,华阳太后的侄子,平定嫪毐之乱的第一功臣,由他来接任丞相,应当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昌平君出任丞相的事情,《史记索隐》为我们提供了直接的证据。《索隐》在《秦始皇本纪》中“攻毐令”条下说:

昌平君,楚之公子,立以为相,后徙于郢。

[var1]

这条史料明确地告诉我们昌平君曾经被“立以为相”,就是出任秦国的丞相。至于昌平君是什么时候被立为丞相的,《索隐》没有交代。现在,我们根据上述调查的结果,大体可以合理地推定,昌平君出任秦国丞相,应当在秦王政十年,他接任被罢免的相国吕不韦,成为辅佐秦王嬴政的第二位丞相。

更多文章

  • 孙悟空是天降灵石,孕育而出,而历史上的典故,却和大禹生启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启到底是不是大禹的儿子,我们先不做讨论。而在神话传说中,启的出生,则是一个神奇的故事。话说大禹在轩辕山治水时,准备打通一条泄洪的通道。当时,大禹的妻子涂山氏,名娇,即涂山娇,小名阿娇。她为了照顾自己的夫君,就在山下居住,天天给大禹做饭、送饭。大禹是个工作狂,一段工作没忙完,根本就停不下来。而且,大禹

  • 宋哲元与韩复榘抗战初期都失城丧师,为何宋受褒扬,韩却非议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宋哲元韩复榘关系,韩复榘逃跑哪一年,解密韩复榘之死

    宋哲元与韩复榘都是出身西北军的将领,在中原大战后相继成为华北有影响力的地方实力派,宋主政平津冀察,韩占有山东,各拥兵十余万,保持着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半独立状态。抗战全面爆发后,两人都丢失了原有的地盘,也都受到了严厉处分。1938年1月,韩复榘因“不奉命令,无故放弃济南及其应守之要地,致陷军事上重大损失

  • 安阳市举行甲骨文研究与传承工作新闻发布会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12月27日,安阳市举行甲骨文研究与传承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安阳近年来加强甲骨文研究和传承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情况。 加强保护研究:共计收藏甲骨923片,均进行建档管理 发布会上,安阳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晓阳介绍,安阳对全市甲骨收藏单位进行了摸底调查,基本摸清家底儿,我市各收藏单位

  • 封神的所有人中,最令人费解的不是纣王,而是这位市井大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但总有一些人被封神是不被人们所理解的,而且是很让人费解的,比如说纣王。在封神故事中他可以说是最大的一位反派了,如果说截教对抗阐教是因为理念不一样,是观念和思想的争斗。但纣王的做法完全就是在进行残暴的统治,按道理来说像他这样作恶多端,残暴不仁的人,在死了之后还说什么封神不封神,应该直接下地狱才对。但他

  • “垂拱而治”到“君臣分职”,从“劳役”的演变看春秋吏治的强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徭役和劳役的最大区别,劳役制特点,劳役什么意思

    “劳于求人,佚于治事”是先秦时期的名言,意思是君王们在任贤上不辞辛苦,就能够在国家治理方面无忧无虑,是为了表现君主任用贤能,能人发挥才能的君道论思想。在春秋时期,这一思想主要是为了鼓励君主任用贤能,并没有明确反对君主处理具体事务。但是在战国时期,这一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表现出了明确反对君主处理具

  • 妲己究竟做了什么,为何灭商后周武王要辱尸泄愤?考古解密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据《竹书纪年》记载:“帝辛(纣王)九年,王师伐有苏, 获妲己以归”,可见,妲己是纣王攻打有苏(又叫苏国)的战利品。值得一提的是,在更早的西周文献中并没有提到“妲己”,而仅以“妇”字指代。直到战国时,文献记载中才明确了这个“妇”是妲己。根据考古出土的苏冶妊鼎和苏卫妃鼎可知,苏国是夏朝就已立国的己姓诸侯

  • 秦国新军为什么战力超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国新军为啥厉害,大秦帝国秦国新军,秦国新军vs老军

    秦国建立之初,地广人稀,僻居西陲,文化落后,一度为列国鄙视。但自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力迅猛增长,并打造了一支令诸侯闻风丧胆的虎狼之师,历经上百年征伐,最终一统华夏。那么这只虎狼之师有哪些优势呢?[var1]一是兵种齐全。秦人先祖在殷商时期就守卫西部边境,长期与戎狄部族杂居,擅长养马骑射。周平王东迁后,

  • 她是一位伟大传奇的女性,辅佐三代君王,为周朝打造一片太平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周朝1800个诸侯国列表,周朝美女,姬匄是周朝第几代皇帝

    山西晋祠邑姜年轻、温柔、贤淑,嫁给中年的武王姬发为王后,夫妻和睦,恩爱有加,先后为武王生下两个儿子:太子姬诵和唐叔虞,也就是后来的周成王和晋国的开国君主。《大戴礼记·保傅》中记载:“周后妃任成於身,立而不跂,坐而不差,独处而不倨,虽怒而不詈,胎教之谓也。”意思是说:“邑姜怀成王的时候,站着不东倒西歪

  • 伯邑考为啥会被纣王无情虐杀?你看他触动了纣王的哪根神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上封神台的冤大头不计其数,有阐教和截教的大罗金仙,也有人间的忠臣孝子。要说谁的死状最惨,恐怕就是周文王的嫡长子伯邑考了。他等于是被纣王施行了凌迟,就是所谓的千刀万剐;非但如此,他的肉体还被“烹煮”,做成肉酱,完全意义上的尸骨无存。伯邑考何以落得如此下场呢?伯邑考替父赎罪,朝歌城进献厚礼给纣王,九尾狐

  • 缪毐凭什么讨得赵姬欢心,和吕不韦针锋相对,还生了两个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姬秘史免费高清版,赵高与赵姬关系,赵姬秘史

    [var1]当秦王嬴政年幼时,秦国大权都掌握在丞相吕不韦与太后赵姬手中,而相传太后赵姬生性好淫与吕不韦也有染。而虽然手握大权吕不韦心中却始终担心着秦王长大后事情败露想着如何摆脱赵姬。后听闻坊间传闻嫪毐这个人人帅活好不粘人,便心生一计将嫪毐扮做假太监送入宫中侍奉,太后得此奇人更是欢喜甚至为了不让人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