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坚固的堡垒容易从内部攻破,浅谈春秋强国晋国为何突然解体

坚固的堡垒容易从内部攻破,浅谈春秋强国晋国为何突然解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579 更新时间:2024/1/25 14:01:19

春秋五霸当中,晋国是毫无疑问的老大,他的强大之处在于分裂之后的韩赵魏三国,皆成为了战国七雄,可见其丰厚的底蕴,那么如此强大的晋国,为何会突然解体,遭遇三家分晋呢?

[var1]

一、晋国的起源和壮大

(一)晋国的起源

晋国的出现,还要从西周的周成王开始说起,西周在建立后不久,便遭遇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周武王去世,因为在战争过程中积劳成疾,周武王还没有来得及看看自己的大好河山就离开了人世,由他的儿子周成王继位。

周成王年少继位,不服他的人很多,因此他必须用实际行动来展现自己的强势,俗称立威,而立威最好的办法就是杀人,此时恰好一个叫唐国的地方发生内乱,于是周成王二话不说就把自己的弟弟派了过去,强势成为了新的国君。

由于是直系亲属驻扎,唐国从此成为了周王室的嫡系,不仅获得了周王室的资助,对周边势力还有很大的威慑力,发展状况远超之前的唐国,之后,周成王的弟弟去世,由周成王的侄子继位,他在继位后更改了国号,于是晋国就出现了。

[var1]

无论是出于血缘关系还是政治需要,晋国从某个方面来说就是周王室的一部分,是众多诸侯国当中和周王室最亲密的国家,即使在后来的发展中,血缘关系减弱,晋国也基本在独立发展,但他和周王室的联系依旧紧密,此时晋国依旧是“小弟”的身份,不敢逾越,但随着一个人的出现,晋国的与周王室的关系出现了变化。

(二)开始扩张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虽然博得美人一笑,但也给自己和周王室埋下了祸根,后来遭遇申国大军压境,镐京被付之一炬,只不过此时的众位诸侯还没有自立为王的想法,名义上大家还是归属于西周,于是在周幽王死后,大家开始拥立新的国君,这时就轮到晋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晋文侯出场了。

在周幽王死后,有两个具有继承权的人,分别是周幽王的弟弟周携王和周幽王废掉的太子周平王,当时晋文侯全力支持周平王,不仅帮助周平王登基、完成了平王东迁,还带兵杀掉了周携王,解决了周平王的后顾之忧。

[var1]

为表达感激之情,周平王赐予了晋文侯一个相当大的权力:可代替周王室征讨其他诸侯国,这可比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强太多了,因为从此以后,晋国不管攻打哪个诸侯国,都是周朝天子的命令,虽然此时已经有很多诸侯国开始不听周王室的命令,但周王室依旧有很强大的威慑力。

凭借这个身份,晋国彻底崛起,一跃成为春秋时期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很可惜的是,晋国并不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因为晋国经历了一场长达70余年的内乱。

二、晋国体系的变更

(一)晋国内乱

按照晋文侯时期掌握的权力和资源,晋国完全有能力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但历史上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却是齐桓公,为何晋国会不敌齐国呢,因为就在齐国强大的同时,晋国正忙着内乱。

晋文侯在位期间,对自己的弟弟特别好,给了他很大的权力和地位,但这件事却给晋文侯的儿子埋下了祸根,当晋文侯死后,他的儿子竟然压制不住自己的叔叔,在朝堂之上没有足够的声望和话语权,无奈之下,他只能将晋国的曲沃地区赐给自己的叔叔,希望他能去自己的封地安享晚年。

[var1]

但来到曲沃后,晋文侯的弟弟并没有放弃,而是不断的尝试“取而代之”,就这样,晋国王室的嫡系和分支不停的明争暗斗,维持了接近70年的时间,最终,曲沃地区的后代获得了周王室的册封,重新回到了晋国首都翼城,晋王室完成了一轮大换血,这就是历史上的“曲沃代翼”。

曲沃代翼之后,晋献公闪亮登场,他虽然不是一个特别厉害的国君,但却凭借一己之力彻底改变了晋国的未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三家分晋的导火线,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二)心狠手辣

作为亲身经历过曲沃代翼的国君,他自然不想类似的情况再发生一次,那么该如何彻底根除这个弊端呢,晋献公想出了一个十分“恶心”的方式:自灭满门,在他看来,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有多个具有继承权的人存在,如果晋国只有一个继承人,就不会发生内乱。

于是他几乎杀掉了所有晋国皇室的旁支后代,甚至连自己的孩子也不放过,死的死、逃的逃,只留下一个继承人,那么晋献公的做法是否解决了问题呢?当然没有,在晋献公死后,晋国再次陷入了内乱,这次内乱更加严重,不但有多位大臣参与了进来,远在西边的秦国也参与了进来。

[var1]

经过长时间的混乱,在秦国的扶持下,当年被逼走的晋文公,也就是晋献公的第二个孩子继承了国君之位,并全力发展晋国,让晋国成为春秋的第二个霸主,同时压制秦国、齐国和楚国三个国家,大有完成统一的势头,但与此同时,晋文公也给晋国留下了大量的隐患。

(三)埋下祸根

在晋献公时期,皇室成员基本上被屠杀殆尽,所以在晋文公继位后,身边几乎没有任何亲近之人可以帮助他管理国家,别说是兄弟姐妹,就连关系远一点的叔叔、表弟等也没有几个,面对这种情况,晋文公只能大量用身份的人,并且设定了六卿,让这些非皇室成员也有了向上成为贵族的晋升渠道。

在晋国的历史上,依靠当官成为六卿获得贵族身份的人非常多,这些人在位期间疯狂扩充家族实力,最终演变出足足十一个大家族,这些大家族在常年的发展过程中,早已成为了庞然大物,他们无论在政治、商业还是其他领域,都可以影响到晋国,有些类似现在的财阀。

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拉开了三家分晋的序幕。

三、三家分晋

(一)晋国大家族的演变

在巅峰时期晋国一共有十一个大家族,这些大家族权势滔天,甚至隐隐威胁到晋国皇室的利益,因此也遭到了国君的针对,很多大家族先后被消灭,有的大家族选择离开晋国,到了吴越争霸时期,晋国内部只剩下四个大家族,但这四大家族权势滔天,几乎控制了整个晋国,颇有一种西周末年的感觉。

当时的四个大家族中,智家一家独大,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决定压榨另外三家的同时,继续保存晋国皇室的尊严,于是他便提议,让另外三家分出一部分土地还给晋国王室,非常像当年晋文侯的做法,不过另外三家也不是任人宰割的对象。

(二)智家陷落

在遭遇智家的压迫时,最先进行反抗的是赵家,于是智家便联合另外两家围攻赵家,可谁知没有消灭赵家不说,还被赵家暗中说通了韩家和魏家,趁此机会,韩赵魏三家联合,反攻了权力最大的智家。

这一战过后,韩赵魏三家已经彻底瓜分了智家的地盘和晋国王室的剩余势力,晋国王室形同虚设,经过商议,这三家决定不再隐藏自己,以晋国家族的名义发展,于是他们便立下了互不干涉的协议,只是在不停的蚕食晋国,最终废掉了晋国的最后一位国君,晋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韩赵魏三个诸侯国。

[var1]

三家分晋是春秋和战国的分割线,在晋国灭亡后,所有诸侯国彻底撕下了自己的伪装,开启了争霸局面,虽然三家分晋看起来十分突然,但实际上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准备,从韩赵魏三家灭掉智家,彻底架空晋国皇室开始,也足足经历了六十年的时间才彻底消灭晋国皇室,摆脱晋国下属的身份。

四、结语

强大的晋国之所以解体,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血缘问题,晋文公所设立的六卿制度本身非常不错,但因为晋献公的屠杀,这个制度已经脱离了血缘的的紧密结合,其他家族的势力越来越强大,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分裂的局面,这也是历代皇帝都会选择削藩的原因,削藩可能会损失大量国土,但不削藩的结果就是被取而代之。

晋国的失败,主要来源于没有处理好国内各个势力的关系,这也是各位帝王所面临的最大难题,不过遭遇这等尴尬的不只是晋国,在曹魏政权完成三国统一后,也遭遇了被“取而代之”的结果,简单来说,强大的晋国从内部瓦解只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赋予了非王室成员太大的权力,另一个就是晋献公的自灭满门,当你身边所有掌权者都不是你的亲人,你的位置又该如何稳固呢。

更多文章

  • 芈月嫁到秦国,为何为秦国耗尽心血,不惜与母国为敌呢?答案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 当年秦国和晋国长达数百年都在争斗,可却没有放弃联姻,这其实就是一种政治博弈。女性没有选择的权利,那个时候更不可能随时跑回娘家,为了自己的处境能好过一点,当然会跟着夫家的立场。秦国的宣太后在影视剧中,其实刻画的形象与真实的历史不是很相符。事实上生在楚国的芈月不远千里嫁到秦国,也只是秦王的

  • 徐庶投奔曹操后,真的没献一计?就献了这一计还非常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徐庶最后辅佐曹操了吗,徐庶投奔曹操完整版,曹操和徐庶关系怎么样

    徐庶在争夺樊城一役中可谓是中流砥柱!先是让张飞、赵云二人大破曹仁前锋,斩杀了吕旷和吕翔两员大将;然后识破曹仁的八门金锁阵的阵眼,很快就派赵云率领五百军士破掉阵法,又一次打败曹仁;曹仁一计不成又施一计,在晚上月黑风高之时前来劫寨,但是徐庶也神机妙算,早已在此等候曹仁入瓮,曹仁第三次大败而归。在此基础上

  • 芈月传:原来芈姝只是秦王的猎物,看秦王祭奠亡妻时说了什么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芈姝真实历史,秦王和芈姝第一次约会,威后芈姝

    他对芈月和芈姝,几乎没有什么真情,这一对姐妹,充其量只是他用来实现自己雄心抱负的工具而已。[var1] 1:秦王在亡妻的“忌日”那天,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在原著中,秦王临死之前,甚至授意樗里子要杀了芈月,说这个女人野心太大留不得。自己死后,芈姝绝对不是她的对手,控制不了她,这会影响到嬴荡的王位稳固,他

  • 如果诸葛亮用这一计谋,蜀国也不至于灭亡,为何他到死也不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三国纷争,那是一个属于战争的年代,也是一个英雄涌现的时代,那就是三国时代,说起三国时期,人们至今对里面的故事情节记忆犹新,当时的三个国家,魏国,蜀国,与东吴形成了势力割据的局面,如果从战争局势来分析的话,曹操的魏国的实力比其他两国的实力都要强,而蜀国在后期的实力属于最弱的。历史上的蜀国也就

  • 吴国两位功臣为啥栽在自己人手里?(诸葛恪到底站队哪一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吴国诸葛恪简介,诸葛恪是怎么死的,孙峻杀诸葛恪

    孙鲁班只是推波助澜,孙权自己才是根源。的确,南鲁党争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孙权期待已久的政治清洗。全公主拿下太子生母后,另外两位鲁王党的干将孙弘和全琮乘胜追击,联名上疏弹劾太子党骨干张休(张昭之子)和顾承(顾雍之孙),罪名是在三年前的芍陂之战中虚报军功。芍陂之战历史上知名度并不高,但是从实际战况来说,

  • 东汉风云:东汉党祸的起源,源于宦官之专权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原因,东汉时期宦官专权的危害,东汉外戚宦官专权的故事

    东汉党祸的源流从何而起?先是汉桓帝为蠡吾侯时,曾向甘陵人周福受业,及入承大统,便擢周福为尚书;又有甘陵人房植,曾一任河南尹,也有重名。周福,字仲迟;房植,字伯武;乡人替他们作歌道:“天下规矩房伯武,因师获印周仲迟。”据此两语,似乎房植的名望,驾过周福,惟两人既相继通显,自然各置宾僚;周福门下无不助周

  • 楚国黑棺惊现世,千年肉汤至今不腐,道家神秘物件暗藏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 01 古墓的考古发掘2016年4月12日,河南省信阳市的平桥区郭楼村的两位村民,在稻田劳作时,被眼前一个土包吸引。走上前去一看,旁边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大洞。由于该村位于历史遗址保护区,在过去的20年间,村里很多古墓陆陆续续都被盗墓贼光顾过,于是在意识到这可能是盗墓贼挖的盗洞后,他们第一时

  • 这个皇帝没有大的作为,却能和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齐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都是千古一帝,汉武帝vs唐太宗知乎,唐太宗汉武帝秦始皇

    说过了宋朝的赵匡胤,来讲讲秦始皇,不仅统一了六国,还是第一个建立帝王制王朝的人,还被称作为千古一帝;再说说汉武帝,不仅打败了匈奴,还让世界知道了身为“汉人”的尊严,并且还是真正的统一了中原;然后再讲讲唐太宗,以文治理天下,并且还开疆拓土,成为中国史上著名的明君;但是至于宋太祖赵匡胤,连燕云十六州都没

  • 楚国为何越级称王?被制度限死、被华夏鄙夷,于是楚国放飞自我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你们就给一个“科长”当,还管我叫“楚科长”。楚国,子爵,五等爵中的倒数第二级。这还不算完,你们还管我叫蛮夷。我可是伟大的楚国啊!周天子和华夏诸侯,你们这么操作,让我情何以堪?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卒。“子事文王”,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子爵的身份效命周文王;一种是像儿子一样伺候

  • 秦始皇祖母墓中现“神秘头骨”,令专家束手无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据了解,“神秘头骨”出土于秦始皇的祖母夏太后的陵墓中,夏太后墓也是中国到目前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庞大的战国墓葬。占地将近260亩,陪葬坑就有13座,更别提其中数不清的金银玉器和价值连城的陪葬品了。除了这些具有很高历史研究价值的文物外,夏太后的陪葬的墓中有一个头骨十分奇怪。这块头骨出土的位置是夏太后墓的活