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传说中,为什么周文王姬昌背着姜子牙,只走了几百步?

传说中,为什么周文王姬昌背着姜子牙,只走了几百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30 更新时间:2024/3/17 20:57:40

此前,商纣王曾将姬昌关进牢中长达15年,这段时间姬昌研究起了前人的八卦,而且还延伸出了六十四卦,相传《周易》就是姬昌所写。姬昌被救出之后,每次出行或者作重大决定时,都会为自己卜上一卦。话说这一次,姬昌也给自己卜了一卦。卦象显示,他此次出门,在渭水会遇上一位能够辅助他成就大业的奇人,大吉。于是,姬昌就兴冲冲的去了渭水。

抵达渭水后,姬昌四下张望,只看见一位白发老翁在岸边垂钓,奇怪的是鱼钩不是弯钩,而是直的,鱼钩之上也没有鱼饵。姬昌觉得不可思议,心里暗想,此人难道就是卦象中所指示的那位奇人?

于是,周文王便上前与白发老翁攀谈:“您老一直居住此处吗?您钓鱼的方式真是独特啊。”姜子牙嘴角露出笑意:“老翁钓鱼,愿者上钩。”两人相视大笑,相聊甚欢。闲谈之中,姬昌发现姜子牙心怀天下,有治国安邦才能,便表露身份、吐露心声:“您老可愿出渭水,辅佐我成就大业。”姜子牙捋了捋白须,闭上双眼,若有所思。

姬昌见姜子牙犹豫,表示一定要带姜子牙一同回宫,并封他为军师。此时,姜子牙为了试探姬昌是否真心,慢悠悠的说道:“在渭水边钓鱼久了,这身子骨太硬了,腿脚都麻了,不方便走路,要不阁下背着老翁走去?”听了姜子牙话,姬昌并没有生气,而是小心翼翼的把姜子牙背了起来。

姬昌背着姜子牙向西走了200多步,姜子牙说:“方向错了,应该向东走。”于是姬昌就背着姜子牙往东走。姬昌年事已高,且是贵族出生,从未做过什么重活,体力有限,加之早年被关进大牢15年,腿脚也不是很利落。他背着姜子牙转身向东走了500多步后,因体力不支便将姜子牙放下来,先歇息一会。姬昌在两个方向行走的步数加起来,刚好800步。姜子牙落地,说道:“今日您背我步行800步,日后我将保周朝江山800年。”

公元前1046年,周文王姬昌的儿子武王姬发率军攻入朝歌,杀掉了商纣王,建立了西周。公元前771年,由于周幽王宠幸褒姒,烽火戏诸侯,导致犬戎入侵,周幽王被杀,其儿子周平王登基后迁都洛邑。后世以此为分界,将周朝划分成了西周和东周。前者存在200多年,后者存在500多年,刚好与周文王背着姜子牙向西走了200多步,然后又回头往东走了500多步相对应。

想来,如果周文王姬昌,早知道他背姜子牙所走的步数,就是周朝江山的寿命,肯定会不遗余力的再坚持一下。如果姬昌背着姜子牙走了3000多步,那我们现在就还在周朝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千古疑案:吕不韦死后,昌平君凭借什么成为秦国的第二任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昌平君女儿,昌平君个人简介,历史上昌平君的女儿

    这道命令,是秦王命令的略写,接受“攻毐令”的三位大臣,第一位是相国,就是吕不韦,第二位是昌平君,第三位是昌文君。昌平君和昌文君都是封号,他们在接受王命时,究竟担当什么官职,史书里没有记载。昌平君是秦始皇的表叔,辅政大臣之一,他在接受秦王诏令时排名第二,地位仅次于相国吕不韦。以秦国的官职而论,大臣中地

  • 孙悟空是天降灵石,孕育而出,而历史上的典故,却和大禹生启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启到底是不是大禹的儿子,我们先不做讨论。而在神话传说中,启的出生,则是一个神奇的故事。话说大禹在轩辕山治水时,准备打通一条泄洪的通道。当时,大禹的妻子涂山氏,名娇,即涂山娇,小名阿娇。她为了照顾自己的夫君,就在山下居住,天天给大禹做饭、送饭。大禹是个工作狂,一段工作没忙完,根本就停不下来。而且,大禹

  • 宋哲元与韩复榘抗战初期都失城丧师,为何宋受褒扬,韩却非议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宋哲元韩复榘关系,韩复榘逃跑哪一年,解密韩复榘之死

    宋哲元与韩复榘都是出身西北军的将领,在中原大战后相继成为华北有影响力的地方实力派,宋主政平津冀察,韩占有山东,各拥兵十余万,保持着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半独立状态。抗战全面爆发后,两人都丢失了原有的地盘,也都受到了严厉处分。1938年1月,韩复榘因“不奉命令,无故放弃济南及其应守之要地,致陷军事上重大损失

  • 安阳市举行甲骨文研究与传承工作新闻发布会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12月27日,安阳市举行甲骨文研究与传承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安阳近年来加强甲骨文研究和传承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情况。 加强保护研究:共计收藏甲骨923片,均进行建档管理 发布会上,安阳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晓阳介绍,安阳对全市甲骨收藏单位进行了摸底调查,基本摸清家底儿,我市各收藏单位

  • 封神的所有人中,最令人费解的不是纣王,而是这位市井大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但总有一些人被封神是不被人们所理解的,而且是很让人费解的,比如说纣王。在封神故事中他可以说是最大的一位反派了,如果说截教对抗阐教是因为理念不一样,是观念和思想的争斗。但纣王的做法完全就是在进行残暴的统治,按道理来说像他这样作恶多端,残暴不仁的人,在死了之后还说什么封神不封神,应该直接下地狱才对。但他

  • “垂拱而治”到“君臣分职”,从“劳役”的演变看春秋吏治的强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徭役和劳役的最大区别,劳役制特点,劳役什么意思

    “劳于求人,佚于治事”是先秦时期的名言,意思是君王们在任贤上不辞辛苦,就能够在国家治理方面无忧无虑,是为了表现君主任用贤能,能人发挥才能的君道论思想。在春秋时期,这一思想主要是为了鼓励君主任用贤能,并没有明确反对君主处理具体事务。但是在战国时期,这一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表现出了明确反对君主处理具

  • 妲己究竟做了什么,为何灭商后周武王要辱尸泄愤?考古解密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据《竹书纪年》记载:“帝辛(纣王)九年,王师伐有苏, 获妲己以归”,可见,妲己是纣王攻打有苏(又叫苏国)的战利品。值得一提的是,在更早的西周文献中并没有提到“妲己”,而仅以“妇”字指代。直到战国时,文献记载中才明确了这个“妇”是妲己。根据考古出土的苏冶妊鼎和苏卫妃鼎可知,苏国是夏朝就已立国的己姓诸侯

  • 秦国新军为什么战力超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国新军为啥厉害,大秦帝国秦国新军,秦国新军vs老军

    秦国建立之初,地广人稀,僻居西陲,文化落后,一度为列国鄙视。但自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力迅猛增长,并打造了一支令诸侯闻风丧胆的虎狼之师,历经上百年征伐,最终一统华夏。那么这只虎狼之师有哪些优势呢?[var1]一是兵种齐全。秦人先祖在殷商时期就守卫西部边境,长期与戎狄部族杂居,擅长养马骑射。周平王东迁后,

  • 她是一位伟大传奇的女性,辅佐三代君王,为周朝打造一片太平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周朝1800个诸侯国列表,周朝美女,姬匄是周朝第几代皇帝

    山西晋祠邑姜年轻、温柔、贤淑,嫁给中年的武王姬发为王后,夫妻和睦,恩爱有加,先后为武王生下两个儿子:太子姬诵和唐叔虞,也就是后来的周成王和晋国的开国君主。《大戴礼记·保傅》中记载:“周后妃任成於身,立而不跂,坐而不差,独处而不倨,虽怒而不詈,胎教之谓也。”意思是说:“邑姜怀成王的时候,站着不东倒西歪

  • 伯邑考为啥会被纣王无情虐杀?你看他触动了纣王的哪根神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上封神台的冤大头不计其数,有阐教和截教的大罗金仙,也有人间的忠臣孝子。要说谁的死状最惨,恐怕就是周文王的嫡长子伯邑考了。他等于是被纣王施行了凌迟,就是所谓的千刀万剐;非但如此,他的肉体还被“烹煮”,做成肉酱,完全意义上的尸骨无存。伯邑考何以落得如此下场呢?伯邑考替父赎罪,朝歌城进献厚礼给纣王,九尾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